第三百五十八课 三(破眼是作者)分三:一、眼若行至境界而见色者则有大过失;二、若已见色方为见行即为无用;三、眼若不至(色处)性本即可持色者应成能见一切色境。 一、眼若行至境界而见色者则有大过失: 问曰:眼实定非仅是见用,那么(眼根)究竟为何耶? 答曰:(眼根)应是作者,由许眼根实为作者故,所言:“同时见无用”者,其理不然。若必尔者眼根亦应空无作业的功能。所以者何?是眼见色时,为行至境界而见耶?为不行至境界而见耶?二俱有过。为明此义,故次颂曰: 『313』
【词汇释难】 行:意思是行动,即眼光运行至境。 境:这里是指色处。 【释文】若谓由眼触境方可见色故,眼须行至色境者,是则不应举目齐见月轮与星宿等境。由于行至色境所需的时间有异故,实则不应在睹见所处近色的同时即可得见位处远方的色境。然今由于一睁眼即如现见近色那样,亦能睹见位处远方的色境故,此说不然。又若谓眼触境方可见色者,是则即如眼能分明睹见极近的眼药与金鎞[1]那样,离眼极远的色境亦应分明照见[2]。(因为与眼相触而见故。)然今事实亦非如此,故知此说亦定不应道理。 【释义】世人一般都会认为,正常的眼根能见外境色法,然而对这些现象若深入观察,不难发现所谓的“眼能见色”,只是一种迷乱假象[3],在真实中并不能成立。如果眼能见色,外界色境并不会移动至眼根内,那是否眼根去行至色境呢?比如眼根看柱子,柱子不会移动到眼根里,那是不是眼根自己行动去接触了柱子呢?如果是这样,外界色境离眼根越远,即需要越长时间才能为眼根见到。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看远近之物,并无如是区别,就像现在看经堂,一抬头整个经堂里的景象就能同时照见,并无远近快慢之别。而且眼若能行至境见色,则见色时,不应有极近极远不能见的差别。极近的色如涂在眼根上的药,已与眼相触故,又为何不能见呢?极远的色,如远方景色,如果是眼能行至境见色,理应同样分明地照见,而不应有见不到或者不清楚的差别。所以,许眼能行至境见色,也有众多太过。色不能行至眼根,眼根也不能行至色境,那世人所谓的眼能见色,又是如何成立的呢?现代人可能回答说:噢,这毫无稀奇,是色境的光影[4]反射至眼球,所以眼能见到色境。这种想法更为迷乱,既然承认眼根所见的是光线影子,那理应明白,眼根所见的,并非外境色法的自体相,而是一种假象,是依于光影等因缘,人们以心识判断想象出来的东西,对这样的想象物,绝不应许为外界真实的自相。若于这方面深入观察,则于有情的见、闻、觉、知[5]现象,皆可了知唯是虚妄分别,无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根境品》云: [复次,有立眼、耳、境合方知。其理不然。故次颂曰: 眼若行至境,色远见应迟[6]; 何不亦分明,照极远近色? 论曰:眼谓眼光,是眼用故。不离眼故,亦[7]得眼名。若此眼光行至色处,何故远色见不淹迟[8]?如何月轮与诸近色,举目齐见无迟速[9]耶?未见世间有行动物,一时俱至远近二方,由是因缘应立比量。照远色见不至远色,照近色见时无异故,如近色见。照近色见不至[10]近色,照远色见时无异故,如远色见。又若眼光至色方见,极远近色应见分明,与非近远见应无异。既有差别,故非至境。非鼻等根[11]于香、味、触有此远近明昧不同,由是比知眼不至境,于近远境用差别故,犹如礠[12]石[13]。] [1] 金鎞:拼音jīn pī,金鎞,亦作“金錍”、“金篦”。 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 [2] 寂天菩萨于《入行论·智慧品》中说: 心通远见他,近故心自明。 然涂炼就药,见瓶不见药。 对方说:具有等持等他缘者对远处的他心也能察知,因此明了近处自己的心是合理的。 这一点也不一定,举个例子来说,在眼睛上涂抹炼就成功的眼药者,虽然能看见远在地 下的瓶子,却不能见到近在眼上的药物。此种说法与任何解释都不同,但我认为这就是寂天阿阇黎的密意。 [3] 假象:拼音jiǎ xiàng,假象是不符合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也作“假相”。也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肉眼看到或幻想到的。在哲学范围内,假象是客观的,也是本质的否定表象,与之对应的是错觉,错觉是主观的,也是所谓的幻象,实践检验真理。 [4] 光影:拼音ɡuānɡ yǐnɡ,解释为日光;光辉。 出自《列子·周穆王》:“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 唐·寒山《诗》之二○三:“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明·袁宏道《龚惟长先生》:“转盼之间,光影已失。” [5]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梦行品》云: [舍利弗言:“无缘业不生,无缘思不生,有缘业生,有缘思生。” “舍利弗!如是,如是,无缘业不生,无缘思不生,有缘业生,有缘思生。于见、闻、觉、知法中心生,不从不见、闻、觉、知法中心生,是中心有净有垢。以是故,舍利弗!有缘故业生,不从无缘生,有缘故思生,不从无缘生。” 舍利弗语须菩提:“如佛说,一切诸业、诸思自相离,云何言有缘故业生,无缘业不生,有缘故思生,无缘思不生?” 须菩提语舍利弗:“取相故有缘业生,不从无缘生。取相故有缘思生,不从无缘生。”] [6] 迟【大】,逆【宫】 [7] 亦【大】,不【明】 [8] 淹迟:拼音yān chí,1.缓慢;迟缓。 2.延缓。 [9] 迟速:拼音chí sù,意思是慢和快,缓慢或迅速。 [10] 至【大】,生【宫】 [11] 根【大】,相【元】【明】 [12] 礠【大】*,慈【宋】【元】【宫】* [13] 礠石:拼音cí shí,磁石。即磁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