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01

第一百零一课


《宝行王正论·正教王品》云:
将终欲行施,臣碍失自在,
[1]绝故舍爱,随新王乐欲。
若舍一切物,汝今安弘法,
亦常在死缘,譬如风中灯。
《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云:
临终臣走狗,轻汝重新王,
望其慈爱者,无权不予施。
是故在位时,财速做法事,
常住死缘中,如狂风中灯。

    如果有人想:即使现在没有成办,等到临终时再做也不迟。

到那时也就难以成办了,因为那时候,不知廉耻的大臣及其走狗不会重视大王你,为了维护新王情面,讨其欢喜,希望受到他仁慈的人们,对于弥留之际已无权力的你,想作布施也不会给你机会的。

《教王经》云:

积财眷属子孙带,是故财物有何用?

我极珍惜之此身,命终时如舍破罐。

因此,现在趁着自己有权有势之时,还没有与新王共同掌管之前,自己在位期间,要刻不容缓地将土地等一切财物用于法事上。

《毗奈耶经》云:

自主一切乃安乐,依他一切乃痛苦,

为共同者所损害,极其难越诸牵连。

寿命是突然性的,不要认为明年、下个月、明天等再做而一拖再拖。国王,你始终都住于死神大军的外缘内,就像秋季果实已成熟的庄稼或者狂风中的油灯一般必定很快死亡,因此不要逍遥自在了。

《七女传》云:

众生无常无自主,如为毒蛇群所缚,

虽知却贪三有者,彼乃人相实旁生。

到那时,死亡不可能用财产赎回,临终之际财产起不到任何作用。

经云:

树木已倒时,枝叶有何用?

如是人死时,财物有何用?

此外,还有必定快速死亡却对受用依依不舍贪执不放的比喻:从前,一个人被大象追赶,堕入万丈深渊,中途抓住一堆草,可是眼看老鼠接近将草吃光,下面是鲸鱼张着大口在等待着,旁边就要被凶猛的毒蛇缠缚,正在这时,从上方的蜂窝里滴下蜂蜜,那人竟然还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蜂蜜的甜美。寿命刹那的这一显现下面就是如鲸鱼般的地狱在等候,旁边已接近被好似毒蛇一样的死主的锁链捆绑,眼看如草尖般的寿命就要到了尽头,却一味沉迷在(如蜜汁般)妙欲的些微快乐之中的所有愚者与之一模一样。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云:

人命短促不久留,如水上泡起寻灭,

出息入息眠睡间,念念恒谢常衰灭。

《大庄严论经》云:

[复次,病苦笃[2]时言教不行,漫[3]现强健,所可作事宜应速作。

我昔曾闻,法王阿育身遇重患,得诸财物,尽用施僧。又从诸臣索种种宝,时诸臣等不肯复与,唯得半庵摩勒果[4]欲以奉僧,便集臣相而告之言:“即于今日谁为王者?谁言教行?”诸臣答言:“唯有大王威德所领,遍阎浮提言教得行。”

王说偈言:

“汝称我为王,教令得行者,

将顺于我意,故作如是说。

汝等作斯言,悉皆是妄语,

我言教已坏,一切不自由。

唯有此半果,于中得自在,

富贵是凡鄙[5],咄哉可呵责。

譬如山顶河,瀑疾不暂停,

吾虽为人帝,贫穷忽至我,

  贫穷世所畏,速疾至我所。”

说是偈已,又复赞叹世尊所说真实不虚,复说偈言:

“富贵虽炽盛,会必有衰灭,

富贵人希乐,衰灭世憎恶,

此言不虚妄,瞿昙之所说。

我于往日时,设有诸言教,

心念而发言,言必不坠落,

鬼神奉承命,遍于四海内,

闻者咸受用,无有违逆者。

如河冲大山,激水还回流,

衰败如大山,遮吾都不行。

我昔有言教,无敢有逆者,

未曾有奸恶,寇难见拒违[6]

覆盖于大地,无能违逆者,

男女与大小,无敢不敬从,

设有违教者,我悉能摧伏。

诸有苦难者,安慰救济之,

病苦及贫穷,无不疗治者。

我今福德尽,贫穷忽然至,

困厄乃如斯。我是阿育王,

云何遭此苦?如阿输伽树[7]

斫根令断绝,花叶及枝茎,

  一切皆萎干,我今亦如是。”

“富贵幻化不得久停。”顾见傍医而作是言:“咄可恶贱富贵暂有,犹如电光,如焰速灭又如象耳动摇不停,亦如蛇舌鼓动不息,又如朝露见日则干。曾从他闻说如是偈:

“‘富贵利难止,轻躁不暂停,

智者应善知,无得憍放逸,

此身及后世,宜当求自利。

若得富贵者,虽复悭守护,

百方皆毁败,富贵犹在行,

如蛇行不直。若善观察者,

于其强健时,宜速作福德。

若复遭病苦,心应常修福,

不必在形骸[8]。其家亲属等,

若知必死者,己虽有财物,

不得自在施。安利获钱财,

值遇福田处,便可速施与。

若于身强健,及己病苦时,

宜常修布施,等无有别异。

然此诸财物,唯有过患耳。

若当临死时,亲戚及妇儿,

虽是己财物,若欲用惠施,

护遮不肯与,危惙[9]在须臾,

 所愿不自由。’”

尔时阿育王剃发时过,著垢腻衣参差不整,羸瘦战悼[10]喘息粗上,向于如来涅槃方所,自力合掌忆佛功德,涕泪交流,而说偈言:

“今合掌向佛,是我最后时,

佛说三不坚[11],贸易于坚法。

我今合指掌,用易坚牢法,

如似融石山,求取于真金。

不坚财物中,日夜取坚法,

我今余福利,持用奉最上。

今我此福业,不求帝释处,

及与梵果报,况复阎浮王?

以此布施果,及恭敬信向,

愿得心自在,无能割截者,

  得圣净无垢,永离众苦患。”

阿输伽王以半庵摩勒舍施众僧,唤一亲近而语之言:“汝颇忆我先畜养不?取我今者最后之教,持此半果奉鸡头末寺[12]众僧,称我名字,阿输伽王最后顶礼比丘僧足,如我辞曰:‘于阎浮提得自在者,果报衰败失自在力,唯于半果而得自在,愿僧怜愍,受我最后半果之供,令我来世得报广大,愿余人等莫令如我,于最后时不得自在。’”尔时侍人即奉王命,赍此半果诣僧坊中,集一切僧礼僧足已,叉手合掌白众僧言:“阿输伽王礼众僧足。”作是语已,涕泣盈目哽噎[13]气塞,持此半果示众僧已,即说偈言:

“一盖覆天地,率土言教行,

譬如日中时,遍炙于大地。

福业既已消,崩落忽来至,

为业所欺弄,败坏失荣贵,

如日临欲没。信心致礼敬,

又以此半果,用奉施众僧,

  以表无常相,示豪贵迁动。”

尔时诸上座闻是偈已,惨恻[14]不乐生悲愍心,受其半果以示大众,而作是言:“我等今可生厌离心。佛婆伽婆[15]于修多罗[16]作如是说:‘见他衰患,应当深心生于厌离。’诸有心者见如此事,谁不怜愍生厌患心?”

即说偈言:

“勇猛能施者,诸王中最胜,

牟梨中大象,名曰阿输伽。

富有阎浮提,一切皆自由,

今为诸群臣,遮制不自从。

一切皆制止,唯半庵摩勒,

于此得自在,用施于众僧。

富有极广大,一切得自在,

生于自高心,今日安所在?

凡愚应观此,速疾改易心,

富利都败失,唯有此半果,

  令诸比丘僧,皆生厌患心。”

时僧上座言:“末此半果著僧羹中。”而作是言:“大檀越阿育王最后供养,何故说此一切财富悉不坚牢?以是之故,佛婆伽婆说:‘不坚之财易于坚财,不坚之身易于坚身,不坚之命易于坚命[17]。’檀越!应生欢喜,以不坚之财随逐于己至于后世,宜常修施莫使断绝。”]

在《杂阿含经·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中也讲述了这则公案的深刻内容。汝等也可以去审阅参考。

附注:大天五事妄言

什么是大天五事妄言?这是关于阿罗汉身心圣境的五桩事,有部的《大毘婆沙论》卷九九中记载,大天自己未证阿罗汉而说已证阿罗汉果,并且记别他的弟子也证了阿罗汉。

大天五事妄言即是:一、罗汉已经离欲,但他在夜眠中,仍有遗精的事;二、弟子们受了证果的记别,弟子中自己却有不知自己已证四果的;三、被大天记别证了圣果的弟子,却仍然有疑惑;四、弟子虽被记别证了阿罗汉果,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入了圣果;五、罗汉应有解脱之乐,大天却常于夜间自唤‘苦哉!苦哉!’以此五事衡量大天,就被称为五事妄言。

根据有部的看法:

1.大天是思惟不正而失不净(遗精)。

2.大天是为讨好弟子而乱作记别,说弟子已证四沙门果。

3.罗汉既依无漏道断了一切疑惑,罗汉何以尚有疑惑?

4.罗汉有圣慧,岂会不自知入了罗汉果位?

5.无漏圣道,应依加行而现证,岂会以言声“苦哉!苦哉!”为圣道生起之原因?所以证明此为大天的五事妄言。

可是,大天比丘却将其所唱的五事编成一偈,向弟子们广为宣扬。

而说偈言:

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

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1] 祚:拼音zuò,1、福,赐福:天祚。福祚。2、皇位,帝位。

[2] 笃:拼音dǔ,病沉重:病笃。

[3] 漫:拼音màn,没有限制,没有约束,随意:散漫。漫谈。漫话。漫步。漫不经心。

[4] 庵摩勒果:梵文 āmalaka,一种印度果实的名字。音译阿摩洛迦或庵摩洛迦。旧又译作阿摩勒,庵摩勒等。中国称为余甘子。

《大唐西域记》曰:“阿摩落迦,印度药果之名也。”

《维摩诘经·弟子品》僧肇注曰:“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

[5] 凡鄙:拼音fán bǐ ,意为平庸鄙陋。

[6] 拒违:拼音jù wéi,违抗。

[7] 阿输迦树:又作阿叔迦树、阿舒伽树。意即无忧树。学名 Jonesia asokaRoxb。属豆科之植物,产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锡兰(斯里兰卡)、马来半岛。

[8] 形骸:拼音xíng hái,意思是人的躯体。指外貌;容貌。

[9] 危惙:拼音wēi chuò,意思是病危。

[10] 战悼:拼音 zhàn dào,犹战掉。恐惧发抖。

[11] 三不坚:即三不坚法。一、身不坚,父母所生之身,为四大假合而成,生灭无常,不可久存也。二、命不坚,人所受之寿命虽长短不齐,而同为梦幻之体,倏忽无常,不可久存也。三、财不坚,一切世间之财物,体非坚固,集散无常不可久存也。

《本事经》云:

“如世有智人,以贱而贸贵,正见者亦尔,以不坚易坚。

知此财身命,不净不坚牢,求清净坚牢,世出世间乐。

  天上财身命,是世净坚牢,证常乐涅槃,是真净坚法。”

[12] 鸡头末寺: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波咤厘子城(梵 Pātaliputra)。又作鸡园(梵 Kurkutārāma)、鸡寺、鸡雀寺、鸡林精舍、鸡雀精舍、鸡摩寺、鸡园僧伽蓝。系阿育王所建。据《大毘婆沙论》卷九十九载,大天曾于此寺出家,后于布萨时升高座,因说五事之妄言,致圣凡两众终夜斗诤,逮王诣寺,始制止其诤,上座与大众二部分裂即肇始于此。阿育王尝召集千僧、圣凡两众,于此行四事供养。又迎目揵连子帝须(巴 Moggaliputta-tissa)行结集。王以后经数代,至沸沙蜜多罗王(梵 Pusyamitra)时,不信佛法,破坏此寺,杀害僧众,唯留佛图传世。

[13] 哽噎:拼音gěng yē,汉语词语,意思指食物梗塞,难下咽;悲痛气塞,泣不成声。

[14] 惨恻:cǎn cè,意思是忧戚;悲痛。

[15] 婆伽婆:《大智度论》云:“释曰:云何名婆伽婆?婆伽婆者,婆伽言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复次,婆伽名分别,婆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名婆伽婆。”

[16] 修多罗:拼音xiū duō luó,梵语叫“修多罗”,此云“契经”。怎么叫契经呢?契,契者合也,就是上契合诸佛的妙理,下契合众生的机缘。

[17]《本事经》云:[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诸有智者,应以三种不坚之法贸易三坚。云何为三?一者应以不坚之财贸易坚财;二者应以不坚之身贸易坚身;三者应以不坚之命贸易坚命。”]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