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26

第一百二十六课


佛告须菩提[1]:‘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其舍,从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谓我言:“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2];如是行乞,乃可取食。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3],亦不与俱[4];不坏于身,而随一相;不灭痴爱,起于解脱;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不见四谛,非不见谛[5];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6],乃可取食。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7]、末伽梨拘赊梨子[8]、删阇夜毗罗胝子[9]、阿耆多翅舍钦婆罗[10]、迦罗鸠驮迦旃延[11]、尼犍陀若提子[12]等,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于八难[13],不得无难;同于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14],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时我,世尊!闻此茫然,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钵欲出其舍。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惧。于意云何?如来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诘[15],宁有惧不?”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16],汝今不应有所惧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说,不离是相;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解脱相者,则诸法也。”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17]:‘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无以秽食置于宝器,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无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众生根源[18],无得发起以小乘法。彼自无疮,勿伤之也;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19]于牛迹[20];无以日光,等彼萤火。富楼那!此比丘久发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21],还得本心。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时维摩诘因为说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摩诃迦旃延[22]:‘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23],是无常义;五受阴,通达空无所起[24],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25];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26]。”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那律[27]:‘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处经行,时有梵王,名曰严净,与万梵俱,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几何阿那律天眼所见?”我即答言:“仁者!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28]。”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世尊!我时默然。彼诸梵闻其言,得未曾有!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于是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礼维摩诘足已,忽然不现!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优波离[29]:‘汝行诣维摩诘问疾。’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来问我言:“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为其如法解说;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30]!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31],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32],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诸法亦然,不出于如[33]。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34];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35]。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于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优波离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说。”我答言:“自舍如来,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其智慧明达,为若此也!”时二比丘疑悔即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愿言:“令一切众生皆得是辩。”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罗睺罗[36]:‘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睺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37]。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罗睺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智者所受,圣所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38],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著;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39]。”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40],是即具足。”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1] 须菩提:《注维摩诘经》云:[肇曰:“须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

[2] 《中观四百颂·净治弟子品》云:

说一法见者,即一切见者,

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3] 《大智度论》云:

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

若有人分别,淫怒痴及道,

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

若人闻怖畏,去佛道甚远。

淫法不生灭,不能令心恼,

若人计吾我,淫将入恶道。

见有无法异,是不离有无;

若知有无等,超胜成佛道。

[4] 《六祖坛经》云:“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5] 《释量论·成量品》云:

此晓昆虫数,我等无所需,

彻知取舍性,及其方法者,

许彼为正量,而非知一切。

[6] 一、《金刚经》云:“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二、《华严经》云:

深达缘起,入诸法界,

见有为法,犹如镜像。

[7] 富兰那迦叶:《注维摩诘经》云:[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那,字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肇曰:“姓迦叶,字富兰那。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

[8] 末伽梨拘赊梨子:《注维摩诘经》云:[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赊梨,是其母也。其人起见,云众生罪垢无因无缘也。”肇曰:“末伽梨,字也;拘赊梨,其母名也。其人起见,谓众生苦乐不因行得,自然耳也。”]

[9] 删阇夜毗罗胝子:《注维摩诘经》云 :[什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母名也。其人起见,谓要久迳生死,弥历劫数,然后自尽苦际也。”肇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其母名也。其人谓道不须求,迳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转缕丸于高山,缕尽自止,何假求耶?”]

[10]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注维摩诘经》云:[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麤衣也。其人起见,非因计因,著麤皮衣及拔发、烟熏鼻等,以诸苦行为道也。”肇曰:“阿耆多,字也;翅舍钦婆罗,麤弊衣名也。其人著弊衣,自拔发,五热炙身,以苦行为道,谓今身并受苦,后身常乐者也。”]

[11] 迦罗鸠驮迦旃延:《注维摩诘经》云:[什曰:“外道字也。其人应物起见,若人问言:‘有耶?’答言:‘有。’问言:‘无耶?’答言:‘无也。’”肇曰:“姓迦旃延,字迦罗鸠驮。其人谓诸法亦有相亦无相。”]

[12] 尼犍陀若提子等:《注维摩诘经》云:[什曰:“尼犍,字也;陀若提,母名也。其人起见,谓罪福苦乐,尽由前世,要当必偿;今虽行道,不能中断。此六师尽起邪见,裸形苦行,自称一切智,大同而小异耳。凡有三种六师,合十八部:第一、自称一切智;第二、得五通;第三、诵四韦陀经。上说六师,是第一部也。”肇曰:“尼犍陀,其出家总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门。若提,母名也。其人谓罪福苦乐,本自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也。六师,佛未出世时,皆道王天竺也。”]

[13] 八难:《劝发诸王要偈》云:

邪见三恶趣,不闻佛法音,

边地暗冥处,聋痖长寿天,

王已离八难,得此无碍身,

宜应修善业,方便求泥洹。

[14] 劳侣:尘劳之党侣也,尘劳者烦恼之异名。

[15] 诘:拼音jié,追问:反诘。盘诘。诘究。

[16] 《入楞伽经》云:

譬如愚痴人,取指即是月,

如是乐名字,不知我实法。

[17]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注维摩诘经》云:[什曰:“富楼那,秦言满也。弥多罗尼,秦言善知识。善知识,是其母名也。其人于法师中第一,善说《阿毗昙论》也。”肇曰:“富楼那,字也,秦言满;弥多罗尼,母名也,秦言善知识。通母名为字,弟子中辨才第一也。”]

[18] 一、《大法炬陀罗尼经》云:

若不知根,妄说法者,

令他失利,增长颠倒。

二、《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云:“人之本行,若干不同,亦为说若干种法,而得入道。”

[19] 内:拼音nà,古同“纳”,收入;接受。

[20]《大宝积经》云:

声闻道狭劣,犹如牛蹄迹,

不能灭众生,所有诸烦恼。

[21] 豁然:拼音huò rán,释义:1、开悟。2. 开阔貌;开朗貌。3. 目开貌。4. 坦荡。5. 倏忽,顿然。6. 象声词。

[22] 迦旃延:《注维摩诘经》云:[什曰:“南天竺婆罗门姓也。善解契经者也。”肇曰:“迦旃延,南天竺婆罗门姓也。即以本姓为名,弟子中解义第一也。”]

[23] 《大集经》云:[宝女言:“善男子,法界之性虽无分别,而诸众生心颠倒故生于分别。善男子,如有器故,名为完破;若有作业有所取者,则名为破,名为分别。善男子,如器虽坏,器中虚空终不可坏,法界之性亦复如是。]

[24] 《方广大庄严经》云:“性唯是一而入诸法,是为不二非可安立,归第一义入实相法,法界平等超过数量,言语路断心行处灭,不可譬喻平等如空,不离断常不坏缘起,究竟寂灭无有变易,降伏众魔摧诸外道,超过生死入佛境界,圣智所行、辟支所证、菩萨所趣,诸佛咨嗟!一切如来同有如是无差别法。”

[25] 《华严经》云:

了达一切法,皆悉如虚空,

非我非无我,等觉一切法。

[26] 一、《入行论·智慧品》云:

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

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二、《华严经》云:

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

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

[27] 阿那律:《注维摩诘经》云:[什曰:“天眼第一也。”肇曰:“阿那律,秦言如意,刹利种也。弟子中天眼第一。”]

[28] 庵摩勒果:中国称为余甘子。《注维摩诘经》云:[肇曰: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时手执此果,故即以为喻也。]

[29] 优婆离:《注维摩诘经》云:[什曰:“长存誓愿,世世常作持律,故于今持律第一也。”肇曰:“优波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 ]

[30]《大般涅槃经》云:“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

[31] 《月灯三昧经》云:

若于大众中,见他毁禁者,

勿叹持戒德,当叹施等行。

[32] 《入行论·智慧品》云:

意不住诸根,不住色与中,

不住内或外,余处亦不得。

[33]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

一切诸罪性皆如,颠倒因缘妄心起,

如是罪相本来空,三世之中无所得。

非内非外非中间,性相如如俱不动,

真如妙理绝名言,唯有圣智能通达。

[34] 《定解宝灯论》云:

一切所净之垢染,本体皆为清净性,

此外无有不净故,自性光明平等性。

[35] 《佛说净业障经》云:

诸法同镜像,亦如水中月,

凡夫愚惑心,分别痴恚爱。

法无作无处,如虚空清净,

亦无有觉知,虚诳不牢固,

于内求恚爱,未尝有得者。

[36] 罗睺罗:《注维摩诘经》云:[肇曰:“罗罗,秦言覆障。六年为母胎所障,因以为名,弟子中密行第一。”]

[37] 《大智度论》云: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38] 一、《中观四百颂·破见品》云:

诸佛虽无心,说摧他论法,

而他论自坏,如野火焚薪。

二、《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云:

论中观察非好诤,为解脱故显真理,

若由解释真实义,破坏他宗亦无咎。

[39] 一、《大宝积经》云:‘诸善男子!汝今若不断除须发,如是汝则真实出家。’

二、《华手经》云:

虽不受禁戒,心常离诸恶,

开定慧德行,是名真出家。

[40] 《大宝积经》云:“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