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53

第一百五十三课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于非境女人,求得非法欲。
无德显德,说名为恶欲。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贪爱所断女,赞即非法贪。
欲罪无功德,诈现具功德。

三十二、非法欲:由非理作意的妄念驱使,而贪著非应赞叹、当予远离的女人后赞不绝口,这是非法之贪。

佛经中云:

欲望汝根本,知由妄念生,

于汝无分别,是故我不生。

《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云:

于此不净身,美语作赞叹,

呜呼真伪愚,呜呼士所耻。

无知暗遮蔽,众生数多为,

求此起争论,如为不净犬。

三十三、恶欲:欲求罪恶的补特伽罗自然无有功德可言,与之同时,身体语言却装腔作势显出一副有功德的样子,这与前面的诈现威仪并不重复。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离知足恒求,说此名大欲。
愿他知我德,说名为识欲。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大欲极贪婪,逾越知足德[1]
得欲自尽力,令他知己德。

三十四、大欲:是指对财物贪得无厌,取悦圣者的知足功德则与之恰恰相反。

《佛遗教经》云: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劝发诸王要偈》云:

知足为大财,世尊所称说,

若能修知足,虽贫贱大富。

《法集要颂经·圆寂品》云: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知亲第一友,圆寂第一乐。

《出曜经》云: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知亲第一友,泥洹第一乐。

无病第一利者:世多有人宿少疹[2]患,皆由前世报应之果。昔有二商客冒涉[3]危崄[4]他国治生[5],未经几日积财无数。一人缘至卒遇重患,所有财货疗患亦[6]尽,穷困顿笃[7]不蒙瘳除[8];一人无病不费财货,虽获大利犹怀怨诉:“我今所得盖[9]不足言。”安隐归家无所损失,昼夜怨诉不获财利,亲族劝谏语商人曰:“卿今无病安隐至家,何为㘁[10][11]言不获利?有身全命宝中之上。”是故说曰,无病第一利也。

知足第一富者:如佛律藏所说,世有二人难可厌足。云何为二?一者得财而费耗,二者得财而深藏。若使阎浮地内,天降七宝满此世界,与此二人者犹不知足。未断欲之人贪著财货,得而复求不知厌足,唯有履道[12]之人,明知非常解释非真不顾其珍,解知幻化不得久停。犹若琢石[13]见火电之过历目,如斯之变迁转不住。是故说曰,知足第一富也。

知亲第一友者:人共知亲以欵[14]到为本,先信后义乃可同处。犹昔有一人情爱至深,但与朋友从事,不与兄弟言谈,官遣禁防来召此人,其人醉酒杀官来使,寻走奔向归趣朋友,以己情实具向彼说:“我今危厄投足无地,唯见容受得免其困。”朋友闻之皆共愕然:“咄卿大事难可藏匿,直可时还勿复停此,设事显露罪我不少,卿有兄弟宗族昌炽[15],何为向我叛于骨肉?”其人闻之寻还归家,投归兄弟五体归命,以实自陈所作愆咎[16]。宗族闻之皆共慰劳[17]:“勿为惧怖,当设权计使免此难。”五亲云集严驾行调,各各进路适他国界,更立屋宅共相敬待倍胜本国,财宝日炽仆从无数。是故说曰,知亲第一友也。

泥洹第一乐者:泥洹之中终无患苦,尘劳众结永无复有休息灭尽,是故说曰,泥洹第一乐。]

而大贪欲不具备这些。关于对欲妙无有满足是今生与来世一切痛苦之因,一切过患之本的教证极其丰富。

《方广庄严经》云:

一切欲妙一人得,然彼不足仍寻觅。

《入行论·静虑品》云:

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

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

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八大人觉经》云: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诸法集要经·教诫比丘品》云:

弃背于五欲,知足无希求,

常生寂静心,趣菩提不远。

三十五、识欲:是指自己尽心尽力想让对方知晓自己具足身语的真实功德。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不能安苦受,说名为不忍。 于师尊正事,邪行名不贵。《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不忍即不堪,作害及痛苦。 无规即不敬,阿阇黎师事。

三十六、不忍:也就是对于他者的加害与自身遭受的痛苦,都因为耐力微弱而无法忍受。

《文殊游舞经》云:

“文殊,所谓嗔心能毁百劫所积之善。”

《入中论·菩提心发光地品》云:

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

一刹那顷能顿坏,故无他罪胜不忍。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

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

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

殁后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

了知异生与佛子,嗔恚过失忍功德,

永断不忍常修习,圣者所赞诸安忍。

《大宝积经》云:

“何为瞋恚?即能摧毁千劫所积诸善根耳。”

《入行论·安忍品》云: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

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

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三十七、无规:所谓的无规,是指对阿阇黎、上师的一切事情大为不敬,背离如法的行为。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如法善言教,轻慢名难语。 于亲人爱著,思惟名亲觉。《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不乐法谏者,不恭如法语。 联系亲属念,于亲更眷恋。

    三十八、不乐法谏:如果某人口出之语如理如法,则以不情愿的态度说“善也好恶也罢……”而反唇相讥,不恭不敬。

三十九、亲觉:联系亲属的妄念是指对所有有亲属关系的人,慈爱有加,尤为眷恋。

《弥勒狮吼经》中说:“耽著亲、友、利、敬、化缘、施主、智者、受戒者八种之人很快会走向地狱。”

《正法念处经》亦云:

亲友乃仇敌,不利以益相,

毁汝由人世,今向大暗处。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由欲于方处,思得名土觉。
不虑死怖畏,说名不死觉。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如是爱对境,评说其功德。
不死分别念,死怖不忧虑。

四十、土觉:此外,爱恋对境,是指为了追求、得到,而对本来恶劣的对境,也无中生有地赞说他的功德。

《中观四百颂·明破净执方便品》云:

如有依土虫,爱土终不息,

如是爱欲人,欲望增亦尔。

四十一、不死觉:不死的分别妄念,是指常执者对死亡的恐怖无所顾虑,毫不害怕,一直死死抓着今生不放。

《入行论·忏悔罪业品》云: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正法念处经》云:

犹如鱼入网,安乐尽摈除,

如是众缚爱,死神临牵引。

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死,却从不念及自己也会亡,简直与牲畜一模一样。

《出曜经·无常品》云:

[常者皆尽,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生者有死。

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梵志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尔时梵志白世尊曰:“愿欲所问,若见听[18]者乃敢陈启。”佛告梵志:“恣[19]汝所问,如来当为敷演其义。”梵志白佛:“云何世尊!以何因缘,今世众生转微转薄遂成减损,于人间世不见炽盛[20]?”佛告梵志:“有三因缘,使众生类转微转薄遂成减损,于人间世不见炽盛。云何为三?于是梵志!今世众生贪欲无道;悭嫉坚固;习邪倒见。时彼众生为此三事所见染污,风雨非时灾害毒流,所种谷子各失时节,转不成熟。若彼众生所食之物或生或熟,饶诸疾疹[21]疫气[22]纵横,死者填路不可称计,是谓梵志最初因缘,使今世众生转微转薄遂成减损,于人间世不见炽盛。风雨非时灾害纵横,所种谷子失时不收,转不成熟苗亦不生,人民饥馑[23]饿死者众,是谓梵志第二因缘,使今世众生转微转薄遂成减损不见炽盛。复次梵志!如今国王贪欲无道;悭嫉坚固;习邪倒见,治化失度托[24]境无厌,越界攻伐共相伤害,刀剑矛箭共相斫[25]射,杀者无数不可称量,是谓梵志由三因缘使此生类灾害横起,饥馑饿死攻伐无道。”佛说此已告目连曰:“吾患脊痛还诣静室,汝今专意与梵志论,兼与来会永除狐疑。”对曰:“如是世尊!”尔时世尊襞[26]郁多罗僧[27]、枕[28]僧伽梨[29],右脇[30]倚地,脚脚相累[31]系念在明。时,大目连:“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梵志对曰:“愿乐欲闻。”目连以偈告曰:

“今观此土境,及诸众菓[32]树,

山河流泉源,江海逝不停。

  昔人瞻[33]固守[34],今为斯所在?

宁转尊法轮,示现天世人,

不乐取命终,竟知趣何方?

  欲觅昔旧人,如今不见一。”

广说如旧文。梵志闻偈心开意解即履道迹,是故说曰:

“常者皆尽,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生者有死。”

此是其义。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孤母而丧一子,得此忧恼愁愦[35]失意恍惚倒错,譬如狂人意不开悟。出城至祇洹精舍,转闻人说佛为大圣天人所宗,演说经道忘忧除患,无不照鉴无不通达。于是孤母往至佛所,作礼长跪白世尊言:“素少子息[36]唯有一息,卒得重病舍我丧亡,母子情愍不能自胜。唯愿世尊!垂神开化释我忧结。”佛告孤母:“汝速入城遍行衢巷[37],有不死家者求火持还。”孤母闻已欢悟踊跃,入舍卫城至一街巷,家家告曰:“此中颇[38]有不死者乎?吾欲须火还活我息。”诸人报曰:“我等曾祖父母今为所在?汝今荒错,何须至巷狂有所说?”所至之家皆言死亡。形神疲惓所求不克,便还归家,抱小小儿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佛言:“受勅入城家家乞火皆言死丧,是故空还。”佛告孤母:“夫人处世有四事因缘不可久保。何谓为四?一者常必无常,二者富贵必贫贱,三者合会必别离,四者强健必当死。趣死向死为死所牵,无免此患。”佛告孤母:“汝今何为不自忧虑?何不广施持戒修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任力堪能,给施孤穷、沙门、婆罗门、远行久住暂停止者,果获其福不可计量。”孤母白佛言:“我今爱子入骨彻髓,为彼子故不惜身命。”尔时世尊欲化彼人令得开悟,即化作四大火坑围绕孤母之身,火气逼身以儿自障,儿复呼唤不堪火痛。佛语孤母:“汝向自陈爱子情重入骨彻髓,宁自丧身不使子亡;火气逼己酸痛难堪,但当自受?以子障乎?人间微火盖不足言,地狱火然痛苦无量。畜生愚惑怀痴为苦,饿鬼福尠[39]以饥为苦,能自利者乃得行道修诸善本,分檀布施[40]、持戒、忍辱,不生地狱、畜生、饿鬼受诸苦恼,受天人福渐近泥洹[41]。”时彼孤母闻佛所说极深之法,还自思惟,内心恳责,厌患恩爱除去想着,便念世间不可乐想,思惟分别五盛阴苦,即于佛前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成须陀洹。尔时世尊观察此义寻究本末,为后众生开演法门,便于大众而说此偈:

“常者皆尽,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生者有死。

众生相克,以丧其命,

    随行所堕,自受殃福。”]


[1] 逾越知足德:《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的原译曰:

大欲极贪婪,反之为知足。

[2] 疹:拼音zhěn,病。遂动旧疹,缠绵经月。

[3] 冒涉:拼音mào shè,意思是不顾艰险而跋涉。

[4] 危崄:拼音wēi xiǎn,同见“危险 ”。不安全。

[5] 治生:拼音zhìshēng,经营家业;谋生计。

[6] 患亦【大】,炙患【宋】【元】【明】

[7] 笃:拼音dǔ,病沉重:病笃。

[8] 瘳除:拼音chōu chú,病愈。

[9] 盖:拼音 gài,〈副〉却,则。

[10] 㘁:拼音yì,叫,啸。【大】,臯【宋】【元】【明】皋:拼音 háo,〈动〉通“嗥”。号叫

[11] 呌:拼音jiào,同“叫”。〈动〉形声。本义:呼,喊。

[12] 履道:拼音lǚ dào,意思是躬行正道。

[13] 琢石:拼音zhuó shí,此处似乎是指陨石。

[14] 欵:kuǎn,同“款”。 指诚恳。款曲(殷勤的心意)。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

[15] 昌炽:拼音chāng chì,释义:兴旺,昌盛。

[16] 愆咎:拼音qiān jiù,是指罪过。

[17] 慰劳:拼音wèi láo,意思是用言语或物质抚慰劳苦的人,使其心中安适。

[18] 听:拼音tīng,即听许。意思是听而许之。

[19] 恣:拼音 zì,〈动〉恣听(听任)

[20] 炽盛:拼音chì shèng,兴旺;繁盛。

[21] 疾疹:拼音jí zhěn,泛指疾病。

[22] 疫气:拼音yì qì,疫病: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

[23] 饥馑:拼音jījǐn,饥荒。

[24] 托:拼音 tuō,〈动〉同“拓”拓展。开拓、扩展。

[25] 斫:拼音 zhuó,〈动〉 用刀、斧等砍劈。

[26] 襞:拼音 bì,〈动〉折叠衣裙。

[27] 郁多罗僧:拼音yù duō luó sēng,意思是僧侣法衣中的上衣。

[28] 枕:拼音枕 zhěn,〈动〉枕着。枕戈待旦。

[29] 僧伽梨:杂碎衣。

[30] 脇:拼音xié,同“胁”。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胁下。

[31] 累:拼音léi,〈动〉累叠。

[32] 菓:拼音guǒ,同“果”。

[33] 瞻:拼音zhān,往上或往前看。

[34] 固守:拼音gù shǒu,指坚守;保卫和防守得非常坚固。

[35] 愁愦:拼音 chóu kuì,忧闷烦乱。

[36] 子息:拼音zǐxī,汉语词语,意思为子嗣。

[37] 衢巷:拼音qú xiàng,释义是街巷。

[38] 颇:拼音pō,释义:可。表疑问的语气。《洛阳伽蓝记·菩提寺品》云:“上古以来,颇有此事否?”

[39] 尠:拼音xiǎn,同‘鲜’少。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40] 分檀布施:分送物资而布施。

[41] 泥洹:拼音níhuán,即涅槃。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