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54

第一百五十四课


三、宣说第四十二显扬顺觉觉等: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由真实功德,愿他尊重我,
此思缘他识,说名顺觉觉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随知之分别,尽己所能令,
他晓自功德,思维作上师。

   四十二、顺觉觉:具有随后了知的分别念,是指自己的功德,想让他人依靠有表(身语之业)而明白,完全是以希求世间八法[1]的分别妄执,尽己所能令对方以比量推理出自己所拥有的听闻等功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说“此人胜任上师”,从而受到众人敬重,作为上师,获得高位。对世间无有意义的快乐等梦寐以求,恒常散漫、彻夜难眠,就像病人一样。如云:

奢望极痛苦,无求最安乐,

做到无所求,安然而入眠。

应当依照此中所说而断绝众多过患的根源。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由爱及憎心,思自益损他。
缘自及余人,说名害他觉。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爱他之妄念,于他起贪恋。
害心而接触,思诸利不利。

    四十三、妄念:所谓具有贪爱他人的妄念,就是指对于其他男士或女人具有贪恋之心。

四十四、害他觉:以害心接触,是指思维依靠他有利还是无利的心态。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忧忆染污心,无依名不安。
身沈说名极。迟缓名懈怠。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不喜无坚固。欲合乃追意。
懒惰无精进,身体懈怠事。

    四十五、不喜:就意味着心不坚固。

四十六、欲合:想与任意对境相遇,是一种追求的意图,也是毁坏心的一种过失。

四十七、懒惰:无所事事的身体懒懒散散,对于一切所做的事情无有紧迫性的一种懈怠。印度注释中说,懒惰与懈怠算为两个。

《大智度论》第五卷云:

[【经】无复懈怠。

【论】懈怠,破在家人财利、福利,破出家人生天乐、涅槃乐。在家、出家名声俱灭,大失大贼,无过懈怠。

如偈说:

“懈怠没善心,痴暗破智明,

   妙愿皆为灭,大业亦已失!”

以是故,说无复懈怠。]

《大智度论》第十五卷云:

[复次,菩萨种种因缘,呵懈怠心,令乐著精进。懈怠黑云,覆诸明慧,吞灭功德,增长不善;懈怠之人,初虽小乐,后则大苦。譬如毒食,初虽香美,久则杀人。懈怠之心,烧诸功德,譬如大火烧诸林野。懈怠之人失诸功德,譬如被[2]贼,无复遗余。

如偈说:

“应得而不得,已得而复失,

既自轻其身,众人亦不敬。

常处大暗中,无有诸威德,

尊贵智慧法,此事永以失。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

如是之过失,皆由懈怠心。

虽闻增益法,不能得上及,

如是之过罪,皆由懈怠心。

生业不修理,不入于道法,

如是之过罪,皆由懈怠心。

上智所弃远,中人时复近,

下愚为之没,如猪乐在溷[3]

若为世中人,三事皆废失,

欲乐及财利,福德亦复没。

若为出家人,则不得二事,

生天及涅槃,名誉二俱失[4]

如是诸废失,欲知其所由,

一切诸贼中,无过懈怠贼!

以是众罪故,懒心不应作,

 马井二比丘[5],懈怠坠恶道;

  虽见佛闻法,犹亦不自免!”

如是等种种观懈怠之罪,精进增长。]

《出曜经·广演品》云:

[虽复寿百年,懈怠不精进,

  不如一日中,精进不怯弱。

虽复寿百年,懈怠不精进者,如世有人意恒懈怠所愿不成,既自坠落复使他人没在生死,自陷溺[6]者失五分法身[7],不至无为大道之处,自迷于道转教他人没在生死;若受檀越[8]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不能消化,从生至死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虽得为人,边地佛后世智辩聪八难之处[9]。所以然者?皆由前身不积德也。是故说曰,虽复寿百年,懈怠不精进也。不如一日中,精进不怯弱者,或有世人勇猛精进解世非常,人身难得佛世难遇,生值中国亦复难遭,诸根完具亦复难得;于贤圣法中求作沙门亦不可得,闻真法言复不可得。有智之人能解此者,当念精进求于道果,得至泥洹[10]亦复不难也,已以办具,便能成就无漏法身[11]。是故说曰,不如一日中,精进不怯弱也。]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由随上心惑,曲发身名频[12]
身乱不节食,说名为食醉。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变由烦恼牵,身语皆变化。
食欲不振者,过量身不适。

四十八、颦:心不由自主被烦恼控制,身体、语言都显露出一反常态之相。

东施效颦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难受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她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住胸口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走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着眉的样子美丽,却不知道这是因为西施本身貌美沉鱼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结果只给后人留下“东施效颦”的笑柄。

四十九、食醉:是由于暴饮暴食而导致身体腹内不舒服。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疾病之因,怎么会是过失呢?

由强烈的贪爱引发,因此既是过失也是过失之因。

《谛实品》云:

何士食过多,彼身沉重怠,

今世后世义,必定皆减灭。

    掌握食量称为功德,而不知食量,结果就无法奉行善法,并且成为等持的违缘,因此进食应该定量。

《妙臂菩萨所问经》说偈云:

多饮体力高,少食将退减,

适度如平行,进餐当如此。

《妙臂菩萨所问经》云:

[“修正道者依时乞食,不同外道过午而食。凡乞食处,勿往外道之家及多外道之处。若论善恶、因果之法:能造善法,当证涅盘[13];若作恶业,终堕苦[14]趣。善恶之果非由种族,但为世间妄分别故。”

“复次,众生无始以来垢秽之身,不由食净得身心净;诸恶远离,常修善法,以此方得身心清净。譬如有人身患疮故,求药涂疮,唯[15]望除差,不望余故。行人吃食,但为除饥,不为适悦。又如有人陷于难处,饥饿所逼,杀子而食,为除饥苦,非贪滋味,行人吃食亦复如是。吃食之法由[16]如秤[17]物,物非轻重,秤自平正。行人吃食亦复如是,不得过量亦勿减少,但可支持,勿伤饥饱。又如朽舍换柱,所免崩摧[18];以油膏[19][20],贵在前进。行人吃食亦复如是,但为支持,非为滋味,是故佛言:‘欲界有情,依食而住。’”

“又复行人虽吃食饮[21]支持于身,恒观此身由[22]如芭蕉无有坚实,常此制心,不住贪爱。凡乞食时,持钵巡行[23]次第而乞,常须思念世尊所说,以智慧方便调伏六根[24],勿令散乱,所覩妙色及诸尘境是魔境界,欲惑人心。凡修行人而起方便,宁以热铁烧刺两目,不以乱心贪视妙色,乃至殊常种种尘境,随缘乞食而不住着。常作比观[25],调伏其心,默然乞食巡行他舍,无上中下远离取舍。然不往新产之家及多人饮酒之处、男女迷醉爱染之处、众多小儿戏乐之处、诸男女众聚会之处、戏伎[26]男女作音乐处乃至有恶犬处,如是等处皆不应往。”

“乞得食已,持还本处,洗足敷座,然后可吃。其食未吃,先分三分,一分奉于本尊而为供养,一施无碍,一乃自食依时而食。食毕盥漱[27]使令清净。又须日三澡浴,先自清净,然以香花、灯涂种种供养赞叹礼拜,所献尊像一切食饮,切须洁净,离诸荤[28]秽。每持诵时,坐吉祥草。凡所供养如不办广大,但随力分奉于香花。所谓零陵香[29]阏哩迦[30]、吉祥果[31]、没哩贺帝、吉祥草[32]仍及莲花,和合供养使得适意。行人持诵或行或坐得通思念,唯[33]除卧时不许持念。念诵讫[34]已,恒于六时思念功德,心无间断,祈于圆满。”]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云:

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嗔,

不为肥憍傲,但欲住持身。


[1]一、世间八法:《劝发诸王要偈》云:

利衰及毁誉,称讥与苦乐,

八法不倾动,是则为圣王。

二、《众集经》云:“诸比丘!如来说八正法,谓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三、《佛地经论》云:“世间诸法,略有八种: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现诽拨名毁,不现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拨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

[2] 被:拼音bèi,〈动〉蒙受,遭受,领受。

[3] 溷:拼音hùn,猪圈:“后产子,捐于猪溷中”。

[4] 二俱失:有人说:“此即是指在家、出家二众。”

[5] 马井二比丘:马宿(Aśvaka,阿说迦)比丘及井宿(或称满宿)比丘,为六群比丘中之二人。

《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四云:“六群比丘者:一、难途,二、跋难陀,三、迦留陀夷,四、阐那,五、马宿,六、满宿。云二人得漏尽入无余涅槃:一、迦留陀夷,二、阐那。二人生天上,又云二人犯重戒,又云不犯,若犯重者不得生天也:一、难途,二、跋难陀。二人堕恶道生龙中:一、马宿,二、满宿。”

[6] 陷溺:拼音xiàn nì,意思是被水淹没。比喻深深陷入错误的泥淖而无法自拔。

[7] 五分法身:《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云“善男子,阿罗汉人修是道者得沙门果,是故得名到于彼岸。阿罗汉果者即是无学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因是五分得到彼岸,是故名为到于彼岸。”

[8] 檀越:佛家术语。又称檀越主、旦那主、檀那主,意为施主,即布施寺院、僧侣衣食,或捐献香火钱举办祭典、法会等的善信。

[9] 八难之处:《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云:

邪见生鬼畜,泥黎法不闻,

边地蔑戾车,生便痴瘂性,

或生长寿天,除八无暇过,

闲暇既已得,尔可务当生。

[10] 泥洹:拼音níhuán,即涅槃。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

[11] 《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云:“到彼岸故而自说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

[12] 频:拼音pín, 古同“颦”。皱眉:颦眉。一颦一笑。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东施效颦(喻不顾自己具体条件,盲目地仿效别人,结果恰得其反)。

[13] 盘【大】,槃【宋】【元】【明】【宫】

[14] 苦【大】,恶【明】

[15] 唯【大】,惟【明】

[16] 由【大】,犹【元】,亦【明】

[17] 秤:拼音chēng,〈动〉用秤量物之轻重 。

[18] 崩摧:拼音bēng cuī,释义是倒塌毁坏。

[19] 膏:拼音gào,〈动〉 润泽,滋润。

[20] 辖:拼音xiá,〈动〉卡,夹。

[21] 饮【大】,〔-〕【宋】【元】【明】【宫】

[22] 由【大】,犹【元】【明】

[23] 巡行:拼音xún xíng,往来视察。

[24]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

[25] 比观:拼音bǐguān,即‘比量齐观’。意思是指同等看待。

[26] 伎【大】,妓【明】

[27] 盥漱:拼音guàn shù,解释为洗手和漱口;泛指盥洗。

[28] 荤:拼音hūn,佛教徒称葱蒜等有特殊气味的菜:五荤(有几种说法,大致指葱、蒜、韭、薤、芫荽等。亦称“五辛”)。

[29] 零陵香:拼音líng líng xiāng,是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又名灵香草、香草、排草和佩兰,主产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和广西等省区。

[30] 阏哩迦:阏伽是梵语的译音,系指水之意,也译为功德水。

[31] 吉祥果:仙人掌科水果,参见火龙果。

[32] 吉祥草:拼音jí xiáng cǎo,又名紫衣草,是百合科,吉祥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33] 唯【大】,惟【明】

[34] 讫:拼音qì,完结,终了。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