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155

第一百五十五课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身心极疲羸,说名为下劣。
贪爱于五尘,说名为欲欲。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心极下劣者,说为心怯懦。
贪结即希求,五种妙欲境。

    五十、心极下劣:毁坏今生来世的因就是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在世出世间法上有所作为”自轻自贱的怯懦心理。

五十一、贪结:对色、声、香、味、触五种妙欲,无有厌足,心驰神往而一再寻求。

《大智度论》第十七卷云:

[复次,贪欲盖者,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著贪欲,无由近道。如除欲盖偈所说:

“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

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

著铠持刀仗,见敌而退走;

如是怯弱人,举世所轻笑。

比丘为乞士,除发著袈裟;

五情马所制,取笑亦如是。

又如豪贵人,盛服以严身;

而行乞衣食,取笑于众人。

比丘除饰好,毁形以摄心;

而更求欲乐,取笑亦如是!

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

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

如是贪欲人,不知观本愿,

亦不识好丑,狂醉于渴爱。

惭愧尊重法,一切皆以弃,

贤智所不亲,愚騃[1]所爱近。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诸欲患如是,以何当舍之?

得诸禅定乐,则不为所欺。

欲乐著无厌,以何能灭除?

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著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诸欲难放舍,何以能远之?

若能乐善法,此欲自然息。

诸欲难可解,何以能释之?

观身得实相,则不为所缚。

如是诸观法,能灭诸欲火;

  譬如大澍雨[2],野火无不灭!”

如是等种种因缘,灭除欲盖。]

《正法念处经》云:

境界如怨家,痴故不曾舍。

若为境界烧,则是愚痴者,

为自业所诳,痴故不能离。

如有畏火者,犹故近于火;

如是境界迷,亦乐近境界。

犹如食毒者,不为自受乐;

近爱痴亦尔,永无安隐事。

 如渴者于盐,舐[3]之不除渴;

 境界故闇[4]眼,于爱不知足。

天境界不足,欲心之所诳,

为业风所吹,到于恶道处。

第二大佛世亲论师亲言:

野兽以声毁,触令大象亡,

飞蛾以色毁,鱼类以味亡,

蜜蜂贪著香,此等一一因。

诸士虽为一,恒具此五种,

昼夜尽摧毁,岂能得乐住?

《增一阿含经·五王品》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五大国王波斯匿为首,集在园观[5]之中,各作此论:云何为五王?所谓波斯匿王[6]毗沙王[7]、优填王[8]、恶生王[9]、优陀延王[10]

尔时,五王集在一处,各作此论:“诸贤当知:如来说此五欲。云何为五?若眼见色甚爱敬念,世人所希望;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如来说此五欲,此五欲中何者最妙?为眼见色妙耶?为耳闻声妙耶?为鼻嗅香妙耶?为舌知味妙耶?为身知细滑妙耶?此五事何者为最妙?”

其中或有国王而作是说:“色最为妙。”或有作是论:“声最为妙。”或有作是论:“香最为胜。”或有作是论:“味最为妙。”或有作是论:“细滑为最胜。”

是时,言色妙者,优陀延王之所说也。言声妙者,优填王之所论也。言香妙者,恶生王之所论也。言味妙者,波斯匿王之所论也。言细滑妙者,毗沙王之所论也。是时,五王各相谓言:“我等共论此五欲,然复不知何者为妙?”

是时,波斯匿王语四王曰:“今如来近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我等尽共至世尊所,问斯义。若世尊有所教敕,当共奉行。”

是时,诸王闻波斯匿王语已,便共相将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是时,波斯匿王以所共论五欲者,具白如来。

尔时,世尊告诸五王曰:“诸王所论各随时宜,所以然者?夫人性行染着色者,睹无厌足,此人于色最妙、最上,无复过者。尔时,彼人不着声、香、味、细滑之法,五欲之中色为最妙。

“若复有人性行着声,彼闻声已,极怀欢喜而无厌足,此人于声最妙、最上,五欲之中声最为妙。”

“若复有人性行着香,彼闻香已,极怀欢喜而无厌足,此人于香最妙、最上,五欲之中香最为妙。”

“若复有人性行着味,彼知味已,极怀欢喜而无厌足,此人于味最妙、最上,五欲之中味最为妙。”

“若复有人性行着细滑,彼得细滑已,极怀欢喜而无厌足,此人于细滑最上、最妙,五欲之中细滑最为妙。”

“若复彼人心以着色,尔时彼人不着声、香、味、细滑之法;若复彼人性行着声,尔时彼人不着色、香、味、细滑之法;若复彼人性行着香,尔时彼人不着色、声、味、细滑之法;若复彼人性行着味,尔时彼人不着色、声、香、细滑之法;若复彼人性行着细滑,尔时彼人不着色、声、香、味之法。”

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欲意炽盛时,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欢喜,所愿无有疑;

彼以得此欲,贪欲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缘之最为妙。

若复听声时,所欲必可克,

闻已倍欢喜,所愿无有疑;

彼以得此声,贪之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从之最为妙。

若复嗅香时,所欲必可克,

嗅已倍欢喜,所欲无有疑;

彼以得此香,贪之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从之最为妙。

若复得味时,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欢喜,所欲无有疑;

彼以得此味,贪之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从之最为妙。

若得细滑时,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欢喜,所欲无疑难;

彼以得细滑,贪之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从之最为妙。”

“是故,大王,若言色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于色有气味,若色无味者,众生终不染着;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色为最妙。然色有过失,若当色无过失,众生则无厌患;以其有过失故,众生厌患之。然色有出要,若当色无出要者,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色为最妙。”

“然复,大王,若言声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于声有气味故,若声无味者,众生终不染着;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声为最妙。然声有过失,若当声无过失,众生则无厌患;以其有过失故,众生厌患之。然声有出要,若当声无出要者,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声为最妙。”

“大王当知:若言香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于香有气味故,若香无气味者,众生之类终不染着;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香为最妙。然香有过失,若香无过失者,众生则不厌患;以其有过失故,众生厌患之。然香有出要,若当香无出要者,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香为最妙。”

“然复,大王,若言味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于味有气味故,若味无气味者,众生之类终不染着;以其有气味故,五欲之中味为最妙。然味有过失,若当味无过失者,众生则不厌患;以其有过失故,众生厌患之。然味有出要,若当味无出要者,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味为最妙。”

“然复,大王当知:若言细滑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于细滑有气味,若细滑无气味者,众生终不染着;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细滑为最妙。然细滑有过失,若细滑无过失者,众生之类则不厌患之;以其有过失故,众生厌患之。然细滑有出要,若当细滑无出要者,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细滑为最妙。”

“是故,大王,所乐之处,心即染着。如是,大王,当作是知!”

尔时,五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众经撰杂譬喻》云:

[行者求道,不得贪著好美色,若贪破人功德之本。譬如昔有一阿罗汉,常入龙宫食,为龙说法。食已出于龙宫,持钵授与沙弥令洗钵中残数粒饭。沙弥啖[11]之大香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两手捉绳床脚,至时与绳床俱入龙宫。龙曰:“此未得道何以将来?”师言:“不觉不知。”沙弥得饭食,又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心大贪著即作誓愿:“我当夺此龙处,居其宫。”龙言:“后更莫复将此沙弥来。”沙弥还已,一心布施持戒,专求所愿早作龙身。是时绕寺,足下水出,自知必得作龙,径至师本所入处大池水边,以袈裟覆头而入水中,即死。返为大龙,福德大故即杀彼王,举池尽赤。未尔之前,诸师众僧皆呵骂之,沙弥言:“我心已定诸相已出。”将诸众僧就池见之。以是因缘故不当贪著好香美色,丧失善根见堕恶道。]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云:
于他损害意,从九因缘生,
三时疑灾横,说名为嗔恚
由身心重故,事无能名弱。
《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云:
害心我伴敌,三时皆无义,
损害他人心,皆从九因起[12]
心身沉重故,离作即萎靡

五十二、担忧受害的心:自己、自己的友伴以及自他的敌人三方面,通过三时分析而生起并非真实的疑虑,想到曾经加害过、正在加害、将要加害自己与自己的亲朋的想法纯属一种错觉。另外,他人对自己与自己亲友的仇人,曾做过好事、正在做好事、将要做好事的忧虑,这是由想加害他人妄念的九种因所致。如果不怀有这种想法而忍辱,就会成为福德资粮。相反,对此无法忍受而蓄意陷害别人,无疑与菩提心背道而驰,其过失不堪设想。

《入行论·安忍品》云:

不欲我与友,历苦1遭轻蔑2

 闻受粗34语,于敌则相反。

有些讲义中说引生嗔恨的对境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境。从不欲的角度来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直接的粗语与间接的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遭轻蔑、闻受直接的粗语与间接的鄙语;不欲敌人能避免历苦、遭轻蔑、闻受直接的粗语与间接的鄙语(或说不欲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的反面:安乐、受尊重、闻受直接的爱语与间接的敬语);这十二种不欲境各从时间上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得出了三十六种不欲境。从所欲上分析,自己希望得到安乐、尊重、闻受直接的爱语与间接的敬语;对自己的亲友方也是如此;对自己的敌方,希望他们历苦、遭轻蔑、闻受直接的粗语与间接的鄙语;这十二种所欲境,各又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这样共三十六种所欲境。嗔境合计为七十二种。凡夫众生倘若遭遇上述的七十二种对境时则容易生嗔恚。所以,行人当了知这三十六种所欲与三十六种不欲的对境,然后谨慎把持自己的菩萨威仪,当修安忍为要!

《教王经》云:“世间仇唯杀夺财,忍之福资亦圆满。”

《大乘经庄严论·修法品》云:

[为利诸有情,生贪不成堕,

此与嗔恨众,诸时皆相违。

菩萨因为利益众生而对对境有情生起贪爱不会成为堕罪或成为罪恶,以那种贪爱将众生执为我所而并非舍弃,但住于这样的慈心中发菩提心与嗔恨众生一切时处都相违,原因是:如果生起嗔心,则会舍弃他们并加害。为此经中也说菩萨于多劫中起贪心罪比不上一刹那生嗔心罪大。以慈心摄受众生,说爱众生,并不是烦恼性,比如在家菩萨爱自己的妻儿等也与慈心不相违,因此以那种爱不会产生菩萨堕罪。

如鸽爱自子,怀抱自之子,

如是与嗔违,慈尊亦同彼。

因慈与嗔违,寂与害心违,

利与诳心违,令安违令畏。

就像鸽子比其他鸟贪心大,对自己的幼子最慈爱,因此从孵蛋时开始到它羽翼没有丰满之前一直抱在怀里,用身体与翅膀覆盖,不会生嗔恨。同样,慈悲尊者菩萨对其他有情如子般也与之相同,因为是欲求他众安乐的慈悲者,为此与生害心之因的嗔恨相违;因为希求寂灭众生的烦恼与痛苦的缘故,与给众生造成痛苦的害心相违;因为希望以自己的身体、受用利益众生,为此与想欺骗众生的谄诳心相违;因为菩萨是以喜乐令众生安宁,以见闻菩萨也能救离怖畏的缘故与以殴打等令怖畏害怕相违。因此,以诚心不是谄诳虚伪心的大慈悲心不舍众生,以无分别智慧断除耽著有寂他体就是菩萨的殊胜修行。]

《大智度论》第十七卷云:

[瞋恚盖者,失诸善法之本,堕诸恶道之因,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

如佛教瞋弟子偈言:

“汝当知思惟,受身及处胎,

秽恶之幽苦,既生之艰难!

既思得此意,而复不灭瞋,

则当知此辈,则是无心人!

若无罪果报,亦无诸诃责,

犹当应慈忍,何况苦果剧!

当观老病死,一切无免者;

当起慈悲心,云何恶加物?

众生相怨贼,斫刺受苦毒;

云何修善人,而复加恼害?

常当行慈悲,定心修诸善;

不当怀恶意,侵害于一切!

若勤修道法,恼害则不行,

善恶势不并,如水火相背。

瞋恚来覆心,不知别好丑,

亦不识利害,不知畏恶道,

不计他苦恼,不觉身心疲,

先自受苦因,然后及他人。

若欲灭瞋恚,当思惟慈心,

独处自清闲,息事灭因缘。

当畏老病死,九种瞋恼除,

  如是思惟慈,则得灭瞋毒!”

如是等种种因缘,除瞋恚盖。]

五十三、萎靡:由于身心沉重即身心不堪能的缘故,致使无法行事,这是一种萎靡不振。


[1] 愚騃:拼音yú sì,意思是愚笨痴呆;指痴傻的人。

[2] 澍雨:拼音shù yǔ,大雨;暴雨。

[3] 舐:拼音shì,指舔:老牛舐犊(喻人爱惜儿女)。舐犊情深。

[4] 闇:拼音àn,同“暗”〈动〉蒙蔽;遮蔽。

[5] 园观:拼音yuán guān,庭院楼台。

[6] 波斯匿王:是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兼领有迦尸国,与摩竭陀国并列为佛陀时代的大强国。波斯匿王与佛陀同龄,曾和佛陀辩论而结成好友,视佛陀如师,在印度与频婆娑罗王同是护持佛教的两大国王。

[7] 毗沙王:摩揭陀历史上的第一个著名的国王,名频毗沙罗,约公元前544-前493年在位。在位期间建都王舍城,与居萨罗等国建立友好关系,稳定了西部和北部边界的局面,集中全力征服了东方重要领国鸯伽,从而加强了摩揭陀的经济实力。他对内加强了对国家机构的控制,实行严刑峻法,同时支持佛教的传播,晚年被其子阿阇世杀害。阿阇世在位期间摩揭陀成为恒河流域的霸主。

[8] 优填王: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全称嗢陀演那伐蹉。意译日子王、出爱王。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之大外护。

[9] 恶生王:是佛教人物。恶生王依于宿福,忽感得五百之宝钵。出自《杂宝藏经》。恶生王者,别处谓之琉璃王,舍卫国国君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所生,后来因恶友的怂恿而族灭迦毗罗国之释种者。

[10] 优陀延王: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中的记载,优陀延王为南海之主。详见《法句譬喻经》、《优填王经》、《大乘日子王所问经》、《瑜伽论记》卷十七上、《大唐西域记》卷五、卷十二等诸经论。

[11] 啖:拼音dàn,吃或给人吃。

[12]全知堪布索达吉上师翻译的《教王宝鬘论·僧俗学处品》中好像漏译了这两句。今根据讲义作补译。

损害他人心,皆从九因起。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