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20

第二十课


二、逆行喻义:

《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云:
如人不执镜,不见自面影,
如此若析阴,我见即不有。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犹如不依镜,不现自面影,
不依于诸蕴,我执亦同彼。

犹如不依靠显现的对境明镜就无法显出自己面容的影像一样,不依于设施处的诸蕴我执不会产生也与之相同。如果认识到补特伽罗是依于蕴而假立的,蕴仅仅作为缘,那么便可通达甚深缘起,进而领会我与我执均无自性。我们必须要清楚,声闻、缘觉证悟无我也是一种缘起,就像有“长”之因,就有观待它的“短”之果一样,仅仅是在非理作意的驱使下,依于蕴而产生的迷乱缘起,实际不成立。由我执无明烦恼之因中产生行蕴之果,可见,如果我执已消除,那么就不会再执著蕴为我所,因为因果二者是随存随灭的关系。

“补特伽罗仅是蕴而已”的主张会招致常无常的过失,为此轻易便可证悟无我。这是在下根者的论典中宣说的。

所谓的体性空就是法无我的意思,一切万法体性是空性,因为是缘起而现、遍计的体性不存在之故。我也是体性的异名,体性也是我的别名,如同帝释与天王。这是在上根者的大乘论典中阐述的。

贾曹杰大师在《中观宝鬘论颂显明要义释》中说:“为释彼等法喻,立量云:补特伽罗和诸蕴(有法)由自性空(法),是缘起故(因),譬如影像(喻)。此是说缘起因。”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像喻,今在此引用龙树大士的《大智度论》来说明此义。论云:“如镜中像者,如镜中像非镜作,非面作,非执镜者作,亦非自然作,亦非无因缘。何以非镜作?若面未到,镜则无像,以是故非镜作。何以非面作?无镜则无像。何以非执镜者作?无镜、无面则无像。何以非自然作?若未有镜,未有面,则无像;像待镜、待面然后有。以是故非自然作。何以非无因缘?若无因缘应常有;若常有,若除镜、除面,亦应自出;以是故非无因缘。诸法亦如是,非自作,非彼作,非共作,非无因缘[1]。云何非自作?我不可得故,一切因生法不自在故,诸法属因缘故,是以非自作[2]。亦非他作者,自无故他亦无[3],若他作则失罪福力。他作有二种:若善、若不善。若善应与一切乐,若不善应与一切苦。若苦乐杂,以何因缘故与乐?以何因缘故与苦?若共,有二过故,自过、他过[4]。若无因缘生苦乐,人应常乐,离一切苦;若无因缘,人不应作乐因、除苦因[5]。一切诸法必有因缘,愚痴故不知。譬如人从木求火,从地求水,从扇求风,如是等种种各有因缘。是苦乐,和合因缘生[6]:先世业因,今世若好行、若邪行缘,从是得苦乐。是苦乐种种因缘,以实求之,无人作,无人受,空五众作,空五众受[7]。无智人得乐,淫心爱著,得苦生瞋恚;是乐灭时,更欲求得。如小儿见镜中像,心乐爱著,失已破镜求索,智人笑之;失乐更求,亦复如是,亦为得道圣人所笑。以是故,说诸法如镜中像。

复次,如镜像实空,不生不灭,诳惑人眼;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不实,不生不灭,诳惑凡夫人眼。

问曰:镜中像从因缘生,有面、有镜、有持镜人、有明,是事和合故像生;因是像生忧喜,亦作因,亦作果,云何言实空不生不灭?

答曰:从因缘生,不自在故空。若法实有,是不应从因缘生。何以故?若因缘中先有,因缘无所用;若因缘中先无,因缘亦无所用[8]。譬如乳中若先有酪,是乳非酪因,酪先有故;若先无酪,如水中无酪,是乳亦非因[9];若无因而有酪者,水中何以不生酪?若乳是酪因缘,乳亦不自在,亦从因缘生;乳从牛有,牛从水草有,如是无边,皆有因缘。以是故因缘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无,不得言有无,不得言非有非无。诸法从因缘生,无自性,如镜中像。

如偈说:

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

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譬如镜中像,非镜亦非面,

亦非持镜人,非自非无因。

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

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以是故,说诸法如镜中像。”

《中论·观四谛品》云: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1] 《中论·观因缘品》云: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2] 《中论·观因缘品》云

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

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

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

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

[3] 《中论·观因缘品》云:

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

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

[4] 《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云:

计从共生亦非理,俱犯已说众过故,

此非世间非真实,各生未成况共生?

[5] 《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云:

若计无因而有生,一切恒从一切生,

世间为求果实故,不应多门收集种。

众生无因应无取,犹如空花色与香,

繁华世间有可取,知世有因如自心。

[6] 《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云:

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谓分别能观察,

是故以此缘起理,能破一切恶见网。

[7] 《中论·观缚解品》云:

诸行往来者,常不应往来,

无常亦不应,众生亦复然。

[8] 《中论·观因缘品》云:

果先于缘中,有无俱不可,

先无为谁缘?先有何用缘?

[9] 《入行论·智慧品》云:

纵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

无时怎成有?成有者为何?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