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27

第二十七课


三、证悟无二之义而解脱:

《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云:
如此因果生,若见不执无,
已信世真实,由乱心所生。
见灭非虚故,即证得真如,
是故不执有,不依二解脱。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由见因生果,依于此世间,
许由戏论生,不许成无者。
灭非戏论生,即成真如性,
不成有许故,离二而解脱,

我们中观宗的观点,绝不承许因果不存在,也就不是无之见解。

因为《方广大庄严经》[1]云:

譬如种子,能生于牙,牙与种子,不即不离。

从于无明,能生诸行,无明与行,亦复如是。

不即不离,体性空寂,于因缘中,求不可得。

譬如印泥,泥中无印,印中无泥,要因泥印。

文像可覩,依止根境,有眼识生,三事和合。

说为能见,境不在识,识不在境,根境识中,

本无有见,分别妄计,境界相生,智者观察。

曾无相状,如幻梦等,譬如鑽火,木鑽人功。

三种和合,得有火生,于三法中,本无有火。

和合暂有,名曰众生,第一义中,都不可得。

譬如咽喉,及以脣舌,击动出声,一一分中;

声不可得,众缘和合,有此声耳,智者观声;

念念相续,无有实法,犹如谷响,声不可得。

譬如箜篌,絃器及手,和合发声,本无去来。

于诸缘中,求声不得,离缘求声,亦不可得。

内外诸蕴,皆悉空寂,无我无人,无寿命者。

尊于往昔,值然灯佛,已证最胜,真实妙法。

愿尊于今,为众生故,雨甘露法,使得充足。

如是以名言之识现见由因生果,如同种子生芽一般。按照此世间的观点而承认因果是由分别念的戏论所生,因为并不否定在妄念戏论的驱使下显现,以及依靠名言之识所认定而有果这一点。

龙树大士在《回诤论》中说:

我依于世谛,故作如是说。

若不依世谛,不得证真谛,

若不证真谛,不得涅槃证。

若我宗有者,我则是有过,

我宗无物故,如是不得过。

说明我们也不承许绝对不存在。不承许有,也不会变成以自性成立方式存在的有见,因为在胜义中否定因果并不是分别念戏论所生。如果承认在自体真实成立的真如性中自主存在,为什么不成为有见者呢?一定会成为有见者,可是也不承认这样的道理。以此理由,通达不依于二边离边之真如的人将解脱一切束缚。

《梵天请问经》云:

知法自性已,亦不坏世间,

诸蕴无自性,此即世法性。

因果轮回的一切法皆由分别念所生,经中说:

有情世界器世界,种种心性所散射,

众生无余由业生,除心之外业非有。

    《中论·观我法品》云:

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

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

四(示引证之喻)分三:一、证与未证万法真如之比喻;二、破蕴自性成立;三、若未断有无之见则不解脱。

一、证与未证万法真如之比喻:

《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云:
色是远所见,若近最分明,
鹿渴若实已,云何近不见?
若远于实智,即见世间有,
证实则不见,无相如鹿渴。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远处所见色,近见更明了,
阳焰若是水,近处何不见?
如是诸远者,见此世间真,
近者则不见,无相如阳焰。

以比喻说明刚刚所述的这些道理,从远处所见的色法,靠近者则见得更为明显,阳焰本不是水,假设它是水,那么与它接近的人们为何不见呢?应当见到,因为它是水的缘故。

如是距离证悟真如甚远的所有异生见到此世间轮回真实成立,(倘若果真如此,那么)与见近距离的色法相同,趋近真如的诸位圣者更需要见到世间的有实法自性成立。可事实上他们没有见到如此,因为圣者入定中蓝黄形形色色之相丝毫也不显现的缘故,犹如到达近处就能知晓阳焰水的形象实为空性。

《释量论·自利比量品》云:

如理观诸法,彼即实离相,

诸贤智者说,此乃顺势理。

《入行论·智慧品》云:

是故聪智者,谁贪如梦身?

如是身若无,岂贪男女相?

二、破蕴自性成立:

《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云:
如鹿渴似水,非水非实物,
如此阴似人,非人非实法。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阳焰现似水,非水非真实,
如是蕴似我,非我非真实,

迷乱的事物阳焰本不是水,迷乱显现似乎为水,其实并不是水,如果在真如实义中观察,那可以说根本不存在水或者不是水。对于本不存在水而误认为水的迷乱能够予以遣除,同样,对迷惑的根本——蕴,如水般误认为我,但实际上并不成立我,如果真正观察,则自性并不成立,体性为空性。虽然我不存在,但误以为存在这一点能够予以推翻,因为‘无有’就没有所谓的遣除之说了,为了推翻实执故而宣说了阳焰的比喻。

《大智度论》云:“如焰者,焰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结使烦恼日光诸行尘,邪忆念风,生死旷野中转,无智慧者谓为一相,为男、为女,是名如焰。

复次,若远见焰,想为水,近则无水相。无智人亦如是,若远圣法,不知无我,不知诸法空,于阴、界、入性空法中,生人相、男相、女相;近圣法,则知诸法实相,是时虚诳种种妄想尽除。以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焰。”

三、若未断有无之见则不解脱:

《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云:
计鹿渴为水,往彼若饮此,
若无执为水,如此人愚痴。
世间如鹿渴,若执实有无,
此即是无明,痴故无解脱。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阳焰思谓水,是故往彼处,
设执谓水无,此即愚痴者。
如是似阳焰,世间说有无,
此执乃愚昧,有痴不解脱。

对于阳焰,有些人思维说“这就是水”而奔赴近前,如果执著说水原先存在,现今杳无踪影,对于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执为“有”或“无”,实在是极其愚痴之举,因为水原本就不存在。

同样,在现而无自性的名言中恰似阳焰水般的世间轮回近取蕴从一开始就不曾有自性,因而说它“自性存在”或者声称“先前自性存在后来消失”,执为有无、常断,也同样愚昧至极,颠倒荒谬。如果对真如义执迷不悟,则无法从轮回中得解脱,因为没有断除轮回之因的缘故。

    《大智度论》云:“若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性,今何以故现有眼见、耳闻法?以是故,佛说梦譬喻。如人梦力故,虽无实事而有种种闻见、瞋处、喜处;觉人在傍,则无所见。如是,凡夫人无明颠倒力故,妄有所见;圣人觉悟,则无所见。一切法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皆不实,虚妄故有见闻。又如梦中见六道生死往来,见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梦中无是法而梦见,梦中实无净、无垢。业果报、六道亦如是,颠倒因缘故起业,业果报亦应空,除却颠倒故名为道,颠倒无实故,道亦不应实。镜中像、响、焰乃至如化,亦如是。”


[1] 喇拉·索囊群珠仁波切所引的《方广庄严经》云:

若有种芽生,芽非种子性,

亦非非他故,非常断法性。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