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bml81

第八十一课


二(广说)分二:一、福德资粮之分支;二、智慧资粮之分支。

一(福德资粮之分支)分四:一、施舍自财之十四资;二、利他方便相应施舍;三、布施一切无主物;四、布施求援之特殊对境等。

一、施舍自财之十四资:

    以十四颂宣说: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解医巧历数,皆为立田畴[1]
润老小病苦,于国有济益。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为除老幼病,有情之苦恼,
于境医发师,赐田令安居。

    一、为了消除年迈老人、未成熟的幼儿、四大不调的病人这些有情疾患等痛苦,对自己境内治病救人的医生、理发师,将自己拥有的田地部分收入或薪水妥善给予,令他们安居乐业。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起诸道伽蓝,园塘湖亭屋,
于中给生具,草蓐饮食薪。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旅舍及花园,桥池议事厅,
泉榻食草木,令慧巧匠造。

二、城镇、道路的交通要塞,旅客落脚的旅店,城市中心草坪四周围绕,种植花草树木等的花园、湖泊等内部相互交错等处中间隔开,用石头砌成通道的桥梁,沐浴的水池以及来来往往等聚会议事的总会厅,公共饮用的水泉、床榻、卧具、饮食、草木等所需的用品,命令明确了知或者通晓这些有聪明才智的人来建造。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于小大国土,应起寺亭馆,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于诸村寺城,修建集会处。

三、在有一户等的村落、放置佛典的寺院、具有四种姓及商业等的诸城市中要修建总的会议厅。

《增一阿含经》云:

 初有刹利[2]种,次有婆罗门[3]

 第三名毗舍[4],次复首陀[5]姓。

有此四种姓,渐渐而相生,

皆是天身来,而同为一色。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远路乏水浆,造井池施饮。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于诸缺水路,令人造水渠。

四、在缺少水的一切道路,要命人建造水渠。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病苦无依贫,下姓怖畏等,
依慈悲摄受,勤心安立彼。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于病无依怙,苦逼下劣者,
悲悯恒摄受,抚育敬亲近。

五、对于病人等无依无靠、因病而痛苦不堪忧愁可怜、种姓下贱、穷困潦倒、势单力薄等软弱无能的众生,国王你要以悲悯之心恒常摄受、庇护而抚育、保护他们,行为要做到彬彬有礼亲近他们。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随时新饮食,果菜及新谷,
大众及须者,未施莫先用。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应时之饮食,啖食谷水果,
乞求彼等士,施前用非理。

六、适合岁月时节,冬暖夏凉新鲜合意的饮食、啖食、五谷杂粮以及水果,当诸位比丘与乞讨的人前来索求这些物品时,在没有给予他们之前,国王不应该自己先享用,因此要先作供施。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云:

知财体非固,如法施苾刍,

贫贱及再生,来世为亲友。

《杂宝藏经·贫女以两钱布施即获报缘》云:

[昔昼闇山[6]中,多诸贤圣隐居众僧。诸方国土,闻彼山名,供养者众。有一长者,将诸眷属,往送供养。有一贫穷乞索女人,作是念言:“今诸长者,送供诣山,必欲作会,我当往乞。”便向山中。既到山已,见向长者,设种种馔[7],供养众僧,私自思惟:“彼人先世修福,今日富贵,今复重作功德将胜;我先世不作,今世贫苦,今若不作,未来转剧。”思惟此已,啼哭不乐,又自念言:“我曾粪中,拾得两钱,恒常宝惜,以俟[8]乞索不如意时,当贸饮食用自存活。今当持以布施众僧,分一二日不得饮食,终不能死。”伺[9]僧食讫,捉此两钱即便布施。彼山僧法,人有施者,维那僧[10]前立为呪愿。当于尔时,上座[11]不听维那呪愿,自为呪愿。诸下坐[12]等,深生[13]心,而作此念:“得彼乞女两枚小钱,上座自轻,为其呪愿,如常见钱,何以不尔?”上座寻时[14],留半分食,与此女人。诸人见上座多与,人人多与。此女时得重担饮食,极大欢喜:“我适布施,今以得报。”即担饮食还出山去,到一树下,眠卧止息。

会值王大夫人亡来七日,王遣使者,按行国界,谁有福德?应为夫人。相师占言此黄云盖下,必有贤人。即共相将[15],至彼树下。见彼女人,颜色润泽,有福德相,树为曲荫,光影不移,相师言:“此女人福德,堪为夫人。”即以香汤沐浴,与夫人衣服,不大不小与身相称,千乘万骑,左右导从,将来至宫。王见欢喜,心生敬重,如是数时,私自念言:“我所以得是富福缘,以施钱故。今彼众僧,便为于我有大重恩。”即白王言:“我先斯贱,王见拔擢[16],得为人次,听我报彼众僧之恩。”王言:“随意。”夫人即时,车载饮食及以珍宝,往到彼山施僧食讫,以宝布施。上座不起,遣维那呪愿,不自呪愿。王夫人言:“我昔两钱,为我呪愿;今车载珍宝,不为我呪愿?”诸年少比丘,皆慊上坐,先贫女人,以两钱布施,为其呪愿,今王夫人,车载珍宝,不为呪愿,为老耄耶[17]

尔时上座,即为王夫人,演说正法语言:“夫人!心念慊我:‘先以两钱施时,为我呪愿,今车载珍宝,不为呪愿。’我佛法中,不贵珍宝,唯贵善心。夫人!先施两钱之时,善心极胜,后施珍宝,吾我贡高,是以我今不与呪愿。年少道人!亦莫慊我,汝当深解出家之心。”

诸年少道人,各自惭愧,皆得须陀洹道[18]。王夫人听法,惭愧欢喜,亦得须陀洹道。听法已讫,作礼而去。]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屣伞瓶钩镊,针綖[19]及扇等,
荃提寝息具,应施寺亭馆。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靴伞滤水器,除刺之用具,
针线及凉扇,置于凉亭中。

七、为了方便无有靴子的人、遭受酷热等逼恼者,将靴子等、伞、过滤器、拔刺的用具及零碎的用品,针线、消解热恼的凉扇这些都要放置在水阁亭处。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三果及三辛,蜜糖酥眼药,
恒应安息省,书咒及药方。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三果与三辛,酥蜂蜜眼药,
消毒置凉亭,亦书咒药方。

八、诃子、毛诃子、余柑子三果,与生姜、荜拨、胡椒三辛,酥油、蜂蜜,眼药以及消毒药、药布也要放在凉亭处,简略书写仅仅念诵也去病的咒语、四百零四种药方提供给众人。

《大智度论·序品》云 :“有二种病:一者、外因缘病,二者、内因缘病。外者,寒热、饥渴、兵刃、刀杖,坠落、塠压,如是等种种外患,名为恼。内者,饮食不节,卧起无常,四百四病,如是等种种,名为内病。”

《大智度论·校量舍利品》又云:“复次,般若波罗蜜所在处,魔若魔民,地神夜叉、诸恶鬼等,不能得便。如宝珠能除四百四病――根本四病:风、热、冷、杂;般若波罗蜜亦能除八万四千病――根本四病:贪、瞋、痴、等分。”

《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云:“复次,阿难!受于此身有二种苦。云何为二?一者、众病集身名为内苦。二者、人与非人之所逼恼名为外苦。……复有百一心黄之病;百一风病;百一痰病,风黄痰等和合共起;复有百一。如是四百四病逼切其身 名为内苦。”

《修行本起经》云:“人有四大:地水火风。大有百一病,展转相鑽,四百四病。”

《佛说佛医经》云:“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涂首身药油,澡盘灯麨果,
水器及刀斧,应给亭馆中。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涂身足头油,摇篮及糊羹,
瓶盘板斧等,请置凉亭中。

九、为了旅客,身油、足油、头油、婴儿的摇篮、像稀粥一样的面糊、取水的瓶器以及盛肉等用的盘子,劈柴等的板斧等,急需的物品,请放在凉亭等处。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米谷麻饮食,糖膏等相应,
恒置阴凉处,及净水满器。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芝麻米粮食,糖油皆具足,
净水所装满,小缸置凉处。

十、为了方便煮饭、熬粥等,装有芝麻、大米、杂粮、食品、糖、油的小缸以及装满净水的缸放在无有阳光的阴凉处。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于蚁鼠穴门,饮食谷糖等,
愿令可信人,日日分布散。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蚁穴之洞口,食水糖谷堆,
恒常记心中,亦为众人行。

   十一、有许多蚂蚁出没的洞穴口,要堆积食品、水、糖、五谷杂粮等,恒时不要忘却而记在心中,国王你也随心随力为所有人提供方便。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如意前后食,恒施于饿鬼,
狗鼠鸟蚁等,愿汝恒施食。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餐前与餐后,恒常于饿鬼,
犬蚁鸟类等,随意施饮食。

十二、在自己用餐之前及完毕之后,将残羹剩饭布施给饿鬼、狗、蚂蚁、鸟类等,对他们随心随力常常施舍饮食。

《杂宝藏经·鬼子母失子缘》云:

[鬼子母者,是老鬼神王般阇迦妻,有子一万,皆有大力士之力。其最小子,字嫔伽罗,此鬼子母凶妖暴虐,杀人儿子,以自噉食。人民患之,仰告世尊。世尊尔时,即取其子嫔伽罗,盛着钵底。时鬼子母,周遍天下,七日之中,推求不得,愁忧懊恼,传闻他言,云佛世尊,有一切智。即至佛所,问儿所在。时佛答言:“汝有万子,唯失一子,何故苦恼愁忧而推觅耶?世间人民,或有一子,或五三子,而汝杀害。”鬼子母白佛言:“我今若得嫔伽罗者,终更不杀世人之子。”佛即使鬼子母见嫔伽罗在于钵下,尽其神力,不能得取,还求于佛。佛言:“汝今若能受三归五戒,尽寿不杀,当还汝子。”鬼子母即如佛勅,受于三归及以五戒。受持已讫,即还其子。佛言:“汝好持戒,汝是迦叶佛时,羯腻王第七小女,大作功德,以不持戒故,受是鬼形。”]

《大般涅槃经》云:

[“善男子,如我一时游彼圹野聚落丛树。在其林下,有一鬼神即名圹野,纯食肉血,多杀众生,复于其聚日食一人。善男子,我于尔时为彼鬼神广说法要,然彼暴恶愚痴无智不受教法,我即化身为大力鬼,动其宫殿令不安所。彼鬼于时将其眷属出其宫殿,欲来拒逆。鬼见我时即失心念,惶怖躄地,迷闷断绝犹如死人。我以慈愍手摩其身,即还起坐,作如是言:‘快哉!今日还得身命。是大神王具大威德,有慈愍心赦我愆咎。’即于我所生善信心。我即还复如来之身,复更为说种种法要,令彼鬼神受不杀戒。即于是日圹野村中,有一长者次应当死,村人已送付彼鬼神,鬼神得已即以施我。我既受已,便为长者更立名字,名手长者。尔时,彼鬼即白我言:‘世尊,我及眷属,唯仰血肉以自存活,今以戒故,当云何活?’我即答言:‘从今当敕声闻弟子,随有修行佛法之处,悉当令其施汝饮食。’善男子,以是因缘为诸比丘制如是戒:‘汝等从今常当施彼圹野鬼食。若有住处不能施者,当知是辈非我弟子,即是天魔徒党眷属。’善男子,如来为欲调伏众生故,示如是种种方便,非故令彼生怖畏也。]

所以大家在吃饭前,可以念诵以下的施食偈颂及无遮食真言:

“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

           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3遍)

唵 穆帝莎诃(7遍)

ong mu di suo he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灾疫饥饿时,水旱及贼难,  
国败须济度,愿汝恒拯恤[20]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灾害饥馑年,压迫及瘟疫,
战败之领地,广摄诸世人。

十三、对于受到敌人怨家等侵害、庄稼遭到冰雹等摧残,此外各种损害纷纷出现,恶性瘟疫、被敌所毁等惨遭失败而成为可怜对境的世人们,以饮食等种种方便广泛呵护、摄受。

《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云:
田夫绝农业,愿给粮种具。
《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云:
于诸苦农夫,摄以种子食。

十四、对于悲惨的农夫,要以种子、食物来摄受。


[1] 田畴:拼音tián chóu,即田地,平畴。

[2] 刹帝利:亦省称“刹利”。古印度第二族姓,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为世俗统治者。

[3] 婆罗门:印度种姓制度四大种姓中的第一等级。是主管宗教祭祀、解释律法和传教的僧侣阶层,掌握神权,享有种种特权。

[4] 毗舍:又译作”吠舍”﹑”吠奢”。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5] 首陀:即首陀罗,古印度四种姓中的最低等级。无任何权利,仅从事低贱﹑卑微的劳动,或为高级种姓服役。

[6] 昼闇山:也称为耆阇崛山,即摩揭陀国都舍卫城外的灵鹫峰。

[7] 馔:拼音zhuàn,饮食,吃喝:盛馔。

[8] 俟:拼音sì,等待。

[9] 伺:拼音sì,伺应(yìng )(等候响应)。

[10] 维那僧:为寺中统理僧众杂事之职僧,即管理人员。

[11] 上座:指主持或德高望重的僧人。

[12] 下坐:一般指出家不久的僧人。

[13] 慊:拼音慊qiàn,不满,怨恨。

[14] 寻时,拼音xún shí,意思为片刻、不久。

[15] 相将:拼音xiāng jiāng,意思是相随,相伴。

[16] 拔擢:拼音bá zhuó,意思是提拔。

[17] 老耄:读音lǎo mào,意为七、八十岁的老人,亦指衰老。

[18] 须陀洹: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南传佛教中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

[19] 綖:拼音xiàn,古同“线”。

[20] 拯恤:拼音zhěng xù,意思是援助;救济。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