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课 第七品、第八品 二、圆满道之果:
住于大乘种姓的某位行者,从最初发菩提心起,在三大阿僧祇劫等期间,以善巧方便的方式实行所说的无余诸法悉皆统摄于此六度大乘道法。其中善巧方便是指什么呢?所有波罗蜜多不相脱离而归为一义,如此以相辅相成或一者具足一切进行实修,这一切也都是以成为现空无别智慧波罗蜜多之本体的方式实地修持的。通过这样实修,所有波罗蜜多的实修达到究竟圆满以后,菩萨依靠一刹那的智慧就能现前无不齐全一切无漏法现空无别的法界,获得十地相续末际的大智慧,依靠它而于无学大菩提地现前圆满佛果。之后,凭借证得的究竟转依力,而受持天边无际、不堕偏方、普皆清净的刹土——自现密严刹土;摄受内清净有情十地大菩萨为眷属;由于获得了与诸佛平等的智慧身而受持十方世界遍虚空际本师三身自性佛陀的种姓——无有时空边际的本性;也受持教法、证法的无边法脉;还受持奉行佛陀之法十方世界中无边无际的圣僧之种;以及依靠广大事业受持属于有寂利乐的一切法。法界所及的智慧身断证究竟、恒常稳固、无有迁变,以如虚空、如摩尼宝珠般任运自成的大事业乃至轮回际行持利乐,这就是所得究竟的果法。 以要言之,若问那佛陀具体有什么功德呢? 答案就是:第一,他能受持内现清净的密严刹土,也就是说,佛陀修建的清净刹土全部像极乐世界或其他刹土那样现前;第二,他能摄受内清净有情十地菩萨为眷属;第三,能受持十方世界所有佛陀,因为在法界中所有佛陀无二无别;第四,能受持一切教法和证法;第五,能受持一切僧众;第六,所有利乐有情的事业、法门等全部能受持。 《妙法圣念处经》云: 迷执虚妄见,业缘有幻身, 果因恒离倒,离因果非真。 轮转因烦恼,了达证真空, 解脱烦恼离,真实理非无。 最上妙觉位,二障悉皆亡, 湛然恒不动,利乐诸有情。 三、以如是宣说之必要结尾:
能通过彻底根除的方式疗愈众生身心的一切疾病、堪为之最的大明医,就是佛陀,而作为疾患的一切痛苦的根本就是实执,从中产生的所有烦恼,以及烦恼障和所知障所产生的有寂一切衰败,依靠所有如来的般若波罗蜜多正法甘露能够恢复。这样的医王出有坏释迦佛亲口宣说所诠般若波罗蜜多,到底有什么殊胜性呢?佛宣说了具足大乘的甚深、广大所有法的这一殊胜菩提之道。此经的名称,以世间、出世间之道果功德宝无余归集于此,故而称为摄功德宝的大菩提道。如此宣说的必要,就是为了让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获得才解说了这样的道,这是从往昔无数劫以来“为了救度众生我要现前成佛”的誓言已经圆满的结果。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将自己所领悟的甚深究竟之法为所化众生宣讲,当时近的所化众生如阿难尊者、须菩提等,直接听受佛亲口宣说,一切远的所化众生像我等也间接听闻。通过这般闻法打开思路,依靠思维理解意义,凭借观修实地修行,逐步得以成佛。无边无际智慧身平等性的一切佛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以这种词句和意义,将一切众生安置于无上菩提道中。 《大般涅槃经·梵行品》云: 大慈愍众生,故令我归依, 善拔众毒箭,故称大医王。 世医所疗治,虽差还复生, 如来所治者,毕竟不复发。 世尊甘露药,以施诸众生, 众生既服已,不死亦不生。 如来今为我,演说大涅槃, 众生闻秘藏,即得不生灭。 《杂阿含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柰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癖[2]阴起、涎唾起、众冷起、因现事起、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应取汗,如是比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法句譬喻经》云: [昔舍卫国有大长者,名曰须达,得须陀洹[3]。有亲友长者名曰好施,不信佛道及诸医术,时得重病痿[4]顿[5]着床。宗亲知友皆就省问[6],劝令治病,至[7]死不肯。 答众人言:“吾事日月忠孝君父,毕命于此终不改志[8]。” 须达语曰:“吾所事师号曰为佛,神德广被见者得福,可试请来说经咒愿,听其所说言行进趣何如余道,事之与不随卿所志。以卿病久不时除差,劝卿请佛冀蒙其[9]福。” 好施曰[10]:“佳[11]!卿便为吾请佛及众弟子。”须达即便请佛及僧,往诣其门。佛放光明内外通彻,长者见光欣然身轻。佛前就坐,慰问长者:“所病[12]何如?昔[13]事何神?作何疗治?” 长者白佛:“奉事日月君长先人,恭敬[14]斋戒祈请万端,得病经[15]时未蒙恩祐,医药针灸[16]居门所忌,经戒福德素所不知,先人以来守死于此。” 佛告长者:“人生世间,横死有三:有病不治为一横死,治而不慎为二横死,憍恣[17]自用不达逆顺为三横死。如此病者,非日月天地先人君父所能除遣,当以明道随时安济。一者、四大寒热当须医药,二者、众邪恶鬼当须经戒,三者、奉事贤圣矜济穷厄。德威[18]神祇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阴盖,奉行如此现世安吉终无抂[19]横,戒慧清净世世常安。” 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事日为明故,事父为恩故, 事君以力故,闻故事道人。 人为命事毉[20],欲胜依豪强, 法在智慧处,福行世世明。 察友在为务[21],别伴在急时, 观妻在房乐,欲知智在说[22]。 为能师见[23]道,解疑令学明, 亦与[24]清净本,能奉持法藏。 闻能今世利,妻子昆弟[25]友, 亦致后世福,积闻成圣智[26]。 能摄为解义,解则戒不穿[27], 受法猗[28]法者,从是疾得安。 是能散忧恚[29],亦除不祥衰, 欲得安隐吉,当事多闻者[30]。” 于是长者闻佛说法,心意疑结㸌[31]然[32]云除,良毉[33]进疗委心[34]道德,四大安静众患消除,如饮[35]甘露,中外怡怿[36]身安心[37]定,得须陀洹道,宗室[38]国人莫不敬奉。]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摄功德宝经释·正入般若密意之善说》的开头就说: “三世诸佛宣说的所有无尽佛法宝藏之中,犹如心脏般堪为究竟的,就是圣般若波罗蜜多。保存着《十七母子般若》等为数众多的经典,其中的全部内容都完全涵盖在这部《摄功德宝经》中。此经偈颂格律鲜明,是佛陀亲口所说的佛经。传讲、听闻以诸如此类众多功德而超胜的这部经,就相当于传讲、听闻了所有的般若。” 我觉得这几句话每个人都应再三反思。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要一一读诵《大藏经》里的般若经,还是有很大的困难,就是读一遍玄奘法师花了四年时间才翻译出来的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也需要很长时间。藏文的般若有十二大函,像我这样读诵能力不是很好的人来读,一天最多读一函,光读一遍就需要十二天时间。这样的话,我们要全部修学,在短暂人生中有没有这个机会也很难说。而这次大家听了《圣般若摄颂》兼《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后,都有听一切般若的功德,所以应该生起欢喜心。我自己虽然讲得不是很好,但也尽力了,因为我已经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全部发掘出来,并以众多的教证、理证与一百八十多则公案及一百二十四堂平均课时长达两个小时以上的课程给大家作了比较详细与完整地叙述,所以我也肯定有讲述所有般若波罗蜜经的功德。 关于受持并广宣流布般若波罗蜜经的功德,我在前面也讲过,释迦牟尼佛在接近圆寂时,跟阿难尊者为主的眷属以遗嘱的方式说:其余经教全部隐没、忘失都不要紧,般若法门只言片语、一点一滴都不能失毁;如果你们对我有知恩心、报恩心,就要受持般若法门,不能让它毁坏、隐没。这一点一定要牢记于心!所以在八万四千法门中,其他法全部隐没了也不是特别可惜,唯一般若波罗蜜哪怕是一个字、一句话,如果没能获得、受持就相当可惜,那就可以说毁坏了佛法唐捐了暇满人身。因此,大家对闻思修行《圣般若摄颂》与《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的功德、利益,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嘱累品》云: [尔时,佛告阿难:“于意云何?佛是汝大师不?” “世尊!佛是我大师,如来是我大师。” 佛告阿难:“我是汝大师,汝是我弟子。汝以身、口、意业,于今现在供养、恭敬、尊重于我。我灭度后,汝当以是供养、恭敬、尊重般若波罗蜜,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我以般若波罗蜜嘱累于汝,慎莫忘失,莫作最后断种人也。阿难!随尔所时般若波罗蜜在世,当知尔所时有佛在世说法。阿难!若有书写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正忆念,如所说行,广为人说,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伎乐,当知是人不离见佛,不离闻法,常亲近佛。” 佛说般若波罗蜜已,弥勒等诸菩萨摩诃萨,舍利弗、须菩提、目揵连、摩诃迦葉等诸声闻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 《圣般若摄颂·广释》之第七品、第八品释终 [1] 此法圆满彼菩萨:这一句是第七品的内容,其余三句归属第八品。 [2] 癖:拼音pǐ,中医指饮水不消的病。 [3] 洹【大】,洹道【圣】 [4] 痿【大】*,委【宋】*【元】*【明】*【圣】 [5] 痿顿:拼音wěi dùn,同“萎顿”疲乏,没有精神。 [6] 省问:拼音shěng wèn,探望;问候。 [7] 至【大】,死【宋】【元】【明】【圣】 [8] 志【大】,志也【圣】 [9] 其【大】,得【圣】 [10] 曰【CB】,日【大】 [11] 佳【大】,往【圣】 [12] 病【大】,疾【圣】 [13] 昔【大】,皆【圣】 [14] 恭敬【大】,敬恭【圣】 [15] 经【大】*,迳【圣】* [16] 灸【CB】【丽-CB】,炙【大】 [17] 恣【大】,愚【宋】 [18] 威【大】,感【宋】【元】【明】【圣】 [19] 抂【大】,枉【圣】 [20] 毉【大】*,医【宋】【元】【明】【圣】* [21] 务【大】,谋【宋】【元】【明】 [22] (察友…说)二十字【大】,〔-〕【圣】 [23] 见【大】,现【圣】 [24] 与【大】,兴【宋】【元】【明】 [25] 昆弟:拼音kūn dì,兄弟。 [26] (闻能…智)二十字【大】,〔-〕【圣】 [27] 穿【大】,穷【圣】 [28] 猗:拼音yǐ,依靠。通“倚”。《诗经•小雅•车攻》:“四黄既驾,两骖不猗。”孔颖达•正义:“两骖之马不相依猗。” [29] 恚【大】,患【宋】【元】【明】 [30](是能…者)二十字【大】,〔-〕【圣】 [31] 㸌【大】,霍【圣】 [32] 霍然:拼音huò rán,快速、突然。 [33] 毉【大】*,医【宋】【元】【明】【圣】* [34] 委心:拼音wěi xīn,随心之自然。 [35] 饮【大】,食【圣】 [36] 怡怿:拼音yí yì,愉悦;快乐。 [37] 心【大】,意【宋】【元】【明】【圣】 [38] 宗室:拼音zōng shì,同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