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课 四(末义)分二:一、无余宣说剩余经义之句而总结;二、为表明来源可靠而说译师之译跋。 一、无余宣说剩余经义之句而总结: 《圣般若摄颂》圆满!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究竟! 二、为表明来源可靠而说译师之译跋: 印度堪布布雅嘎热桑哈与主校译师万得拜则[1]奉吐蕃国王赤松德赞之诏由梵译藏并校勘抉择。全知堪布索达吉上师根据藏文版颂文于2008年8月26日,藏历土鼠年六月二十五号,在色达喇荣静处翻译成汉语本的《圣般若摄颂》。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2]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3]根据梵文版奉北宋君主宋太宗赵光义之诏翻译成华文本《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这以上是《圣般若摄颂功德宝经》与《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直接宣说空性之理的意义已经解释完毕。 二、依照间接宣说道现观而解释: 对应道现观次第的内容,当从他论[4]中了知。 此言: 善说经教之大海,堪为精华之般若, 无价珍宝之精髓,是摄功德宝神珠。 妙相满月之色身,深寂意界中安住, 吉祥喉中引生出,如此法理世稀有。 当忆真实语佛陀,临近入灭留遗嘱: 所有法理宁失毁,般若只言莫损失。 十地菩萨恒河沙,不表其智之一分, 善逝亲口所说经,讲闻著论兴趣增。 且观此法善男子,广大甚深之宝藏, 圆满二资佛智因,即此妙法当爱重。 实修现观之次第,意义明了而直叙, 注疏无垢之妙论,凭依教理窍诀著。 愿以此善生生世,悟深空性缘起义, 于如来喜之妙道,永时不复退转也。 愿我自此至成佛,世世得以增智慧, 依离自私之悲心,善巧方便行众利。 愿以思报佛恩心,受持如来诸法藏, 佛子普贤文殊同,弘扬佛业至有际。 愿见闻思此论等,于我结善恶缘者, 速除见解之稠林,安住不复退转地。 愿依法尔善说此,真谛诸佛及佛子, 令受持此慧辩才,得以发挥胜诸方。 愿此经函安放处,害佛教鬼野人等, 恶人非人众眷属,永息作害之心行。 愿诸伪法之谬论,依此加持无遗摧, 正法璀璨光明力,利乐有情与日增。 愿今时浊盛暗际,散发利他之凉光, 多种庄严得彰显,胜心上弦月升起。 愿持教尊久住世,佛法施主财富增, 佛教精华众信奉,佛教珍宝至殊胜。 愿普天下有情海,唯独由我善安置, 般若波罗蜜妙道,一切皆成圆满佛。 愿此论兴之方所,消除疾病贫困争, 意愿如法成吉祥,喜宴日日得增上。 无倒趋入佛母密意的此注释,我从小就对此法有着殊胜信解,为了使自相续中保存深法的善习等,有想撰著之心,以此作为近取因,应前译大圆满瑜伽持明那凑扬珠[5]以最大的诚心再三劝请,前译自宗殊胜上师龙多[6]也策励劝请,多闻的多昂等诸多法师劝请,以此作为俱有缘,对此法理具有坚固诚信的麦彭文殊欢喜金刚,依靠印藏注释善说,于自寿四十七岁水龙年[7],于莲花生大师加持的圣地嘎姆达仓[8]吉祥给仓古玛札士白班玛得丹洲[9],自六月十四开始,每天持续,一有空闲就相应写书,到本月二十八日吉时,缘起圆满,撰著完毕,依此愿遍及十方三时,无偏不断殊妙弘法利生。愿增吉祥! 《法句譬喻经·吉祥品》云: [昔佛在罗阅祇[10]耆阇崛山[11]中为天、人、龙、鬼转三乘法轮。时山南[12]恒水岸边有尼揵[13]梵志,先出耆旧[14]博达[15]多知[16],德向五通[17]明识古今,所养门徒有五百人,教化指授,皆悉[18]通达天文、地理、星宿、人情,无不瞻察[19],观略内外,吉凶祸福[20]丰俭[21]出[22]没,皆包[23]知之。梵志弟子先佛所行应当得道,欻[24]自相将[25]至水岸边,屏坐论语自共相问:“世间诸国人民所行,以何等事为世吉祥?”徒等[26]不了,往到师所为师作礼,叉手[27]白言:“弟子等学久所学已[28]达,不闻诸国以何为吉祥?”尼揵[29]告曰:“善哉问也!阎浮利地有十六大国,八万四千小国,诸国各有吉祥,或金或银、水精琉[30]璃、明月神珠、象马车[31]舆、玉女珊瑚、珂贝妓[32]乐、凤凰[33]孔雀,或以日月星辰、宝瓶四华[34]、梵志道士,此是诸国之所好喜[35]吉祥瑞应[36],若当见是称善无量,此是瑞应国之吉祥。” 诸弟子曰:“宁可更有殊特吉祥,于身有益、终生天上?” 诸弟子曰:“近闻释种出家为道,端坐六年降魔得佛,三达[39]无碍,试共往问,所知博采何如大师?”师徒弟子五百余人,经涉山路往到佛所,为佛作礼坐梵志位,叉手长跪,白佛[40]世尊曰:“诸国吉祥所好如此,不审[41]更有胜是者不[42]?”佛告梵志:“如卿所论世间之事,顺则吉祥反则凶祸,不能令人济神度[43]苦。如我所闻吉祥之法,行者得福永离三界,自致泥洹。” 于是世尊而作颂曰: “佛尊过诸天,如来常现义, 有梵志道士,来问何吉祥? 于是佛愍伤[44],为说真有要, 已[45]信乐正法,是为最吉祥。 亦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 亦不祷神祠[46],是为最吉祥。 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 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 不婬于[49]女色,是为最吉祥。 多闻如戒行[50],法律精进学, 修己无所争[51],是为最吉祥。 居孝事父母,治家养妻子, 不为空乏[52]行,是为最吉祥。 以时诵习经,是为最吉祥。 所闻常欲[55]忍,乐欲见沙门, 每讲辄听受,是为最吉祥。 持斋修梵行,常欲见贤明[56], 依附明智[57]者,是为最吉祥。 欲脱三恶道,是为最吉祥。 等心行布施,奉诸得道者, 亦敬诸天人,是为最吉祥。 能习成道见,是为最吉祥。 若以弃非务,能勤[62]修道用, 常事于可事,是为最吉祥。 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 修人[63]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智者居世间,常习吉祥行, 自致成慧见,是为最吉祥[64]。” 梵志师徒闻佛说偈,欣然意解,甚大欢喜,前白佛言:“甚妙世尊!世所希有,由来迷惑未及𨶳[65]明。唯愿世尊!矜愍[66]济度[67],愿身自归佛法三尊,得作沙门冀在下行。” 佛言:“大善[68]!善来比丘!” 即成沙门,内思安般[69]逮得应真[70]。听者无数,皆得法眼。] 《圣般若摄颂·广释》圆满释终 2021年11月4日于浪漫的花都——巴黎! 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 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 [1] 万得拜则:即著名三大译师之一的噶瓦拜则。他是吐蕃第三十七代国王赤松德赞时期非常了不起的大译师。他将很多非常难得的印度佛法经论译成了藏文,比如《亲友书》、《入菩萨行论》、《教王宝鬘论》、《阿毗达磨俱舍论》、《圣般若摄颂》、《现观庄严论》等。 [2] 朝散大夫:是中国古代文散官名称。隋朝始置朝散大夫。唐朝因之,为从五品下,文官第十三阶。白居易当过朝散大夫,其诗《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政权为避讳奠基人杨行密父杨怤,改称朝散大卿。宋朝时为从五品上,文官第十二阶。 [3] 法贤:是北宋初期来华译经的著名僧人,朝廷曾赐名“明教大师”,意为精通教义者。其人生平学界尚存争议,一是根据南宋末天台宗僧人志磐《佛祖统纪》以其为法天之改名,一是根据清代陈垣《宋会要》以其为天息灾之改名。 [4] 他论:指麦彭仁波切所著的《经论对照》。 [5] 那凑扬珠:藏文音译,意译为‘诸种自脱’。 [6] 龙多:藏文音译,意译为‘悟教’。 [7] 水龙年:即公元1892年。 [8] 嘎姆达仓:藏文音译,意译为‘白色虎穴’。 [9] 白班玛得丹:藏文音译,意译为‘莲华具乐’。 [10] 罗阅祇:即“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 [11] 耆阇崛山:拼音qí shé kū shān,意译鹫头、鹫峰、灵鹫等。即灵鹫山。位于古代中印度、摩诃陀国首都王舍城东北方的一座山。因山顶似鹫头,故有此名。据称是释尊开说《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等诸多大乘经典的说法之处。 [12] 山南【大】,南山【圣】 [13] 揵【大】*,乾【宋】*【元】*【明】*【圣】* [14] 耆旧:拼音qí jiù,年高而有才德的人。 [15] 博达:拼音bó dá,才学广博,通达事理。 [16] 知【大】,智【宋】【元】【明】 [17] 五通:拼音wǔ tòng,即五神通。天眼、天耳、如意、他心智、自识宿命。 [18] 皆悉【大】,悉皆【圣】 [19] 瞻察:拼音zhān chá,观察。 [20] 祸福【大】,福祸【宋】【元】【明】 [21] 俭:拼音jiǎn,贫乏,歉收:俭月。俭岁。俭腹(腹中空虚,喻知识贫乏)。 [22] 出【大】,倾【宋】【元】【明】【圣】 [23] 包【大】,苞【宋】【元】【明】【圣】 [24] 欻:拼音xū,忽然:“神山崔巍,欻从背见。” [25] 将:拼音jiāng,带领,扶助:将雏。扶将。将军。 [26] 徒等【大】,门徒【宋】【元】【明】 [27] 叉手:拼音chā shǒu,合十。十指交错放在胸前,为一种表示恭敬的姿势。 [28] 已【大】,以【宋】 [29] 揵【大】*,乾【宋】*【元】*【明】*【圣】* [30] 琉【大】,瑠【圣】 [31] 车【大】,乘【宋】【元】【明】【圣】 [32] 妓【大】,技【圣】 [33] 凰【大】,皇【圣】 [34] 华【大】,辈【宋】【元】【明】【圣】 [35] 喜【大】,〔-〕【宋】【元】【明】 [36] 瑞应:拼音ruì yìng,古代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 [37] 揵【大】*,乾【宋】*【元】*【明】*【圣】* [38] 载:拼音zǎi,记录;刊登;描绘:记载。连载。转载。 [39] 三达:拼音sān dá,佛教谓能知宿世为宿命明,知未来为天眼明,断尽烦恼为漏尽明。彻底通达三明谓之三达。用以指佛。 [40] 佛【大】,〔-〕【宋】【元】【明】【圣】 [41] 不审:拼音bù shěn,不明白、不知道。 [42] 不【大】,不也【宋】【元】【明】 [43] 度【大】,离【圣】 [44] 愍伤:拼音mǐn shāng,哀伤。 [45] 已【大】*,以【圣】* [46] 神祠【大】,祠神【宋】【元】【明】神祠:拼音shén cí,是指祭神的祠堂。 [47] 敕【大】,整【宋】【元】【明】 [48] 贞【大】,真【宋】【元】【明】【圣】 [49] 于【大】,于【圣】 [50] 戒行【大】,行戒【宋】【元】【明】【圣】 [51] 争【大】,诤【圣】 [52] 乏【大】,之【宋】【元】【明】 [53] 念【大】,令【宋】【元】 [54] 覆【大】,复【宋】【元】【明】【圣】 [55] 常欲【大】,多以【宋】【元】【明】 [56] 明【大】,圣【元】【明】【圣】 [57] 智【大】,知【圣】 [58] 已【大】*,以【圣】* [59] 有【大】,修【圣】 [60] 婬【大】,淫【圣】 [61] 愚【CB】【丽-CB】,遇【大】 [62] 勤【大】,信【圣】 [63] 人【大】,仁【宋】【元】【明】【圣】 [64] 祥【大】,祥字下有(梵士闻佛教心中大欢喜即时礼佛足归命佛法众)四句二十字【宋】【元】【明】 [65] 𨶳【大】,闚【宋】【元】【明】𨶳:拼音kuī,异体字: 闚 窺 窥 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66] 矜愍:拼音jīn mǐn,哀怜、同情。 [67] 度【大】,渡【圣】济度:拼音jìdù,以佛法救济众生脱离苦海。 [68] 善【大】,哉【宋】【元】【明】 [69] 安般:即安般念(梵语anapana-smrti,巴利语anapana-sati),又称阿那波那、安那波那、阿那般那观、安那般那念、念安般、安般守意、念入出息、持息念、阿娑颇那伽法等。 [70] 应真:拼音yìng zhēn,是指一种佛教语。罗汉的意译。意谓得真道的人。佛教罗汉之别名。意为上应乎真道者。谓方是真话。 唐·韩偓《无题》诗之二:“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