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6


第二品 忏悔罪业

4、以《入行论》宣说菩提心的受持方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一(总义)分二:一、抉择发心;二、随发心而行持。

一(抉择发心)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一、本体:

     一般来说,如果对诸位大德的论典进行详细分析,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大乘道所摄的一切心均是发心。而在此场合的发心本体,正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二、分类:

     通常而言,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经庄严论》中云:“诸地信解行,增上净意乐,异熟许别义,断障四发心。”从助伴、比喻的侧面来分,如《现观庄严论》中云:

        如地1金2月3火4,藏5宝源6大海7,

                金刚8山9药10友11,如意宝12日13歌14,

        王15库16及大路17,车乘18与泉水19,

雅声20河流21云22,分二十二种。

     1、与欲乐助伴相应的发心作为善法功德的所依——欲乐如地之发心。

     2、与意乐助伴相应的发心直至菩提之前不会变异——意乐如金之发心。

     3、与增上清净意乐助伴相应的发心使善法日益增上——增上意乐如月之发心。

     4、与加行助伴相应的发心能够焚烧障碍之薪——加行如火之发心。

     5、与施舍助伴相应的发心能满足众生的愿望——布施如宝藏之发心。

     6、与持戒助伴相应的发心作为一切功德的来源——戒如宝源之发心。

     7、与安忍助伴相应的发心,终究不被损害所乱——安忍如大海之发心。

     8、与精进助伴相应的发心坚定不退而乐于善法——精进如金刚之发心。

     9、与静虑助伴相应的发心,不被散乱所动——静虑如山王之发心。

     10、与智慧助伴相应的发心能消除二障之疾——智慧如药之发心。

     11、与善巧方便助伴相应的发心,以方便成办他利——善巧如友之发心。

     12、与愿助伴相应的发心能成就所欲之果——愿如摩尼宝珠之发心。

     13、与力助伴相应的发心能成熟所化众生——力如日轮之发心。

     14、与本智助伴相应的发心,以正法能使所化有情生起希求心——智如歌声之发心。

     15、与神通助伴相应的发心能够成办广大他利——神通如王之发心。

     16、与二资粮助伴相应的发心具足多种善资——二资如库之发心。

     17、与菩提分法助伴相应的发心是一切圣者必经之路——菩提分法如大路之发心。

     18、与方便智慧助伴相应的发心能不住有寂——方便智慧如车乘之发心。

     19、与总持辩才助伴相应的发心,法句法义无有穷尽——总持辩才如泉水之发心。

     20、与法筵助伴相应的发心,以妙音传演四法印——法筵如雅声之发心。

     21、与唯一行道助伴相应的发心,趋向究竟一乘——唯一行道如河流之发心。

     22、与法身助伴相应的发心,示现种种事业——如云之发心。

     我们要明确,以上以二十二种比喻助伴的分类归纳了从胜解行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直至尽断诸障佛地之发心的所有事相。其中,前三种发心依次对应小、中、大资粮道;第四加行如火之发心对应加行道,随后与十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依次对应十地,接下来的五种发心在三清净地之道中具有,最后三种发心在佛地的加行、正行与后行中具有。

     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有以名相而得与以法性而得两种。或者,从所缘境的角度有世俗与胜义两种发心(《涅槃经》);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类(《华严经》)。适应此场合的分类是最后一种。

     《般若二万颂》中将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的发心分成五种发心。《十地经》与《入中论》将1菩提心极喜地、2菩提心离垢地、3菩提心发光地、4菩提心焰慧地、5菩提心难胜地、6菩提心现前地、7菩提心远行地、8菩提心不动地、9菩提心善慧地、10菩提心法云地十地的发心分成十种发心。)

二(随发心而行持)分三:一、受戒方法;二、护戒方法;三、还净方法。

一(受戒方法)分三:一、受戒之对境;二、受戒之补特伽罗;三、受戒之仪轨。

一、受戒之对境:

      《菩萨别解脱经》中云:“得传承、受律仪亦从守护菩萨学处真实具戒者处得受。” 印度大成就者旃陀罗阁弥(月官)阿闍黎在《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当于持戒1具智慧2,具力3上师前受戒。”此论中(《入行论》)也说:“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1,安住净律仪2,珍贵善知识。”

     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修法品》中宣说了善知识的法相如云:

   菩萨具多闻1,见谛2善讲说3,

无厌4慈悯者5,当知是大士。

     阿地峡尊者在《菩提道炬论》中也宣说上师的法相如云:

                                                         善巧律仪轨1,自安住律仪2,

堪传律3具悲4,当知是良师。

     如果实在寻觅不到这样的善知识,就在三宝所依(佛像、佛塔、佛经)前受戒,这是《菩萨地论》中说的。《学集论》中云:“若无有善知识,则尽己所能观想安住十方之诸佛菩萨现前而受戒。”

     阿地峡尊者在《菩提道炬论》中说:

若努力寻求,不得如是师,当宣说其余,受律仪轨则。

如昔妙吉祥,为虚空王时,所发菩提心,如妙祥庄严。

佛土经所说,如是此当书 ,于诸依怙前,发大菩提心。

请一切众生,度彼出生死,损害心忿心,悭吝与嫉妒。

从今至证道,此等终不起,当修行梵行,当断罪及欲。

爱乐戒律仪,当随诸佛学,不乐为自己,速得大菩提。

为一有情因,住到最后际,当严淨无量,不思议佛土。

二、受戒之补特伽罗:

     虽然《道灯论》中说“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乃有菩萨戒;善根非余有”,但如果菩萨戒的所依身份必须是具足声闻别解脱戒者,那么清净刹土中的菩萨就成了不具备菩萨戒,并且在死亡时也会失去菩萨戒等等有许多过失,关于这些在《释论》中都有宣说。

     想来,阿底峡尊者对大乘法藏了如指掌,绝不可能承认菩萨戒的所依身份必须具足别解脱戒,我认为,阿底峡尊者实际上是为了遮破当今许多人士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能守护却自诩具足菩萨戒以及认为菩萨戒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的这些分别妄念,才说必须是具别解脱戒的身份。《道炬论自释》中这样写道:“只是为宣说殊胜所依,而其他所依也可生起戒体。”由此可见,具不具足别解脱戒都可以,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体。

三、受戒之仪轨:

     无著菩萨的《菩萨地论》中没有提及说愿菩提心仪轨。法友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并不观待仪轨。

     阿底峡尊者依次造了愿行菩提心仪轨。

     本论按照《释论》的观点来讲,是从殊胜补特伽罗的角度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仪轨。

     那波瓦尊者说:“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并且认为此论宣说了次第或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两种方法。

     慧源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

     尽管众说纷纭,但在此只是稍稍加以分析,其实,愿菩提心不是依靠仪轨而生起而且不成为菩萨戒这种情况的的确确也是有的。然而,依靠仪轨而生起也不相违,如果依靠仪轨在证得菩提之前具足断除一切所断的心,那么也就成了菩萨戒。本论中说:“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

     当然,行菩提心绝对属于菩萨戒所摄,不管是次第还是同时受愿行菩提心,都未尝不可,因为经论中这两种受戒方法都出现过,并且不存在以理妨害。本来,受戒的方法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这里按照本论所讲的加行——修七支供积资净障、正行——以受戒仪轨来受持菩提心、后行——修自他欢喜心来护持菩提心。

二、护戒方法:

     断除菩萨的一切所断,修学一切学处。对于所断,无著菩萨的《菩萨地论》中宣说了四种他胜罪——1)以贪心而自赞毁他、2)以吝啬心而不作布施、3)以瞋恨心损害别人、4)以愚昧无知的心舍弃证教之法而自创虚伪的法。四十五(四十六)种恶作罪。

     《虚空藏经》中所说的十四戒在《学集论》中归纳为偈颂“盗夺三宝财,许为他胜罪(1—6);舍弃微妙法,佛说第二条(2—7);于破戒比丘,殴打抢袈裟,关入牢狱中,及令彼还俗,制死为第三(3—8);造五无间罪(4—9);持执诸邪见5”,这是讲国王五定罪。“彼之前四条,复加毁城等10,佛说根本罪”,这是讲大臣五定罪。“于未修心众,宣说空性法11;令诸佛教徒,退失圆菩提12;尽舍别解脱,修行大乘法13;执说小乘法,不能断贪等,令他亦持此14;宣扬自功德,为利养恭敬,以语诋毁他15;谓我深安忍,言说颠倒语16;惩令惩沙门,三宝财行贿,以及受贿赂17;令舍弃寂止,修者诸受用,施于闻思者18(施于讽诵者)。此等根本罪,众生大狱因”,按照这其中所说,国王与大臣共有十定罪,初学者有八定罪,再加上舍弃愿菩提心,总共有十九种菩萨堕罪,《宝积经》、《虚空藏经》及《月藏经》中说舍弃行菩提心也是菩萨堕罪,共二十种。

     《密意庄严论》中所说的这十八条可以归纳在《菩萨地论》所说的四条当中。概括而言,一般菩萨戒有断除所断的严禁恶行戒(诸恶莫作)、行持六度的摄集善法戒(众善奉行)以及唯一利益众生的饶益有情戒(自净其意)三戒中。

     略而言之,菩萨的学处就是要断除有害自他的一切因素,脚踏实地利己利他。成办利益的方式也是依照《菩萨戒二十颂》中所说:“无论于他抑或己,虽是痛苦凡有利,一切利乐皆当为,虽乐不利切莫行。”也就是说,如果心存善意、行为善妙,则绝对没有堕罪;与之相反,心怀歹意、行为恶劣,可以肯定是堕罪;如果是好心好意,那么即使外表行为显得为非作歹,也只是堕罪的形象;相反,如果居心不良,那么即使行为上显得多么道貌岸然,也是无堕的形象。

     布顿大师在《入行论疏——普明觉心月华论》中宣说了受持菩萨戒的三种根本条件为:

1——对三宝有信心;

2——对众生有悲心;

3——自己愿受戒度化众生。

三、还净方法:

     无著菩萨的广兴派传轨:

     《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大缚罪当重受戒,中缚三人前忏悔,余罪于一人前忏,有无染污依自心。”

     龙树大士的深观派传轨:

     《学集论》中云:“梦境中住于,虚空藏前忏。”本论也说:“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行5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行7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