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111


四、(以无所缘因而破)分二:一、宣说所缘之境;二、以显而空性之喻而破。

一、(宣说所缘之境):

色声香味触,及法为六种,

如是之六种,是三毒根本。

     依靠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产生了三毒,这六种外境是三毒的根本。

     对方认为:色、声、香、味、触、法存在且依靠这六境产生了三毒,所以三毒存在。

     色、声、香、味、触、法是十二处里的外六处,是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对境,其中色、声、香、味、触是五种色根的对境,法是意根的对境。既然成为六根的对境,自然也就成了贪、嗔、痴等的所缘境。在名言中这种观点是成立的。比如见到不悦意的事物、听到不好听的声音、嗅到臭味、品尝到不悦意的味道、触察到苦受等时……就会生起嗔恨心;听到有人在唱歌,有的人很高兴,生起贪心,有的人特别烦,生起嗔心;再比如同样一个菜,有的人爱吃,有的人不爱吃。可见只要引生三毒的六尘存在,自相续的烦恼肯定会生起。

二、(以显而空性之喻而破):

色声香味触,及法体六种,

皆空如焰梦,如乾闼婆城。

     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法都是空性的,就像阳焰、梦境、乾闼婆城一样。

     色、声、香、味、触、法是我们见闻觉知的对境,但这六种境在胜义中并不存在。从表面上看六境似乎存在,六境上也存在净、不净、颠倒的相,它们是三毒的真实所缘境,但真正去观察时,其实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与三种颠倒都不存在。而且,如果作为三毒根本的六境真实存在,那么圣者的相续中也应当生起三毒,但这显然不成立。六种对境是生起三毒的根本只是针对凡夫而言的,圣者绝不会所缘这些对境生起任何烦恼。

     如果对方问道:既然色声等外境是空的,那分别念所缘什么来造作呢?没有所缘,对什么产生贪心等烦恼呢?中观宗回答:虽然色、声、香、味、触、法是空性,但在未经观察的世俗中,在众生的迷乱分别面前,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境仍然可以显现。

     这样显而无自性的比喻非常多,如眼翳者面前显现的毛发,捏着眼睛而显现的二月……这里根据颂词宣说三种比喻:一、阳焰水: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由于太阳的照射和水蒸气的蒸发,远远看去就会有蓝色的河流。色达县有一个比较大的草原,夏天有时候在那里就可以看见阳焰。阳焰不是水但看上去像水,一切法亦如阳焰般无实。《般若灯论释》云:“云何如焰?譬如愚者,见热时焰,谓言是水,逐之不已,徒自疲劳,竟无所得。如是一切诸法自体皆空,著法凡夫亦复如是,故言如焰。”二、梦:在睡眠中依靠习气而出现山河大地、大象、牦牛等的迷乱显现,这就是梦。梦中虽然有外境,也有内心的感受,但这些都不真实,一切诸法的显现也是如此。《般若灯论释》云:“云何如梦?有时有所思念因果体及一切法无自体故,是名如梦。”三、乾闼婆城:在沙漠、草原、海洋上空显现出城市,城市里面有车、马、建筑等,这就是乾闼婆城,也叫海市蜃楼。这样的城市虽然可见,但都没有任何实质,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般若灯论释》云:“云何如乾闼婆城?以时处等众人共见故,是名如乾闼婆城。”类似的比喻在《金刚经》、《七十空性颂》、《六十正理论》、《中观四百颂》等经论中都有宣说,每一个比喻都蕴含着甚深的道理。

     鸠摩罗什译《金刚经》云: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玄奘译《金刚经》云:

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

龙树大士在《七十空性颂》中云:

行如寻香城,幻发及阳焰,

水泡水沫幻,梦境旋火轮。

    龙树大士在《六十正理论》中云:

如芭蕉无实,如乾达婆城;

痴闇城无尽,诸趣如幻现。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颂——破根境品》中云:

诸法如火轮,变化梦幻事,

水月彗星响,阳焰及浮云。

     诗学家和世间人虽然也运用这些比喻,但他们仍然执著实有。这些人非常可怜!如果他们能理解这些比喻的真正内涵,可能很快会从实执中醒悟过来。

二、(别破三毒)分二:一、破贪嗔;二、破愚痴。

一、(破贪嗔)分二:一、破因法净不净;二、以此而破彼果。

一、(破因法净不净)分二:一、以所依虚妄而破;二、以互相观待而破。

一、(以所依虚妄而破):

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

     色、声、香、味、触、法就像幻化人,镜中像一样,怎么会有净和不净呢?

     贪嗔的因是净和不净,净不净的所依就是六种外境。上一颂以三种比喻说明了六种境虚幻不实,这里再以幻化人和镜中像来说明。

     古代有很多幻化师,他们依靠木块、石头等物品,通过意念和咒语进行加持以后就显现出幻化人,幻化人能作行走、打仗等事业。其实,现代科学家造的机器人或者电视电影里的人也是一种幻化人。这些幻化人有美和不美等差别,观众也因他们产生贪嗔之心,但这并没有真实的意义,因为这些幻化人根本没有实体。

    《中观四百颂——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云:

若谁见众生,如机关幻人,

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

以前有一个手艺高明的木匠,请他的画师朋友来家中做客。为了显示自己高超的技艺,木匠做成了一个机器美女,让机器美女端茶送饭,招待画师。画师见到这个风姿绰约的美女,不知是机器,反而生起了贪心,到了晚上时画师去拥抱美女,才发现上当受骗,于是非常羞愧。他决计向木匠报复,以显示自己的高明,于是提笔在卧室墙上画了一幅自己上吊自杀的画。早晨那名木匠开门,见到栩栩如生的壁画,一时误认为真,不由大惊失色,用手去解绳,结果撞在墙上才发现真相。同样,一切有情本身皆如同机器美女与画像一样,迷妄不识真相时,众生会生起执著烦恼,若已知其真实面目,则爱执自然消除,超越迷乱生死趣于胜义实相之境。

     依靠人的面相等因缘,在镜中就显现出影像,但从里里外外观察时,镜中的影像并没有任何本体,和幻化人没有差别。故诸欲求解脱者,应努力思维观察诸法实相,恒时串习诸法如梦如幻的修法。

     色、声、香、味、触、法和幻化人以及镜中影像一样,没有任何实体,既无实体又怎么会生可爱不可爱之相呢?所以,认为外境上有净与不净、美与丑是不合理的,没有净与不净,也就不可能以此为缘而产生贪心和嗔心。

     破我执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不管修无上大圆满还是学禅宗净土,最根本的就是从我和我所执的网中摆脱出来。如果不能摆脱我和我所的执著,那么不要说大乘,连小乘也算不上,因为小乘也要证悟人无我。因此,如果所作所为始终建立在牢固的我执上,就谈不上真正的修行。佛法最根本的就是无我空性,这么多的中观理论也就是为了抉择这个见解,只要能打破相续中如山王般的我执,也就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

     推翻我执是学佛的根本,那么学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清净烦恼障和所知障,圆满功德。但如果把这个作为学佛的唯一的目的就错了。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益众生。华智仁波切再三强调过:利益众生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要利益众生,首先要断除我执,否则也不会圆满利益众生。凡夫虽然也能作布施持戒等,但因还有六度的违品以及三轮的执著,所以和得地菩萨相比只是相似行持六波罗蜜多,而只有佛陀才能最圆满地利益众生。

     虽说利益众生才是学佛的究竟目的,但可惜的是,现在大多数学佛的人连成佛的目的也不一定有。尤其是在一些未普及佛教教育的地方,很多人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健康、发财;稍好一点的,学佛只是为了自己摆脱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的快乐,并没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心。就像有些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当官发财、过好生活,根本没有利益社会和人类之心一样。

     但我们毕竟是学大乘佛法的人,虽说修佛法应断除我执,但是不是断了我执就可以了呢?并不是这样的。我以前也讲过,如果只想断除烦恼,那么只学小乘获取阿罗汉果位就可以了,那时相续中没有一点一滴的烦恼。但学了《现观庄严论》等大乘经论后就会知道,获得佛果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还必须利益众生。所以目的一定要搞清楚,只想获得佛果而不想利益众生是错误的。

《现观庄严论——遍智品》云: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彼彼如经中,略广门宣说。

     所以,大家始终要有清晰的认识:要利益众生,佛陀的果位最殊胜,所以我要成佛。比如,以老百姓的身份可能很难为人民服务,但以县长的身份就很容易,所以当县长并不是为了自己发财、有吃有穿、生活快乐,而是为老百姓造福。同样的道理,证悟空性一定要和利益众生结合起来,希望大家都能有这种正确的发心,哪怕听一堂课也要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听闻佛法。

二、(以互相观待而破)分二:一、清净可爱不成立;二、不清净可恶不成立。

一、(清净可爱不成立):

不因于不净,则亦无有净。

因不净有净,是故无有净。

     不观待不净则不会有净,由于观待不净才有净,所以净的自性不成立。

    “因”是观待的意思,不观待不清净就没有清净,意思是“清净可爱”不会单独存在,它一定要观待不清净、不可爱的东西。对此全知果仁巴大师和全知玛霞香秋尊追(孔雀勤觉)论师等用瓶子的比喻作了说明,有四种瓶子:金瓶、银瓶、铜瓶、瓦瓶,银瓶的清净可爱观不观待其他瓶呢?如果不观待,那么银瓶就应该比金瓶还可爱、还珍贵了,因为它的清净可爱是自性成立的。但这一点谁都不会承认。如果银瓶的清净可爱要观待铜瓶瓦瓶,这就说明银瓶的清净可爱没有自性。可见,没有不清净之前,清净不可能成立,因此永远也找不到真实的清净。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诗学家形容她们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所谓“沉鱼”,据说西施因为长得太美,到水池边上时鱼都很难为情,于是沉下去了。但丑人看鱼的时候,鱼也会沉下去。所谓“落雁”,据说天上飞的大雁看见王昭君,忘记了扇翅膀,结果掉到地上;但大雁飞得太久了自然落地,也不一定是因为人长得美丽。“闭月”,据说月亮见了貂蝉也害羞地躲进云后,这种比喻在藏地和印度的诗学中也有,形容一个人长得漂亮。但这也可能是自然规律,不管是见了美人还是见了丑人,月亮都会躲到云后。再说“羞花”,据说杨贵妃到了花园,花都不好意思。但我想是不是头天晚上打了霜,并不是她真的这么美。我的玻璃房有一盆水仙花,早上的时候花都枯了,这是不是因为我长得非常好看呢?

中国四大美女简史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西施:(生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公元前473年),一作先施 ,本名施夷光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 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年生—公元前19年卒,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达半个世纪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 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且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不到两年,王昭君病逝。

     貂蝉: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司徒王允的侍女,后成为义女,长得美貌动人,方二八年华(十六岁),深有报国之心,知悉王允对于董卓的乱政深感无助,于是便献出自己来对付乱臣贼子。貂蝉以美人计同时获得董卓与吕布二人的眷恋,令本以父子相称的二人产生嫌隙,后来更成功挑动吕布与王允合作,刺杀董卓。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生-公元756年7月15日卒),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的称号就此得来。(公元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杨玉环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沉鱼西施还河山,落雁昭君定塞北;

闭月貂蝉除奸佞,羞花玉环笑红尘。

     不仅从空性的角度看没有真实的美,世间在判断美丑方面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美丑是因人而异的,诗人们著有无数的诗篇赞叹他们心目中的美人,但绝对的美的标准是没有的。我曾问过一些评选“世界小姐”的人怎样判断竞选者的美丑,但他们的标准好像也不尽相同。而且,美丑的标准有时间性。即使是古代的四大美女,现在的人要一致认同恐怕也很困难。另外,美丑的判断标准也有地域性。非洲人觉得特别美的,我们也许会认为非常丑;东方人觉得好看的,西方人或许认为很难看。因此外境上并不成立清净不清净,一切显现是众生的业力所感。大家应该对此生起定解。

二、(不清净可恶不成立):

不因于净相,则无有不净,

因净有不净,是故无不净。

     不观待清净的相则不会有不清净,正因为依靠清净才有不清净,所以不清净的自性不成立。

     不清净也要观待清净,不观待清净的相则不会有不清净的相。我们再以全知果仁巴大师的比喻来解释。铜瓶的不清净观不观待其他瓶呢?如果不观待,那它就比瓦瓶还不清净,因为自性成立就不需要观待。如果观待他瓶,比如观待银瓶的清净而安立铜瓶的不清净,那么铜瓶不清净的自性就不成立。所以没有真实的不清净。

     《释迦牟尼佛广传》讲了一些丑陋婆罗门的公案,但所谓的“丑陋”也只是当时当地人的标准。据说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黄阿丑、黄婉贞)其父称其长相丑陋、黄头发、黑皮肤,但才华却与诸葛亮相称。诸葛亮自己也不一定认为她丑。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丑陋的敲钟人,但也有人认为他不丑。我跟法王如意宝去巴黎时,因为圣母院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准备去看一下,但后来还是没有去成。当时我有一点遗憾,也不是其他的原因,只是觉得那里特别著名,所以想去一下。但法王老人家只去一些佛教圣地,其他一些世间上的名胜古迹不愿意去。法王说,这些名胜古迹都是世人的说法而已,没什么可去的。

     其实美丑要从心上看,法王如意宝讲过: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外面丑里面不一定丑。像布敦大师外表确实长得特别丑,但他的内心很美,他对佛教的贡献也非常大,对《大藏经》作了校对,还撰写了许多论著。

     既然清净和不清净互相观待,这就注定二者都不可能有真实的自性,因为只要是互相观待的法,各自的成立一定要依赖对方,一个法成立,另一个法才会成立;一个法不成立,则另一个法也不会成立。一般情况下,金瓶最好,银瓶稍次,铜瓶更次,瓦瓶最差。但这是否表示外境上真的有珍贵之相呢?并非如此。就像以分别念安立长和短那样,依靠串习、习气也可以安立珍贵和不珍贵、清净和不清净等相。所以,清净不清净、美丑等相都是假立的。

     所以,在外境上安立美丑是非常困难的。说得直接一点,根本无法在外境上认定美丑、净不净以及可爱不可爱。不仅如此,所谓的大小、长短等如果不是从假立的角度讲都无法安立:大要观待小,小要观待大,小不成立则大不会成立,大不成立则小也不会成立。长短粗细等也是如此。《明句论》说:就像长短一样,所谓的可爱不可爱并不能真实成立,这种认识只不过是众生的业感而已。《定解宝灯论》也说:六道众生随着自己的业感对同一碗水会有不同的所见。人见到的是水,天人见到的是甘露,饿鬼则见为脓血,畜生道的鱼类见到的是住房,地狱众生见到的则是熔钢液……所以,认为美或者不美都是习气在作怪,是分别念假立而已。

     那么,谁完全证悟了远离净与不净等分别的实相境界呢?只有佛陀。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中讲:六道众生的所见各不相同,但都不是正量,只有佛陀的所见最究竟。这一点,不管六大外道本师还是现在的哲学家、科学家,谁都不可能推翻。为什么呢?因为佛的境界以分别心无法衡量。就像射箭能射半公里的人不能射一公里一样,外道及世间智者的智慧与佛的智慧也无法相提并论。

     一般人要通达上述道理可能有点困难,但我们这边的年轻人应该没有问题。按格鲁派的说法,最好是二十五岁以下学因明,二十五岁以上学中观。但在这个时代,很多二十五岁以下的人不要说因明,连《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也没有学过,有的人六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中观,甚至才皈依佛门。但不管怎样,现在有机会闻思中观的时候,大家要好好学习。

二、(以此而破彼果):

若无有净者,由何而有贪?

若无有不净,何由而有恚?

     没有清净,那依靠什么生起贪心呢?没有不清净,又怎么会生起嗔恚心呢?

     贪嗔之心不会无缘无故生起,《释量论》中说:“视德而爱恋。”即只有当我们认为对境清净可爱、具有功德的时候才会产生贪心。当然,如果认为对境不清净、具有过失,就会产生嗔心。

     但是清净可爱并不存在,那又依靠什么产生贪心?因不存在怎么会有果呢?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我执生诸蕴,我执实虚妄,

虚妄之种子,所生岂能真?

意思是说,由我执产生了种种蕴,我执完全是虚妄分别,就像种子是虚假的,那种子的果会真实吗?同样,既然贪心嗔心之因——清净、不清净跟石女黄门儿或虚空中的鲜花无别,所以贪心嗔恨心也根本无法生起。

     贪嗔的因——清净、不清净为虚妄,从而使得贪嗔本身也无法真实成立,通达这一点对我们的修行很重要。法王如意宝曾说过:如果对大圆满和大中观真正有所了解,即使产生烦恼,它的力量也非常弱,就像春天的微风一样。通过大中观、大圆满的窍诀了解空性以后,不可能不对贪嗔有所损害,与此同时会像寂天菩萨那样对不了知空性,生生世世随烦恼而转的众生发出悲叹。

《入行论——智慧品》云:

暇满难再得,佛世难复值,

惑流不易断,呜呼苦相续!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10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12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