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115


二、(破前际之未生)分二:一、过去现在我非他体;二、现在我非新生。

一、(过去现在我非他体)分三:一、过去现在我中无有他体;二、总说他体之过;三、别说不观待之过失。

一、(过去现在我中无有他体):

过去我不作,是事则不然;

过去世中我,异今亦不然。

     过去世我不生不合理,过去世的我和今世的我相异也不合理。

     前面讲过去世有我不合理,现在讲过去世无我也不合理。

    “过去我不作,是事则不然”,“不作”即不生,过去世的我不生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过去世中我,异今亦不然。”过去世的我和今世的我不可能是异体(虽然三、四两句可以和前两句并列理解,但我们按照果仁巴大师的观点,把这两句作为前两句的原因来解释)。其实过去世的我和今世的我并不是异体,如果是异体,那么在过去世中就没有今世的我,这样我就无法感受前世的业报了。但自作自受是名言的规律,所以二者不是异体。既然前后世的我不是异体,现在的我又存在,这就说明过去的我不是不生。

     前面讲过去世的我不是今世的我,此处却讲不能说过去世的我不是今世的我,这两种说法表面看来完全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从胜义角度讲,由于一切万法是空性,所以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由于前后世的我是一个相续,所以不能说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

     既然前后世的我不是异体,那么说我在过去世和石女儿一样从未产生就不合理。关于过去我不生不合理,这里只是以前后世的我不是异体来抉择,下面还要具体说明。所以,千万不能承认过去世我不存在。这里的对方多数是有实宗,是有实宗就应该承认因果不虚、前世后世,所以从一个相续的角度来说,过去世我是存在的。

二、(总说他体之过):

若谓有异者,离彼应有今,

与彼而共住,彼未亡今生。

     如果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有异,则有三种过失:离开过去的我有现在的我;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共住;过去的我还没有灭亡,现在的我却产生了。

     本颂进一步阐述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为他体的三大过失。在名言中可以说:过去的我如何,现在的我如何,未来的我如何,这种假立的他体中观宗也不会破斥,中观宗所要破斥的只是真实的他体之我。

     第一个过失是:如果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是真实的他体法,二者本质不同,那离开过去的我也可以有现在的我,也就是说,不需要依靠前世的我也可以有现在的我,但实际上并没有这种情况。其实每个众生都是受前世业力的支配而来到今世,离开过去世的我,今世的我根本不可能产生。

     第二个过失:如果前后世的我是异体,那就可以像瓶子和氆氇一样在同一时间存在。瓶子和氆氇是异体,可以同时安住;天授和慈氏是异体,可以同时安住;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也是异体,自然也可以同时安住。但这并不合理,因为前世和今世是一个相续,所以同时存在不合理;如果可以共存,那就有今世的人和前世的牦牛共存的过失。

     第三个过失:如果前世的我和今世的我是他体,那么前世的我不必死亡,今世的我也可以产生。《明句论》讲:比如,前世是天人今世是人,由于前世和今世的我是异体,所以天人不必死亡,人也可以产生。但每一个众生都是在前世死亡以后才来到后世的,所以前世的我和今世的我是他体的观点不合理。

三、(别说不观待之过失):

如是则断灭,失于业果报,

彼作而此受,有如是等过。

     这样便有断灭、失坏业果报、他人作业而此人受报等众多过失。

     如果今世的我不观待前世也可以产生,那就有断灭的过失。因为前后世的我完全不同,所以在今生的我和五蕴上,前世的我和五蕴一点也不存在,这样前世的一切就断灭了;再者,佛教讲因果不虚,如果前后世的我不同,那就失毁了前世所造的业;然后,还会有他人作业而此人受果的过失,因为既然前后世的我是不同的他体,那前世我的善恶业就要由另一个补特伽罗来感受了。除了这些过失,还有“等”字包括的众多过失,如前世后世等三世因果不存在,回忆前世不合理。若谓前后世的人我虽然质体相异但相续为一,所以无有上述愆尤。答:这种说辞也是不应理的,因为与质体相异的相续是无法成立的。

二、(现在我非新生):

先无而今有,此中亦有过。

我则是作法,其生亦无因。

     如果现在的人我是前世没有而今世新生的,这也有过失:我是所作法,我的产生成了无因。

     如果认为今世的我在前世决定没有、今世才重新产生就有两大过失:

     第一、今世的我成了所作法。如果今世的我在前世不存在,那今世的我就成了新生;不仅前后世,如果今天的我在昨天没有,那今天的我也是新生;乃至,如果后一秒钟的我在前一秒钟不存在,那后一秒钟的我也是新生。我是新生就成了所作法,是所作法,我就成了刹那无常性;而轮回也就有了开端。这种说辞与世尊所谓的无始轮回之说相违,这是第一个过失。

     第二、我的产生成了无因。如果我在前世决定不存在,现在的我是新生的,那我就是无因生。今世的我本应来自前世我这一近取因,但前世中我并不存在,那今世的我只能是无因生了。但无因生的观点是极其低劣的,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过:顺世外道的观点最低劣,他们连我们亲眼所见的因果也不承认,认为一切法是无因而生,这是最低劣的。以现在的话来说,无因生的观点是最“孬”的。汉文很有意思,“不”和“好”结合起来就是“不好”——“孬”。

《释量论——成量品》云:

乃暂时性故,证实苦具因,

无因不待他,故成恒有无。

     本科判是“现在的我非新生”,意思是说任何众生都绝非新生。现在有些人很愚痴,他们认为“克隆绵羊”是新生的众生,我在《佛教科学论》中从现代科学和生命学的角度对此也作过分析,说明克隆绵羊并不是新生的众生。

三、(归摄):

如过去世中,有生无生见,

若共若不共,是事皆不然。

     如是可见,过去世中人我产生、不产生、二者兼具与二者皆非的见解都不合理。

     通过以上的观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过去世中,人我有生、无生、二者兼具与二者皆非都不成立。首先,过去世中不可能有今世我的产生,因为过去的我并不是今世的我。其次,过去世没有现在我的产生也不合理,这有失坏业果等过失。再次,过去世中我生和不生共存也不合理,因为这两者就像火和水一样互相矛盾,不可能有共存的机会。最后,过去世中我生和不生二者皆非也不合理,这和第三种情况相同,矛盾的缘故也无法共存;所遮的过去世中我生和不生共俱不成立故,遮止共俱的——过去世中我非生和非不生的二者皆非也不成立。

     可能有人已经糊涂了,既然过去世的我存在不能说,不存在不能说,二者共存不能说,二者皆非也不能说,那到底该怎样安立我呢?中观宗认为,所谓的我就是缘起假立之法。佛陀已完全通达了包括“我”在内的一切内外、粗细缘起法,而凡夫只能了知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名言假象,对于胜义的空性以及深广的缘起法根本没有能力了知,因为凡夫的分别念有很大的局限,就像只能看到100公里远的望远镜根本看不到几千万公里以外的世界一样。所以,我们应该借助佛陀的“望远镜”来了知万法的真相。在整个世间,真正能以甚深的缘起空性法门点亮众生智慧明灯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因此龙猛菩萨在本论的开篇和结尾,唯一以佛陀宣说了缘起正法而向佛陀顶礼。

     能够听受中观确实是前世的福报所致。世间有很多高等学校,但人们在这些院校中学到了什么呢?无非是如何发财,如何击败对方……这些东西只能增长贪、嗔、痴,现在读中学可能一年要花一万元左右,读三四年高等院校下来花的钱就更多了,但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今生来世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意义。而大家学习中观完全不同,不但不需要花这么多钱,而且对自己的今生来世都有极大的利益。因此,值遇如此甚深法门的人应该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不过有的人遇到比黄金还珍贵的中观法门也觉得无所谓,以这样的心态混下去,结果会怎样也很难说。

二、(破依后际而安立之生等四见):

我于未来世,为作为不作,

如是之见者,皆同过去世。

     人我在未来世产生、不产生、二者兼具与二者皆非,这些见解和依过去世安立的见解一样不成立。

     对于我在未来的情况,有人认为我在未来存在,有人认为不存在,也有人认为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为了打破这些邪见,龙猛菩萨在遮破了依靠过去世的四种邪见之后,继续遮破依靠未来世的四种邪见。

     人我在未来产生、不产生、二者兼具与二者皆非与依靠过去世的生等四见一样不成立。如果人我在未来世存在,那它与现在的我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人我在未来世不存在,那现在的我便失坏了,这跟顺世外道的观点一样。前面的颂词是在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之间观察,这里则是在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之间观察,实际上观察的方式与所得的结论是相同的。

     前面是:

过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

过去世中我,不作今日我。

     这里是:

未来世有我,是事不可得,

未来世中我,不作今日我。

若谓我即是,而身有异相。

若当离于身,何处别有我?

离身无有我,是事为已成。

若谓身即我,若都无有我。

但身不为我,身相生灭故。

云何当以受,而作于受者?

若离身有我,是事则不然。

无受而有我,而实不可得。

今我不离受,亦不但是受,

既非无有受,无有亦不定。

未来我不作,是事则不然;

未来世中我,异今亦不然。

若谓有异者,离今应有彼,

与今而共住,今未亡彼生。

如是则断灭,失于业果报,

此作而彼受,有如是等过。

今无而后有,此中亦有过。

我则是作法,其生亦无因。

如未来世中,有生无生见,

若共若不共,是事皆不然。

     前面讲过,说过去的我如何只是遮破他体我的存在,并不是要建立无二无别的一体,同样,说未来的我如何也是如此。《释迦牟尼佛广传》中经常有佛陀对众生的授记,但这些授记并不是说未来与现在的补特伽罗是真实的一体,只不过是遮破他体的存在而已。

三、(破依前际而安立之常等四见)分二:一、广破;二、摄义。

一、(广破)分四:一、破常有;二、破无常;三、破二者兼具;四、破二者皆非。

一、(破常有):

若天即是人,则堕于常边。

天则为无生,常法不生故。

     如果天人即是人,就堕入了常边,这样一来,天人也成了无生,因为常法不生的缘故。

     本颂开始遮破依靠前际的常等四种见解。对于前际的法,有些人认为是常有的,有些人认为是无常的,也有些人认为是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的。至于对方是哪一个宗派,很多讲义中都没有明说。

    “若天即是人,则堕于常边。”如果今世的天人就是前世的人,那天人与人都成了常有。很多信因果的人都认为,“我”只有一个,只不过它在六道流转中有不同的存在方式而已。比如,一个人通过修持善法转生到了天界,以前他是人,今世成了天人,身份虽有变化,但人我是一个。佛经中有许多这样的公案:一个人依靠善法获得天界的果位以后,用天眼观知自己前世是人,是因为遇到了善知识后依靠修持善法才获得了今世天人的果位。修行人也常说:“我在家的时候怎么样,出了家又如何……”他们不加分析地认为原来的我就是现在的我。虽然和不承认前世后世的顺世外道相比,承认一个常有的人我,在此基础上有善恶因果的观点较为贤善,但这样的执著已经堕入常边。

    “天则为无生,常法不生故。”是常有,天人也就成了无生。为什么呢?因为常法就像虚空一样不存在任何变化,那前所未有的新生又如何安立呢?根本不可能安立。凡是生就应该依靠无常的因缘,有了因缘的聚合才可以生,否则就无法生。所以,如果是常法,天人就成了无生。

     虽然在名言中可以说“我在家的时候怎么怎么”、“我前世是牦牛”、“我前世是商主”……但这只是未经观察的说法而已,真正观察时,这就有常的过失;是常有,也就不生;是不生,就没有运动和迁变。所以,这种名言中的说法是经不起胜义观察的。

二、(破无常):

若天异于人,是即为无常。

若天异人者,是则无相续。

     如果天人和人是异体,就堕入了无常的边,也无法成立同类的相续。

     如果认为,在胜义中天人和人是异体,那就有无常的过失。因为当天人的五蕴生起的时候,人的五蕴一点也不存在了,即现在的天人不是以前的人,二者像氆氇和瓶子一样毫无关系。这样人和天人就无法成立同一个相续,既然没有同类相续,后世就无法感受前世所造的业,且天人就成了新生,是新生则轮回就有开端……所以,前后世他体的观点不合理。进一步来讲,不要说前后世的我,昨天和今天的我也不能说是他体,如果二者是他体,那同样就失毁了前后的同一相续,这样也就失坏了业因果。

     中观宗向对方发出上述堕入无常边的太过,但自宗并没有上述的过失。因为空性宗承许,在名言中人通过精进修善转成天人,天人和人的身份虽有不同,但前后世可以是同一个假立的相续,这样如幻如化的业果就能合理安立了。

     我们也知道中观宗承许世俗谛所摄的一切万法悉皆是缘起生,只要是缘起生的法彼此之间就无法成立一异的关系,没有一异就不会有常断的过咎。

    《中论——观我法品》云:

若法从缘生,不即不异因。

是故名实相,不断亦不常。

     有人问我,释迦牟尼佛到底回答了外道的十四种问难没有?我说,虽然佛陀没有对外道回答,但在根基成熟的众生面前也还是作了回答:初转法轮时,佛陀对钝根者宣说了一切万法是无常的道理;二转法轮时,佛陀对中根者宣说了万法空性的道理;三转法轮时,佛陀又对利根者宣说了远离思维的常有的大无为法。

     空性并不容易理解,不要说外道,就是学佛多年的出家人或居士也不一定知道什么是空性。我担心佛教基础不好的人听《中论》会不会生邪见?因为他们连基本的无常观也不一定懂,更不用说甚深的般若空性法门了。所以,针对他们对空性的问难,用“不授记”(暂时不回答)的方法比较好。

三、(破二者兼具):

若半天半人,则堕于二边。

常及于无常,是事则不然。

     如果一半是天人一半是人,则堕入无常与常二边,但这是不合理的。

     对方认为:天人即是人则堕入常边,天人异于人则堕入无常边;而人和天人既不完全是一体、也不完全是异体就不会有任何过失,即天人和人的身体不同,但所谓的“我”却是恒常不变的。

     破曰:这不仅不能摆脱上述过失,反而会同时堕入二边。天、人的身体各异的缘故,堕入无常边;所谓的“我”不变的缘故,堕入常边。而且,常与无常这两个相违的法怎么能共处呢?是无常则刹那迁灭,绝对无有刹那的安住;是常有则永恒不变,刹那的无常也不容有。比如柱子,要么它是无常,要么它是常有,如果说它一部分常有、一部分无常则显然不合理,不要说学过宗派的人,再愚笨的人也不可能这样承认。所以既是常又是无常不合理,《般若灯论释》亦云:“亦白亦黑者,其义不然。”

四、(破二者皆非):

若常及无常,是二俱成者。

如是则应成,非常非无常。

     如果常和无常二者兼具可以成立,那么既非常也非无常也可以成立。

     如果常无常二者兼具可以成立,那么非常非无常也能成立。但前面已经破了二者兼具,所以非常非无常也不成立。就像如果石女的儿子成立,那他的相貌端严或舞姿优美也可以成立,但既然差别的事相石女的儿子本身都不存在,那差别的法相如相貌端严或舞姿优美等也都无法成立。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14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16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