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15


佛经,不一定要佛亲口说,佛经可分为:亲口说、加持说、开许说三种,《心经》是属于‘加持说’为主,‘加持说’也可以分为三种,也就是身、语、意三种加持说:

  • 身加持说:譬如《华严经》中的《十地经》等经典,就是‘身加持说’;
  • 语加持说:《去阿闍世悔恨经》等经典,是‘语加持说’;
  • 意加持说:这又可以分为三种:

1意三摩地加持说、2意真实力加持说,3意本智事业加持说三种:

   1)意三摩地加持说:《心经》是属于第一种,也就是‘意三摩地加持说’。

   2)意真实力加持说:据说,三十三天有一部《天鼓经》,会自然发出各种法音,但不会恆时发出,可能一些天人根器不好,这是属于‘意真实力加持说’,这也是世尊的密意。

   3)意本智事业加持说:基于世尊的心意事业的加持,能让夜叉等等众生,自然会宣说陀罗尼等等许多咒语,这是属于‘意本智事业加持说’或‘意事业加持说’。

     ‘承佛威力’承蒙佛的威德之力。即使是小乘中智慧第一的阿罗汉,也需要佛的加持和威力,才能提出大乘的甚深空性方面的问题。如果佛没有真实加持,即便提出一个空性方面的深奥问题,也是相当困难的。

     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

     问圣者观自在大菩萨说,

     若善男子:

     有些讲义说,善男子是对观世音菩萨的称呼,比如在共利言的译本里面,是将善男子解释为观世音菩萨,说“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但有些讲义认为,如果舍利子直呼观世音菩萨为善男子,就显得不太恭敬。藏地有些讲义就否定这种说法,说应该是舍利子问观世音菩萨,“如果世间上有善男子(善女人是省略的)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如何修行?”

     我认为这两种解释都可以。而且,称呼观世音菩萨为“善男子”,他应该不会生气吧,因为他确实是个善男子嘛。不过,按照汉传佛教的传统,观世音菩萨有时是以女性的身份而显现的,如果称呼女性为善男子,她可能会有些不高兴吧!

     此处只有提到善男子,观音菩萨回答时提到了‘善男子’与‘善女人,因为梵文有不同版本,其中增减一些字是有可能的,其实有些梵文版本中舍利子问观音菩萨时,他也提到善女人。

     善男子,在一些经典当中,翻译为‘种姓子’。根据智友阿闍黎的说法,因为这些菩萨是经由大乘经教而产生,成了如来的孩子,所以称为‘善男子’与‘善女人’。

     而狮子贤论师的《庄严光明论》,这是一部对于《般若八千颂》的注释,当中提到:‘种姓是什么?种姓代表能够圆满修持正法的一种潜力。’种姓代表每一个众生都可以圆满修持正法的能力。

     另外,因为古时候印度很强调种姓制度,现在也满强调的,所以彼此之间会互相尊称‘善男子’或‘尊贵的’等类似的称呼。同样的,因为这些古印度的礼仪,因此在这部经典当中,也恭敬地将这些眷属众生们,尊称为‘善男子’。

     另外,在阿底峡尊者的《心经注释》(《现观庄严论疏——广说无二般若窍诀摄八义论》)中,认为‘善男子’,就是‘以觉悟为目标而努力修行’的人,指的就是修行的人。所以接下来的经文‘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这些善男子们的‘目标’,而‘欲修行’这句子,则是为了目标而努力发心的意思,做此解释。

     总之,‘善男子’是指尚未进入大乘道上,但对大乘有恭敬心,并且想要广大利益众生的有缘弟子,他们希望能够修持甚深的修行,也就是说,他们为了甚深的菩提,发起了菩提心。

     大部份的注释,都认为这里的‘善男子’、也就是‘种姓子’,是指他们出生在佛陀的种姓,或大乘的种姓之中。

     接下来对‘种姓’做个解释:所谓的‘种姓’,有‘因’、‘界’、‘自性’等等多重意思。

     而大乘或小乘种姓,是指弟子们会基于各自的潜力和智慧,对于特定的法教生起信心,比如说,对大乘、小乘等等法教怀有信心,这样的人就会被称为‘大乘种姓’,或者‘小乘种姓’。

     然而,大乘与小乘中的不同宗派,对于‘种姓’的定义,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小乘:声闻乘会谈到所谓的四种自性、‘四姓圣贤’,这是声闻乘中的种姓。

     大乘:中观和唯识派,对于‘种姓’也各有不同的看法。

     (一)唯识:

     主张种姓可以分为两种:

     1.本性住种姓(自性住如来藏):先天的种姓。

     2. 习所成种姓(随增性如来藏):后天的种姓。

     就像是《瑜伽师地论》当中提到:“云种姓。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而习所成种姓,在这部论典中又谈到:“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

     (二)中观:

     中观派虽然也认为‘习所成种姓’是有生灭的有为法,但是却认为‘本性住种姓’是有垢心的法性。

     欲:

     欲不是慾,‘想要’和‘贪爱’大有不同,刚刚说到‘欲修行’,‘欲’的意思有希望、渴望和想要的意思。‘欲’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慾望’是不一样的。‘慾望’和‘欲’,是两种不同的内心状态:

     一,欲:对世间或出世间法,单纯的‘想要’。

     二,慾望:就是‘贪爱’,深切的执著,无法轻易离开。

     从佛教的专有名词来看,对于‘慾望’比较准确的名称是‘贪爱’。根据唯识学派,和‘阿毗达磨’著作的主张来说,‘欲’和‘贪爱’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欲的定义是‘渴求事物’、‘想要’;而‘贪爱’的定义则是‘深切地执著世间的事物,并因此而引生出各种各样的痛苦、各种烦恼。’然而,我们常常分不清楚‘想要’跟‘贪爱’的差别,将两者混淆在一起,除了上面提到定义的不同之外,我觉得‘欲’和‘贪爱’之间,还有几个很关键性的差异。

     首先,本质上来看,‘欲’只是一种单纯的想要,但贪爱则是一种深度的执著,一种无法轻易放弃的执著,这里我们常常会用蝉宝宝吐丝、作茧自缚来做比喻,意思就是无法轻易地放弃离开,贪爱、也就是渴求的对境。‘欲’是比较开阔的,并不会局限于一般的世俗事物或佛法上,但是‘贪爱’通常只局限于世间事物。

     所以,我们会说,渴求佛法的念头,那是一种‘欲’,但不是‘贪爱’,因为所贪爱的对境,一定只能是世间的事物,无论贪爱的是外在的种种享乐,还是人与人之间的贪爱,这些都是属于世间的‘慾望’,这些慾望就是‘贪爱’。但仅仅是想要佛法,不会变成‘贪爱’,有些等差别。

     欲求和贪爱的差别是,贪爱的慾望一定会带来痛苦的结果,因为它是属于烦恼;但‘欲求’却不一定会带来痛苦,比如说:单纯想要利益众生的念头,这可以说是‘欲’,但不会带来痛苦。

     总之这些说明可以让我们知道,‘欲求’跟‘贪爱’之间的差异,其实是很大的。简略来说,欲求比较中性,它可善可恶;但是贪爱一定是属于烦恼的,贪爱比较复杂。即使是渴望佛法也不能想太多,想得简单一些,如果想太复杂,就会变成‘贪爱’。

     怎么‘修行’?舍利子问了一个好问题!

     修行:

     这里经文接著说道:‘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这一句当中出现了‘修行’两个字,我想这应该是佛教徒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用词,但是,到底什么才是‘修行’呢?可能我们也有时很难掌握,到底什么才是修行?有些人会从字面上去做解释,说‘修行’是什么呢?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或者还有的人以为,修行是某种灵修的方法,可以跟什么神鬼沟通的一种方式等等。

     因此修行应该要将‘修’‘行’两者分开,我们先说‘行’,再来说‘修’。

    ‘行’,是以般若的智慧去证悟甚深的空性。大乘的经论都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基、道、果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基,指的是理论基础;

     道,指的是认识这个基础的智慧;

     果,则是由这样的智慧所带来的结果。

     这部《心经》所阐述的核心思想,就是‘空性’,也就是这部经典的‘基’,但我们如果看经文,会发现舍利子问的问题,并不是问:‘观自在菩萨啊!请问什么是空性呢?’而是问说:‘一个想要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人,应该要如何修行?’

     也就是说,他问的问题是从‘道’、也就是从智慧的角度来问;而不是从‘基’,也就是般若的理论思想来问的。

     为什么舍利子不直接问什么是空性,而是问到该如何修行呢?很多人来拜访我时会问一堆问题,他们的问题常常很直接了当,例如:‘请问法王(大宝法王),心性是什么’,‘请法王直指心性’,马上就要我直指心性,也不先问问要如何去修行,意思是‘请马上给我指引心性,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修行,请马上给我看实物,马上把心性拿出来给我看!’

     舍利子为什么问‘要怎么修行’,而不是问‘空性是什么’?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理论思想合二为一,以正确的见地,来开展智慧。我们刚刚讲到,大乘的思想、也就是基,和大乘的道、也就是修行方式,是密切相关联的。换句话说,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重点:就是身为一个大乘的修行者,我们所要修行的,就是大乘的理论。用佛学术语来说,我们要用大乘的‘道’去体悟大乘的‘基’。总之,理论和修行是不能拆开的。

     很多时候,理论是理论、修行是修行,两者没什么关系,但我们不应将佛法理论纯粹当成思想。‘了解思想的智慧’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因此简单来说,什么是大乘的修行呢?白话来说,就是要去体会、通达大乘的空性思想,这就是大乘的修行。

     所以,我们在这个段落当中,可以看到舍利子请问观自在菩萨大乘的修行方式是什么。其实舍利子就是在问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开显大乘的智慧?’而观自在菩萨,在接下来的回答,就是从空性本身的状态来做解释,这代表了什么呢?就是告诉我们,开显大乘智慧的方式,就是要去彻底地了解空性。

     很多人来要求我‘开智慧’,说:‘我很笨,请法王帮我开智慧’,我没办法动手术呀,他们以为开智慧就像动手术一样,往脑子里放一个记忆卡、或一个晶片,就变得很厉害,不是这样,我们开展智慧最大的因素、关键就是见解、见地。

     你有正确的见解,就会慢慢开展智慧;若缺乏正确的见地,可能就无法开展智慧。不能把世间的聪明才智称为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有正确的见解,才能得到。

     换句话说,舍利子是从智慧的角度来提问,而观自在菩萨呢,他是从甚深空性的角度来回答的,这两者是对境跟心识的关系,就好像‘柱子’跟‘看到柱子的眼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讲到‘般若’的时候,谈到般若有很多种。其中的‘道般若’,就是指舍利子所提问的‘智慧’;而‘自性般若’,则是指观自在菩萨所解释的‘甚深空性’。

     第二个原因,理论是产生智慧的技巧,实际运用才最重要。作为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过多的理论,而是这些理论要如何实际使用,如果你太关注理论,心离教法会越来越远,脑子会坏掉,脑子当中一堆问题,因此一定要将理论用于实践,而不是放在脑子中,而是实际去体会、去实用,才会解除疑惑,因此解除疑惑的最好方式,就是实用,所以舍利子才会问‘要怎么修行’而不是问‘空性是什么’,理论与思想,是帮助我们调整自心的一个技巧、一个方便而已,关键是自心有没有得到调整,如果看了许多的经论,自心却没有任何的改变,那真的太可惜了、太可悲、可悲到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说:

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

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

     世俗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就是指‘理论’与‘思想’不过是一个技巧,是让我们产生究竟智慧的技巧而已。

     第三个原因,修行,就是要调整、锻炼自己的心。根据弥勒菩萨对般若系经典的解释,弥勒菩萨在他最受藏传佛教重视的著作《现观庄严论》里面,这是藏传佛教最重视的五部大论之一,在此之中,主张般若系的经典,表面上虽然是在解释各式各样的空性,两种空性、四种空性、十六种空性、二十种空性等等,但实际上,这些经典中暗示了种种观察空性的智慧,这称为‘显扬空性,密宣现观’。

     般若系统的经典有很多,以印度来看,最长的有三百多万字的《般若十万颂》,还有《般若两万五千颂》、《一万八千颂》、《般若八千颂》等等,有很多不同的经典,而在汉传来看,最长、最完整的‘般若经典’,是由玄奘大师翻译的六百品《大般若经》,里面涵盖了十万颂、两万五千颂等等这些般若的经典。

     尽管这整个庞大的般若系统,每一部经典都有‘显扬空性,密宣现观’的意思在内,但是现观的整个次第,是从凡夫到成佛之间的所有过程,这总共有八个大纲、七十个条目、一千两百多个细节,因此这完整的现观次第,只有在篇幅比较庞大的般若经,包括十万颂、两万五千颂或一万八千颂里,才会有完整的阐述。

     而在诸如《金刚经》、《心经》这些篇幅比较短的般若经里面,尽管有暗示了修行空性的智慧、也就是般若的道理,但是没有细节去介绍整个完整的次第、或者是成佛的蓝图,有这样的差异。

     以上这些,是对‘行’这个字做的简单解释。总的来说,我们要知道,‘行’的意思,是要‘调整、锻炼我们的内心’,问题是:要怎么调整呢?我们必须了解空性的思想,但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或思想上面,必须对自己的自心产生正面的影响才行。

     因此,修行就是要调整、锻炼自己的心,用什么方法呢?用了解空性的智慧,来调整自己的心。有时候一讲到空性,会觉得是理论、思想,我们不能仅将此视为理论,而是将空性思想变成一种生活态度。

     菩萨四行,是为了调伏不同众生

     总的来说,菩萨的‘行’有四种:

     一,顺菩提行:是为了虔敬小乘者而修‘顺菩提分行’;

     二,六波罗蜜行:为了虔敬大乘者而修六波罗蜜行;

     三,神力行:为了令二乘人生起信心的神力行,神通的力量;

     四,成熟众生行:调伏二乘众生的成熟众生行。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算是‘般若波罗蜜多行’,因为它们是令修行者证悟般若波罗蜜多的一个方法。但无论如何,菩萨有具备刚刚所说的四种行:顺菩提分行、六波罗蜜行、神力行和成熟众生行。让小乘大乘生起信心的‘神力行’、需要具备神通,是真正的神通,不是装模作样的那种神通,当然神通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没有禅定,那你就无法具备神通’,因此宣称自己有神通的人,要先看看他们有没有禅定、定力,如果没有定力,就是胡说八道,或鬼神加持。

     弥勒菩萨说:

诸度诸觉分,诸通及诸摄,

为大亦为小,俱入亦俱成。

意思就是菩萨应当具备这四种行持,这是根据《大宝积经》记载所分类的菩萨行。

     ‘修’的意思是‘精进、如理地去做’。前面我们说到,佛教的法门有很多,但这么多的法门摆在那边,如果我们不精进地去做,那也没什么用,十万、一万,都变成一个数字,就像噶当派善知识们所说,‘一切的法、都是今天要修的法’,如果没有这种‘机会就在现在’、‘现在就能创造未来’的这种想法,不去努力理解大乘的思想,那佛法再有效,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

     接下来的颂文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这部份已经在前面作了讲解,不必赘述。

     复当云何修学:

     根据无垢友大师的说法:‘行’是指证悟空性的智慧,而‘修’则是指精进地去修持的意思。所以舍利子尊者就问了:‘这样一个想要精进修持的人,到底应该要怎么去做呢?’因此他就说道:‘云何修学’,在这一个问题当中,其实包含了以下的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心态

     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去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资粮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第二个问题是:行动

     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加行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第三个问题是:现证

     应以什么样的现证来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见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第四个问题是:方式

     应以什么修行的方式来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修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第五个问题是:证量

     应以什么样的证量来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无学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以上的五个问题,其实是搭配五道来提问的,也就是说,舍利子的问题,其实是在问:

     一,资粮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二,加行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三,见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四,修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五,无学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五道与十地,各指什么?

     在我们藏传佛教里面,最通用的一个祈请文:

     《金刚总持祈请文》中提到: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这边的‘十地’,我们知道是指圣者菩萨的十地。所谓‘圣者菩萨十地’,也就是将直接经验、直接体会到空性的菩萨,被称为圣者菩萨,或圣者大师,将他们分成十个层次。这样的分类方式,是大乘佛教共同的一种说法,就像是中观派的《入中论》,唯识宗的《成唯识论》,以及《华严经》、《解深密经》等等经典,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分类圣菩萨的层次。

     而这边所说的‘五道’,在唯识宗的《成唯识论》,还有藏传佛教中、弥勒菩萨所著的《现观庄严论》当中,都有提到‘五道’这样的分类方式。

     ‘十地’跟‘五道’有什么差别呢?五道的范围比较广,而十地的范围相对比较窄:因为就像刚刚说的,‘十地’是以证悟空性,也就是以圣者菩萨来做的分类。五道的范围,则不局限于圣者,还包括一些凡夫菩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五道所包含的范围,是比较广的。

     接下来谈五‘五道’,五道是指哪五道呢?

     答:五道就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

     这五道是渐进式的,也就是说,我们将会从资粮道开始,一路往上修学,直到最后的佛果,也就是无学道,这整个过程,也就是大乘的修行过程。

     每一道之间有很多的差异,其实在同一道里面,还有许多的分类。

     比如说:

     一,‘资粮道’就分成‘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三个层次。

     二,‘加行道’分成‘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四种。

     三,‘见道’分成‘见道十六刹那’。

     四,‘修道’分成从二地以上的菩萨九地等等,每个层次里面都有很多的细节。

     暗示性询问,五道菩萨应如何修学?

     每一道、每一个层次之间的差异虽然很多,但是在解释《心经》的时候,舍利子尊者暗示性地请问观音菩萨‘五道的菩萨应当如何修学’,没有很直接的询问如何修行,就是因为整个大乘修习过程,过程比较广,从大乘修行开始到最后,而对于这一点,阿底峡尊者引用了《解深密经》的主张,把五道的菩萨,各自所要修学的法门,归类在四种禅定之中。

     说一千,道一万,总而言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此时,蒙佛加持,舍利子向观世音菩萨提出一个问题:圣者观世音大菩萨,您依靠佛的加持力已照见五蕴皆空,但世间很多的可怜众生想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却是很困难的,如果世间的善男善女真正想行持般若波罗蜜多,修习般若空性,到底该怎样行持,怎样修习呢?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4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6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