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5


二、宣说此经之缘起:

     (法成法师译):

     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

     (唐玄奘大师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尔时:  指的是佛陀进入三摩地、开始说法的那个当下。一般佛陀是不会主观地讲说自己的想法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佛陀进入禅定、开始说法了呢?这是因为,当时的与会大众们,善根都圆满成熟了,佛陀观察到这样的一个因缘,知道这就是说法的正确时机,所以佛陀平等地进入三摩地。

     在所处、时间、本师、眷属、佛法等所有条件圆满之时,世尊入于一种甚深禅定,也即趣入甚深明了之等持当中。

     世尊:佛陀之异名如‘如来’、‘吾等本师’、‘出有坏’、‘正等觉’、‘遍知’、‘人天导师’、‘释迦狮子’、‘瞿昙大圣主’、‘释迦牟尼佛’‘无二语’、‘普贤王’、‘三身者’、‘众生师’、‘妙法王’、‘法圣主’、‘能仁王’、‘善逝’、‘善说尊’‘无等尊’‘十力者’等等。

     等入:平等圆融地深入,平等地安住于三摩地当中。

     甚深:首先,甚深明了三摩地的‘甚深’,指的是胜义谛空性。无垢友阿闍黎认为:这里将空性称为‘甚深’的理由,是因为‘空性’超越了一切经验与极端。

     同样,《小品般若经》中也说:‘甚深相者,即是空义。’接著又说道:‘般若波罗蜜甚深难见难解,毕竟离故。’从这里可以知道,‘甚深’的意思,是说它超越了念头和言语。

     龙树大士在《中观根本慧论——观我法品》中说:

一切实非实, 亦实亦非实,

非实非非实, 是名诸佛法。

自知不随他, 寂灭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 是则名实相。

若法从缘生, 不即不异因。

是故名实相, 不断亦不常。

不一亦不异, 不常亦不断。

是名诸世尊, 教化甘露味。

     而在世亲菩萨的《十地经论》当中,透过‘寂静甚深’、‘寂灭甚深’、‘空甚深’、‘无相甚深’等等九种理由,来说明何谓‘甚深’。因为一般的阿罗汉、凡夫、外道等根本没有办法明了远离一切戏论、远离一切勤作思维的一切诸法的法性,这种法性是极为深奥的,所以叫‘甚深’。

     明了:这样甚深的境界,在佛陀的各别自证前能明明了了地完全照见,所以这种等持既是甚深的,又是光明的。“三摩地”,也即等持或禅定的意思。

     三摩地: 一般来说,佛陀一直都平等安住在三摩地当中,在法界中不会动摇,一直安住在空性中,因此他自己并不需要重新安住于三摩地。但是,在‘所化众’所要度化的众生眼中来看,佛陀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三摩地,他们(所化众)觉得佛陀进入一个新的三摩地,其实佛陀一直在三摩地当中。

     佛陀为什么要示现进入这样一个三摩地呢?因为佛陀藉由这样的三摩地,能够让当时以观世音菩萨为主的眷众们,理解甚深的空性。或者说,藉由这样的三摩地,佛陀让眷众们,了解到他的心意和他的世界,或他的境界。

     本来,在佛陀的境界中,入定和出定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这里之所以说佛陀入定,主要是为了在具有分别念的所化凡夫众生面前,显现色身的入定与出定而已。

     一般来说,佛陀的心意,除了他自己和其他诸佛之外,是无法被其他任何众生所理解、了解的,连声闻、缘觉,甚至大菩萨都无法知道。但是,佛陀拥有一种特殊的加持力,能够加持一般众生,或者说他的所化众,能够了解他到底在想什么。就像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当中提到:“尔时世尊起世俗心,作此心时,乃至虫蚁皆知佛意。”佛陀有一种力量,当他起世俗心,能让一些昆虫蚂蚁都能了解佛陀在想什么。

     总之,这里的‘甚深明了三摩地’,就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三摩地,接著谈谈‘三摩地’本身的意思是什么呢?他是指‘内心专注于对境上的一种状态。’或是一种集中精神的状态。

     从字面上来看,‘三摩地’有‘令心寂静安住’的意思。这是透过专注力和觉知力,帮助行者的内心不被外境所牵引,让自心的‘清晰’和‘稳定’这两个部分,平衡地安住在对境之上。

     三摩地很重要,《解深密经》中提到:‘三摩地,是大乘和小乘一切功德的根本。’由此可知,它是非常重要的。世亲菩萨也在《俱舍论》当中提到:“戒修胜如次,感生天解脱。”这句话的意思是,‘持戒’能够帮助我们升天、往生善道,‘禅修’能够帮助我们解脱。你想要解脱,要禅修、打坐。意思是说,没有三摩地,无法出离欲界,更不用说解脱了。因此这是很重要。

     法:‘法’这个字,梵文意思是‘达摩’,它本身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其中一个含义是‘秉持或维持’,是指一切的事物维持自性,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有一种‘自我持守’的特性,因此一切事物都被称为‘秉持’、‘持守’、或‘法’。

     然而这里‘法之异门’的‘法’,指的是‘佛陀的正法’正法又分证教二法,一般来说梵文的‘法’字有多种含意,此处指的是佛陀的法。

     ‘法’具有一种殊胜的维持能力。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依照阿底峡尊者的‘三士道’体系,说明如下:

     (一)下士道的法:能帮助众生维持在人天善道上,而不落恶道;

     (二)中士道的法:能帮助众生维持在一边寂灭涅槃的果位,而不落入轮回;

     (三)上士道的法:能帮助众生维持在佛果,而不落入轮回与一边寂灭的涅槃二边。

     佛法就具有这样特殊的维持能力。维持一般来说是指诸法维持自己的本体或自性,此处指的是佛法,因为佛法有以上所述‘殊胜的维持能力’。

     之:‘  的’是一种连接词。

     有些讲义中认为,“法之异门”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所有不同的法在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在世俗中如梦如幻地显现。

     异门:的意思,就是‘不同的类型’。所以‘法之异门’的意思,就是‘法的不同类型’,例如:二谛、四圣谛、三学等等不同的佛法类型。

     由于这里的‘法’,特别指的是正法当中的‘三摩地’。一般的‘法’是指一切事物,这里的‘法’是指‘正法’,‘异门’特别指的是‘三摩地’。

     因此‘法之异门’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指‘三摩地的不同类型’。因此‘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的意思,就是说某一种名为‘甚深明了’的特殊三摩地。

     复于:这边的‘复于’的意思是,不仅只有佛陀专注于甚深的空性中,观自在菩萨也进入了甚深的见地。

     尔时:当所有的眷属都在场,佛陀已经入于甚深禅定中时。佛陀进入甚深明了三摩地的下一刹那,紧接著就是观音菩萨安住在甚深空性的开始。因此称为‘尔时’。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是我们很熟悉的名称,在一些经典里面称为‘观世音’,两者都是指同一位菩萨,但名称的意义上有些不同:

     一, 观世音菩萨:这是从他救护苦难、利益他人的角度来取的名字。

     二, 观自在菩萨:这则是从这位菩萨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能够不刻意、自然自在观察空性的角度,也就是‘自利’的角度,而取的名字。

     ‘观世音’是从利他角度所取的名称,‘观自在’是从自身功德圆满的角度所取的名称。

     观自在菩萨实际上是一位仍然在修行,下一辈子就会成佛的菩萨。但是在某些经典中认为,其实观自在菩萨过去就已经成佛了,名字叫做‘正法明如来’。

     根据圆测大师的说法,‘已经成佛’的观自在菩萨,和‘将会成佛’的观自在菩萨,是不同的菩萨,但是名字一样,有此说法,他是唐朝玄奘大师的一位弟子,是韩国人。

     摩诃萨:的意思是大菩萨,指的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才称为大菩萨。

     如《入中论》中所讲:得一地以上才能称作菩萨;摩诃萨:指大菩萨,一般而言,处于三清净地(八、九、十地),才能说是大菩萨。为什么说是“大”呢?因为这三个地以上的菩萨,有广大的布施、智慧、能力,能入于广大的大乘法门,能降伏各种魔众等等。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

     这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跟佛陀很相像,他也透过了修行,安住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中,并且以智慧观察、照见、看到了五蕴的体性都是空性。这也是在暗示说,后世的修行者们,如果能够照见到五蕴空性的本质,就能够开显出般若的智慧。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颂——破见品》中说:

空无我妙理,诸佛真境界,

能坏众恶见,涅槃不二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指在所有的眷属中,观世音大菩萨也在行持般若波罗蜜多。“行”有几种意思:从广义来讲,阅读、听闻般若波罗蜜多等等,都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说,以般若为对境,以十种法行的方式来行持,叫行持般若波罗蜜多。此处观世音大菩萨的行,是指安住。当佛陀入于甚深禅定中时,观音菩萨也随着佛陀而入于智慧的境界中,观修(行持)并安住于般若波罗蜜多空性之中。

     十法行:在《般若经》中佛告阿难言:“受持此修多罗,有十种法,何等为十?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流传,四者谛听,五者自读,六者意持,七者广说,八者口诵,九者思惟,十者修行。阿难此十种法能受持此修多罗。”

     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中讲到十种法行曰:

此助伴应知,即十种法行。

               谓书写1供养2,施他3听4披读5,

                 受持6正开演7,讽诵8及思9修10。

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

     于此大乘有十法行,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他,四若他诵读专心谛听,五自披读,六受持,七正为他开演文义,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行。修行如是十种法行,所获福聚其量无边。

     般若:按印度讲义的解释方法,般若分三种:般若剑(断除五蕴自性)、般若金刚(摧伏苦蕴)、般若灯(破除无明暗昧)。总而言之,以一切相无分别智慧,证一切法空,就是般若。

     波罗蜜多:由般若即能到达彼岸,故名波罗蜜多。波罗蜜多分三种:世间波罗蜜多(能遮止三恶道苦)、出世间波罗蜜多(永断生死轮回后,获得寂灭之涅槃)、出世间的胜义波罗蜜多(观三界如梦,不乐欲于涅槃;观一切有情如幻,也不希求佛果,这是超越一切的诸佛菩萨之境界)。因为一切法皆自性涅槃,如果获得无住涅槃,即名获得胜义波罗蜜多。

     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这时,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一切有为法(器世间与有情世间的所有法),都可归纳为五蕴。所谓“五蕴”,汉传佛教又称五阴或五聚,表示积聚的意思,也即众多的色、受、想、行、识堆积在一起,覆盖了真如法性。五蕴当中的第一个,就是色蕴,然后依次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句话的意思表明,观自在菩萨已经现量地洞彻一切有为法都是空性。

     照见也分几种:

     凡夫的照见,是以总相与自相的方式见到,比如五蕴皆空,我们可能是以理论方式进行推测观察,以寻思分别念来照见五蕴是空性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见到五蕴的空性;声闻缘觉的照见,是通达一切五蕴皆是痛苦的因缘,五蕴为苦为集,以人无我的方式照见五蕴皆空;佛陀和菩萨的照见,是以法无我与人无我的方式完全照见五蕴皆空,其所照见的五蕴皆空境界是最圆满的。

     这一段的整个意思是说:当所有的眷属都在场,佛陀入于甚深禅定中时,观世音菩萨也随着佛陀入于智慧的境界中,观修安住般若波罗蜜多的空性,并通达五蕴体性都是空性。此处“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一句,可以直接说成“照见五蕴皆空”,这样就能和唐玄奘译本保持一致,因为意义上是相同的。

     虽然“度一切苦厄(离诸苦厄)”这句话,在藏文版中没有,但据我所知,包括玄奘译本在内的好几种汉文版的《心经》当中,都有“度一切苦厄”这句话,究竟是何原因,现已无从考证。不过我想,无论是西藏前译派的译师们,还是汉地的诸大译师,很多都是佛菩萨的化身,他们在翻译经论的时候,都是很慎重的,这句话应该有一定的来历,所以我还是稍加解释。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即:超越、远离了一切苦厄。所谓“苦厄”,也即苦难、痛苦之意。依照《俱舍论》的说法,痛苦分为三种:苦苦、变苦和行苦。在《大智度论》当中,又将痛苦分为两种,即内苦和外苦:

     1、内苦:内苦又分两种,即身苦和心苦。身苦:是指饥饿、疼痛、疲劳等肉体上的痛苦;心苦:也就是精神上的苦,像瞋怒、憎恨、嫉妒、忧虑、悲痛、哀悼、恐惧、苦闷等七情六欲;

     2、外苦:外苦是生存环境上的苦,包括虎、狼、蛇、蝎的毒害,风、霜、雨、雪的侵袭,以及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空气污染、食物中毒、台风、海啸等天灾人祸。以上讲了此经的缘起部分,也即《心经》是依靠什么样的因缘才出现。其中最主要的因缘,是佛陀入定。因为,如果佛陀当时不入定,观世音菩萨就可能得不到佛的加持而入于智慧定中,舍利子也不可能提出这个问题。印度以前很多的大讲义中都认为,《心经》出现的主要因缘,一个是佛陀入定的加持力;还有一个,是观世音菩萨透过佛的加持力,也行持般若波罗蜜多,并照见五蕴皆空。

     可能有人会问,在佛的众多眷属中,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是最主要的人物呢?依有些论师的说法:观世音菩萨当时是贵族,是法会最主要的负责人,因此舍利子向他提问。表面看来,诸佛菩萨集会,也像我们现在开法会时一样,有主要、次要的参与者,比如说法的上师、主持人、高僧大德、与会信众等等。在佛陀当时的所有眷属中,目犍连、舍利子、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是在佛陀身边经常出现分别能代表大小二乘的几位大弟子,所以在众多的弟子中,的确也有这样的差别。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这部经宣说的是大悲空性,佛陀以神通力照见,如果由观世音菩萨来宣讲,会有无量众生得到利益,故特意加持观世音菩萨行持般若波罗蜜多,并照见五蕴空性,蒙受佛的加持力,舍利子也特意向观世音菩萨提出这个问题。

     由此可看出,《心经》的主要人物只有三个,其中佛陀是最重要的。虽然整个过程中,佛只在最后说了一句“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其他所涉及的整个基、道、果的全部内容,都是由舍利子提出问题,观世音菩萨回答宣说的,但不管怎样,所有问题都是佛加持舍利子提出,并入定加持观世音菩萨回答宣说的。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说:

无我为度生,由人法分二,

佛复依所化,分别说多种。

如是广宣说,十六空性已,

复略说为四,亦许是大乘。

     龙树大士在《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中说:

欲自世间众,得无上菩提,

菩提心为本,坚固如山王,

悲心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寂天大阿阇黎在《入行论——智慧品》中说:

为度愚苦众,菩萨离贪惧,

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

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

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4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6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