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6


二)抉择经义分二:

一)以问答的方式而抉择;二)经佛认可而遣除怀疑。

一)以问答的方式而抉择分二:一 、提出疑问;二、 回答。

一、 提出疑问:

     (法成法师译):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

     时正当佛陀入定的时候,舍利子也在场,承蒙佛陀禅定威神之力的加持,他站起来双手合掌,恭敬地向观自在菩萨问道:“如果善男子希望修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那么,应当怎样修持般若波罗蜜多呢?”正当此时,当时所有眷属都在场,佛陀已入于甚深三摩地,而观世音菩萨在佛的加持下,也行持般若波罗蜜多,并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

     如果观世音菩萨自己没有照见五蕴皆空,就没有理由给舍利子解说,所以,当我们给别人讲经说法,尤其是讲佛经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在古印度,除了龙猛菩萨、无著菩萨等极少数的班智达以外,依靠自己的智慧来解释佛经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但现在依靠自己的智慧解释佛经的高僧大德却比比皆是。当然,有些高僧大德所讲的佛经,我们也很随喜赞叹,但有些法师连经文字面上的意思都不能解释,也不参考前辈大德的注解,只是随随便便地在念完一段经文后,就开始说一些世间的话,比如自己曾经到哪里怎样怎样,这样讲完一通之后,就算是一个颂词讲完了。这种传讲佛经的方式,在传统中是没有的。当然,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失去了讲佛经的传统,连传承都断了,所以佛经的讲解变得像世间某些学校讲课一样随心所欲。这样用自己的分别念来讲佛经,肯定会与佛经本身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我们在讲解佛经时,要尽量结合高僧大德们的教言,如果没有这些教言,自己就要格外注意,如果故意没有解释好佛经,是有很大过失的。当然,如果认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很好而无意中使自己的解释没能符合经义,其过失就不是很大。

     具寿舍利子:

     ‘具寿舍利子’中的‘具寿’,是古代印度长辈对于晚辈比较亲切的一种称呼,藏汉习俗中也有很多诸如‘千岁爷’、‘万岁爷’‘九千岁’、‘一万岁’等等的称呼,依据释迦光大师的《三百颂》律典中提到‘尊称的方式’时,认为晚辈应该要称呼长辈为‘尊者’,长辈称呼晚辈时则称为‘具寿’。

     无垢友大师的《心经》注解中说:“这部经文的结集者阿难尊者,年纪并没有比舍利子大,所以阿难称舍利子为具寿,并不合理。所以这里有这样的称呼,并不是基于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而是因为舍利子尊者已经断除了烦恼,因此阿难尊者称赞他为‘具寿’,所以此处的‘具寿’是一种称赞的称呼。”

     而‘舍利子’,又称为‘舍利弗’,梵文叫‘舍利弗陀罗’,‘弗陀罗’是‘孩子’的意思,舍利子尊者的母亲名叫舍利,也就是是‘百舌鸟’或‘鹙鹭’。舍利子尊者的母亲被称为‘百舌鸟’的原因,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她的眼睛非常漂亮,就像‘百舌鸟’一样,所以取名为‘舍利’;第二种记载是认为,当她怀有舍利子的时候,变得非常聪明,而且辩才无碍,因此被人家称为‘舍利’,也就是‘百舌鸟’。舍利子尊者,是佛陀最主要的弟子之一,另外一位是目犍连尊者。由于舍利子是佛陀众多弟子当中‘智慧第一’者,因此他自然就是在《心经》当中,对于‘甚深空性’发问的最佳人选。

     此经中的问题,是由舍利子向观世音菩萨提出的,因为一般人无法提出这样的问题。舍利子显现上虽然是小乘阿罗汉,但很多经论都认为,他实际上是大乘菩萨,在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心经》是《大般若经》的浓缩本,主要宣说般若,开发学人的大智慧,所以只有让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出面,才能与本经义旨相符,这就像宣说其他的一些经,比如《金刚经》时,佛会向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提问一样。因为没有一定的智慧,就很难提出空性方面的甚深问题。

     承佛威力:

     虽然舍利子是智慧第一,但是,大乘的甚深法义,并不是声闻众所能理解的,所以发问时,舍利子也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依靠了佛陀加持的威力而发问的,因此称‘承佛威力’。

     这里的‘威力’,指的是佛陀身口意三门之中,‘意’加持的威力。观音菩萨也是得到了佛陀的加持之后,才能够通达接下来要宣说的这些义理。

     由此可见,在接受到佛陀的加持之后,舍利子尊者和观自在菩萨以问答的方式来对谈,两人的对谈构成了整部《圣般若波罗蜜心经》的‘正宗分’部分。

     这部经典的直接宣说者,是观自在菩萨,并不是佛陀。然而,这不代表这部经典是非佛所说的经典,佛说的经典不一定要佛亲口宣说,佛经分成‘佛金口宣说的’、‘加持说宣说的’和‘开许宣说的’三种,《心经》的大部分内容虽然不是‘佛金口所说’,但是的确是‘佛加持所说’的经典。

     对于大乘的经典特别是有关般若经系列的经典,尤其是对《心经》做了许多介绍,但这可能会衍伸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大乘经典,真的是佛说的吗?

     许多小乘学者认为:大乘的经典与教理,并非佛说,而是由龙树菩萨或无著菩萨所开创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小乘自己的经典与论典’,以及‘历史事实’这两个角度来解释。

     一,从小乘自己的经典与论点说明

     小乘佛教在公元初期有非常多的部派,其中最主要也最根本的部派有两个,也就是说一切有部和众敬部。

     在‘说一切有部’解释戒律的经典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告诉出家僧众,佛的经典总共可以分成十二种:‘契经1、应颂2、记别3、讽颂4、自说5、因缘6、本事7、本生8、方广9、希有10、譬喻11、论议12’,这十二种经典分类称作‘十二分经’。

     这十二分经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方广’,所谓的‘方广’,指内容非常庞大、广泛的意思。

     同时,在另外一个小乘的根本部派,也就是众敬部在一部界定戒律的经典中,则将经典分成九种即 ‘修多罗1、祇夜2、授记3、伽陀4、忧陀那5、如是语6、本生7、方广8、未曾有9。’这当中也提到‘方广’这个部分。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小乘各派别都主张经典中,有一个‘方广’部,那这个‘方广’的经典,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小乘佛教中,有一部非常具有权威性的论典,叫做《大毗婆沙论》,是由五百位‘说一切有部’的阿罗汉尊者同时编撰而成的,有一百卷,里面仔细地阐述了公元一、二世纪时,印度小乘佛教各个部派的思想,以及许多大师们的主张。

     在这样一部小乘共许的经典中,很清楚提到说:‘胁尊者言:此中般若说名方广。’这边的胁尊者,是一位‘说一切有部’早期的思想大师,据说是马鸣菩萨的老师。这位尊者年纪很大了才出家,出家之后,他就严守头陀戒律‘头陀’是一种僧众中的苦行,完全不躺不卧,因此他的双胁、也就是腋下,完全不会碰触床板,他因为修持这样的苦行,因此被称为‘胁尊者’。

     我们可以看到,‘说一切有部’的这部论典《大毗婆沙论》,明确说到‘说一切有部’的大师‘胁尊者’认为:般若经就是方广部,也就是说,说一切有部、也就是小乘佛教,是支持‘般若经是方广部’这种说法的。

     而前面我们引用的说一切有部的律典中,谈到‘方广部’是属于十二分经中的其中一种,而在众敬部的律典中也谈到‘方广部’是属于九种经典中的其中之一、这样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小乘也认为大乘的般若经典,是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方广部’的经典。

     除此之外,在小乘佛教部派的无畏山部传承的经典中,也明确地谈到了‘十波罗蜜’,另一个小乘部派说出世部所传承的、一部名为《大事》的佛陀传记中,则提到了修行的‘十地’,这些内容其实都是属于大乘特有的内容,小乘不会细说十波罗蜜等,这可能需要一个宣说的能力,否则可能说不出来。

     还有很多小乘自己的经论证据,可以证明大乘的经典是佛说的。

     二,从历史事实上分析

     从历史事实来看,根据现代学者们的研究与纪录,龙树菩萨是大约在公元150年前后出生的大乘祖师,而目前已知,最早翻译的大乘经典是公元179年,由大月氏(大肉汁)国的支谶译师,是从梵文的《般若八千颂》,翻译到中文,称为《道行般若经》。从这个时间上来看,我们可以断定这部《道行般若经》在印度流传的时间,一定早于龙树菩萨出生的时间,所以才会被支谶译师带来中国并进行翻译为中文。总之,‘大乘佛教由龙树菩萨创建’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从以上这些经论根据与历史事实来看,可以断定大乘佛教的经典与思想,都并不是由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等后代学者所创建的,而是由佛陀亲自所宣说的一种法教。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很多小乘论师们不相信‘大乘经典是佛陀所宣说’的呢?可能关键的原因有两种: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大乘经义庞大:

     大乘经典的内容、体系非常庞大,而人道众生的寿命又很有限,记忆力也不敏锐,相对而言夜叉、龙族和天人则在寿命或记忆力上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大量的大乘经典都寄存在这些众生们的世界之中,而不是在人道之中,所以早期的小乘部派行者们并不知道有这些经典的存在,这也是非常合理的。

     ‘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典之中谈到,当时佛陀为何把大乘经典嘱咐给人和天人,是因为他认为:若只是交给天人,天人只顾享受,不顾法,太放逸靠不住;但若只交给人,寿命又太短──因此只能同时交给人和天人。

     藏传佛教中另有一个有趣说法说,佛陀圆寂之后,天龙八部讨论由谁来保管般若经典,起了很大的争执,最后,他们竟然开始动手抢夺。据说,当时龙族抢走了《大般若经》,他们很聪明,天人抢走了《一万八千颂》,《般若两万颂》则被人类拿走了,还有《一万颂》是被阿修罗抢走。最后,那可怜的多闻天王,只能捡走剩下的最后那一部《般若八千颂》。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大乘经义深奥:

     因为大乘的义理极为深奥,一般小乘行者无法理解,如前所述,在经典结集的过程中,佛陀嘱咐诸大菩萨一起结集经典,因为大乘有前述《经庄严论——功德品》中所说的所缘大、修行大、智慧大、精进大、方便大、成就大、事业大七种不共特征超胜小乘,并且在见、修、行、果等任何方面都远远超乎小乘行人的行境。这种主张在龙猛菩萨的《大智度论》、《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弥勒菩萨的《大乘经庄严论——证成大乘品》与寂天菩萨的《入行论–智慧品》等著作里,一再不停地提及,所以我想在此处博引大乘车轨师圣龙猛菩萨、弥勒菩萨及悲天愍世的大阿阇黎寂天菩萨等的论著为据就小乘辩大乘非佛说的谬误之举略作观察。

     龙树大士在《教王宝鬘论–国王行为品》中云:

如来密意说,非易了知故,

说一乘三乘,中立护自身。

中立无成罪,嗔罪不成善,

故欲己善者,切莫嗔大乘。

     如来以密意所说的一切圣言,有一般与特殊、文从义顺(文字和含义一致)、文义悖谬(文义不一致)等许多情况,因此,并非智慧浅薄者轻而易举便能理解的。为此,大乘的多数论典中说归根到底为一乘,而另有说究竟三乘,后面的说法是带有密意而说的,因此是不了义。前面的说法不含有密意,所以万万不可妄加诽谤。按照法界(如来藏)而言,由于众生的自性住佛性无有差别,故而究竟只有一乘,这一点依理成立,而各自分开的三乘不合理。观待所化众生的意乐而宣说三乘这并非是真实了义的,《楞伽经》中云:“为引诸凡愚,我说乘分类,然乘无安立,我言唯一乘。”根据众生积累资粮、智慧高低的不同而安立三乘。比如,为了解除长途跋涉旅客的疲劳,而次第住宿、行进。同样,轮回的路途遥遥,为了让疲惫不堪、无力勤行甚深之道的智慧低下者暂时休息而使内心不再流转,而说三乘,因为《楞伽经》中说:“此外,大慧,烦恼障与业习气未断之故,于一切声闻、缘觉未说一乘。未证悟法无我、未断除有实之死堕故说三乘。”又云:“通达一乘非我莫属,而外道、声闻、缘觉、梵天等未得,尽断所取能取分别永不复生之故说一乘……”

     另外,所有声闻、缘觉的无我本身也与法界相同,因为上行梵语中称那雅那,所以仅从是乘这一点是相同的,所有声闻缘觉暂时尽管已经得到解脱,但与大乘的究竟解脱比较起来,只是相似的解脱。关于究竟一乘,《妙法白莲经》中云:“授记舍利子未来时成佛,名号莲光佛。”此经中又云:“如此说涅槃,汝脱轮回苦,汝仍未涅槃,当觅佛此乘。”可见,经佛陀劝请而令诸位声闻起灭尽定。《三摩地王经》中云:“一切众生将成佛,此无任何非器众……”《吉祥鬘狮吼经》中说:诸位声缘阿罗汉,如挥刽子手之宝剑般畏惧轮回,他们还没有灭尽生,由于未断除生而距离涅槃遥远,他们还有若干所要断除的法。其中宣说了有关的许多道理。

     如果有人问:那么,为什么对他们宣说尽智与无生智呢?

     那说明此经中是不了义,宣说声闻缘觉的证悟与解脱智也并非究竟而是不了义的。本论中说大乘的无生与尽智、无生智一致,也很明显是指在有必要情况下的不了义说法,而且也指明并非所有见解都与大乘相同。《楞伽经》中说:所有声缘因断除业惑而不转轮回,也就是说暂时从无漏法界中不退转,把他们称为不可思议的士夫,他们的断证与解脱均不究竟,如同火灭一般涅槃而尽劫数之中安住于清净佛刹莲花苞中,后来依靠无量光佛等诸佛的光芒激发而醒悟后步入大乘。此经中阐述了许多这样的道理。如果对佛陀所说的一切密意不能如实决定通达,那么绝对应当保持中立而维护自己,以免毁坏自己。不起怀疑、不置可否永远也不会成为罪业,经中说:“处于中立我不说谓舍法者。”以自己未通达作为理由,而嗔恨正法实在是罪大恶极,丝毫也不会成为善事。所以,凡是欲求自我完善的众生都切莫嗔恨大乘,对此万分谨慎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实在不该由耽著自道是至高无上的终点而嗔恨大乘道进而加以诋毁。我们务必要想到,此大乘是最终一切有情走向不住一切之涅槃法界的唯一寂静门,而依于如来言教本该生起恭敬心。《摄集经》中云:“如是无怯趋入菩提心,此乃一切正士胜盔甲,何故此谓大乘之菩提,驾彼令诸有情至涅

槃。”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5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7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