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97


五、(抉择四圣谛为空性):

     (法成法师译):无苦集灭道,

     (玄奘大师译):无苦集灭道,

     四谛是佛陀初转法轮、第一次说法时候的主要内容,也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所谓的‘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其中的‘苦谛、集谛’,是在讲解轮回的起因和结果,‘灭谛、道谛’则是在讲解涅槃的起因和结果。

     我们之前提到,十二缘起有分成‘顺’、‘逆’两种,‘顺十二缘起’是在详细分析‘苦谛和集谛’,而‘逆十二缘起’则是在细致阐述‘道谛跟灭谛’。

     苦集灭道:也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也叫四圣谛。“谛”的意思,是指真实无虚。

     名言中的苦集灭道,大家应该清楚,释迦牟尼佛在一转法轮中,主要就是宣说四谛法门。首先我们知道,三界轮回都是痛苦的,这叫了知苦谛;这个痛苦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集谛,也就是业和烦恼。苦谛和集谛,是轮回的因和果,苦谛是轮回的果,集谛是轮回的因。后面的灭谛和道谛,又包括在涅槃中,灭谛是涅槃的果,道谛是涅槃的因。为什么苦谛是轮回的果呢?因为所有的众生都处于痛苦中,苦苦、变苦和行苦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众生的身心。

     苦苦:是指身心受到猛厉煎熬,众苦交聚、苦上加苦、雪上加霜、痛不欲生的痛苦。比如地狱、饿鬼、旁生三恶道所受的苦。

     变苦:是失去快乐后所感受到的,乐极生悲、喜筵终散、官场失意、家庭失和等痛苦。比如,欲界天人虽然比人间快乐得多,但这种幸福终有尽期,谁都免不了死堕之苦,这就是变苦。

     行苦:是指诸行无常、迁流不息,没有前面的幸福,就没有后面的痛苦的无常之苦。

     欲界众生三苦俱全,色界有变、行二苦,无色界一般只有行苦。按照另一种说法:苦苦是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旁生道所受之苦;变苦是欲界六天及色界天人所受之苦;行苦是无色界天人所受之苦。欲界众生有欲界的痛苦,色界众生有色界的痛苦,无色界众生有无色界的痛苦。苦苦、变苦、行苦这三大苦日日逼迫摧残着众生的身心。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颂——明破乐执方便品》中云:

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

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这些痛苦的来源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相续中有无明烦恼,所以在前世造了各种各样的业,业与烦恼,就是痛苦的根源。

     苦谛的来源,就是集谛——业与烦恼。要断除集谛,必须依靠智慧。按照小乘的观点,轮回的痛苦最后肯定可以灭除,痛苦的灭除,就叫灭谛。但灭谛不可能无缘无故而来,必须依靠修道,所以,灭谛的因,也就是道谛。

     断除烦恼的方法多种多样,净土宗以一心念佛的方式来修持道谛;密宗依靠上师的窍诀来认识心的本来面目,从而断除一切烦恼;禅宗有一种方法,是参话头,比如上师问弟子:“念佛的是谁啊”等等,以这样的方式来观修、安住,这就是所谓的顿悟法门。虽然大乘有大乘的窍诀,小乘有小乘的窍诀,但不管什么样的窍诀,都有它不共的殊胜之处,都是度化某种根基众生的方便,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所有的目的,就是要断除三界轮回中的痛苦,最后现前灭谛。

     然而,所有这些,都只是名言中的显现。在我们的现相、名相中,应该有这样的取舍;在胜义中对道谛、苦谛等等的本体进行一一观察时,就根本不可能找到。

     现在我们就以龙猛菩萨出世离俗的理证来抉择佛经中经常提到的苦、集、灭、道四圣谛。

《中论——观四谛品》

     本品观察四谛——苦集灭道。佛陀说,整个世间都是苦谛,一切痛苦的来源就是集谛,要断除集谛必须现前灭谛,要现前必须依靠道谛。这个道理不仅世间人不懂,外道宗派也从未提及,唯独佛教才如是宣说。所以很多大德都讲,《中论》第二十四品只破斥小乘宗以及唯识宗论师所承许的四谛实有的观点,因为世间人及外道根本不知何谓四谛。

     有些人不理解空性,一听说万法是空性就产生邪见:如果一切是空性的话,那四谛、三宝、因果也都不存在了,那是不是跟顺世外道没有差别?既然四谛、三宝乃至因果都不存在,那以后就没有任何束缚了……我非常担心你们不能了解本该了解的东西——胜义中诸法不存在的道理,反而趋入不该趋入的见解——断灭之见。其实,四谛不存在是就最究竟的实相而言的,许多修行人始终认为苦集灭道四谛实有存在,这就是没有通达胜义中无有四谛的道理所致;而在能取所取未消于法界之前,四谛是无欺存在的。

(断除无有四谛之太过——观四谛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对方观点;二、破彼等观点。

一、(宣说对方观点)分六:一、无有四谛之过;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三、无有八果之过;四、无有三宝之过;五、无有因果之过;六、无有世间名言之过。

一、(无有四谛之过):

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如果一切万法都是空性,无生亦无灭,那么也就没有四圣谛法了。

有实宗向中观宗发太过说:你们否认一切万法的存在,如果一切万法真的像石女儿、兔角一样不存在,那就会有非常大的过失。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已宣讲了四谛法,如果一切万法无生无灭,就失坏了四谛法。

     四谛也叫四圣谛。为什么叫圣谛呢?《明句论》中说:灭谛和道谛是圣者断除烦恼的所证和所修,所以是圣谛。但苦和集为什么也叫圣谛呢?因为凡夫人的五蕴是苦,五蕴的来源——业和烦恼是集,这二者都是圣者所见,并非凡夫所能通达,从圣者才能通达、才能断除的角度来讲这也是圣谛。凡夫人为无明病患所蒙蔽,故不能通达五蕴是痛苦的道理,就像某些病人品尝不出苦味一样。就像十几岁的小孩子,尽管大人再三说:“好好学习,这很重要……”但他始终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只有长大以后才真正体会到读书的重要。同样,凡夫人目光短浅,只知享受生活,即使圣者告诉他们生活的真实本面——苦,他们也无动于衷,只有当他们获得圣者果位时才知道圣言不虚。就如一根毛发落入手掌中不会被发觉,而落于眼中就会极为敏感一样,凡夫粗大的分别心不但认识不到痛苦,反而将痛苦误认为快乐,而在圣者的智慧眼目看来,这的的确确是真实的痛苦。

    《明句论》说:凡夫人也可以知道一切感受是痛苦,但这并不能说明凡夫已通达了苦谛。因为,受蕴只是五蕴中的一个,而且仅仅从道理上通达受蕴是苦并不是通达苦谛,只有像圣者那样现证五蕴皆苦才算真正通达苦谛。圣者和凡夫有天壤之别,这种差距到底有多大可能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但对比一下修行者和世间人在见解、行为等方方面面的差别,也可大概类推凡圣之间的差距。

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

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

     以没有四谛的缘故,见苦谛、断集谛、证灭谛、修道谛,这些事都不存在。

     一般来说,苦以逼恼为义,即一切有为法的心行,恒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所以名为苦。苦有三种:苦苦、坏苦、行苦。在轮回中众生接连不断地一直感受痛苦,这一切痛苦的来源是集——业和烦恼,如果不想受苦就必须断掉集,就好比不想要毒树的果则必须断掉毒树的根一样。而断苦集必须依靠修道,修道究竟也就现前了灭谛。现前灭谛时业和烦恼已连根断除,这样就获得了解脱。

     弥勒菩萨在《大乘宝性论——事业品》中云:

当知疾病当断因,当得乐住当依药,

苦因灭彼如是道,当知当断当证依。

     佛经中也说:

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

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有实宗认为:如果四谛是空性,那么见苦、断集、证灭、修道也就不存在了,你们中观宗所秉持的是多么可怕的见解啊!

三、(无有八果之过):

以是事无故,则无有四果。

无有四果故,得向者亦无。

     以四谛不存在的缘故,四种圣果不存在;四果不存在的缘故,得四向的圣者也不存在。

     我们经常讲的沙门四果就是预流果、一来果、无来果和阿罗汉果这四种圣果,四果再加上四向就成了八果。按照小乘的观点,沙门四果可对应见道、修道及无学道,它们都离不开四谛,所以,四谛不存在四果也就无法安立。

     先介绍一下四果。预流果是见道位,一般来说见道分十六个刹那,前十五刹那是预流向,第十六刹那才得果。见道之后开始修道,修道的所断共分三界九地,各地又分九品。欲界的九品烦恼分为上中下,上中下各自又分为上中下。第二是一来果,“一来”指还要再来欲界一次,欲界前六品修所断烦恼已经断尽、欲界后三品修所断烦恼还未断,这就是一来果。第三是不来果,“不来”指不再来欲界,当欲界的九品修所断烦恼全部断尽时获得不来果。菩萨会乘愿再来欲界度化众生,但声闻行者一味追求自己的安乐,所以当他断了欲界的九品修所断烦恼以后就不会再来欲界了。第四是阿罗汉果。欲、色、无色三界的修所断烦恼全部断尽以后得阿罗汉果。按大乘的观点,阿罗汉断尽的只是烦恼障,其相续中还有所知障。

     接着介绍四向。预流向是尚未得预流果而正在趋向于它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见道位的前十五刹那中住于将要遍证四谛的境界;一来向包括预流果,是预流圣者正趋向一来果、还未得到一来果时的状态,它已超越预流,趋向后果;不来向就是指正在前往不来果的圣者;阿罗汉向是正在前往阿罗汉果的圣者。

     四果四向是声闻所承认的八种圣贤。如果四谛不存在,那么住四果圣者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四果圣者不存在,住四向者也就不存在了。这是对方的第三个责难。

四、(无有三宝之过)分二:一、广说;二、摄义。

一、(广说)分三:一、僧宝不存在之过;二、法宝不存在之过;三、佛宝不存在之过。

一、(僧宝不存在之过):

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

     如果没有八种贤圣,也就不会有僧宝。

     对方认为,如果没有八种贤圣,那么僧宝就不存在了。

     大小乘都承许圣者即是僧宝,大乘一地以上的圣者如文殊、普贤,以及小乘预流向以上的圣者如舍利子、目犍连,他们都是圣者,所以都是僧宝。

     或许有人会想:除了圣者其余就不算僧宝了吗?答:僧宝可分为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两种。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共同小乘中承认……僧众有凡夫僧众与圣者僧众两种,凡夫小僧为沙弥、沙弥尼及居士,是众生之福田故;大僧为具近圆戒者,即是说比丘为大僧众,四位比丘以上称为僧众;圣者僧众是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来向、不来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以前有人问:居士享用法会供斋合不合理?根据《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这个教证,居士也是众生的福田,也应该成为应供处,所以五明佛学院也开许居士享用供斋。

     佛经中也说:

天人妙衣饮食等,恒沙劫中供众生,

不若布施一居士,一日所获功德大。

二、(法宝不存在之过):

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

     没有四谛的缘故,也不会有法宝。

     严格来讲,法宝并不是经书,只有自相续中真正现前佛法的意义才是法宝。按大小乘上分对法《阿毗达磨集论》及下分对法《阿毗达磨俱舍论》的观点,法宝包括教法和证法。从证法而言,真正的法宝只有灭谛,何时相续中获得灭谛便有了最究竟的法宝;道谛是现前灭谛的因,所以也是法宝。而教法能诠释证法,是证法的因,所以也是法宝。但是,如果四谛不存在,那法宝也就不存在了。

     世亲论师在《阿毗达磨俱舍论》中云:

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

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

三、(佛宝不存在之过):

若无法僧宝,岂能有佛宝?

     如果没有法宝和僧宝,怎么能有佛宝?

     依照小乘宗的观点,释迦牟尼佛一定依靠法宝现前过沙门四果中的一种,所以没有法宝和僧宝,佛宝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佛宝的因就是法宝和僧宝。

     佛陀因地为菩萨时曾广行六度万行,这一点在名言中是不必怀疑的。《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记载了很多佛陀因地时布施身肉以后以谛实语令身体恢复的公案,如果不是圣者这是很困难的(当然凡夫中也有大悲心非常强烈的,就像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绕杰达,但一般来讲只有圣者才能这样做)。所以佛陀以前一定先成了圣者,如果不曾当过圣者成为僧宝,不曾修持证法具足法宝,佛宝岂能现前?

     另外,也可以说佛宝本身即是法宝和僧宝,佛陀已经修道圆满,所以是究竟无学的僧宝;佛陀已证得究竟灭谛,所以也是究竟法宝。因此,没有法宝和僧宝,又如何安立佛陀呢?

    《宝性论——总说品》云:

胜义诸众生,皈处唯一佛,

能仁法身故,僧究竟亦彼。

二、(摄义):

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

     这样宣说空性的人就破坏了三宝。

     对方认为:万法如果真的是空性,那三宝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岂不是断了众生的慧命?

     其实,中观宗并不破名言中的四谛、三宝,只是在抉择胜义谛时才遮破这一切。现在很多人没有闻思过中观,讲《般若经》非常困难,讲《华严经》就更困难,因为他们认为“一切不存在”的话,名言的万法就难以建立。

     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分开二谛,胜义中抉择空,名言中说显现,这样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云:

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

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

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

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

五、(无有因果之过):

空法坏因果,亦坏于罪福。

     承许空性还会破坏因果,也会破坏罪福业。

     具有因果正见的人都承认因果报应:造十种善业必然转生善趣得乐果,造十种不善业必然转生于恶趣得苦果。如果承认万法皆为空性,那么善恶因果就不存在了,那修行人断恶修善还有什么实义呢?所以对方认为:中观宗的观点远离了佛陀的教言,因此不合理。

六、(无有世间名言之过):

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

     承认万法空性也毁坏了一切世俗法。

《明句论》陈述对方的观点说:如果一切法是空性,那么吃饭、喝水等名言也就被一概否认了。但佛经中却说“世人怎么承认,我也随顺世间而承认”,所以承许空性不合理。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96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98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