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课 四(宣说戒律度)分二:一、具足殊胜戒律之功德;二、宣说戒律胜劣之分类。 一、具足殊胜戒律之功德:
依靠戒律,能使希求寂灭涅槃者变得超胜,因为戒律如同趋往解脱的双足一般。本体的差别:菩萨的戒律住于十力者的行境,十力者是指佛陀,菩萨的戒律就是随学佛陀的戒律,与作意劣道等不相关联,并且不被大乘道的一切所断之垢所染,因此戒律无有缺失,这已说明了严禁恶行戒。戒律的所为即随行于所有一切善法,防护违品,实行对治,以此作为戒律的本体,这称为摄集善法戒。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将如此护持戒律回向大菩提,即是饶益有情戒。以上略说了戒律的本体。 《发菩提心经论·尸罗波罗蜜品》云: [云何菩萨修行持戒?持戒若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持戒则能庄严菩提之道。菩萨为欲调伏众生令离苦恼,是故持戒。修持戒者,悉净一切身、口、意业,于不善行心能舍远,善能呵啧[1]恶行毁禁,于小罪中心常恐怖,是名菩萨初持戒心。修持戒故,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是名自利。教化众生令不犯恶,是名利他。以己所修向菩提戒,化诸众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因修持戒,获得离欲乃至漏尽[2]成最正觉,是名庄严菩提之道。戒有三种,一者、身,二者、口,三者、心。持身戒者,永离一切杀、盗、婬行,不夺物命、不侵他财、不犯外色,又亦不为杀等因缘及其方便,不以杖木瓦石伤害众生。若物属他、他所受用,一草一叶不与不取。又亦未尝眄睐[3]细色[4],于四威仪恭谨[5]详审[6],是名身戒。持口戒者,断除一切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常不欺诳离间和合、诽谤毁呰[7]、文饰[8]言辞,及造方便恼触于人。言则至诚柔软忠信[9],言常饶益劝化修善,是名口戒。持心戒者,除灭贪欲、瞋恚、邪见,常修软心,不作过罪,信是罪业得恶果报,思惟力故不造诸恶,于轻罪中生极重想,设误作者恐怖忧悔[10]。于众生所不起瞋恼,见众生已生爱念心,知恩报恩心无悭悋[11],乐作福德常以化人,常修慈心怜愍一切,是名心戒。是十善业戒,有五事利益,一者、能制恶行,二者、能作善心,三者、能遮烦恼,四者、成就净心,五者、能增长戒。若人善修不放逸行,具足正念分别善恶,当知是人决定能修十善业戒。八万四千无量戒品,悉皆摄在十善戒中。是十善戒能为一切善戒根本,断身、口、意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名为戒。戒有五种,一者、波罗提木叉戒[12],二者、定共戒[13],三者、无漏戒[14],四者、摄根戒,五者、无作戒[15]。白四羯磨[16]从师而受,名波罗提木叉戒。根本四禅、四未到禅,是名定共戒。根本四禅、初禅未到,名无漏戒。收[17]摄诸根、修正念心,见、闻、觉、知,色、声、香、味、触不生放逸,名摄根戒。舍身后世更不作恶,名无作戒。菩萨修戒,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以不共故名善持戒,善持戒故则能利益一切众生。持慈心戒,救护众生令安乐故。持悲心戒,忍受诸苦拔危[18]难故。持喜心戒,欢[19]乐修善不懈怠故。持舍心戒,怨亲平等离爱恚故。持惠施戒,教化调伏诸众生故。持忍辱戒,心常柔软无恚碍[20]故。持精进戒,善业日增不退还故。持禅定戒,离欲不善长禅支[21]故。持智慧戒,多闻善根无厌足故。持亲近善知识戒,助成菩提无上道故。持远[22]离恶知识戒,舍离三恶八难处故。菩萨之人持净戒者,不依欲界、不近色界、不住无色界,是清净戒,舍离欲尘、除瞋恚碍[23]、灭无明障,是清净戒。离断常二边、不逆因缘,是清净戒。不着色、受、想、行、识假名之相,是清净戒。不系于因、不起诸见、不住疑悔,是清净戒。不住贪、瞋、痴三不善根,是清净戒。不住我慢、憍慢、增上慢、慢慢、大慢,柔和善顺,是清净戒。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不以倾动,是清净戒。不染世谛虚妄假名,顺于真谛,是清净戒。不恼不热、寂灭离相,是清净戒。 取要言之,乃至不惜身命,观无常想生于厌离,勤行善根勇猛精进,是清净戒。菩萨摩诃萨修行持戒,不见净心,以离想[24]故,是则具足尸罗波罗蜜。] 《大方广佛八十华严·离世间品》: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戒。何等为十?所谓:(1)不舍菩提心戒;(2)远离二乘地戒;(3)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4)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5)修一切菩萨所学戒;(6)于一切法无所得戒;(7)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8)不著一切如来身戒;(9)思惟一切法离取著戒;(10)诸根律仪戒。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戒波罗蜜。”] 《菩萨璎珞本业经·大众受学品》云: [佛子!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佛子!始行菩萨若信男若信女中,诸根不具、黄门、婬男、婬女、奴婢、变化人受得戒,皆有心向故。初发心出家欲绍菩萨位者,当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行功德藏根本,正向佛果道一切行本。是戒能除一切大恶,所谓七见六著[25],正法明镜。佛子!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受门: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摄众生戒,所谓慈、悲、喜、舍化及一切众生皆得安乐;摄律仪戒,所谓十波罗夷。] 二(宣说戒律胜劣之分类)分三:一、以回向而分;二、以发心而分;三、以有无慢心而分。 一、以回向而分:
假设以想要证得独觉菩提、声闻阿罗汉果的心守护戒律,观待大乘而言,那位行者就已经破戒了,意乐愚昧无知,也失毁行为,因为从大义中堕落的缘故,失坏意乐和加行。如果守护戒律,回向于成就消除二障的寂灭殊胜无上菩提,那么即便那位行者以勤于享受五种欲妙的方式安住,也称为安住于戒律波罗蜜多者,因为为了殊胜道果趋入而无有退失的缘故。 《佛说华手经》云: [“舍利弗!如人恶心出佛身血,若复有人破戒、不信、毁坏、舍离是菩萨心者,其罪正等。舍利弗!置是恶心出佛身血,我说具足五无间罪;若人毁坏菩萨心者,其罪过此。何以故?起五无间罪,尚不能坏一佛之法,若人毁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法。舍利弗!譬如杀牛,则为已坏乳酪及酥。如是,舍利弗!若人破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慧。是故,舍利弗!若人破戒、不信、呵骂、呰毁坏菩萨心,当知此罪过五无间。舍利弗!置是无间之罪。令四天下满中阿罗汉,若有一人皆夺其命。汝意云何?是人得罪宁为多不?” 舍利弗言:“甚多。世尊!” 佛言:“我今告汝:若人呰毁坏乱菩萨,令其信受,舍离是心,失佛智慧,比前罪者,百分、千分、百千万分尚不及一,乃至譬喻亦不能及。何以故?虽夺尔所阿罗汉命,而不能障诸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佛不虚行,不障如来象王回观、师子奋迅、无见顶相,不障如来吹百千种具足法贝,亦不妨转无上法轮,不障圣主自在神力,亦复不障能知众生诸根利钝、种种欲乐、差别智慧。舍利弗!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成大乘坚誓庄严;若有人来坏乱此心,令其退舍,是人则障佛十种力,乃至众生种种欲知。] 菩萨当如何取舍众生来作饶益呢?圣龙猛菩萨在《菩提资粮论》中云: [问:菩萨应舍众生、为不应舍? 答: 菩萨于众生,不应得舍弃; 当随力所堪,一切时摄受。 菩萨摩诃萨常念利乐诸众生等,若为贪、瞋、痴所恼,登[26]于悭悋、破戒、恚恨、懈怠、乱心、恶智之道,入于异路,此等众生所不应舍,于一切时说施、戒、修,随力所能应当摄受,不应舍弃。 菩萨从初时,应随堪能力, 方便化众生,令入于大乘。 此登大乘菩萨于众生中,随所堪能从初应作,如前方便波罗蜜中所说方便,应当精勤以诸方便教化众生置此大乘。 问:何故菩萨但以大乘教化众生,不以声闻、独觉乘也? 答: 化恒沙众生,令得罗汉果; 化一入大乘,此福德为上。 若教化恒河沙等众生得阿罗汉果,此大乘福胜过彼声闻等乘教化福,以种子无尽故。此所有种子,能为余众生等作菩提心方便。亦以出生声闻、独觉故,此福胜彼。此福胜者,大乘于声闻、独觉乘为上故。 又,菩提心有无量无数福德故。 又,由大乘,三宝种不断故。是故欲求大福,应以大乘教化众生,不以余乘。 问:诸摩诃萨岂唯以大乘教化众生,不以声闻、独觉乘耶? 答[27]: 教以声闻乘,及独觉乘者, 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若中、下意众生,舍利他事,阙于大悲,不堪以大乘化者,乃以声闻、独觉乘而化度之。 问:若有众生不可以三乘化者,于彼应舍、为不舍也? 答: 声闻独觉乘,及以大乘中, 不堪受化者,应置于福处。 若有众生喜乐生死,憎恶解脱,不堪以声闻、独觉及大乘化者,应当教化置于梵乘四梵行中。若复不堪梵乘化者,应当教化置于天乘十善业道及施等福事中,不应舍弃。 问:若有众生喜乐世乐,于三福事无力能行,于彼人所当何所作? 答: 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脱化, 便以现世利,如力应当摄。 若有众生专求欲乐不观他世,趣向地狱、饿鬼、畜生,不可教化令生天解脱者,亦当愍彼智如小儿,如其所应现世摄受,随己力能以施等摄之,愍而不舍。 问:若菩萨于此似小儿相诸众生所,无有方便可得摄化,当于彼人应何所作? 答: 菩萨于众生,无缘能教化, 当起大慈悲,不应便弃舍。 若菩萨于喜乐罪恶可愍众生中,无有方便能行摄化,菩萨于彼当起子想,兴大慈悲,无有道理而得舍弃。 问:已说于众生中应须摄受,未知摄受方便云何? 答: 施摄及说法,复听闻说法, 亦行利他事,此为摄方便。 诸菩萨为摄受众生故,或以布施为摄方便,或受他所施;或为他说法,或听他说法;或行利他,或以爱语,或以同事;或说诸明处,或教以工巧,或示现作业,或令病者得愈,或救拔险难。如是等名为摄受众生方便。当以此诸方便摄受众生,不应弃舍。 问:以如是等摄受方便摄众生已,成就何利? 答: 所作益众生,不倦不放逸, 起愿为菩提,利世即自利。 此中菩萨作愿利益世间者,发如是意:“凡利世间事,我皆应作。”立此誓已,于诸众生所作事中,不应疲倦、不应放逸。又当作念[28]:“若利世间即是自利。”是故菩萨于利乐众生因缘,不应弃舍。] 《佛说罗摩伽经》云: 不思议等劫,常求善知识, 宁堕三恶道,不舍菩提心。 百千微尘劫,赞叹一切德, 众劫犹可尽,功德无穷已。 菩萨受持尸罗波罗蜜当行如下。 《旧杂譬喻经》云: [昔有梵志从国王匃[29],王欲出猎,令梵志止[30]殿上,须我方还。乃出猎追逐禽兽,与臣下[31]相失,到山谷中与鬼相逢,鬼欲啖[32]之,王曰:“听我言。朝来于城门中,逢一道人从我匃,我言:‘止殿上待还。’今乞暂还,与此道人物已,当来就卿受啖。” 鬼言:“今欲啖汝,汝宁肯来还?” 王言:“善哉诚无信者,我当念此道人耶?” 鬼则放王,王还宫出物与道人,以国付太子,王还就鬼。鬼见王来,感其至诚,礼谢不敢食也。 师曰:“王以一诚全命济国,何况贤者奉持五戒?布施至意,其福无量也。”] [1] 呵啧:拼音hē zé,<动> 释义:指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过分地呵斥、责备。偏重于大声斥责,强调声音大。 [2] 漏尽【大】,尽漏【宋】【元】【明】【宫】 [3] 眄睐:拼音miǎn lài,眄,斜视。睐,旁视。眄睐指环顾。 [4] 细色:拼音xì sè,犹美色。 [5] 恭谨:拼音gōng jǐn,恭敬谨慎。 [6] 详审:拼音xiáng shěn,周密且审慎。 [7] 毁呰:拼音huǐ zǐ,诋毁中伤。 [8] 文饰:拼音wèn shì,掩饰;文过饰非。 [9] 忠信:拼音zhōng xìn,忠诚信实。 [10] 忧悔:拼音yōu huǐ,解释为忧愁懊悔。 [11] 悭悋:拼音qiān lìn,吝啬。 [12] 波罗提木叉戒:佛教术语,又作波罗提毗木叉、般罗底木叉、喇底木叉。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别解脱、最胜、无等学。为佛教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其中又包括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堕、波罗提提舍尼、众学、灭诤法等八种,在释迦牟尼生前,曾经说过,在他灭度后,僧伽应当以波罗提木叉为师。 [13] 定共戒:(术语)三戒之一。又名静虑生律仪。入初禅,二禅等诸禅定,则与禅定共生自然防非止恶之戒体,身口所作,尽契律仪云:《俱舍论》十四曰:“静虑生者,谓此律仪从静虑生,或依静虑。若得静虑者,定成此律仪。”《七十五法名目》曰:“静虑律仪,亦名定共戒,与定同时故。” [14] 无漏戒:指断尽烦恼之无漏戒。三种律仪之一。又作道共戒、道生律仪、无漏戒。即圣者入于无漏定时,所发得防非止恶之戒体,称为无漏律仪。此无漏律仪与无漏道共生共灭,故称道共戒。此戒属无表业。于说一切有部,以无表业为实色,故生于无色界之圣者虽能成就此戒,然必不现起;于唯识家,则以一切无表业为非实色,而于一切无表业中,凡能与色、无色界所有无漏道俱转,并具有断除犯戒之功能者皆为无漏律仪。 [15] 无作戒:无作,又作无教、无表。戒体有作戒、无作戒两种。作戒,谓受戒时如法动作之身、口、意三业,即可见闻之业体;无作戒,谓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之动作(即作戒),而一旦生起,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而恒常相续,故称为无作。作戒于身、口、意动作止息之时亦随之而灭,无作戒则一生之中恒常相续,具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故称为无作戒体。此戒体对外境外缘而言,可防非止恶,如十戒、二百五十戒等。故特就能防之体,立此无作戒之名;就所防之外境外缘,则判别为二百五十等相。为发此无作戒,故行作戒。 [16] 白四羯磨:又作白四、白四法、一白三羯磨。白:即告白之意;羯磨:意译为业、作法等。白四羯磨指僧中所行事务,如授戒之作法,规定受具足戒时,三师中之羯磨师向僧众先告白某某提出出家要求,此即为“白”(即白表文)。其次,三问僧众赞成与否,称为三羯磨。如无异议,则准予受戒为僧。合一度之白与三度之羯磨,故称白四羯磨,系最慎重之作法。其他如忏重、治罚、诃谏、灭诤等,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者,皆以此法听取僧众之意见。 [17] 收【大】,守【宋】【元】【明】【宮】 [18] 危【大】,厄【宋】【元】【明】【宮】 [19] 欢【大】,劝【宋】【元】【明】【宫】 [20] 碍【大】*,痴【宋】【元】【明】【宫】* [21] 支【大】,枝【宋】【元】【明】【宮】 [22] 远【大】,还【宋】 [23] 碍【大】*,痴【宋】【元】【明】【宫】* [24] 想【大】*,相【宋】【元】【明】【宮】* [25] 七见六著:《菩萨璎珞本业经·贤圣学观品》云:“所谓:邪见、我见、常见、断见、戒盗见、果盗见、疑见七见,见一切处求故说见。从见复起六着心:贪、爱、瞋、痴、欲、慢,于法界中一切时起。” [26] 登【大】,行【宋】【元】【明】【宫】 [27] 答【大】,〔-〕【宋】【元】【宫】 [28] 念【大】,是念【宋】【元】【明】【宫】 [29] 匃:拼音gài,同“丐”。〈动〉乞求,乞讨。求愿曰匃。——《通俗文》 [30] 止:拼音zhǐ,〈动〉停留,逗留。 [31] 臣下:拼音chén xià,君主制时代的官吏。 [32] 啖:拼音dàn,〈动〉本义:吃,咬着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