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课 二、证悟如是之功德:
释迦牟尼如来,如此讲述:“某一时,释迦王我,随时随地随应宣说这一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获得八地无生微妙法忍,当时,先前的佛陀授记我‘你于未来之时,得以成佛’”。 往昔,在燃灯佛时代,我等大师成为婆罗门童子,名为童云,他在佛前撒五朵青莲花,用金色发辫铺设为垫。燃灯佛亲口授记道:“婆罗门童子,你于未来之时无数劫,于此世界成佛,佛号释迦牟尼。”在当时,那位婆罗门童子获得了无生法忍以后依靠无缘的方式,不离开无有限量的佛陀之法,而得授记。诸佛为获得无生法忍者授记,是一种自然规律。在那之前,即使在无量劫中承侍过无数佛陀,进而为遍知发无上菩提心,可是并没有获得授记,因为以往没有得到随时随地安住于般若波罗蜜多的如此法忍。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授记品》云: [“天等当知,我于往昔燃灯佛时,众华王都四衢道首,见燃灯佛,献五莲华,布发掩泥,闻上妙法,以无所得为方便故,便得不离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不离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不离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不离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不离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不离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不离诸余无量无数无边佛法。时,燃灯佛即便授我无上正等大菩提记,作是言:‘善男子,汝于来世过无数劫,即于此界贤劫之中,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度无量众。’”] 《增一阿含经·善知识品》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与无央数之众围绕说法。是时,昙摩留支[1]在静室中,独自思惟,入禅三昧,观见前身在大海中作鱼,身长七百由旬。即从静室起,犹如力士屈伸臂顷,便往至大海中故死尸上而经行。 尔时,昙摩留支便说此偈: “生死无数劫,流转不可计, 各各求所安,数数受苦恼。 设复见身已,意欲造舍宅, 一切支节坏,形体不得全。 心已离诸行,爱着永无余, 更不受此形,长乐涅槃中。” 尔时,尊者昙摩留支说此偈已,即从彼没,来至舍卫祇洹精舍,往至世尊所。尔时,世尊见昙摩留支来,作是告曰:“善哉!昙摩留支,久来此间。” 瞿摩留支白世尊曰:“如是,世尊,久来此间。” 尔时,上坐及诸比丘各生斯念:“此昙摩留支恒在世尊左右,然今世尊告曰:‘善哉!昙摩留支,久来此间。’”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中所念,欲断狐疑故,便告诸比丘:“非为昙摩留支久来此间,故我言此义。所以然者?昔者过去无数劫时,有定光如来[2]、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佑,出现于世,治在钵摩大国,与大比丘众十四万八千人俱。尔时,四部之众不可称计,国王、臣吏[3]、人民之类,皆来供养给其所须。 尔时,有梵志名耶若达[4],在雪山侧住,看诸秘谶[5],天文、地理靡[6]不贯博[7],书疏[8]文字亦悉了知,讽诵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亦复了知,事诸火神、日月、星宿,教五百弟子宿夜不倦。耶若达梵志有弟子名曰云雷,颜貌端正,世之希有,发绀青色。云雷梵志聪明博见,靡事不通,恒为耶若达所见爱敬,不去须臾。是时,婆罗门所行咒术,尽皆备举[9]。 尔时,云雷梵志便作是念:‘我今所应学者悉皆备已。’然复自念:‘书籍所载,诸有学梵志行术过者,当报师恩。又我今日所应学者皆复知之,我今宜可报于师恩。然复贫匮[10],空无所有可用供养师者;宜当往诣国界求所须者。’ 尔时,云雷梵志便往至师所,而白师曰:‘梵志所学技术之法,今悉知已。然复书籍所载,诸有学术过者,当报师恩。然复贫乏,无有金银珍宝可用供养者,今欲诣国界求索财物,用供养师。’ 尔时,耶若达婆罗门便作是念:‘此云雷梵志我之所爱,不去心首。设吾死者,尚不能别离,何况今日欲舍吾去!我今当作何方宜使留得住耶?’ 是时,耶若达梵志即告云雷曰:‘汝梵志,今故有婆罗门所应学者,卿尚不知。’是时,云雷梵志便前白师:‘惟愿见[11]教,何者未诵?’是时,耶若达梵志便思惟造五百言诵,告云雷曰:‘今有此书名五百言诵,汝可受之。’云雷白言:‘愿师见授,欲得讽诵!’比丘当知:尔时,耶若达便授弟子此五百言诵。未经几日,悉皆流利。 是时,耶若达婆罗门告五百弟子曰:‘此云雷梵志技术悉备,无事不通。即以立名,名曰超术。此超术梵志极为高才,天文、地理靡不观博,书疏文字亦悉了知。’尔时,超术梵志复经数日,复白师曰:‘梵志所学技术之法,今悉知已。然复书籍所载,诸有学术过者,当报师恩。加复贫乏,无有金银珍宝可用供养师者,今欲诣国界求索财物,用供养师,惟愿听许!’尔时,耶若达梵志告曰:‘汝知是时。”超术梵志前礼师足,便退而去。 尔时,钵摩大国去城不远,有众梵志普集一处,欲共大祠,亦欲讲论。时,有八万四千梵志共集。第一上座亦复讽诵外道书疏,莫不练知;天文、地理、星宿变怪,皆悉了知。各欲散时,便以五百两金及金杖一枚、金澡罐一枚、牛千头,用奉上师,与第一上座。 尔时,超术梵志闻:去钵摩大国不远,有诸梵志八万四千集在一处,其有试术过者,便与五百两金及金杖一枚、金澡罐一枚[12]、大牛千头。是时,超术梵志自念:‘我今何故家家乞求?不如诣彼大众共捔[13]技术。’是时,超术梵志便往至大众所。 尔时,众多梵志遥见超术梵志,各各高声唤曰:‘善哉!祠主[14],今获大利,乃使梵天躬自下降。’时,八万四千诸梵志等各起共迎,异口同音而作是语:‘善来!大梵神天。’时,超术梵志便生此念:‘此诸梵志谓呼吾是梵天,然复吾亦非梵天。’是时,超术梵志语诸婆罗门曰:‘止!止!诸贤,勿呼吾是梵天也,汝等岂不闻乎?雪山北有大梵志众师,名耶若达,天文、地理靡不贯练。’诸梵志曰:‘吾等闻之,但不见耳!’超术梵志曰:‘我是其弟子,名曰超术。’是时,超术梵志便向彼众第一上座而告之曰:‘设知技术者,向吾说之。’ 尔时,彼众第一上座即向超术梵志诵三藏技术,无有漏失。时,超术婆罗门复语彼上座曰:‘一句五百言,今可说之。’是时,彼上座曰:‘我不解此义,何等是一句五百言者?’时,超术梵志告曰:‘诸贤,默然听说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比丘当知:尔时,超术梵志便诵三藏之术,及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尔时,八万四千梵志叹未曾有:‘甚奇!甚特!我等初不闻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今尊者宜在上头第一上座。’ 尔时,超术梵志移[15]彼上座已,便在第一上头坐。尔时,彼众上座极怀瞋恚,发此誓愿:‘今此人移我坐处,自补其处。我今所诵经籍,持戒苦行,设当有福者,尽持用作誓:此人所生之处,所欲作事,我恒当坏败其功。’ 是时,彼施之主即出五百两金及金杖一枚、金澡罐一枚、牛千头、好女一人,持用与上座使咒愿。尔时,上座告主人曰:‘我今受此五百两金及金杖、金澡罐,当用供养师。此女人及牛千头,还施主人。所以然者?吾不习欲,亦不积财。’ 是时,超术梵志受此金杖、澡罐已,便往诣钵摩大国。其王名曰光明。时,彼国王请定光如来及比丘众衣食供养。时,彼国王告令城内:‘其有人民有香华,尽不得卖。若有卖者,当重罚之。吾自出买,不须转卖。’复敕[16]人民:‘扫洒令净,勿使有土沙秽恶;悬缯幡盖,香汁涂地,作倡妓乐,不可称计。’ 尔时,彼梵志见已,便问行道人曰:‘今是何日?扫洒道路,除治不净,悬缯幡盖,不可称计,将[17]非国主太子有所娉娶[18]?’彼行道人报曰:‘梵志不知耶?钵摩大国王今请定光如来、至真、等正觉,衣食供养,故平治道路,悬缯幡盖耳!’ 然梵志秘记亦有此语:‘如来出世,甚难得遇,时时乃出,实不可见。犹如优昙钵华[19],时时乃出;此亦如是,如来出现于世,甚不可值。’又梵志书亦有此语:‘有二人出世甚难得值。云何二人?如来及转轮圣王,此二人出现甚难得值。’尔时,彼复作是念:‘我今何急速报师恩?今且以此五百两金奉上定光如来。’复作是念:‘书记所载,如来不受金银珍宝。我可持此五百两金,用买香华,散如来上。’ 是时,梵志即入城内求买香华。尔时,城中行人报曰:‘梵志不知耶?国王有教令,其有香华卖者当重罚之。’时,彼超术梵志便作是念:‘是我薄佑[20],求华不获,将知如何?’便还出城,在门外立。 尔时,有婆罗门女名曰善味,持水瓶行取水,手执五枚华。梵志见已,语彼女人曰:‘大妹,我今须华,愿妹见卖与我。’梵志女曰:‘我何时是汝妹?为识我父母不?’时,超术梵志复生此念:‘此女人性行宽博,意在戏笑。’即复语言:‘贤女,我当与价,是非见惠[21]此华。’梵志女曰:‘岂不闻大王有严教,不得卖华乎?’ 梵志曰:‘贤女,此事无苦[22],王不奈汝何!我今急须此五枚华,我得此华,汝得贵价。’梵志女曰:‘汝急须华,欲作何等?’梵志报曰:‘我今见有良地,欲种此华。’梵志女曰:‘此华已离其根,终不可生。云何方言我欲种之?’梵志报曰:‘如我今日所见良田,种死灰尚生,何况此华!’ 梵志女曰:‘何者是良田,种死灰乃生乎?’梵志报曰:‘贤女,有定光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梵志女曰:‘定光如来为何等类?’梵志即报彼女曰:‘定光如来者,有如是之德,有如是之戒,成诸功德。’梵志女曰:‘设有功德者,欲求何等福?’梵志报曰:‘愿我后生当如定光如来、至真、等正觉,禁戒、功德亦当如是。’ 梵志女曰:‘设汝许我世世作夫妇,我便与汝华。’梵志曰:‘我今所行,意不着欲。’梵志女曰:‘如我今身不求为汝作妻,使我将来世与汝作妻。’超术梵志曰:‘菩萨所行,无有爱惜,设与我作妻者,必坏我心。’梵志女曰:‘我终不坏汝施意,正使持我身施与人者,终不坏施心。’是时,便持五百金钱,用买五枚华,与彼女人,共作誓愿,各自别去。 是时,定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时到着衣持钵,与比丘僧前后围绕,入钵摩大国。时,超术梵志遥见定光如来颜貌端正,见莫不欢,诸根寂静,行不错乱,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犹如澄水[23]无有秽浊,光明彻照,无所罣碍[24],亦如宝山,出诸山上;见已,便发欢喜心,于如来所持此五茎华,至定光如来所;到已,在一面住。 时,超术梵志白定光佛言:‘愿见采受!设世尊今不授决[25]者,便当于此处断其命根,不愿此生。’尔时,世尊告曰:‘梵志,不可以此五茎华授无上等正觉。’梵志白言:‘愿世尊与我说菩萨所行法!’定光佛告曰:‘菩萨所行,无所爱惜!’ 尔时,梵志便说偈言: ‘不敢以父母,持施与外人, 诸佛真人长,亦复不敢施。 日月周行世,此二不可施, 余者尽可施,意决无有难。’ 尔时,定光佛复以此偈报梵志曰: ‘如汝所说施,亦不如来言, 当忍亿劫苦,施头身耳目; 妻子国财宝,车马仆从人, 设能堪与者,今当授汝决。’ 尔时,摩纳复说此偈: ‘大山炽如火,亿劫堪顶戴, 不能坏道意,惟愿时授决。’ 尔时,定光如来默然不语。时,彼梵志手执五茎华,右膝着地,散定光如来,并作是说:‘持是福佑,使将来世当如定光如来、至真、等正觉,而无有异!’即自散发在于淤泥[26]:‘若如来授我决者,便当以足蹈[27]我发上过。’比丘当知:尔时,定光如来观察梵志心中所念,便告梵志曰:‘汝将来世当作释迦文佛[28]、如来、至真、等正觉。’ 时,超术梵志有同学,名昙摩留支,在如来边,见定光佛授超术梵志决,又足蹈发上;见已,便作是说:‘此秃头沙门何忍,乃举足蹈此清净梵志发上?此非人行!’ 佛告诸比丘:“尔时耶若达梵志者,岂异人乎?莫作是观!所以然者?尔时耶若达者,今白净王[29]是。尔时八万四千梵志上座者,今提婆达兜[30]身是也。时超术梵志者,即我身是也。是时梵志女卖华者,今瞿夷[31]是也。尔时祠主者,今执杖梵志是也。尔时昙摩留支,口所造行,吐不善响,今昙摩留支是也。然复昙摩留支无数劫中恒作畜生,最后受身在大海作鱼,身长七百由旬。从彼命终,来生此间,与善知识从事,恒亲近善知识,习诸善法,根门通利。以此因缘故,我言:‘久来此间。’昙摩留支亦复自陈:‘如是,世尊,久来此间。’是故,诸比丘,常当修习身、口、意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 昙摩留支:比丘名,Dharmaruci。佛陀称赞他“好游远国,教授人民”第一。释迦牟尼佛前生曾披头发在污泥上,请燃灯佛踏过,燃灯佛即授记释迦牟尼在未来世当作佛,而昙摩留支尊者前生则骂燃灯佛说:‘此秃头沙门何忍,乃举足蹈此清净梵志发上?此非人行!’因此生生世世堕畜生道,直到释迦牟尼佛时代才生而为人。 [2]定光如来:即燃灯佛,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因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燃灯佛。又名锭光佛、定光佛、锭光如来、普光如来。 [3] 臣吏:即指群臣吏民。 [4] 耶若达:又作演若达多、延若达多、耶若达多。意译作祠授,因祭祠天而乞得之意。 [5] 秘谶:拼音 mìchèn,意思是奥秘的谶语。 [6] 靡:拼音mǐ,〈动〉无也。 [7] 贯博:拼音guàn bó,贯通并博览。 [8] 疏:拼音shū,分条说明的文字。如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9] 备举:拼音bèi jǔ,意思为具备并实行。 [10] 贫匮:拼音pín kuì,解释为贫穷匮乏。 [11] 见:拼音jiàn,用在动词前面,称代自己。唐·周贺《留别南徐故人》诗:“三年蒙见待,此夕是前程。” [12] 枚【CB】,杖【大】 [13] 捔:拼音jué,古同“角”,竞力,斗:“风气者,阴阳相捔者也。” [14] 祠主:拼音 cí zhǔ,犹庙祝。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达摩悉铁帝国》:“王乃躬往天祠,礼请求救。时彼祠主为神下语:‘必当痊复,良无他虑。’” [15] 移:拼音yí,〈动〉变动;改变。不知几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6] 敕:拼音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17] 將:拼音 jiāng,〈副〉岂;难道。 [18] 娉娶:拼音 pīng qǔ,娶妻。 [19] 优昙钵华:《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云: “佛语阿难:如世间有优昙钵树,但有实,无有华,天下有佛,乃有华出耳。” 《法华文句》云:“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 [20] 薄佑:拼音báo yòu,意思是指缺少神明的佑助,不幸。 [21] 见惠:拼音jiàn huì,释义:称他人赠物与己的谦词。 [22] 苦:拼音kǔ,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23] 澄水:拼音chéng shuǐ,意思是清澈而不流动的水。 [24] 罣碍:拼音guà ài,意思为凡心因迷成障、未能悟脱。 [25] 授决:拼音,同于授记,于众生授与决定作佛之记别也。《大日经疏》曰:“定光之授决。” [26] 淤泥:拼音yū ní,软泥。沉积的泥土。 [27] 蹈:拼音 dǎo,〈动〉践踏,踩。 [28] 释迦文佛:即为释迦牟尼佛。《净名疏》云:“天竺语,释迦为能,文为儒,义名能儒。” [29] 白净王:即净饭王是。 [30] 提婆达兜:梵名Devadatta ,巴利名同。又作提婆达多、揥婆达多、地婆达多。或作调达。略称提婆、达多。意译作天热、天授、天与。为佛世时犯五逆罪,破坏僧团,与佛陀敌对之恶比丘。 [31] 瞿夷:梵名 Gopī, Gopikā 或 Gopā,巴利名同。音译瞿卑、裘夷,瞿波、劬毘耶、瞿毘耶、乔比迦。意译牛护、密行、明女、守护地、覆障。为悉达太子之妃。关于其出身,各经所说不一。依《修行本起经》卷上载,裘夷为善觉王之女,容貌端正皎洁,天下无双;又据《十二游经》,瞿夷为舍夷之长者水光之女,其生时,日将没,余晖照其家,室内皆明,遂称为明女。 古来有关悉达太子之妃,其说不一。《大智度论》卷十七引《罗睺罗母本生经》,举出太子之妃为劬毘耶、耶输陀罗,并谓耶输陀罗即罗睺罗之生母;《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三举出鹿王、乔比迦、耶输陀罗等三夫人,以耶输陀罗为最上首;然《十二游经》中则以瞿夷为太子之第一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