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ssgs89

第八十九课


二(附带说明违品有机可乘之因)分二:一、宣说主要是争论;二、宣说脱离彼恶业之方法。

一(宣说主要是争论)分二:一、总说争论; 二、别说未得授记故于得授记菩萨争论之过患。

一、总说争论: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何时菩萨起斗争,相互不和具嗔心,
时魔最悦心舒畅,思彼二者远佛智。
彼二将远如罗刹,二者失毁自誓言,
嗔恨离忍岂证觉?彼时诸魔皆欢喜。
菩萨若起嗔怒心,于昼夜分或斗诤,
时魔欢喜而精勤,菩萨是远于佛智。
菩萨或诤或嗔怒,毗舍左鬼得其便,
入彼菩萨身心中,令退菩提魔所作。

如上所述,虽然对于具足善巧方便和智慧盔甲的菩萨来说魔无机可乘,但是对于不具备此德相智慧浅薄者而言,魔有机可乘。《般若八千颂》中讲了魔乘机的七种过失,《般若二万颂》中在宣讲十二种过失之末尾这样说道:什么时候,菩萨相互之间,发生身体打斗、语言争论,彼此之间不和睦,怀有嗔心,那时魔王波旬欢喜若狂,争论越增长,他心情越舒畅,其原因是:想到这两位菩萨违背方便智慧之道,由争论的罪业所致将远离如来智慧,我就有机可乘。如此一来,这两者将距佛智遥远,相续不调,犹如罗刹、饿鬼等食肉众生一样,以嗔还嗔的双方依此争论也将失毁自己所立下的“以利他悲心想证得正等菩提并实修其道般若”的誓言,因为怀着嗔恨争论,与慈悲菩提心和现见无我智慧等完全相违的缘故。心怀憎恨、远离其对治法安忍,岂能获证菩提耶?就如同种子焚毁的苗芽一般。如此争论的当时,所有恶魔及其眷属将皆大欢喜,因为他们已经如愿以偿。所以,对菩萨来讲,在一劫之间生起贪欲的罪过,比不上一刹那生起嗔恨的罪业严重,因为它与慈悲心完全相违的缘故,有关这方面的道理,在诸经典中有广说。尤其是对于菩萨对境心生嗔恨,罪业更大。

正如《大宝积法·弥勒狮号声品》中说:“当逃离有嗔恨之争论处百由旬,切莫生嗔心,对于其他菩萨生起嗔恨之心,比责骂、殴打、刀砍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有情罪过更重。他将嗔恨、失毁了菩萨,就像铁能断铁而土块等不能断铁一样,菩萨的善根也能以嗔恨另一位菩萨灭尽,而其他法不能灭尽。因此,彼此要怀着尊重、恭敬,对于初发心的菩萨也当生起本师想。”

《佛说决定毗尼经》云:

[“优波离!云何菩萨乘人持深入戒,声闻乘人持次第戒?菩萨乘人于恒河沙劫,受五欲乐游戏自在,受诸乐已,未曾捐舍发菩提心,菩萨尔时不名失戒。所以者何?菩萨乘人有于后时,善能护持菩提之心,乃至梦中一切结使不为其患。菩萨乘人不应一时于一身中尽一切结,应当渐渐尽一切结,善根成就非不成熟;声闻乘人如救头然,乃至一念受身不应生喜。以是义故,大乘之人持深入戒,声闻乘人持次第戒。菩萨乘人持开通戒、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持尽护戒。所以者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为难得,具大庄严乃可得成。大乘之人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不应生于厌离之心。”

“优波离!如来观察筹量,为大乘人不应一向说厌离法,不应一向说离欲法,不应一向说速疾法。常当为说发欢喜心相应诸法,常应为说甚深无难无悔缠法,常应为说无聚无碍空无之法。闻此法已,常乐生死不生忧悔,亦能满足菩提之行。”

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或有欲相应心而犯于戒,或有瞋相应心而犯于戒,或有痴相应心而犯于戒。世尊!菩萨犯戒,于欲相应心、瞋相应心、痴相应心,何者为重?”

尔时,世尊告优波离:“若有菩萨如恒河沙欲相应心而犯于戒,或有菩萨因一瞋心而犯于戒,等住菩萨大乘之道,因瞋犯者当知最重。所以者何?因瞋恚故能舍众生,因贪欲故于诸众生而生亲爱。优波离!所有诸结能生亲爱,菩萨于此不应生畏,所有诸结能舍众生,菩萨于此应生大畏。”

“优波离!如来先说欲难舍离为小犯,瞋易得离名为大犯。优波离!所有诸结犯小难离,大乘之人应当忍受,所有诸结犯大易离,大乘之人乃至梦中不应忍受。以是义故,大乘之人因欲犯者,我说是人不名为犯,因瞋犯者我说是人名为大犯,名大过患、名大堕落,于佛法中是大留难。优波离!若有菩萨无有方便,欲相应心而犯于戒生于怖畏,于瞋犯戒不生怖畏。若有菩萨而有方便,恚相应心而犯于戒生于怖畏,欲相应心而犯于戒不生怖畏。”]

《华严经疏》中引用《决定毗尼经》云:“菩萨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以违害大悲莫过此故。”

《大乘庄严经论·随修品》云:

[偈曰:

由利群生意,起贪不得罪,

瞋则与彼违,恒欲损他故。

释曰:若谓菩萨爱诸众生起贪名罪者,此义不然。何以故?此贪恒作利益众生因故。

偈曰:

如鸽于自子,普覆生极爱,

如是有悲人,于生爱亦尔。

释曰:譬如鸽鸟多贪,爱念诸子最得增上。如是菩萨多悲,爱诸众生增上亦尔。

偈曰:

慈与瞋心违,息苦苦心反,

利则违无利,无畏违畏心。

释曰:菩萨于诸众生,由得慈心故,与瞋心相违;由得息苦心故,与作苦心相违;由得利益心故,与无利心相违;由得无畏心故,与作畏心相违。是故菩萨起如是贪,不得名罪。]

《月灯三昧经》云:

诤心毕定堕恶趣,虽持禁戒及多闻、

供养诸佛广行施,兰若禅等莫能救。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恭敬菩萨品》云:

[“世尊!何等菩萨为恶魔所乱?”

“阿难!有菩萨先世闻说深般若波罗蜜,不能信受,如是之人恶魔恼乱而得其便。

复次,阿难!若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时心生疑惑:‘有是深般若波罗蜜耶无耶?’阿难!如是菩萨亦为恶魔之所得便。

复次,阿难!有菩萨离善知识,为恶知识所得,是人不闻深般若波罗蜜中义,以不闻故,不知不见云何应行般若波罗蜜?云何应修般若波罗蜜?阿难!是人亦为恶魔得便。

复次,阿难,若菩萨受持邪法,是人亦为恶魔得便,恶魔作是念:‘是人助我,亦令余人助我,亦能满我所愿。’阿难!是人亦为恶魔得便。

复次,阿难!菩萨云何为恶魔得便?若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语余菩萨言:‘是般若波罗蜜甚深,我等犹尚不能得底,汝等何用闻为?’是人亦为恶魔得便。阿难!若菩萨轻余菩萨言:‘我是远离行者,汝等无此功德。’尔时,恶魔甚大欢喜踊跃。阿难!若有菩萨为恶魔称扬其名字,得是名字故,轻余清净善心菩萨,是等无有阿毗跋致菩萨功德相貌,而假托阿毗跋致功德增长烦恼,自高其身而下他人,作是言:‘我所有功德,汝无是事。’尔时,恶魔即大欢喜,作是念:‘我之宫殿,则为不空,增益地狱、饿鬼、畜生。’恶魔加其神力故,是人所语人皆信受,信受已,随所见学,随所说行,随所见学,随所说行已,亦复增益烦恼。如是人等以颠倒心故,所起身、口、意业果报皆苦,以是因缘故,增益地狱、饿鬼、畜生。阿难!恶魔见是利益亦大欢喜。

阿难!若求佛道者,与声闻人共诤,恶魔复作是念:‘是人虽远离萨婆若,而不大远。’阿难!若菩萨共菩萨诤,恶魔即大欢喜作是念:‘是人远离萨婆若。’]

不依止善知识,为恶知识所得,是人不闻深般若波罗蜜中义,以不闻故,不知不见云何应行般若波罗蜜,云何应修般若波罗蜜,是人亦为恶魔得便,以下就用一则公案来说明是事。

古印度曾有一位出家人,名叫日光比丘,他专注精勤地苦修密法。由于功德日益增进,导致魔王的宫殿发生震动。魔王大惊,赶紧观察震动的原因,发现是因为日光比丘即将获得成就所致。魔王想:“这怎么办呢?如果不阻止日光比丘的修行,不久的将来,我的世界就会大乱。”魔王想来想去,心生一计。于是他幻化成释迦牟尼佛的形相,出现在日光比丘闭关洞外的半空中,放出五彩神光。日光比丘看见佛陀显现了,异常激动。于是魔王对他说:“日光!你的修行已经圆满了,不必继续苦修了,也不必再受戒律的约束,从现在开始,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度化众生。我会每隔七天来看你一次。”说完就消失于空中。

日光比丘高兴极了,他相信了魔王的话,于是停止了修行,放弃了所有律仪,四处胡作非为。过了七天,魔王变幻的佛陀果然又出现了,对日光说:“你做得很好,你已证入佛地,从此以后可以随心所欲。”日光听后欣喜若狂,更加相信魔王所说的话,于是对于杀、盗、淫、妄、酒等恶行无所不为。魔王看到日光的变化,放心地笑了,告诉魔众说:“我们的世界不仅获得了平安,而且还多了一个强悍有力的子孙。”

有一天,日光的上师听说了他的所作所为,赶紧来到日光身边,上师说:“你不学佛法,到处作乱,造下了滔天大罪。”

日光说:“上师啊!我已证入佛地,做什么都无罪无业可言。”

上师呵斥说:“你这个饭桶!初步的佛法尚未通达,怎么可能证入佛地?”

日光说:“真是这样啊,我每隔七天都能亲见佛陀,跟佛陀谈话聊天,就像现在跟您谈话一样。佛告诉我,我已经达到佛地了。上师啊!您有什么话想跟佛陀说,我可以替您转达。”

上师一听,明白他遇到了魔害,已经失去了理智,现在怎么劝阻都是没用的。上师想了一个办法,问道:“你下次见佛的时候,带我一起觐见佛祖好不好?”

日光说:“这个嘛,我要先请示一下佛祖。”

于是,当日光下一次见到魔王变幻的佛陀时,问道:“我的上师也想觐见您,可以吗?”

魔王知道上师的修证很高,赶紧拒绝说:“不可以!我跟他没缘,你也不要再跟他学了,你已经达到佛地——无学地了,不需要再学任何法了。”

日光把魔王的话转告给上师,并说:“我跟您没什么可学的了,请您走吧。”

上师心想:“挽救弟子是我的责任。”于是又想了一个办法,说道:“好吧,我走了。但我和你毕竟有多年的师徒感情,我送你一个纪念品。”上师拿出一个火漆做成的珠子交给日光:“这颗珠子是我最好的朋友送给我的,你佩戴在身上吧。”

日光接受了珠子。上师又说:“下一次待你见佛祖的时候,最少要向佛祖叩三个头,感谢佛祖给你的认证。但是佛祖很慈悲,很有可能不接受,可是你一定要坚持叩头表示感恩,这是你应敬的礼仪。”

日光说:“佛祖的大恩大德我感恩不尽,即使他不接受,我也要顶礼。”

过了几天,日光又见到了魔王变幻的佛,赶紧说道:“我能达到佛地,都是您的恩德。我要向您顶礼三次表示感谢。”当日光第一次顶礼的时候,魔王就浑身发抖,站不住了,赶紧说:“不!不!不!不用顶礼!度众生是我的责任。”但是日光记住了上师的话,继续下拜叩头,当他两膝和两手着地的时候,魔王看见日光身上发出强烈的火光,恐惧万分,拼命想阻止,但已经来不及了,当日光的额头触地的时候,从火光中散发出千千万万的金刚尘,顿时把魔王化为灰烬,而日光本人也晕倒在地。

日光醒来以后,赶紧呼唤佛祖,可是佛陀已经没有了踪迹。这时,上师出现在他身边,告诉他:“你所见到的并不是真佛,而是魔所变幻的。我给你的珠子是铁发金刚的密轮,它能碎灭万魔。当你顶礼的时候,魔王挡不住密轮的威力,于是碎为微尘。”

日光这才恍然大悟,上师继续说:“你尚未获得成就,要想到达真正的佛地,应该重新开始,继续用功。”于是日光深深忏悔,从此以后依教奉行,跟随上师修学密法,后来获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著名的日光上人。

从这个公案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么奇特殊胜的境界和现象,都不能视为成就的征兆,更不能执其以为真实。修行水平越高,越有可能遇到障碍和考验。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一定要建立起正知正见,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

男女妖魔及罗刹,未悟之时为魔怨,

能作各种中断障,若悟妖魔成护法,

能予各种之成就,究竟义中魔亦空,

说为穷境分别处。究竟金刚真言乘,

无上瑜伽续部云,诸界集聚于脉故,

显现外境诸魔相,若不了知彼为幻,

全由自身之所显,执以为实甚愚痴。

如果像日光比丘那样,缺乏对佛法的正知正见,不知道这些显现全是自心所显,而执著为实有,那一定会被妖魔所害。

二、别说未得授记故于得授记菩萨争论之过患: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未得授记之菩萨,嗔得授记起争论,
尽嗔具过心刹那,需彼数劫重披甲。
菩萨授记未授记,或起嗔怒或斗诤,
乃至心念皆过失,知已倍更勤修行。

尤其是,没有获得不退转授记的某位菩萨,嗔恨已得授记的菩萨,发起身体的争斗和语言的争论,乃至没有依靠后悔的方式舍弃嗔心而作忏悔,没有放弃争论期间,使相续不堪能、不会增长善法之种子诸如嗔恨之类具有过患的心生起了多少刹那,就需要在同等数的劫中重新披上入道的盔甲。萌生有过失的争论心,尽其数目的劫中转生地狱,以嗔恨能灭尽其数劫中所积累的善根,罪业同样增长的缘故,尽其劫数中,在没有重新披上铠甲修学布施、持戒等一切道之前,一切道不能恢复,为此证得无上菩提的时间将延迟这么久。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恭敬菩萨品》云:

[阿难!若未得受记菩萨瞋恨受记者,而共诤竞恶口骂詈,若爱惜萨婆若,随所起念一念却一劫,尔乃还得发大庄严。”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罪者可得悔不?要当毕其随念劫数,尔乃还得发大庄严?”]

《入行论·菩提心利益品》云: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

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金刚道友之间嗔怒、妒嫉与斗诤等的过咎真可谓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下面我们讲述一则出自《释门自镜录》中,因嗔嫉自己的同学而感受的华报。

《释门自镜录·齐相州道秀变作蛇身事》云:

[道秀少出家专精学,问咸[1]称神俊[2],学徒云萃[3],宗匠[4]当时。有同学慧懿[5],年卑[6]数岁而超悟过之,戒素自居高谈出众,于是名振邺都[7]道俗[8]倾仰[9]。遂来与秀对寺开讲,秀心怀妒嫉[10],专思折辱[11]。而懿声闻转高无由一启,秀以暴[12]连祸将有异图[13]。营卫[14]既繁卒无得醒。后与弟子出城,止一树下秀睡卧。忽旋风勃起[15]来,濛秀身双足俄变合成蛇尾,如此稍上至胸。悲号谓弟子曰:“我以恶心转炽欲害懿师,毒害内蒸变成蛇身,业报如此,悔之无益。可取房中衣物,为我作福,并谢懿师布施欢喜。”言讫忽变为蛇,长二三丈许。须曳草中数百小蛇竞来迎接,于是而去,远近闻之,莫不为其伤叹也。]


[1] 咸:拼音xián ,〈副〉 普遍都,全部。

[2] 神俊:拼音shén jùn,是指姿质不凡。

[3] 云萃:拼音yún cu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4] 宗匠:拼音zōng jiàng,技艺超群,为人所推崇的大匠。比喻能陶冶群才,为众望所归的人。

[5] 懿:拼音yì,美好(多指德行,指有关女子的):嘉言懿行。

[6] 卑:拼音bēi,〈形〉此处指年幼。

[7] 邺都:拼音yè dōu,指邺城。因曾作都城,故名。邺城,古代著名都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

[8] 道俗:拼音dào sú,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

[9] 倾仰:拼音qīng yǎng,是指倾倒仰慕。

[10] 妒嫉:拼音dù jí,因他人胜过自己而心怀怨恨。

[11] 折辱:拼音zhé rǔ,侮辱。

[12] 暴:拼音 bào,〈动〉显露;暴露。

[13] 异图:拼音yìtú,反常的欲念;叛变的企图。

[14] 营卫:拼音yíng wèi,指军营。

[15] 勃起:拼音bó qǐ,兴起。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