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316

第三百一十六课


三(断诤)分二:一、成立能仁是一切智人;二、明余师是相似大师。

一(成立能仁是一切智人)分三:一、对于摧毁苦集的空性教义应生欣喜;二、离佛正法余教无解脱的原因;三、于佛所说的深隐法义能生定解的方便。

一、对于摧毁苦集的空性教义应生欣喜:

问曰:如来所开显的一切增上生语,其义极为分明可知。然此决定胜语,却致力显明万法皆空无我故,使得如我等人雾里看花——难见难知。如是因佛世尊要竭力遮破一切诸法的自性故,使得我等无法心生信敬[1]

答曰:

舍诸有涅槃,邪宗所共许,
真空破一切,如何彼不欣?
These strange people all agree that by Giving up everything one attains nirvana. For what reason do they dislike That which puts an end to all?

【词汇释难】

邪宗:数论外道、胜论外道、离系外道等是诸一切歪门邪宗。

【释文】数论宗与胜论宗等是诸一切歪门邪宗,皆共言许永尽苦乐等一切众结使后方能获证解脱。若时如是一切外道邪宗皆共称许舍离一切诸有方可求得涅槃者,(如来)圣教中实无少许令汝憎背嫌嫉前所未有的玄妙异说。如汝外宗所许——涅槃界中凡所有事皆共隐没不现故名涅槃。如是班宣我体实无自性以根除下劣恶见毒刺的真空论典方能疏通趋向涅槃安乐之城的通城大道。是故尔等何必于此如是杞人忧天心生忌惮而不欣喜若狂,将此(性空)深法作为我所而怜惜之?因为尔等自宗也须此能灭尽一切烦恼杂染的隽妙语故。

世尊于《月灯三昧经》中说:

涅槃界中法非有,此中所无更不有,

若人分别于有无,如是行者苦不息。[2]

所言“涅槃”者,即指超脱忧苦,永尽一切(有漏)诸蕴的无余涅槃界,宛若油尽灯枯。

由因世尊曾说:“尔等一切奇见邪宗等亦都共许:‘若人能够自己如实体悟实际,借此解悟真性力的智慧火焰即可焚尽一切我所执念故,是诸贪、嗔、痴、骄矜、我慢等的凡所有相皆应归尽无相本空。’”

因有斯教故,尔等理应欣喜若狂。然诸外道邪宗却不能如实了悟通达佛理。

此中有执语法者言:“有些经文将“涅槃界中”的“中”字残缺不现,即指有经文将第七格——依存格的“中”字被误删不见之义也。

此中世尊意谓:“今若有人解脱者,于涅槃界中毕竟无有解脱者可得。”譬如净眼无眩翳位时缘彼眩翳人所见的毛发、蜂蝇等时毕竟永不可见。或如灯火通明时,因明光照射屋内,即能永息,由见绳为蛇而恐被蛇啮毒害的恐惧症一般,一切(迷乱)都萧然解脱永不可现。本无所有的是诸法相即如眩翳位时眩翳人所见到的毛发、蜂蝇等。譬如在明光普现时,由见无蛇故,就不会将绳子误作是蛇想。如是于冥暗时也因为非有成实的蛇体可得故,应不作有蛇想,更不应作意有余相。其弦外之音就是说:生死轮回的一切分位[3]皆悉永尽不可得也。

问曰:若尔者,云何当得生死苦道即由业、惑(二道)所生耶?

答曰:所言生死红尘,即如眩翳人缘取毛发等时所生的眼识等性。全同于冥暗无明时,为蛇所惧的颠倒妄执是同一回事。此诸妄执也仅属于那些被本无所有的颠倒无明障蔽慧眼的愚劣不善丈夫者,为明此义,故复颂曰:“若人分别于有无,如是行者苦不息。”

善说契经中虽然将此译作:“涅槃界中法无相”然今依此不同的解读亦可译作“涅槃界中法非有”。善说契经是由于将此梵文“དྷརྨཱ་ཎཱ་ཨ་མ”中的“ཨ”阿字与“མ”玛字静音减译故耳。

此中分别为“有”者,意谓:尔等数论宗、鸺鹠子派[4],食米斋仙人[5]派、淡黄派[6]、说一切有部等;而分别为“无”者,意谓:胜论宗、经部、唯识宗等。如是等行者由于被有、无执念的魑魅魍魉所缚故,如同眩翳人在眩翳位时的所见,或复如同在暗室中将绳子误作是蛇想那样,被颠倒邪见覊缠而受苦,并在五道生死中感受生、老、病、死等忧悲苦恼而众苦不息。彼彼诸宗的见地差别于本论中,在在处处已有提示故,于此就不加繁词赘述[7]

以是因缘故《圣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于称人与蕴,世间数论派,

鸱枭裸体派,问说离有无。

是故诸佛说,无死甘露教,

 甚深离有无,当知乃特法。[8]

【释义】涅槃是无为寂灭之境,要得涅槃,须要舍弃贪嗔苦乐等三有间一切杂染法,这是外道也共同承认的观点。比如数论外道认为,要得解脱,从自性现起的五唯[9]五大五根等,这些三有轮回中的现象,必须全部融入自性,也即要舍弃这些轮回法才可得涅槃。胜论派也认为,必须舍弃一切四大无常苦乐贪嗔等现相,才可得到涅槃。而除此二派之外,其他外道所许也大同小异。既然如是承认,那内道也许要断除一切法的执著,而且以实相空义,可以完全破除人我、法我所摄的一切法之实执,对这样的妙法,汝等为何不生欣乐喜悦之心呢?大疏中云:智者了达空性后,以智慧火烧尽贪、嗔、痴、慢、疑等一切有法,彻断一切三有杂染法,对这样的空性,你们外道为什么不生起欢喜心呢?空性是甘露妙药,若能依止,可以遣除我们无始以来的轮回痛苦,因此若不是“叶公好龙”式的外道邪宗,而是真正想得到解脱者,于破一切的真空,当生大敬信希求心!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见品》云:

[复次,彼诸外道定为无明放逸睡眠缠覆心识,于自所许不能信依。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舍诸有涅槃,邪宗所共许;

真空破一切,如何彼不欣?

论曰:诸外道宗皆言弃舍我所有事,唯我独存远离覊缠[10],萧然解脱无为惔[11][12]名曰涅槃,离相真空绝诸妄境,亦无分别执有等心。观此能除一切心境,正归无上大般涅槃,不违汝等所求解脱,如何憎背而不生欣?我等涅槃唯除我所,空亦破我,知何所欣?汝涅槃中若有我者,必不离所,何成涅槃?我如前破,不应重执,故当欣此离我真空。有则可除,空无能遣。执有起过观空即除,空有二途[13][14]失悬隔[15],云何汝等党有诽空?可愍邪徒痴狂无智,不能信受有益真空,常好邪求无益妄有,而于正教反生嫌嫉。如彼恶子婬乱迷心,耽媔色声猖蹶[16]无礼,于母慈训不知敬从,自任[17]凶顽反生怨害。]


[1] 信敬:拼音xìn jìng,意思是意思是信奉崇敬;信任敬重。

[2] 本偈有如下几种不同的翻译:

 一、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于《月灯三昧经》卷第二中译作:

缘起法无有,无有更不有,

分别有无者,是则苦不灭。

 二、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大疏》中所引述的这段经文,任杰教授将其译作:

涅盘寂静本性空,实执永离生死无,

分别有无诸邪见,毕竟不能寂灭苦。

[3] 分位:拼音fēn wèi,划分方位。

[4] 鸺鹠子派:拼音xiū liú zǐ pài,即大自在天派。

[5] 食米斋仙人:拾他人所遗米屑为食而修道者,古印度哲学胜论派创始人之诨名。

[6] 淡黄派:数论派。古印度一宗教派系名。可能是数论派的一支系。

[7] 赘述:拼音zhuìshù,释义:说些不必要的细节,多余的叙述。

[8]《宝行王正论·安乐解脱品》云:

僧佉鞞世师,尼揵说人阴,

约世汝问彼,若说过有无。

是不可言法,以过有无故,

汝应知甚深,佛正教甘露。

[9] 五唯:即色、声、香、味、触。

[10] 羁缠:拼音jī chán,意思是束缚缠绕。

[11] 惔【大】,憺【明】

[12] 惔怕:拼音dàn bó,淡泊。

[13] 途【大】,徒【宋】【元】【明】【宫】

[14] 德【大】,得【明】

[15] 悬隔:拼音xuán gé,离得很远。

[16] 猖蹶:拼音chāng juě,又作“猖獗”凶恶而放肆。

[17] 任【大】,住【元】

Copyright © 2022-2025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