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课 四(明自他所宗法理的细粗)分二:一、总明劣慧者敬事其他教法却不敬重佛法的原因;二、别释。 一、总明劣慧者敬事其他教法却不敬重佛法的原因: 问曰:为何芸芸众生虽都实有真净利乐他心,却多随外道邪宗所行而不入于善逝佛道耶? 答曰:由见佛理微细甚深,他宗粗浅易解故耳。又因得见诸佛善逝的经堂、饮食、法服等甚奇甚特故。是诸昧见倒执者因为不能尽测此惟有贤明睿智者方可洞悉博达的如来圣教。仅以耳闻目测即被诳惑动心而归命依附于是诸外道邪宗将其推为尊贵。善逝佛理微细甚深,外道宗义空洞粗浅,为明此义,故次颂曰:
【词汇释难】 离系:即裸形外道,离系是其创始者的名字。 所宗:所尊崇主张的宗旨、教义。 【释文】诸婆罗门众将习诵明论当成是修行的精华,是故说彼所宗仅是耳识所能了知的境界;诸离系外道人,是则因为缺乏行持洁身净浴露形身体故使之蓬头垢面臭秽不堪。加遭风寒日暴拔发种种猛利自苦为道。由于彼等的所行有目共睹,故说彼等所宗法教仅是眼识所能知见的境界罢了。释尊如来则以洞见万法俱无自性的艳阳烈日普明一切心续,使之无余照破层层笼罩的昧识恶见与纵横交织的无明稠林阴暗。解了诸有为如梦、如幻、如魔幻少女、如影、如化。有只是诸除尽无余众惑尘垢,心性光明离染,能如是泰然安住实际者方可洞悉佛理。此诸善法旨趣惟能意会,故说能仁理教意趣甚深微细。由因此诸不确定的因素故,世人虽然欲求福乐,然因(佛理旨趣)费解难通故,叵[1]入善逝佛道也。 【释义】世间有许多众生有一些善心意乐,追求人天善趣增上生与决定胜解脱的安乐,虽然他们有如是的善心意乐,然而其中多数人却选择了非理的外道宗派,走上了邪道。从古印度来说,当时信奉者最多的外道有婆罗门教与离系裸形派,信奉佛法的人相比之下却少得多。这其中的原因,若从三种教派本身来说,是因为佛法甚深微细,必须以细致稳定而敏锐的心智才能了达,可是婆罗门教及离系外道派,以一般凡愚者的眼耳即可了达,非常粗浅。首先分析婆罗门教,他们主要所宗的为一些祠祀歌咏之类教典,着重提倡一些抑扬顿挫的念诵,对声律音韵特别讲究,故主要是耳识的对境。世间一般只能知表相的凡愚者以耳根识闻知,即生信心,故而会盲目跟随他们。离系派是指裸形外道,他们远离世俗常人的衣食享乐,以身受寒风炎日的逼恼等作为主要修法,以期断除业障得到解脱。这种修法以外表行为为主,是凡夫眼根的对境,肤浅易见,愚笨的人无需费力也能了知,故也喜欢跟随他们。但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教法,是从甚深智慧所流露的深奥境界,其目的是让众生通达无自性见的太阳,以照亮愚昧的身心,无余摧毁一切恶见的荆棘稠林,成就无垢身心。这必须由断除烦恼垢障的根本定才能证悟,所以这种教法是一般众生难以通达的。 世尊成佛时也说了他甚深的境界: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得犹如甘露之妙法, 纵为谁说亦不能了知,故当无言安住于林间。 大多数众生心力微劣,因而不喜欢进入这种难测堂奥的珍宝教法。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见品》云: [复次,诸佛菩萨常住于世,实有真净利乐他心。何故?世间犹有无量信邪倒见谤法有情,由佛所说境智甚深微细难悟。外道不尔。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婆罗门离系,如来三所宗, 耳眼意能知,故佛法深细。 论曰:诸婆罗门,唯常习诵虚言为道,耳识能知,非是深细。离系外道[2],唯以露形身体臭秽种种猛利自苦为道,眼识能知,亦非深细。如来圣教,以证真空无漏慧剑,永断所有内烦恼贼,获得无上正等菩提,利益安乐一切含识,理教意趣甚深微细。诸有通达如实理者,于佛圣教或知不知,由佛理教最深细故,外道愚夫不能悟入。外信外道粗浅邪言,少信如来深细圣教。世间多信婆罗门者,以婆罗门多行诳诈[3],诵咒祠火自苦除愆[4],矫[5]设吉祥妄说祸福,为活命故种种方便,诳诸女人、戍达罗[6]等,令于彼所生希有心,供给所须推为尊贵。古昔黠慧[7]诸婆罗门,隐造明书言自然有,唯得自诵不许他观。赞婆罗门最为尊贵,刹帝利等皆是卑贱,给施所须获无量福。愚夫无智不能测量,谓真福田信敬供养。然彼明书非自然有,有所诠[8]故如世俗言。又彼明书非尽称理,非圣说故如虚诳言。婆罗门种非实尊贵、非真福田,常行乞匃[9]养妻儿故,如贫癞者故,有智人不应归信。] [1] 叵:拼音pǒ,〈副〉 (会意。“可”字的反写。本义:不可) [2] 离系外道:又称“离系子”、“裸形派”。古印度一教派名。创始人离系子不惭裸体,因名无惭派;以灰涂身,因名涂灰派;流浪远方,因名周游派;此派所承许之九句义为命、漏、律仪、老、缚、业、罪、福和解脱。时轮中所说九句义为命、非有命、漏、律仪、所断、缚、跳跃、去和来。 [3] 诳诈:拼音kuáng zhà,欺诈。 [4] 愆:拼音qiān,罪过,过失:愆忒。愆尤。罪愆。 [5] 矫:拼音jiǎo,假托:矫命。矫诏。矫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6] 戍达罗:即首陀(术语)Śūdra,又作首陀罗,新作戍陀罗、戍捺罗,天竺四大姓之第四,农人奴隶也。《大唐西域记》二曰:“四曰戍陀罗,旧曰首陀,讹也。农人也。” [7] 黠慧:拼音xiá huì,聪敏灵慧。 [8] 诠【大】,证【宋】【元】【明】【宫】 [9] 匃【CB】【丽-CB】,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