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颂·广释

第三百三十六课


二、劣根于彼宗申敬事的原由:

问曰:既然是诸婆罗门等所宗法理大多都是谄诳诈现异相以动人心者,云何世人多有随学彼宗所行耶?

答曰:

恭敬婆罗门,为诵诸明故;
愍念离系者,由自苦其身。
Brahmins are revered Because they adopt the orthodox. Nigranthas are pitied Because they adopt the deluded.

【词汇释难】

诸明:即四部“明论”。又作“四韦陀”或“四吠陀”。一者、梨俱吠陀——赞颂明论,二者、沙摩吠陀——歌咏明论,三者、夜柔吠陀——祭祀明论,四者、阿闼婆吠陀——禳灾明论。

《大唐西域记》卷第二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旧曰毘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1]。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禁咒、医方。”

【释文】譬如仅为唱诵歌咏便感动肺腑的世间众生,敬事诸婆罗门正是由于(他们)诵诸明论故耳;同理愍念诸离系者,是由于彼等以拔发露形等(邪行)自寻烦恼,自苦其身故耳。

【释义】有许多劣根众生恭敬随顺婆罗门或离系外道,非是依智慧抉择了彼等宗派为正法,而仅仅是因为某种暂时或表面的原由,才去恭敬随顺。比如说有些众生无有辨别善恶邪正的智慧,他们听到婆罗门整齐而悦耳的念诵声,觉得非常合乎心意,于是也想学习婆罗门的四吠陀诸明处,便对婆罗门生起恭敬,依顺他们去修习。还有那些崇拜离系裸形派者,其发心也是同样非随智慧抉择,而是见到离系外道徒,经常用五火灼身自拔毛发等常人难忍的苦行逼迫自身,由此生起悲愍,进而生起恭敬随顺之念,自己也糊涂冲动地进入其宗派,修持这些如同禽兽般自苦其身的行为。他们进入外道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没有深加考虑,随自己的愚痴分别念,懵懵懂懂而行所致。一般凡愚众生,若无福缘听受真正的善知识引导,此种自投火坑般的现象,很难以断绝,此诚为内道修习者深可悲愍之可怜有情也!有智者若能于内道正法深加研习,智慧愈增盛,对此类有情的悲愍也定会愈加深广。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见品》云:

[又,婆罗门诵诸明论,以难成故世共敬之,离系外道以苦行故世共愍念。此皆不能解脱生死,诸有智者当正了知,勿随彼见。故次颂曰:

恭敬婆罗门,为诵诸明故;

愍念离系者,由自苦其身。

论曰:婆罗门法勤诵诸明,世以为难故共恭敬。然诸明论非解脱因,但有虚言无实义故。离系外道极自苦身亦以为难,世共愍念。云何自苦非解脱因?是异熟果非善法故。彼拔发等所生身苦,由过去世恶行所招,是业异熟非善法故,如乐异熟非解脱因。若言此苦现功力生,非异熟果因不成者,此亦不然。彼所受苦是异熟果,以无所益,与色根识俱生苦故,如地狱中所受身苦。自部亦有不许此苦是异熟者,应以此量而决了之。诸有身苦非异熟者,亦非能证解脱亲因[2],有漏身受现缘生故,如婬欲乐。又彼自苦非解脱因,违圣教故,如自害苦。彼师所说非是圣教,非如来等所共说故,如婬书等。故彼自苦,但是前世恶行所招,及以现在愚痴所起,定非能证真解脱因。]


[1] 缮性:拼音shàn xìng,所谓“缮性”就是修治生性。“缮,治也;性,生也。”

[2] 亲因:又作“直接因”。能生因之一。直接生起自果,谓与自己所生后果之间,无需经过其他事物者,如烟之亲因为火。

Copyright © 2022-2025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