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目释 第十八品 观我法品

第六十四课


问曰:佛于余处说“离非有非无[1]”,此中何以言“非有非无[2]”是佛所说?

答曰:余处为破四种贪著故说;而此中于四句无戏论,闻佛说则得道,是故言“非实非不实”。

问曰:知佛以是四句因缘说。又得诸法实相者,以何相可知?又实相云何?

答曰:

自知不随他, 寂灭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3], 是则名实相。[4]

若能不随他——不随他者,若外道虽现神力说是道、是非道,自信其心而不随之;乃至变身,虽不知非佛,善解实相故,心不可回。此中无法可取、可舍故,名寂灭相。寂灭相故,不为戏论所戏论。戏论有二种:一者、爱论[5],二者、见论[6]。是中无此二戏论。二戏论无故,无忆想分别,无分别异相——是名实相[7]


[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云:“观一切有法空,无法、非有非无法亦空。”

[2] 《中论·观法品》云:

一切实非实, 亦实亦非实,

非实非非实, 是名诸佛法。

[3] 无分别:要知无分别的含义,有多种不同,不能笼统的误解“无分别”。有五种无无别相如下:

 一、如木、石,也是无分别的,这当然不是佛法所说的无分别。

 二、无想定,心、心所法都不起,也是无分别,但这是外道的无分别。

 三、自然而然的不作意,也叫无分别,这也不能说是无分别慧。因为无功用、不作意的无分别,有漏的眼、耳、鼻、舌、身——五识及睡闷等,都是那样的无分别。

 四、又二禅以上,无寻、无思;这种无寻思的无分别,二禅以上都是无寻、无思的无分别,也与无分别慧不同。

 五、所以慧学的无分别,并不是不作意、不寻思,或不起心念等的无分别。那到底是什么呢?修习中观行的无分别,是以正观而无自性的分别;从自性分别不可得,而入于无分别法性的现证。

[4] 一、《般若灯论释·观法品》云:

寂灭无他缘,戏论不能说,

无异无种种,是名真实相。

 二、《大乘中观释论·观法品》云:

若佗信寂静,无戏论所戏,

无异无分别,此即真实相。

[5] 爱论:爱著之戏论也。由爱著之迷心而生种种不正之言论。《中论疏》一曰:“明戏论有二:一者、爱论,谓于一切法,有取著心。二者、见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

[6] 见论:二种戏论之一。为“爱论”之对称。指于一切法作决定之见解。亦即谬于见解且执着不舍,称为见论。三论宗·嘉祥大师以利根者、出家人、外道、二乘等四类人易起“见论”,而以钝根者、在家人、天魔、凡夫等四类人易起“爱论”。

[7] 一、《中论释·明句论·观我品》云:

[问曰:为入实相方说真性如相者,其相云何?

答曰: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

是事我先已说。实相如是,更有何问?

问曰:话虽如此,如许世俗言路,亦应于世谛中增益其相而说实相。

答曰:

自知不随他, 寂灭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 是则名实相。

实非随他而知,故言“自知不随他”,不随他人说教所知,义谓自己所证知。如眩翳人昧见倒执有毛发等的自体时,虽经净眼无眩翳人指示。仍旧不能像无眩翳人那样以不可见理而见其毛发等如实安住的本体实相。若不尔者,当知何相?经无眩翳人指示仅知此为昧见倒执。若时涂用除眩翳的眼药,眩翳得差时,即可以不可知理知其毛发等的自性。如是,诸圣虽以增益门开示真性,但是仅此不能使其非圣凡夫了悟其性。若时能以祛无明眩翳的无倒空见眼药用涂于慧眼而生起真如智慧时,即能以不可知理而自知真性如相。以是故说:诸法自体自知不随他证者即名是真性如相。是真性即是寂灭相。如无眩翳人不见毛发,谓离自性义。以是故言:“寂灭无戏论。”“戏论”者,谓以语言论事。“无戏论”者,义谓无以言表。亦名无分别。心行名忆想分别,无分别忆想,是名实相。如契经云:“第一义谛云何?心行处尚无,况言于文字?”如是即是无忆想分别。此中若事有异相即名为异,义谓种种别事。若事无异相即名无异,谓无种种各别事义。

如《入二谛经》云:

“天子曰:“何名第一义谛行?”

文殊师利言:“天子!第一义谛中,真性、法界、毕竟无生齐等,第一义中,不等者亦等。无等等故是第一义谛中,一切见亦名齐等。随有见等处,是中凡夫法亦等。随在何处有凡夫法等,是中有学法亦等。随有有学法等处,无学法亦等。随在何处有无学法等,是中正觉圆明法亦等。随有正觉圆明法等处,是中涅槃亦等。随在何处有涅槃等,是中生死轮回亦等。第一义谛中,随在何处有生死等,是第一义谛中,烦恼亦等。第一义谛中,随在何处有杂染等,是第一义谛中,清净亦等。第一义谛中,随在何处有清净等,是中一切诸法亦复齐等。天子!若有比丘等行一切诸法平等性者,即名第一义谛真行比丘。非如言说。”

天子言:“随在何处有平等性,是第一义谛中,直至清净齐等者即名第一义谛中一切诸法齐等。”

文殊师利言:“第一义谛中,一切诸法不生齐等;第一义谛中,一切诸法不起齐等;第一义谛中,一切诸法本不生齐等;第一义谛中,一切诸法无事齐等故,天子!第一义谛中,一切诸法齐等。所以者何?天子!第一义谛中,等持本不生故,一切诸法皆无异相可得。天子!譬如,桃器内虚空与宝器内虚空,是二同为空界,于第一义谛中,无少异相可别。如是天子!第一义谛中,杂染本不生;所言清净,于第一义谛中亦本不生;第一义谛中,生死轮回亦本不生;第一义谛中,乃至涅槃亦本不生故,是第一义谛中无少异相差别。何以故?以第一义谛中,一切诸法本自不生故耳。”

以是故知,无异相可别者,即名“无异无分别”也。以空性中齐等一味故。此中应知后者解说前者。是则且说圣者的真性实相如是。]

 二、《般若灯论释·观法品》云:

[复次,自部及外人同谓我言:汝若分别自体尽舍无余得真实者,此真实相云何?若不说其相,不立自宗,云何但与他过?是汝之失。

论者言:实如所言。若实相可说,我能分别。而彼实相非是文字、不可言说,为欲安慰初修行者,以分别智而为解释。其义云何?如论偈说:

寂灭无他缘, 戏论不能说,

无异无种种, 是名真实相。

释曰:“无他缘”者,是真实法。不以他为缘,故名无他缘。所谓不从他闻亦无保证,自体觉故。“寂灭”者,自体空故,非差别分别物境界故,名为寂灭。“戏论不能说”者,戏论谓言说,见真实时不可说故,而不能说。“无异”者,谓无分别。“无分别”者,谓无一境界可见分别,以分别无境界故名无分别。“无种种义”者,谓一味故、无体义故、无差别故,是名无种种义,此谓真实相也。

复次,由无分别故,戏论所不能说。由寂灭故,是无分别智境界,复名无他缘。由无他缘,是故过言语道,真实自体我不能说。

复次,此遮一切体。自体言说能得真实,自体能起无分别智,能令行者解自觉真实方便,如是语言是得第一义方便。如汝所言,云何为真实相?若不说其相,不立自宗,独与他过,是汝之失者,我无此失。以此偈答,即是说真实相。]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