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38

第一百三十八课


二(应修信心的理由)分二:一、于行难行应修信心;二、思惟菩萨无量功德而修信心。

一、于行难行应修信心:

问曰:福德与智慧二力俱臻的菩萨们最难行持者,究竟为何耶?

答曰:

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
于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
One who in all lives has the five Super-knowledges [appears] as inferior With a nature like the inferior — This is extremely hard to do.

【词汇释难】

五通:即五种通神。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菩萨功德》时云:

[【论】如意、天眼、天耳、他心智、自识宿命。

(1)云何如意?如意通有三种:能到、转变、圣如意。能到有四种: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没彼出;四者、一念能至。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辈转变,极久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外六尘[1]中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是如意通,从四如意足[2]生;是如意足通等,色缘故次第生,不可一时得。

(2)天眼通者,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无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是五通中天眼从修得,非报得。何以故?常忆念种种光明得故。有人言:“是诸菩萨辈得无生法忍力故,六道中不摄,但为教化众生故,以法身现于十方三界中。未得法身菩萨,或修得,或报得。”

问曰:是诸菩萨功德,胜阿罗汉、辟支佛,何以故赞凡夫所共小功德天眼,不赞诸菩萨慧眼、法眼、佛眼?

答曰:有三种天:一、假号天;二、生天;三、清净天。转轮圣王、诸余大王等,是名假号天;从四天王天,乃至有顶生处,是名生天;诸佛、法身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名清净天。是清净天修得天眼,是谓天眼通。佛、法身菩萨清净天眼,一切离欲五通凡夫所不能得,声闻、辟支佛亦所不得。所以者何?小阿罗汉小用心,见一千世界;大用心,见二千世界。大阿罗汉小用心,见二千世界;大用心,见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亦尔。是名天眼通。

(3)云何名天耳通?于耳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能闻一切声:天声、人声、三恶道声。云何得天耳通修得?常忆念种种声,是名天耳通。

(4)云何识宿命通?本事常忆念:日月年岁至胎中,乃至过去世中,一世、十世、百世、千万亿世,乃至大阿罗汉、辟支佛知八万大劫;诸大菩萨及佛知无量劫,是名识宿命通。

(5)云何名知他心通?知他心若有垢、若无垢。自观心生、住、灭时,常忆念故得。

复次,观他人喜相、瞋相、怖相、畏相,见此相已,然后知心,是为他心智初门。

是五通略说。]

【释文】菩萨尽舍安享如来教法那不可思议、无可厌足、寂然离戏之殊胜等持的胜乐妙味;全然不顾那福慧俱臻、难以思量的果报身——众中之最胜尊位。以大慈大悲心如应随化,为了利安众生显现为昆虫、蝴蝶、蚖蛇、水牛、野兔、猿猴、麋鹿等的生事。以彼彼形相、彼彼音声为了彼彼有情成就菩提(正果)来沿途熟生,这对于早已获证无生法忍与神通完具无损的菩萨而言是极其难行之行。以是之故,当瞻睹到是诸菩萨所行持的圣行苦行的殊胜妙行时,理应对菩萨圣众生起极大的信乐之心。可以睹见他们对众生的悲心都已经达到了超群绝伦的地步之故。如彼,王子本生喻;家犬本生喻;往昔焚身本生喻。

<王子本生喻>

某甲国王远行他乡,与男仆及婢使[3]等同居一室。不久婢使怀妊,便生一子。

对此小儿其他的孩童们见即呵骂:“婢生物,滚开!你这不知为父是谁的小杂种。”

小儿回去便问母亲:“我的父亲究竟是谁?”

母亲答言:“国王是也。”

小儿对母亲说:“带我去国王所,并跟国王说:‘带好自己的孩子,然后将我交还给国王。”

母亲对曰:“国王不仅不会接受你,反而还会责罚殴打我。”

小儿堕泪不止。母亲爱子心切,做好承受皮肉之苦的心理准备后,便往诣王所,混入了国王的翼从当中,并用手势向国王指示孩子。但是国王却扭头转向而坐。在小儿的反复敦促之下,母亲只能带着孩子来到国王的前方,又向国王用手势指示着自己的孩子,国王却依然如故回过头去不闻不问。

小儿对母亲说:“用语言告诉他,您用手势何为?”

强烈的母爱使得婢使鼓足勇气,大声向国王说:“陛下当知!这就是您自己的亲生骨肉,我还要养他到何时?”

国王由于斯事而羞愧难当,敕令左右说:“斯女胡言乱语,给我狠狠地鞭笞这个胡说八道的婢使。”

几个手下拿着鞭子向母人奔去。彼菩萨小儿,即于尔时,犹如羽翼丰满的雁王一般,从母亲的怀中摇身腾入虚空,端详地安坐在虚空当中,白王曰:“收吾做王子者,岂不乐乎?”

对此国王深感毛骨悚然、热泪盈眶,从金灿灿的御座上站立起来,展开双臂,用吞吞吐吐的话语向王子说:“圣子!大驾光临。且说那天王帝释都会被汝摄受,何况我等诸余凡庶!”然后将其母子一并善作供养。

<家犬本生喻>

某甲菩萨洞见,未来某时家犬之类要遭受一次灭顶之灾,便投生转世为犬属之类。一出生菩萨狗便精勤安住在阿兰若,并与其余诸狗一道同居共处在一个幽静偏僻的角落里。一时,有一位特别爱好马车的国王,国王马车的皮革被狗啃食。国王盛怒便下诏书,昭告天下:“召集举国在在处处的所有家犬,并在一时一并诛之。”当尔之时,彼菩萨狗者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混入了国王的眷属当中,并来至国王御用的狮子座下俯卧。

国王睹见菩萨狗后立即敕令曰:“啃食马车皮革的狗已经自己送上了门来,既然你都已经来了,朕就叫你有来无回。”

菩萨狗白王言:“如若吾我,理负于王者,定当受罚。”

国王对曰:“你都已经啃食了(马车的)皮革故,岂非已堕负处耶?”

菩萨狗白王言:“尔等宫廷之属,皆悉倾耳细听!沦为畜生之道,实难辨别食与非食。再者,假如说马车的皮革是我一狗所食,这也只是看守者的失职所致,而不能降罪于我。而那些居止在聚落、城邑与王都的狗子们何罪之有耶?因为皮革是一狗所食,非是一切众狗所为故。而国王却不分青红皂白,敕令要惩罚一切众狗,如此不假思索妄下命令。以此敢问天王:‘办理人案时,也是如是处置的吗?抑或有所不同?设若有所不同者,则王已堕偏党不平等的负处也。’”

菩萨狗以如是这般扣人心弦,惊世骇俗的人语使得国王龙颜大悦,并挽救了狗子们的一次灭顶之灾,也使其悉入正法。因此说,于诸劣道处显现劣等身,这对于那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极度祥和的菩萨圣众们而言,乃为最极难行之行也。

“亦[4]”者,统说了一切诸神通。以此说明菩萨等是完具五通而普利有情。

<往昔焚身本生喻>

为了明了菩萨在畜生道,投生为迦陵频伽鸟[5]、鹦鹉鸟、鸽鸟等身时,曾经所作的难行苦行者,理当在此广宣。

即说偈曰:

为利有情众,捐弃大福聚,

悲趣诸恶道,是事圣难行。

【释义】大资粮道菩萨通过修持四神足,进入加行道位,菩萨即会具足天眼、天耳、神足、他心、宿命等五种神通,能以神通观察后世与未来的情况,而且此后于一切转生中,菩萨也能保持其饶益众生的发心。此时如果以神通观察到某些该以劣身度化的有情,其得度因缘已成熟,菩萨就会毫不犹豫地显现下劣形象,度化恶道众生。比如说有些菩萨以蝴蝶、水牛、猪、老虎、飞鸟等动物形象而行菩萨道,这些在《大密方便经》中有过论述,在众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也可经常见到,如麦彭仁波切说:“我死后不会有转世活佛,而转为飞禽野兽利益众生。”法王晋美彭措也说:“我死后也许在新龙以狗的形象利益众生,希望该地后代人记住(当地人喜欢打狗)。”自心已得自在神通的菩萨,他不一定安住在净土,也不一定恒时显现庄严身相,而是不断随因缘现出种种低贱下劣之身,以度化下劣有情,这种行为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难行,可是菩萨在不断地行持着,因而理应生起信心。

譬如说,以前有一个国王,经常微服出游,并且与一贫女相好,后来贫女生下一个菩萨转世的男孩。男孩年龄稍长后,邻居的孩子都歧视他,骂他是奴仆的儿子,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那名男孩便回家问母亲:“我的父亲是谁?别人怎么都歧视我?”母亲告诉孩子:“你的父亲是国王。”“既然是国王,母亲你应该让他照顾,不让别人欺负我。”“唉,孩子,我是低贱的贫女,如果去向国王说,国王肯定会翻脸不认,甚至损害我们!”贫女不肯答应孩子去国王处,但孩子一直哭求,母亲心疼孩子,便不顾一切带着他来到了国王面前。那时国王正坐在大众中,贫女携着孩子,用手势告诉国王:这是你的孩子。国王发现后,觉得不好意思,便将身体转向另一方。贫女在孩子要求下,又转到国王正面,再次用手势指指点点,国王又转过脸,装作没看见。而男孩再三要求母亲当众说出来,不然国王不会承认,贫女虽然害怕,但是为了孩子,她壮着胆子,向国王说明了真相。国王果然大怒,命侍卫将贫女抓起来,准备殴打。这时那名男孩像鹅王展开双翅一样飞在虚空中,在空中跏趺而坐,显示出种种神变后,问国王:“怎么样,我是不是你的孩子。”国王慌忙从宝座上站起,双手合掌祈祷说:“你是帝释天也会恭敬的尊者,何况说是我呢?”于是王子从虚空中下来,国王恭敬地请入王宫,后来王子以佛法调化了国王,使整个国家的人们都归于正道。

还有一个公案说,有一菩萨以神通观察到本地的狗将会受灭顶之灾,于是立即变成一条狗,与城市外面的众多野狗住在一块。当时本地国王特别喜欢自己的马车,有一天马车上的皮带被狗吃了,国王非常愤怒,命令将国中的狗全部关在一处,然后杀光。正在将狗赶在一处时,菩萨变现的狗走到了国王座下,国王一见更加恼怒,立即下令:“将这条狗抓起来杀掉,就是它损坏了我的马车!”狗不慌不忙地用人的语言说:“国王,你杀我也可以,但是我们先辩论一场,如果你赢了,你可以任意处置我,但我若赢了,你就不能杀我。刚才你说就是我损坏了马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怎么不是你呢,这明明是狗啃坏的。”“皮带是狗啃坏的,但狗不只是我一个,怎么能以此而归罪于我呢?”“正因为不知是哪条狗吃的,所以我要全部杀掉你们这些狗。”“国王,如果一条狗损坏了马车,你就要杀掉所有的狗,那么以一个人犯罪,国王难道不是要杀掉所有的人?”国王被辩得无法回答,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便将所有的狗都放了。菩萨为了救度有情而化现为下劣身相的公案,在诸多经论中皆有讲述。

月称菩萨言:

为利劣有情,舍弃自享受,

以悲趋恶道,此亦甚难行。

故诸见闻者,当对具大悲的尊者生大信心。

身为凡庶,我根本无力在此广演菩萨在因地时“于劣现劣身”的所有本生传记。但是为了谨遵月称菩萨那金口玉言的教谏,就给诸位多闻圣弟子众分享一则出自由圣勇菩萨、寂变菩萨、圣天菩萨等共同创作的《菩萨本生鬘论》当中的兔王本生传来体验一下,菩萨的利生事迹。

《菩萨本生鬘论·兔王舍身供养梵志缘起》云:

[菩萨往昔曾作兔王,以其宿世余业因缘,虽受斯报而能人语,纯诚质直未尝虚谬[6],积集智慧熏修慈悲,不生一念杀害之心。于彼无量百千兔中,禀性调柔居其上首,为彼徒属讲宣经法,劝令谛听善思念之:“我及汝等无始劫来,不修正行随恶流转,由四种因堕三恶道。所谓四者:贪、瞋、痴、慢。或由悭贪造十恶业,以是因缘堕饿鬼中,悭增上故其咽如针,长劫不闻浆水之名,设得少食变成火聚,皮骨连立受饥渴苦。或由瞋恚造十恶业,以是因缘堕傍生中,或为鸷兽[7]、虎兕[8]、毒蛇、无足、多足更相食啖,受驼牛报负重致远,项颔[9]穿破偿住宿债。或由愚痴造十恶业,以是因缘堕于地狱,无净慧故拨无因果,毁佛、法、僧断学般若,入[10]于苦处,八寒[11]、八热[12]、刀山、剑林种种治罚。或由我慢造十恶业,以是因缘堕修罗中,心常谄曲贡高自大,离善知识不信三宝,虽受福报如彼天中,常苦斗战残害支节。我今略陈如是诸趣所受众苦,若具说者穷劫不尽。又我与汝盲无慧眼,痴增上故受彼兔身,常受饥渴乏于水草,处于林野周慞惊怖,或为罝网[13]机陷所困,为彼猎者之所伤害,现受此苦深可厌患,汝等各各发勤勇心,修十善行趣出离道,求生胜处。”

是时兔王常为同类,宣说如上相应法要。有一外道婆罗门姓,厌世出家修习仙道,远离爱欲不起瞋恚,饮水食果乐居闲寂,长护爪发为梵志相。忽于一时遥闻兔王为彼群兔宣说经法,而自咨嗟[14]乃作是言:“我今虽得生于人中,愚痴无智,不及彼兔[15]了达善法开悟于他。此必大权圣贤所化,或是梵王大自在等,我因得闻彼所说法,身心泰然离诸热恼。今此兔[16]王自性仁贤,善能发明先圣之道,分别善恶报应之理,我从昔来栖止山谷,草衣木食求出离道,未逢师友如是教诲,今始遇之喜跃无量。”

是时仙人即起合掌,诣兔王所安徐而言:“奇哉大士!现此权身,能为有情广宣法要。汝今真是持大法者,必当所蕴正法之藏,愿今为我开示演说最上究竟出离之道。我先修习婆罗门法,久受勤苦殊无所益,譬如有人信顺愚夫钻冰求火不可得也,愿投仁者作归依处。”

时兔答言:“大婆罗门!我今所说解脱之法,能尽苦际,称汝机者,但当发问无所悋惜。我已久除悭贪之垢,为利有情乐住生死,化彼同类受是兔身。”

是时仙人闻是说已,心大欢喜得未曾有:“我今幸得亲附慈化,愿垂教诲勿辞劳倦,凡历多年义深亲友,食草饮泉与兔无异。”

时世人民枉行非法,惯习罪恶福力衰微,善神舍离灾难竞起,共业所招令天亢旱,经于[17]数载不降甘雨,草木焦枯泉源干涸。时婆罗门即作是念:“我今年迈复阙[18]所食,若唯止此转增饥羸。”乃白兔[19]言:“今且暂离往至余处,幸勿见讶。”

兔即告曰:“大仙!今者不乐其所,诚恐误犯冀乞容恕[20],久要之言俄[21]成轻别[22]。”

婆罗门曰:“此处幽寂绝其过患,诸兔[23]调顺各不侵挠,但我薄祐乏其所食,久依大士获闻法味,要当终身藏之心腑[24],愿广其传以济群有,绝浆亡食已经旬日,恐命不保虚捐前功。”

兔闻是已悲哽[25]而言:“今此睽违[26]何时再遇?愿留一宿虔伸薄供。”是时兔王语群兔曰:“今此大仙道力坚固,是善知识,最上福田,汝等戮力[27]多积干薪,共助晨餐供爨[28]之用。”乃诣仙所复作是言:“唯愿明旦必受我请。”仙即许之。

彼婆罗门伫思[29]详审:“今此兔[30]者为何所有?或得毙鹿,或遇残兽,心生欢悦勤请如是?”

是时兔王谓群属曰:“今此大仙欲舍我去,无常别离世态若此,众生寿命犹如幻化,果报一来无能脱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求出离道得尽苦际。”尔时兔王终夜不寐[31],为彼同类说如是法。当其清旦诣积薪所,以火然之,其焰渐炽。白言:“大仙!我先所请欲陈微供,今已具办愿强食之。所以者何?智者集财积而能施,受者怜愍要必受用,我今贫乏施力为难,唯愿仁者决定纳受,我欲令他获安隐乐,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共诸众生证无上觉。”说是语已投身火中。时彼仙人睹是事已,急于火聚匍匐救之,不坚之身倏[32]焉而殒,抱之于膝悲不自胜:“苦哉大士!奄忽[33]若此,为济他身而殒己命。我今敬礼为归依主,愿我来世常为弟子。”发此誓已置兔于地,头面作礼而复抱持,即与兔王俱投炽焰。

是时帝释天眼遥观,即至其所兴大供养,以众宝建窣[34]睹波[35]。佛语诸比丘:“昔仙人者,弥勒是也;彼兔王者,即我身也。”]


[1] 六尘:拼音liù chén,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

[2] 四如意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心三摩地断行成就、勤三摩地断行成就、观三摩地断行成就。

[3] 婢使:拼音bì shǐ,婢妾;使女。

[4] 亦:在中文的翻译里并没有“亦”字。但是梵文与藏文的原文中是有“亦”字的。

[5] 迦陵频伽鸟:意译“妙音鸟”、“好声鸟”、“逸音鸟”、“妙声鸟”,传说中此鸟产自印度,本来出自雪山,山谷旷野中亦多。迦陵频伽外形颜色黑似雀,喙部呈红色,羽毛十分华美,上身为人,下身为鸟,有翼故能飞。在卵壳中即能鸣叫,声音清婉。其声音为天、人、紧那罗、一切鸟类所不及。

[6] 虚谬:拼音xū miù,意思是虚假荒谬。

[7] 鸷兽:拼音zhì shòu,是指猛兽。

[8] 虎兕:拼音hǔ sì,虎与犀牛。

[9] 颔:拼音hàn,下巴颏:“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

[10] 入【CB】,人【大】

[11] 八寒:即八寒地狱:一、具疱地狱,二、疱裂地狱,三、紧牙地狱,四、虎虎婆地狱,五、矐矐婆地狱,六、裂如青莲花地狱,七、裂如红莲花地狱,八、裂如大莲花地狱。

[12] 八热:即八热地狱:一、复活地狱,二、黑绳地狱,三、众合地狱,四、号叫地狱,五、大号叫地狱,六、烧热地狱,七、极热地狱,八、无间地狱。

[13] 罝网:拼音jū wǎng,罝:捕捉兔子的网;也泛指捕鸟兽的网。

[14] 咨嗟:拼音zī jiē,赞叹、叹赏。

[15] 兔【CB】,免【大】

[16] 兔【CB】,免【大】

[17] 于【CB】,子【大】

[18] 阙:拼音quē,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19] 兔【CB】,免【大】

[20] 容恕:拼音róng shù,包容、宽恕。

[21] 俄:拼音é,短时间:俄尔。俄然。俄顷。

[22] 轻别:拼音qīng bié,轻易离别。

[23] 兔【CB】,免【大】

[24] 心腑:拼音xīn fǔ,1.犹心脏。 2.比喻真诚。

[25] 悲哽:拼音bēi gěng,1.亦作“悲梗”。 2.悲伤哽咽。

[26] 睽违:拼音kuí wéi ,分离、别离。

[27] 戮力:拼音lù lì,合力、努力。

[28] 爨:拼音cuàn,烧火做饭:分居各爨。

[29] 伫思:拼音zhù sī,沉思;凝思。

[30] 兔【CB】,免【大】

[31] 不寐:拼音bù mèi,不睡觉。

[32] 倏:拼音shū,极快地,忽然:倏忽。倏尔。倏然。

[33] 奄忽:拼音yǎn hū,倏忽、忽然。

[34] 窣【CB】,𡨧【大】

[35] 窣睹波: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名称是卒塔婆,也就是“塔”的名称来源。为印度地区墓地坟包式样,后为佛教所用;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及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比较普遍。在佛教中因为通常是储放佛陀、高僧舍利所用,故亦称为舍利塔、佛塔、浮屠塔。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