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dyp176

第一百七十六课


三、教示精勤断除生死轮回的因:

问曰:由于今生被此(尘寰世间的五欲)妙乐夺魂失智,使其无法作到截断数取生死,然在来世,必然要精勤立志,截断数取生死。

答曰:

未来无边际,常时为异生,
如汝过去世,理应勿复尔!
The future is endless and You were always a common being. Act so that it will never again Be as it was in the past.

【词汇释难】

未来无边际:如若今生不立志断除数取生死轮回的有漏诸业,未来还要在苦海中受苦漂泊的时间就无有边际。

以无我理方可得见后际,诚如《量理宝藏论·观现量品》中所云:

无我与我相违故,现见无我彼即除。

种子虽非有初始,然为火焚见后际,

如是轮回虽无始,然见无我成后际。

    异生:即未证得圣道者的凡夫。是凡夫的异名。凡夫因为造作种种杂糅业,所以感得种种业果,以千万种身相而生,故名异生;或者凡夫造作种种善恶之业,造善业者投生人、天善趣,造恶业者投生地狱、饿鬼、旁生三涂恶趣,以其趣生的场所不同,故亦名曰异生。

【释文】未来时无有终止,过去时亦复如是(无有初始)。汝亦于过去时中,常时仅为一介凡夫异生。如汝过去世,未成利安事,汝今于未来,理应勿复尔!未曾感悟到平息尘劳(的自在),汝过去的时光竟然已经唐捐度过。是故如今当立志精勤作诸苦边。

《华严经》云:

汝当忆念过去世,因贪唐捐无义身,

今求菩提住律仪,以此律仪毁贪欲;

汝当忆念过去世,因贪唐捐无义身,

勿复更念恒沙数,未从佛闻如是法。

如彼,偷香窃玉[1]喻。

<偷香窃玉喻>

譬如,对某甲喜欢偷香窃玉暗会他妻的浮浪子弟,有位知己曾教诫他说:“知友!请勿如此放荡淫泆!”

浮浪子弟白言:“(以后)不会如此再犯。”

知友对曰:“‘如汝于过去,尔后勿复重蹈覆辙!’汝虽答应以后不复如尔,可是汝今仍旧为之,未来时中定当痛改前非不得如尔。”

如喻所比,于诸智不清白,不惧生死,被无明痴倒所蔽的婴愚异生,善知识则教谏说:“生死轮回,极为恐怖,理应精勤得至涅槃。”

愚人对曰:“未来世中,尚有恒河沙佛问世说法,当于尔时,修习梵行(究竟苦边)。”

亲友驳斥道:“过去世中亦有恒河沙佛问世说法,汝亦未曾亲近事佛,令佛欢喜。如汝于过去,无义虚度而妄受痛苦那样,当于未来世,理应勿复如尔!”

即说偈曰:

为趋解脱道,今当勤精进,

来世于正法,岂得定生信?

    亦有经云:

正觉时时出,人身极难得,

闻法与正信,百劫难遭遇。

【释义】将解脱大事寄希望于渺茫的后世者,当思自己堕入轮回之业惑因缘若不断,后世的投生轮转绝不会自动停止,未来的轮回时间也不会有边际。在这无有边际的时间中自己一直会转生为苦恼的凡夫有情,就像自己在无数的过去生中一样,虽然自无始以来度过了无量光阴,今天仍在受着众苦煎熬。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不放逸品》中说:

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

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

若今依旧犯,如是将反复,

恶趣中领受,病缚剖割苦。

在漫长的过去世中,虽然经历过无数有佛出世的明劫,然而自己因像现在一样懈怠放逸,导致至今仍陷在苦海中。想想懈怠的过失,想想未来恶趣的痛苦,有心识者怎能再耽搁放逸呢?

《华严经》云:

汝应忆念过去世,贪无义事损坏体;

今当誓修菩提行,住戒精进离贪欲。

佛陀尚多次教诫过:

佛陀出世难,得人身亦难,

具信闻佛法,百劫极难得。

佛陀出世如同优昙花开,得人身如同盲龟值轭、针尖叠豆,如是稀有难得的条件,即使已具足了,但要得到生起正信听闻佛法的机缘,百劫之中也极难一遇。因此在现在有机会修习佛法而出离解脱者,绝不可再因放逸恶习而错失良机。

譬如说,有人经常与别人的妻女胡混,他的朋友劝告说:“你这样做很不好,应该悬崖勒马,断绝恶行!”他答应说:“是,我应该改邪归正,但现在很难改,以后一定改。”“如果现在不能改,恶习愈深,以后怎么会改呢?”这个愚人不听,结果仍像以前一样,毫无改悔。同样,若想改三毒为清净,断除轮回厄运,必须从当下做起,若再懒惰耽搁,定会像往昔无量劫中一样,陷于三界火宅中无法出离。

月称菩萨言:

为得解脱果,今生当精进,

来世于佛法,亦不定生信。

故有智者,当如是深思,若能于此生起信解,定会如教奉行,为断除轮回生死之根而精进。

过去曾有恒河沙佛问世说法,精勤具缘者,皆已证果,已成贤圣,今者古佛悉已灭度,法已永没,无勤凡夫,依旧如尔,不离凡身,庸庸碌碌虚度光阴,泯灭佛性。

《杂阿含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未来世当有几佛?”

佛告婆罗门:“未来佛者,如无量恒河沙。”

尔时,婆罗门作是念:“未来当有如无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我当从彼修诸梵行。”尔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时,婆罗门随路思惟:“我今唯问沙门瞿昙未来诸佛,不问过去。”即随路还,复问世尊:“云何,瞿昙!过去世时复有几佛?”

佛告婆罗门:“过去世佛亦如无量恒河沙数。”

时,婆罗门即作是念:“过去世中有无量恒河沙等诸佛世尊,我曾不习近;设复未来如无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亦当不与习近娱乐;我今当于沙门瞿昙所修行梵行。”

即便合掌白佛言:“惟愿听我于正法、律出家修梵行。”

佛告婆罗门:“听汝于正法、律出家修梵行,得比丘分。”

尔时,婆罗门即出家受具足,出家已,独一静处,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

过去诸佛问世说法,普度众生的时间可谓是更加漫长悬远,在尔所漫长岁月中,都未曾得度的吾等愚夫,何不如今去惊醒一下自己的不是呢?

《出曜经·无常品》云:

                    [所造功劳,永世乃获,

如杖击水,离则还合。

昔佛在毘耶[2]离城[3]甘梨园中。尔时众多比丘观见土界,国丰民盛所居平正,谷食丰贱[4]纵情恣意,不随法禁上下相慢各谓真正。尔时世尊愍彼愚惑,以种种方便导引法味,即集大众告诸比丘:“夫为智者以譬喻自解,犹如地界水满其中,东西南北地无空缺处,有一瞎鳖[5]无数千劫不可称计生长于水,有一薄板纵广一肘唯有一孔,为风所吹,然彼瞎鳖经历百岁一举东看,风吹板在南方,云何比丘!彼瞎鳖者为值孔不?”

对曰:“不也。世尊!”

“复经百岁复得南看,风吹板复在西方。云何比丘!彼瞎鳖者为值孔不?”

对曰:“不也。世尊!”

“如是四方隅角亦复如是,云何比丘!彼瞎鳖者会当值孔不乎?”

对曰:“不也。世尊!”

时诸比丘白世尊曰:“此瞎鳖身会当与孔相值不耶[6]?”

世尊告曰:“此事极难,时乃有相值期耳[7]。受畜生身复难,于此畜生求人复甚难。于此如是,比丘!人身难得,虽得为人值命促短,不类古人寿命无量。毘婆尸世尊出现于世,如来、至真、等正觉,自佛去世人寿七万岁,复有佛出[8],名曰式弃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彼佛去世后人寿六万岁,尔时有佛,名曰毘舍浮[9]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出现于世。彼佛去世后人寿五万岁,尔时有佛,名曰迦鸠留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句义出现于世。彼佛去世后人寿四万岁,尔时有佛,名曰迦那迦牟尼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句义。彼佛去世后人寿二万岁,有佛出世,名曰迦叶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句义。彼佛去世后人寿百岁,我今出世,名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句义。比丘当知,极寿百岁出者无几,寿百岁者时时乃有,是故说曰,所造功劳永世乃获。古人积德,寿命无量众行备具,亦无疾病凶疫恶气,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有三疾患:一曰、所欲,二曰、饥渴,三曰、衰老。如今,比丘!五浊[10]鼎沸[11],世人寿极短,四百四病缠裹[12]人体。

尊者马声[13]亦作是说:

                                           ‘诸患集为体,为老死所伺,

     毒剑炽火逼,万患守营卫。’

是故说曰:‘所造功劳,永世乃[14]获;如[15]杖击水,离则还合。’如今,比丘!人命危脆不可久保,谁当贪慕愿受此生?唯有凡夫无知之人愿生三有。”

时诸人民闻佛所说,皆发清净不退转行。]

长时凡夫身,不及须臾精进修集正法了结生死。

    《出曜经·广演品》云:

[虽复寿百年,懈怠不精进,

不如一日中,精进不怯弱。

虽复寿百年,懈怠不精进者,如世有人意恒懈怠所愿不成,既自坠落复使他人没在生死,自陷溺者失五分法身,不至无为大道之处,自迷于道转教他人没在生死;若受檀越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不能消化,从生至死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虽得为人,边地、佛后、世智辩聪八难之处。所以然者?皆由前身不积德也。是故说曰:‘虽复寿百[16]年,懈怠不精进’也。

不如一日中,精进不怯弱者,或有世人勇猛精进解世非常,人身难得,佛世难遇,生值中国亦复难遭,诸根完具亦复难得;于贤圣法中求作沙门亦不可得,闻真法言复不可得。有智之人能解此者,当念精进求于道果,得至泥洹亦复不难也,已以办具,便能成就无漏法身。是故说曰:‘不如一日中,精进不怯弱’也。]

    一旦失去人身,若要重新复获究竟苦边,可谓是难上青天。

    《出曜经·无常品》云:

[为是当行是,行是事成是,

众人自劳役,不觉老死至。

   饥饿乏浆水,如穷鹿奔池[17]

为猎者所射,不念断欲爱。

如是求方便,分别此形体,

老死忽然至,不至究竟界。

    众多众生志行不同所作各异,所修善本亦不足言,意着外役[18]不念内法,不念死命意恒计常。昔罽宾[19]国兄弟二人,一人出家得阿罗汉道,一人在家修治居业。尔时兄数至弟家教诲弟言:“布施、持戒修诸善本,生有名誉死堕善处。”弟报兄曰[20]:“舍家作道,不虑官私、不念父兄妻子,亦复不念居业财宝。若被毁辱不怀忧戚[21],若遇欢乐不孚[22]用喜。”数数谏诲不从兄教。弟后遇患忽便无常,生受牛形,为人所驱驮[23]盐入城。时兄罗汉从城中出,即向彼牛而说偈曰:

                                           “脊负为重担,涉道无懈息,

为人所驱使,今日为闲剧[24]

     穿鼻为[25][26]系,破脊痈疽[27]疮,

    为蝇所噆[28]𠲿[29],今日为闲剧。

   食以刍[30]恶草,饮以雨潦[31]汁,

杖捶不离身,今日为闲剧。

以受畜生形,为行何权计?

      为可专意念,三耶三佛[32]德。”

    时牛闻已悲哽[33]不乐。牛主语道人曰:“汝何道说,使我牛不乐?”道人报曰:“此牛本是我弟。”牛主闻已语道人曰:“君弟昔日与我亲亲。”罗汉说曰:“我弟昔日负[34]君一钱盐价。”是时,牛主即语牛曰:“吾今放汝,不复役使。”时牛自投深磵[35],至心念佛,即便命终得生天上。或有众生深慕世累恋着财货,不修善行,身坏命终生饿鬼中;或复有人出家学道,捐弃恩爱舍世八法[36]修清净志。犹王太子栴[37]陀罗女,身珮[38]香璎颜貌端正,像如天女意欲纳娶,其王报曰:“夫王者法不娶外类,不与细民为婚,常与长者居士共婚。”太子白[39]王:“设不与婚此女者,今当自杀,不堪生世。”王闻此语如食遇噎[40],既不入腹又不得吐。王遣出适到旃[41]陀罗家,语女父母曰:“汝当嫁女与我[42]太子。”女母报曰:“随我种类习杀法者,当嫁女与王太子。”王还语太子曰:“汝今要习杀生法,舍王种类习凡细事,何为要杀女为婚?”太子白王:“意所贪乐,要习杀法不以为难。”即舍王宫出诣杀家计婚姻。如是积久,担负薪草持筐扫,第一大臣出行见之,问王子曰:“竟得女不?”王子报曰:“吾役使烦多,早忘失[43]女不复忆之。”臣复问曰:“香璎贯珠今为所在?”太子报曰:“吾亦忘不复忆也。”臣语王子:“既不得女,亦不得珠,复失王位,无所果获欲何方宜?”王子堕泪悲感不乐。此譬[44]在众有所长益。或有王子、长者、居士出家学道,䢖[45]功立德求为阿罗汉,离世缚著于欲离欲,彼此解脱分别无明,智慧解脱无疑解脱成珍宝义。父母兄弟呵[46]制,语出家者言:“人中薄贱[47]莫过于道,家家乞求以此为常,为人嗤笑何可堪乐?人相咒诅[48]使汝作乞儿,不如在家五欲自娱。分檀布施作福不惓,供给当来、过去、现在,给施孤穷裸贱之人、沙门、婆罗门、侨客[49]、远行[50],四事供养衣被、饮[51]食、床卧、医药,须衣与衣须食与食,香熏、华鬘、手巾六器在家可办此物,出家极辛苦。”时诸学人语五亲曰:“我等志趣必欲学道,不乐在家理俗因缘。”五亲报[52]曰:“不乐俗者随意出家。”即舍家为道,所习非要,不修正业经历数时,五亲往见语诸道士:“汝等得罗汉道耶[53]?”道人报曰:“自学道以[54]来,今乃闻阿罗汉名。”五亲复问:“于欲无欲,彼此解脱,除去无明,智慧解脱无疑成就珍宝,具足如此众法为得不乎?”道人报曰:“如此众法我等悉失,不识其名况理行耶[55]?”五亲问道人:“汝等何为舍家财业捐弃五亲与恩爱别?所习非法,与世人不异。”尔时世尊以天眼观清净无瑕[56]秽,见彼五亲与道人论,知习非法不顺正要,佛欲往化因现[57]道力。因此因缘寻究本末,为后世众生示现大明,亦使正法久在于世,在大众中而说颂曰:

                                           “为是当行是,行是事成是,

     众人自劳役,不觉老死至。”

    尔时尊者马声,复说颂曰:

                                          “沐浴庄严身,愚弊不习善,

     无常忽然至,如母抱死女。”]


[1] 偷香窃玉:拼音tōu xiāng qiè yù,指善于勾引诱拐女人或男女暗中通情,出自《晋书·贾充传》。偷香的故事发生在晋代。据《晋书·贾充传》记载,韩谧的父亲叫韩寿,是西晋权臣贾充手下的一个幕僚。晋代贾充的女儿贾午,与韩寿相恋而私通,竟偷了其父收藏的晋武帝所赐之奇香送给韩寿。贾充发现后,便干脆把贾午嫁给了韩寿。所以,后来人们便把男女(主要是未婚男女)的偷情,叫做“偷香”;也叫“偷香窃玉”。窃玉和偷香一样,也有故事。大约是一位姓郑的男子所为,可惜其事已不可考了。只知道后人常把未婚青年男女的私相恋爱,叫做“郑生窃玉,韩寿偷香”,把恋爱的心愿,称为“偷香性,窃玉心”。

[2] 耶【大】,舍【宋】【元】【明】

[3] 毘耶离城:译曰广严城。

[4] 丰贱:拼音fēng jiàn,解释为谓物多价廉。

[5] 鳖:拼音biē,爬行动物,生活在水中,形状像龟,背甲上有软皮,无纹。肉可食,甲可入药。亦称“甲鱼”、“团鱼”;有的地区称“鼋”;俗称“王八”。

[6] 耶【大】,也【宋】【元】【明】

[7] 耳【大】*,尔【宋】*【元】*【明】*

[8] 出【大】,出世【明】

[9] 舍浮【大】,尸波皆【宋】【元】【明】

[10] 五浊:拼音wǔ zhuó,即是大乘佛教在佛经中提出的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11] 鼎沸:拼音dǐng fèi,比喻声势汹涌或时局动荡不安,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12] 裹【大】,里【元】【明】

[13] 尊者马声:此处可能指的是马胜比丘。

[14] 乃【CB】,了【大】

[15] 如【CB】,以【大】

[16] 百【大】,千【宋】【元】【明】

[17] 池【CB】【碛-CB】【宋】【元】【明】,驰【大】

[18] 外役:拼音wài yì,意思是谓在外服役。

[19] 罽宾:拼音jì bīn,国名。位居西域,所辖地域因时代而异,约在今阿富汗东北、喀什米尔一带。以农业及制作金银铜铁器物为主。为佛教大乘派的发源地,汉代以后有许多僧人来中国传教译经。

[20] 兄曰【大】,曰兄【宋】【元】【明】

[21] 戚【大】,蹙【明】

[22] 不孚:拼音bù fú,不能使人信服。

[23] 驮:拼音tuó,〈动〉用背负载:驮运。驮着两袋米。

[24] 闲剧:拼音xián jù,清闲和繁忙。

[25] 为【大】,以【宋】【元】【明】

[26] 靷:拼音yǐn,引车前进的皮带,一端套在车上,一端套在牲口胸前:“我两靷将绝。”

[27] 痈疽:拼音yōng jū,毒疮,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

[28] 噆:拼音zǎn,叮咬:“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

[29] 𠲿:拼音shuò,同“欶”,吮吸。

[30] 刍:拼音chú,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

[31] 潦:拼音lǎo,路上的流水,积水:潦水。

[32] 三耶三佛:拼音sān yē sān fó,即指‘三藐三佛陀’。佛教用语。为梵语samyaksaṃbuddha的音译。意译为正等正觉者。佛教谓得究竟觉悟的人,即佛陀。

[33] 悲哽:拼音bēi gěng,悲伤哽咽。

[34] 负:拼音fù,欠(钱):负债。

[35] 磵【大】,涧【宋】【元】【明】磵:拼音jiàn,〈名〉山间的水沟。如:磵壑(山沟);磵谷(两山间的夹道或水沟)

[36] 世八法:即世间八法。《十住毗婆沙论·五戒品》云:“世间之八法:世间法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于此法中,心无忧喜。”

[37] 栴【大】*,旃【宋】【元】*

[38] 珮【大】,佩【宋】【元】【明】

[39] 白【大】,曰【宋】【元】【明】

[40] 噎:拼音yē,食物塞住了嗓子:因噎废食。噎着了。

[41] 旃【大】,栴【明】

[42] 我【大】,王【宋】【元】【明】

[43] 失【大】,此【宋】【元】【明】

[44] 譬【大】,辟【宋】【元】【明】

[45] 䢖【大】,建【宋】【元】【明】

[46] 呵:拼音hē,〈动〉怒责:呵责。呵斥(亦作“呵叱”)。呵禁。

[47] 薄贱:拼音bó jiàn,轻薄卑贱。有奚落,瞧不起人的意思。

[48] 咒诅:拼音zhòu zǔ,咒骂。

[49] 侨客:拼音qiáo kè,客居他乡的人。

[50] 远行:拼音yuǎn xíng,行走远路,前往某地的远行客。

[51] 饮【大】,饭【宋】【元】【明】

[52] 报【大】,〔-〕【宋】【元】【明】

[53] 耶【大】*,邪【宋】*【元】*【明】*

[54] 以【大】*,已【宋】*【元】*【明】*

[55] 耶【大】*,邪【宋】*【元】*【明】*

[56] 瑕【大】,取【宋】【元】

[57] 现【大】,亲【宋】【元】【明】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