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课 二、外道不敬信佛法的原因: 问曰:又因何缘是诸外道人辈现见善逝佛经圣教,而不去信敬[1]不害与观空此二法耶? 答曰:由因躭著自宗故耳,为明此义,故说颂曰:
【词汇释难】 玄奘大师译《大乘广百论·破见品》云: 世人耽自宗,如爱本生地, 正法能摧灭,邪党不生欣。 自宗:自己所属的学派。 【释文】躭著自宗的恶习(是一切异生)无始以来就熏习染着,犹如恋慕爱著本自出生的乡土故地一般,世人是很难彻底割舍这种躭著恶习的。以是因缘故,世间婴愚群品[2]由因躭著偏执自宗恶见故,无法欣然悟入[3]此善逝佛道。 【释义】世人于无始生死轮回以来,即一直在种种常断恶见中熏习不息,有着深厚的愚痴执著,他们对自己所秉持的外道邪宗,往往十分耽爱,认为唯有自宗非常正确,超过任何其他宗派,故而难以舍弃恶见求取上进。这种恶习就像世人大多喜欢自己出生地的故乡一样,因为对故土有贪爱,人们无论到再美好的他方国土,也觉得比不上故土好,甚至一辈子也会念念不忘这种偏执。 藏人有民谚说:“他乡的天堂宫殿不如故乡的茅草棚。” 汉地民谚也云:“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在世界各地,尤其于农业社会,这种贪恋乡土的习惯自古至今都相当浓厚,因而作者于此以这种常见习俗来比喻人们对自宗的耽爱。因为有这种耽爱偏执,世人对于能够摧灭自己所持邪宗的正法,即不害与观空的二种佛法,又如何能生起欢喜心呢?先入为主,他乡天堂不如故乡草堂,因这种恶习难以舍弃,最殊胜的佛法现在眼前,顽迷不化的众生仍然不生欣乐。所以佛陀虽广转法轮,历代高僧大德呕心沥血[4]地继后宣扬,依然有无数世人不信奉不敬顺佛法,对这些可怜的顽冥不化者,当以棒喝醒之:若不舍自宗恶见,汝等当永沉生死轮回,永无悟入解脱正道之时!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见品》云: [如来所说理教周圆,外道邪徒如何不乐?由佛正教违彼邪宗,乖[5]本所贪故不欣乐。为显此义而说颂曰: 世人耽自宗,如爱本生地; 正法能摧灭,邪党不生欣。 论曰:如本生地虽不膏腴[6],久处其中而不愿舍。自[7]宗亦尔,虽与理违,以本师承故不能离,尚不欲乐余外道宗,况慕如来甘露圣教。甚深实相真空智火,能焚外道邪执积薪,违彼本心故不欣乐。诸有智者应善思惟,勿染邪宗致违正法。] [1] 信敬:拼音xìn jìng,意思是信奉崇敬;信任敬重。 [2] 群品:拼音qún pǐn,佛教语。谓众生。 [3] 悟入:拼音wù rù,释义:是觉知并证入实相之理。 [4] 呕心沥血:拼音ǒu xīn lì xuè,耗尽心血。 [5] 乖:拼音guāi,〈动〉义:背离,违背,不和谐。 [6] 膏腴:拼音gāo yú,肥沃 [7] 自【大】,其【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