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课 三、略示成立无实的正理: 问曰:若法如是都无谛实,故令我等的有见堕于恶见邪执。汝因不许法有实体故是则应堕于无见[1],此亦极不称理。与所见非所见[2]法理相违故。 答曰:我非无见论者,因说法法缘起性故。 复问:汝为实事论师耶? 答曰:非也,为缘起论者是。 复问:汝所宗者究竟为何耶? 答曰:为法法缘起论者是。 复问:何为缘起义理耶? 答曰:无自性义,谓自性无生义,即生成如幻、如阳焰、如影像、如乾闼婆城、如化、如梦之体性的果法义。即性空、无我义。如偈颂曰: 『348』
【词汇释难】 玄奘大师译《大乘广百论·破边执品》云: 诸法众缘成,性羸无自在, 虚假依他立,故我法皆无。 【释文】此中自性、本性、自在、不依他缘所起者,即为自体性成实故不待因缘所成。然今一切有为法体也都是缘起生法。如是若法依缘所生即成无自在,依因待缘方可得生故。此皆无自在,是故无有一法有我即有自性。此中说法缘起者意谓离自在故,无自在义即是性空义,非一切俱无义。故此拨无染净[3]之因,见无若幻若化因缘所作者即是颠倒邪执。以无自性可得故,若见谓有自性者亦成是颠倒邪执。是故若法实有论者,由失缘起生理故即堕于断、常等恶见[4]。 若作是念想:设许无自在义即是缘起义,那么用以遣破我宗的汝(中观)宗究竟与我等有何差别耶? 答曰:汝等实不能如实体悟或陈明[5]缘生义者,即是道不同不相为谋[6]的差别相。譬如婴愚小儿因不善名言,将影像增益分别为是实有并弃舍称实境界的性空实相反执自性实有,是则无法尽测影像义理。如是汝等虽许法法缘起,于此如同影像,实无自性的空相,却无法如实体悟称境实相。因为不能体悟无自性为无实性,并妄加增益都无所有的自性实体而分别邪执,谓有自体故。亦不知班宣(缘起)无自性,因为从来不说法无自性反而强词夺理地说言有自性故。正是如此无法如实体证与演说(缘起性空——无我无法)故,是则诳惑自他(一切有情),故知我等于此如是含辛忍苦[7]造论止非实非无有胜利[8]。 【释义】中观宗所说的诸法无自性、非实有存在,非是说诸法全然断灭不能现见,而是说诸法皆是缘起,于众缘聚合中并无真实主体或说自性存在。所谓的缘起,即是如梦、如幻、如阳焰等,彼等虽无自性,而有缘生诸现象的作用。梦幻等现象虽然可显现,然而并无自性存在;同样,特定因缘聚合时,虽然有种种法的显现,然正显现之时,其现象中并无有能无碍存在的自性。如果某法有自性,应成恒常不生不灭,纵有千万种因缘积聚,也不可使它有丝毫变动,而这种法决定不会有,无论以瑜伽现量或比量皆不可得到。此世间的一切法,皆可见它们不能无碍地存在,而是必须依赖众缘聚合才能有暂时的显现,以此应知情器诸法皆无自性存在,即所谓的补特伽罗我、法我都是非实有的。 中观所阐示的缘起性空,是每一个求解脱者必须了达的法义。 龙树大士于《中论·观四谛品》中云: 若人能现见,一切因缘法, 则为能见苦,亦见集灭道。 甲操杰大师也言: 善得暇满身士夫,随顺龙猛师徒行, 通达空即缘起义,成办此义谁不勤? 如果不懂得缘起性空,会像小孩执身影为实有一样,执著诸缘起幻法,因此有理智者,诚应精勤修习此缘起性空正法,若能现见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即能究竟成办自他利益。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边执品》云: [复次,为显诸法众缘所成,非一、非常、无我、无法,犹如幻化,情有理无[9],是俗非真。复说颂曰: 诸法众缘成,性[10]羸无自在; 虚假依他立,故我法皆无。 论曰:诸法虚假众缘所成,起住依他体无自在,念念生灭众分集成,非一、非常犹如幻化。愚夫执有,智者达无,故于其中无我、无法。一切外道及所余乘,计一、计常、为我、为法。一、常非有,我法定无,故辨[11]缘成显二无我[12]。] [1] 若法如是都无谛实,故令我等的有见堕于恶见邪执。汝因不许法有实体故是则应堕于无见:
[2] 所见非所见:即所见——现在法体及非所见——未来法体。 [3] 染净:又作“染污和清净”。苦集二谛为染污,灭道二谛为清净。 [4]《中论·观有无品》云: [问曰:何故因有生常见?因无生断见? 答曰: 若法有定性,非无则是常; 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 若法性定有,则是有相非无相,终不应无;若无则非有,即为无法,先已说过故,如是则堕常见。 若法先有,败坏而无者,是名断灭。何以故?有不应无故,汝谓有无各有定相故。 若有断常见者,则无罪福等破世间事,是故应舍。] [5] 陈明:拼音chén míng,陈述申明;叙说清楚。 [6] 道不同不相为谋:拼音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释义: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7] 含辛忍苦:拼音hán xīn rěn kǔ,意思是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8] 胜利:护法菩萨于《大乘广百论·释论·破见品》中说:“言‘胜利’者,所谓师资开悟证得如其次第。” [9] 有理无【大】,理都无【宫】 [10] 性【大】,住【宫】 [11] 辨【大】*,辩【宋】【元】【明】【宫】* [12] 二无我:即无人我、无法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