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14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五(随喜)分二:一、随喜世间善;二、随喜出世善。

一、随喜世间善:

     按照有些高僧大德的分法,也可以分为下士道的随喜、中士道的随喜、上士道的随喜这三种。

欣乐而随喜,一切众有情,

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

     以欢喜的心情随喜一切众生奉行消除恶趣痛苦之因的善业,积累脱离苦果享受快乐的福德。

     在《入行论》大讲义中,随喜定义为身口意三门随喜,即从内心真正发出清净的欣悦赞同,语言上赞颂其功德,行为上表现出随同感动等。

     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中说:

闻听他人行善时,若舍嫉妒不喜心,

诚心欢悦作随喜,佛说同获彼福德。

二、随喜出世善:

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

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

     随喜小乘善行包括因与果两种,随喜因:欣然随喜积累作为声闻缘觉菩提之因的善行;随喜果:随喜众生真正脱离轮回痛苦获得阿罗汉果位。

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

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

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

     随喜大乘善行也包括因与果两种,随喜果:随喜究竟果位的菩提与暂时果位的菩萨地;随喜因:欣悦随喜发心给众生带来安乐的如海善意以及利益众生的善行。

     《般若摄颂》中说:

三千须弥秤称可量取,随喜善法无能量取者。

     《巧方便经》中说:

随喜法乃诸佛调化众生之大方便法门。

     《普贤行愿品》云: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六、请转法轮: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

     合掌祈请诸方佛陀,为被痛苦黑暗或者痛苦无知黑暗笼罩而不知正道与非道的一切众生点亮正法明灯、指引正道。

      经云: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妙法吾已证,

为谁开示悉皆难测奥, 首当不语安住于幽林。

       经云:

梵天以及诸信众,具善耳根与智慧,

以无害想常闻法,故为彼示甘露法。

     堪布根巴在《入行论疏——文殊上师言教甘露滴》的讲义里说:

     “如果祈请高僧大德转法轮,自己生生世世都会得遇正法光明,不会堕入邪见的黑暗之中。”

     《普贤行愿品》云: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七、祈请不涅槃:

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

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迷。

     在即将趋入涅槃的诸位佛陀前合掌祈求:请佛陀住世无量劫而不趣入涅槃,不要让世间众生处于无知迷盲之中。

     《普贤行愿品》云: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有云: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八(回向福德)分二:一、总回向;二、别回向。

一、总回向:

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

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

     从前面所说的供养直到祈请住世之间自己所积累的这一切善根,但愿能遣除一切众生的所有痛苦。

     《普贤行愿品》云: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上师如意宝常说:

     “我们所做的善根一定要回向,否则一刹那的嗔念就会毁坏所有的善根。如果立即回向于菩提,乃至获得佛果之前,这些善根永远也不会耗尽,并且蒸蒸日上、不断增长。”

     巴楚仁波切及很多大德们说过:  

     “凡夫造善业,如果没有回向,今后的一念嗔烦恼,立即将善业毁坏无余,如果将善根回施众生,那么众生无尽,其善业功德也无有穷尽。”

     悲天愍世的寂天大阿阇黎在《入行论——受持菩提心品》中说:

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华严经》云:

众生一切善,过去现未来,

回向普贤地,悉皆获妙善。

     喇拉曲智仁波切在《教王宝鬘论》的注释中说道:“未来的善根可以回向,就如同有些人未来会获得一些财物,现在可以发愿与某人共享,这并不是不现实的事情,而是可以实现的,同样,回向未来的善根也是如此。”

     《中般若经》云:

“须菩提,当以诸法如梦如幻、善根亦如梦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

     《般若摄颂》云:

“佛说如食杂毒食,缘于白法亦复然。”

     昔日世尊转为慈力王以自己血肉布施罗刹时所诵的回向文: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二(别回向)分三:一、为患病者回向;二、为饥渴者回向;三、为贫穷者回向。

一、为患病者回向:

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

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

     直至众生的疾病尚未恢复之前,我愿作为医生、妙药以及护士。

     悲天愍世的寂天大阿阇黎在《入行论——回向品》中说:

愿诸病有情,速脱疾病苦!亦愿众生疾,毕竟永不生!

愿畏无所惧,缚者得解脱,弱者力强壮,心思互饶益!

愿药具速效,咒语咸灵验,空行罗刹等,悉具慈悲心!

愿众无苦痛,无病未造罪,无惧不遭轻,毕竟无不乐!

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

     阿底峡尊者说过:“照顾长期之病人,孝养老年之父母,帮助远游之客人,此三功德能等同,修持大悲空性要。”

二、为饥渴者回向:

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

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

     期盼能降下饮食之雨,消除饥渴的危难;愿我在饥馑中劫时能变成丰足饮食解除受苦者的饥渴;同样,祈愿在刀兵中劫时天降庄稼妙雨(作为人们充饥的粮食)。

     本论在此处的三种回向,分别对应了人寿减少时的三大灾难——疾疫劫、刀兵劫、饥馑劫。根据《瑜伽师地论》、《成实论》及《俱舍论》中记载,在人寿二十岁的时候,人类造不善业极为严重,非天不悦而降下瘟疫,怎样服药治疗都没有效果,只有依靠诸佛菩萨的发愿力、功德力和加持力,才能让他们得到利益。

     佛经及《俱舍论》中记载,在未来人寿三十岁时,世间上将出现可怕的饥荒,那时人们根本没有饮食,就像寻找如意宝一样,寻找古代人遗留下的粮食颗粒。倘若侥幸找到一粒人寿八十岁或一百岁时的粮食,他们都说:“这是有福报的人所遗留下来的,如果把它熬汤喝,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对这粒粮食非常重视,将其锁在铁箱子里,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将所有的生存希望都寄托在这一粒粮食上。或者他们在挖地时,有时候能挖到人寿一百岁时的骨架,他们说以前的人类有福报,所以骨架有营养,用来熬汤喝也能维持生命,不会因饥荒而饿死。这种饥荒确实非常可怕,因此我们应当发愿:在众生遭遇这种灾难、没吃没喝的时候,愿我变成他们面前的饮食,帮助这些可怜众生解除饥渴之苦。或者发愿:世间上有如此多的难民和贫苦众生,祈求诸佛菩萨加持,愿他们早日获得饮食,远离这些痛苦!

     悲天愍世的寂天大阿阇黎在《入行论——回向品》中说:

愿裸获衣裳,饥者得足食,

渴者得净水,妙味诸甘饮!

     密勒日巴尊者为结赛与他妹妹琵达的食物供养唱过一首道歌,其中有:

崖居修行瑜伽士,会和信心供施主,

行者施者俱成佛,缘起心要为回向。

三、为贫穷者回向:

为济贫困者,愿成无尽藏,

愿诸资生物,悉现彼等前。

     为了赈济一切穷困潦倒的众生,愿我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使各种各样的资具用品展现在这些贫困有情的面前。

     在解释这个颂词时,堪布根巴在《入行论疏——文殊上师言教甘露滴》中说:虽然颂词字面上没有直接宣说刀兵劫,但前面先讲了疾疫劫,又讲了饥馑劫,最后间接讲了刀兵劫。所谓刀兵劫,是指在人寿十岁时,众生的害心尤为增长,福报渐渐隐没,身体非常矮小,以头发为衣服,以稗子为食物,由于共业所感,世间上的草木全部变成武器,随手捡起来即可互相残杀,犹如复活地狱重现人间。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该发愿,希望自己在那时候能真正利益众生,并依靠佛陀的加持力,令一切战争统统消失,人类生活无任何忧虑。

     悲天愍世的寂天大阿阇黎在《入行论——回向品》中说:

愿贫得财富,苦者享安乐!愿彼绝望者,振奋意永固!

受用愿无尽,犹如虚空藏,无诤亦无害,自在享天年!

     《无垢称经》中说:

“或时化地水,或时作火风。”

     《趋入不可思议智境经》中也说:

     “若显现为乐园、珠宝、妙药、明咒、所需资具能调化,则现彼等相应之显色与形色。”

     《大密善巧方便经》中说:

“佛陀化现为桥梁、道路、门等,为人们提供各种方便。”

     《百业经》中有个假设句说:

“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楼房经》中说:

     “若对僧众供养一粒诃子 、一勺饮食,未来生中决定不逢疾疫、饥馑、刀兵三大灾劫。”

     《俱舍论》云:

     “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若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

     大成就者枳贡觉巴仁波切说过:

福慧二资如同摩尼宝,回向即为阿噶如之布,

二者相合乃能生资具,如是行者应当重回施。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行13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行15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