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2

2、以《菩提道炬论》宣说三士夫:

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炬论》中说:
     由下中及上,应知有三士,当书彼等相,各各之差别。
     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乐,但求自利益,知为下士夫。

      由于佛陀教法的修行者可以有下等、中等、及上等修行人,故应当了知有下士道世夫、中士道世夫及上士道世夫三中修行者,在此《菩提道炬论》中作者(阿地峡尊者)当书写彼等之不同法相及各种各样之差别相。
      若以任何方便法门唯独于生死轮回中追逐自己的有漏安乐,但愿希求自身的即生与来世的利益者,当知为下士道世夫。
      下士道:三士道分别对应修行人上、中、下三种根基。所谓的下等修行人,特别害怕堕入地狱、饿鬼、旁生,而想获得人天的身体。很多相信因果的人觉得感受痛苦非常可怕,所以不愿意在三恶道中受苦,这就是下士道世夫。
      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观察自己到底是上等修行人、中等修行人,还是下等修行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修行人,甚至还是开悟者,而实际上,他们连三士道都靠不上边。如果一个人不承认来世、只承认今生,今生也是求一些福报,不承认业因果存在,(当然,即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能会承认,但生生世世的因果循环不承认,)那么他连下士道都算不上。
      所以,修行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承认前中后三世因果,如果没有这一点,那根本不算修行人。现在西方也好、中国也好,不承认前后世、只求今生福报的人相当多,这些人不算真正的佛教徒,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

龙树大士在《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中云:
      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
      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
      不善生诸苦,投转诸恶趣,
      善业生善趣,世世享安乐。

      佛经中说业因果绝对不虚,也不会互相错乱,没有造恶的人不会感受痛苦,佛陀以了知业报智力而明了一切善恶因果,所以佛陀所说的这种道理,每个人应该深信不疑。
     假如造了罪业,果报会一直等在前面,永远不会摧毁,也不可能不感受,所以造了恶业的话,知道忏悔很重要。智者会励力忏悔,而愚者对忏悔没有多大兴趣,

佛经云:
     愚人造恶业,不知忏悔罪;
     智者忏悔罪,不与罪同住。

     愚者只会造业,不会忏悔,就像有些人只会花钱、不会挣钱,特别可怜。而智者以前世的业力成熟,可能会造一些罪业,但造业的同时也知道惭愧,通过四对治力:一、厌患对治力;二、所依对治力;三、现行对治力;四、返回对治力。来忏除,自相续不会与罪业共住。

一、厌患对治力:
     见到过患后追悔莫及,如同饮毒者见到后果一般,这就是厌患对治力。
二、所依对治力:
     依止能摆脱罪业的方法,如依止药物一般,这叫做所依对治力。
三、现行对治力:
     奉行善法,如同服药一样,这是现行对治力。
四、返回对治力:
     从今以后纵遇命难也不造罪,如同以后不再服毒一样,此为返回对治力。

     我们必须要具足以上四种对治力,如果具足了这四种对治力,那么必定能净除罪业。四对治力的数量是确定的,《宣说四法经》中云:
      “弥勒,菩萨若具四法则清净一切所造所积之罪业。何为四法?即厌患对治、依止菩提心(所依对治)、现行对治、返回对治。”

      从前,有一位阿罗汉在入定时,对面有个人牵着一头牦牛过来,阿罗汉见后情不自禁地说:“哎哟,怎么这样悲惨、可怜呢?”弟子们问他什么原因,他说:“这头牦牛往昔是一位富翁,当时为了造佛塔而杀了众多生灵。尽管造佛塔是有善根,但因为杀生罪业非常严重,现在转生为这个旁生。”

     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
     视三有轮回如同火宅、罗刹岛、毒蛇穴等而想背弃舍离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三有之所有有漏安乐,极力遮止自己三门行诸恶趣之因的诸种恶业,但愿获得自身的单边寂灭涅槃而修行佛陀教法者,即命名位中士道世夫。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礼赞文》中云:
     求寂声闻由遍智,引导令趣最寂灭,

中士道:寂天大阿阇黎在《入行论—安忍品》中说:
     无苦无出离,故心应坚忍。
     苦行伽那巴,无端忍烧割,
     吾今求解脱,何故反畏怯?

     世间上的快乐和享受没有实义,解脱才是永恒的大乐。且不说圆满正等觉佛果或菩萨果位的快乐,即使得到了小乘阿罗汉果,也不像世间快乐一样马上就毁灭了。因此,一定要希求解脱,中士道虽没有利益众生的想法,但是有自我解脱的愿望,(小乘行人就属于中士道世夫。)有些人声称是学显宗密宗的大乘佛教徒,然而若没有考虑过众生,充其量只是中士道,就像小乘阿罗汉一样,只是自己希求解脱。

     当然,自己希求解脱时,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看作监狱里的快乐一样,觉得没有任何稳固性,财富也好、名声也好,一切都是无常的,有什么值得贪求呢?
世尊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云: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颂——破根境品》中云:
     诸法如火轮,变化梦幻事,
     水月彗星响,阳焰及浮云。

寂天大阿阇黎在《入行论——静虑》中说:
     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
     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
     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

     在佛教历史上,胜光王是世间第五大王,最后也因王位被太子篡夺而到处漂泊。路上他饥饿难忍,便讨了一把萝卜来吃,又喝了冷水,结果消化不良而昏倒在路上。来来往往的马车溅得尘土飞扬,他的口中灌满了灰尘,最终呃逆而死。

     大家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等修行人?倘若没有求解脱的想法,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没有什么目标,那只能叫做“经济动物”,跟山上的牦牛毫无二致。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颂——明破常执方便品》中说:
     地上恶异熟,唯见为损恼,
     圣者观三有,等同备宰处。

     所以人活着一定要有目标,学佛就是想离开轮回,若能如此,对城市的豪华建筑或对人的感情不会特别执著,那些全是一种假象,心里会产生这样的定解。
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尽者,彼是上士夫。
     若孰等行人将自身所感受的苦苦、行苦、变苦等三苦的不欲与厌离,将心比心地能够对充遍浩瀚法界的诸种唯母他众的一切痛苦也有感同身受的了悟,欲求永远断尽母众有情的诸种苦痛,彼等菩萨是修行佛陀教法的最上等者即称唤为上士道世夫。
     世间上的一切众生,不管人还是非人,无始以来都当过母亲,这一点我们用很多教证理证说明过,此处没有必要详细地叙述。

龙树大士在《亲友书》中云;
     过去每世所遗骨,堆积一处超山王,
     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

     这些众生当母亲时,对我们如何地关心爱护,每个人应该心里有数。曾经有个公案说,昔日有母熊被猎人打中要害,端坐不动而没有倒地,猎人觉得很奇怪,上前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母熊已经死了,却紧紧抱住一颗大石头。为什么呢?原来母熊的孩子在石下的溪流中玩水,母熊怕落石会打中小熊,所以至死也忍痛抱紧大石不放。
     既然一切众生都当过母亲,现在她们正沉溺在轮回的苦海中,日日夜夜饱受总的轮回痛苦、分别的三恶趣折磨,我们若只顾自己解脱,将她们置之不理,那合不合理?比方说,母亲关在监狱里,不断遭受痛苦,儿子却在豪华酒店中天天享乐,那人们会对这个儿子有什么看法和说法?同样,作为大乘佛教徒,若对可怜的众生毫不关心,一心只求自己解脱,这简直是忘恩负义的行为。
     因此,个人的解脱并不重要,众生的解脱才是首要之务,为了众生的解脱而希求佛果,我们应该发这样的菩提心。

     如果被菩提心摄持,那么即使施给旁生一口食团,也已变成了菩萨的行为。否则,纵然是三千世界遍满珍宝作布施,也仅仅是乐善好施之举而已,根本算不上是菩萨行。
龙树大士在《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中说:
     欲自世间众,得无上菩提,
     菩提心为本,坚固如山王,
     悲心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阿底峡尊者特别重视菩提心,他说:“当修慈悲心,稳固菩提心。”修心要先从慈心和悲心开始,然后再修持菩提心。在提及其他上师的名字的时候,尊者只作双手合十于胸的动作以表恭敬,但提道金州上师(法称——Dharmakirti)的名字时就悲泪纵横,泪流满面而将双手合十于顶,有弟子不解便问了尊自己的上师们是否在断证功德上有别,尊者回答,自己的上师都是大成就者,无有任何修证功德之别,但自己相续中的那点,大悲菩提心是因为拜金州上师所赐,所以无比感恩大悲金州上师。

     为诸胜有情,求大菩提者,当说诸师长,所示正方便。
     为了那些充遍浩瀚法界的殊胜有情母众,自己希求获证大菩提而普度诸位母亲,为了此类大乘发心者,(阿地峡尊者)当宣说诸位圣地印度大徳师长们所开示的发心方便法门,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遍智品》中说了发心的定义: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彼彼如经中,略广门宣说。

     菩提心从不同角度来分可得六种:
一)发心从助伴、比喻的侧面来分二十二种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遍智品》中云:
     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
     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
     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
     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

二)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四种
1) 有凡夫信解行发心、
2) 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
3) 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
4) 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
三)发心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有两种

     有以名相而得与以法性而得两种。

四)发心从所缘境的角度分有两种
      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两种发心;

五)从意乐加行的角度分有两种
     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类。《入行论》讲的分类就是这种。

六)发心从始初发情的方式而言有三种:
1)君王喻发心;
2)艄翁喻发心;
3)牧童喻发心。

     对佛画像等,及诸灵塔前,以花香等物,尽所有供养。
     在代表佛身的佛像,表示佛语的经书及表示佛意的灵塔等前以人间花园中:春天的樱花、海棠、梨花、杜鹃花……,夏天的石榴、蔷薇、仙人掌花、千叶莲、金莲花……,秋季的菊花、太阳花……,冬季的梅花、耐冬花……;飘逸的水仙、清幽的丁香、庄重的荷花、娇妍的牡丹、富丽的郁金香……所有天界、人间陆生、水生的大自然精英。
     天界、人间、龙宫、净刹等所有的芬芳妙香,各种名贵的烧香、涂香、香水,藏地的红檀香、印度白檀香等意缘那旃檀、沉香、丁香、郁金香……。
     我们观想世间的珍美果实:蜜甜清香的芒果、甘甜醇厚的蜜菠萝、香甜软腻的香蕉、脆甜多汁的梨、荔枝、龙眼、苹果、香橙、柚子、蜜桔、葡萄、桃子……;珍珠般的稻米、脆玉般的玉米、金珠般的黄豆、银珠般的莲子、麦子、玉蜀黍、高粱、胭脂米、黑米……三界之内,有情善业福报所成一切珍美的果实;观想种种良药:灵芝、雪莲、黄精、百合、红参、白参、天麻、地黄、首乌……天地之间,祛除有情一切疾病的甘露妙药;世间的宝物:金刚宝、如意宝、五彩宝石、翡翠、玛瑙、珍珠、珊瑚、琉璃、琥珀、夜明珠……一切四大和合之粹;悦意清澄的水,干净无污、清无泥杂、柔软可口、凉冽清爽、甘甜醇和、馨香馥郁、滋润解渴、予乐祛病,一切澄澈晶莹的滋生自然万物之源。以我们纯净的心化身微尘数,缘取这一切献供于清净无染、万善之源分别代表十方三世诸佛身语意的佛像、佛经、灵塔等之前。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忏悔罪业品》中讲了六种供养:一、供养无主物;二、供养身体;三、意幻供养;四、发愿供养;五、无上供养;六、赞叹供养等。

     亦以普贤行,所说七支供,以至菩提藏,不退转之心。
     并且以《普贤行愿品》中所说的七支供养即一、供养;二、顶礼;三、忏罪;四、随喜;五、请转法轮;六、祈请不涅槃;七、回向福德。来迅速圆满菩提资粮。以至从入资粮道开始直至成就大菩提精藏之间,永不退转菩提觉心。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精进》中说:
     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
     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谁退怯?
     信仰三宝尊,双膝着于地,恭敬合掌已,先三遍归依。

     以欲信、净信、胜解信,不退转信等信仰佛法僧三宝尊,双足膝盖着地,身语意三门恭敬合掌以后,始初在三宝圣尊面前作三遍皈依。

宣说皈依分二:
一、抉择皈依;二、随皈依而行持。
二、一(抉择皈依)分三:
一、本体;二、分类;三、各自之自性。
一、本体:
     为了遣除恐怖而依止皈依处。
二、分类:
     皈依有世间皈依与出世间皈依,出世间皈依又分为大乘皈依与小乘皈依两种。
三、各自之自性:
世间皈依:为了摆脱某些恐惧而皈依世间的天神等,这并不是殊胜的皈依。

     《胜幢经》中云:
     处于畏惧恐怖地,多数依止山森林,
     寺院树木及佛塔,彼非主要皈依处,
     依止彼等皈依处,不能解脱大痛苦。

     出世间皈依(有小乘皈依与大乘皈依):其中为了自己脱离轮回的痛苦,在有生之年皈依三宝,这是小乘的皈依。以大悲心引发,为一切有情脱离痛苦,而欲求自己获得佛果,时间直至菩提果之间,这是大乘的三皈依。

二、随皈依而行持:

经中云:
     皈依佛宝者,彼为真居士,何时不皈依,其他诸天神。
     皈依正法者,远离损害心。皈依僧众者,不交外道徒。

     首先在上师面前受皈依戒以后,依照经中所说于一切时分中诚心依赖三宝,心怀恭敬之情精进供养,不害任何有情,不交往恶友等等。我们要依靠这种方式避免失毁皈依戒。一旦不慎失毁,就要通过再次受戒等途径来断除罪业,增上功德。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行1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