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103


二、(所取受之五蕴不成立):

又所受五阴,不从自性有。

若无自性者,云何有他性?

同理,所取受之五蕴也不存在自性,自性不成立又怎么会有他性呢?

有人认为:如来并不是没有,因为他所取受的五蕴存在。破曰:五蕴也没有自性。

《明句论》说:五蕴要观待他法的缘故,所以没有自性,因为有自性就不需要依靠他法了。意思是说观待取受者如来或其他支分的缘故,五蕴自性不成立。

    《中观四百颂——破边执品》云:

如离于色等,瓶体实为无,

色体也应然,离风等非有。

     没有自性,又怎么会有他性呢?《明句论》说:石女的儿子不存在,观待石女儿的他性也不可能成立,同样,五蕴没有自性,也就不会有观待五蕴的他性。

    《中论——观有无品》云:

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

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

离自性他性,何得更有法?

若有自他性,诸法则得成。

三、(彼等之摄义):

以如是义故,受空受者空。

云何当以空,而说空如来?

    因为这些道理的缘故,所取受之法与取受者皆为空性,所以怎么能说本空的如来存在呢?

    根据上面的道理可知,取受者如来与所取受法五蕴都是空性。以此类推,一切万法也是空性。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说本来空性的如来存在呢?这显然不合理。

二、(以此理舍弃一切见)分二:一、如来离一切戏论;二、执著戏论不见如来。

一、(如来离一切戏论)分四:一、离空等四;二、离常等八;三、离如来有无;四、离

如来灭后有无。

一、(离空等四):

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

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

     如来的本体不可说是空,也不可说是非空,空不空二俱与空不空二者皆非也都不可

说,只能以假名而说。

     如来的本体不能说是空,如果是空就堕入无边;也不能说是不空,如果是不空就成了实有;也不能说空和不空共同具足,这会具有上述两种过失;更不能说空和不空两者皆非,实际上这和第三种情况相同。因此,如来的本体是离四边戏论的。

     有实宗怀疑道:我们舍弃了密行、胜论、数论等外道而依止了佛陀,如果佛陀不存

在,那我们的解脱慧命岂不断送了?你们说没有佛陀,那你们不也成了外道?

     中观宗回答:我们并不是说名言中没有如来,如果这样说,那我们的确跟外道没有什么差别。我们是说胜义中没有如来,这一点以教证理证可以成立。因此,是你们自己没

有理解如来的无我狮吼而造成了这种误解。

     在名言中可以说,佛陀首先降生,然后在王宫享受生活,之后出家苦行、降魔证道,后来三转法轮广利有情,最后示现涅槃。但名言毕竟是假立,从究竟实相而言,这一切都不成立。

    《般若经》云:

“一切万法如幻如梦,较涅槃更殊胜的法亦如幻如梦。”

二、(离常等八):

常无常等四,本寂何处有?

边无边等四,本寂何处有?

     常、无常、二俱、二非之四边于本自寂灭的实相中何处存在呢?有边、无边、二俱、二非之四边于本自寂灭的实相中何处存在呢?

     如来是离一切戏论的,在本自寂灭的实相中怎么会有常无常等四边以及边无边等四边呢?

     常、无常、二俱、二非以及有边、无边、二俱、二非是十四无记中的八种。十四无记法具体为:我和世间是常、无常、二俱、二非;我和世间是有边、无边、二俱、二非;如来灭后是有、无、二俱、二非;命和身体是一体还是异体。当年外道向佛陀提出这十四

个问难以后,佛陀置而不答。为什么不答呢?因为佛陀以无碍智慧早已彻见了外道的根基

——对方执持实有的见解,如果说我和世间等是有,那对方就会执为实有;如果说无,对方又会生邪见或堕入断灭……无论怎么说也不会给他们带来利益,因此佛陀置而不答。其

实这十四个无记法是可以回答的,佛陀在某些经典中就给予了回答。

     外道提问的是“我和世间是什么”,而这里是“如来和世间是什么”或者只是“如来是什么”,这并不矛盾,因为从取受者的角度来讲“我”和“如来”是一致的;而从诸

法的本体而言,如来又包括了世间。

    《中观四百颂——明菩萨行品》云: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世间有边耶?问时佛默然,

如是诸深法,非器前不说,

故诸智者晓,佛陀为遍知。

三、(离如来有无):

邪见深厚者,耽执有如来。

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

     邪见深厚的人耽执有如来,其实如来是本来寂灭的体相,他们却分别如来有或无。

     不了达万法实相的人认为:释迦牟尼佛二千多年前在印度降生,之后出家、成道并

转法轮,八十一岁时示现涅槃,这之间佛陀是有;佛陀涅槃以后是无。

     龙猛菩萨称这种人是“邪见深厚者”,因为他们首先耽执有如来,从而落入常见,后来又认为如来灭度后不存在,从而落入断见。然而这样的有无在如来的本体上是不成立的,如来的本体实为寂灭之相,若以妄心分别如来有无则不合理。

    《中论——观有无品》云:

若法有定性,非无则是常。

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

     以上根据《明句论》进行了抉择。本颂在《佛护论》中译为:

邪见深厚者,以妄念分别,

于寂灭涅槃,说如来有无。

     佛护论师认为本颂都是在解释如来入灭后离开有无二边。对此,《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释为:“凡夫补特伽罗因为对‘如来以自性而存在’怀着深厚强烈的耽著,继而成为一种执取,并以分别之心妄加揣度,而说如来在涅槃之后存在或者是不存在。”

四、(离如来灭后有无):

如是性空中,思维亦不可,

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

     在这样的空性本体中,不可以思维分别如来灭度以后是有是无。

     前面以理证已经抉择了如来的本体是空性,在这样的空性中千万不可思维如来灭度以后还存在,也不可思维如来灭度以后就不存在了,这样会有常断的过失;更不可思维既

存在又不存在、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这会有更多的过失。

     这个颂词宣说了如来灭后有无等四个无记法,也可以说是和上一颂一起宣说了这四

个无记法。

     至于另外两个无记法:身体和命是一体、他体,颂词中没有明显遮破。但在宗喀巴大师和果仁巴大师的讲义中都说:依靠上述推理能够了知身体与命一体异体皆不成立。

     以上我们对应十四种无记法抉择了如来离一切戏论。

二、(执著戏论不见如来):

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

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

     如来超离了一切戏论,世人却对如来生起种种戏论,戏论破坏了智慧眼目,所以世人都见不到真实的佛陀。

     真正的如来不是佛陀的相好色身,而是诸法实相。如来离开了戏论,超过有无、生

灭、常无常等戏论境界,所以无法分别言说。但世人对如来总是徒生分别:如来的降生、

如来的身相、如来的名号、如来的事业、如来是有是无、如来是常是无常……凡夫的分别

念只能衡量这些,除此以外的如来本体却无法测知。

     生起戏论就破坏了照见胜义谛的智慧眼目,没有慧眼就不能见到佛陀的真实本面。

    “破”是覆盖的意思,《般若灯论释》云:“为戏论所覆,不能见如来。”众生本具

的慧眼好比一面镜子,当被戏论分别的障垢覆盖以后就无法照见如来的真相。《明句论》

说:生戏论而希求则恒时不能见如来,就如尸体不能孕育生命、目盲不能见色一般。

     佛陀有时候说承认如来是邪见,有时候说不承认如来是邪见,那我们到底该如何把握这个界限呢?答:虽然从胜义角度来讲,见佛求佛都是行邪道,但从名言的角度来讲这不是行邪道。对中观因明有所闻思的人应该会非常清楚,如果如来不空会有无数教证理证

的妨害,这是一种邪见;如果在世俗中像顺世外道那样不承认如来的存在,这更是一种邪

见。所以,在世俗中要承认如来,而在胜义中应该把如来抉择为空性。

    《金刚经》里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要真正明白这些道理一定要学习

《中观根本慧论》。如果没有学《中观根本慧论》或者分不清楚二谛,单单说“无我、无人、无佛陀……”这很可能成为一种引生邪见的语言。而学了《中观根本慧论》以后就会

知道,在抉择胜义的时候,的确没有佛与众生、没有讲法听法、没有喝稀饭吃糌粑……但

从名言的角度可以说这些现量所见的事情存在,不得不承认这些。

    《中观四百颂——破见品》云:

不知无怖畏,遍知亦复然;

定由少分知,而生于怖畏。

     对于甚深空性的道理,不知道的人不会生起畏惧,遍知的智者同样不会畏惧,只有那些对佛理一知半解的人才会生起畏惧。所以,甚深空性法门不能在没有智慧、不具有大乘根基的人面前传讲,否则他们会因为怖畏而生起严重的邪见,从而堕入恶趣不能解脱。

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

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

     名言中如来所具有的缘起性,即是世间诸法的体性。胜义中如来无有自性,同样,世间诸法亦无自性。

     在名言中如来是存在的,如来有身相、声音、名号、事业等,这些都是因缘所生的法;世人也是如此,有身体、名字、工作等,这些也都是缘起法。如来为了度化众生而显

现在世间,因此自然不会超离世间的体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来与器情世间的体性无别,

如宗喀巴大师所说:依靠如来的身智五蕴,我们假立了如来;同样,依靠种种业缘所成的

庸俗五蕴,我们假立了众生。

     而在胜义中,如来的本体不存在,远离一切戏论;同样,世间诸法的本体也没有丝毫实质。

     学习中观应当善巧二谛,说空的时候应当了达万法皆空,而不是有的法空有的法不空。如果认为只有如来空而世间不空,那么在善法方面就不可能修习,因为究竟的佛果都

是空的,还有什么可修呢?而在恶业方面又会随顺自己的习气。有些人比较懈怠,修行善

法的时候布施、持戒、安忍什么都空了,还胡乱引用教证欺骗自己不去修持;但是造恶业

的时候什么都不空,这样非常可怕。

     名言中的法都是因缘所生,这一点世间诸法和如来没有差别,如果认为只是世间万法存在,而如来是没有的,这也是极大的邪见。如来出世、转法轮都是有历史记载的,如

来的教言也载于经论且流传至今,这是世人皆见的,为什么不承认呢?说“佛陀不存在”

不会有任何理由。如果我们承认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存在,那我们也要承认佛陀的存在,

因为这都有历史记载。不但如此,地狱、饿鬼的痛苦、人天的安乐都是有的,有智慧的人

应当承认这些。

    《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云:

无色不应执有心,有心不应执无色,

般若经中佛俱遮,彼等对法俱说有。

     大家闻思《中观根本慧论》应该和无上大圆满结合起来,这很有必要。从无上密法的角度来讲,心的本性就是如来,五毒就是五佛五智的本体。认识了这一点,再在上师的

指导下修习大圆满,最终会现前真正的如来。

     现在很多人对密法有成见,稍微有点不理解的地方就说“密宗如何如何”。许多道友都闻思过《大圆满心性休息》等显密教理,所以,当别人以相似的理由对密宗发一些太

过的时候,大家就应当以理护持密法,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不通达密宗的历史和教理,那不要说利他,连自利也很困难。如果自己的信心见解不稳,到时候会不会跟随别人随波逐流呢?很有可能。所以,我们不仅要闻思显宗,还要对密法的教理和历史有所了解。作为密宗的修行人,这一点不可或缺。

二、(以教证总结):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

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能断金刚经》云:

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楞伽经》云:“佛告大大慧菩萨:‘如来身者,非常非无常,非因非果,非有为非

无为,非觉非界,非相非无相,非是阴非离阴,非言说非所说物,非一非异,悉无和合乃

至所得无缘,出过一切戏论者,名为如来。’”

    《楞伽经》又云:

佛以阴缘起,无处有人见,

若言无人见,云何可观察?

    《如来三密经》云:“佛告寂慧菩萨:‘如来身者,等虚空身,无等身,胜一切世间最胜身,遍一切众生如身,无譬喻身,无相似身,清净无垢身,无染污身,自性清净身,自性无生身,自性无起身,不与心意识等和合身,如幻如焰如水月自体身,空无相无愿所

观察身,遍满十方身,于一切众生平等身,无边无尽身,无动无分别身,于住不住得无坏

身,无色体身,无受想行识身,非地界非水界非火界非风界等所合成身。如是身者,非实非生,亦非大等所成,非实非实法,一切世间所不能知,不从眼生,不依耳闻,不为鼻识

所知,非舌所成,亦不与身相应。’”

    《舍利弗陀罗尼经》云:“唯修一心念佛,不以色见如来,不以无色见如来,不以相,不以好,不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不以生,不以家,不以姓,不以眷属,乃至非自作非他作,若能如是名为念佛。”

    《佛地经》云:

无起等法是如来,一切法与如来同,

虽凡夫智妄取相,而常行与无法中。

无漏根力众德镜,于中显现如来相,

而实无有真如体,亦未曾有如来身。

世间所见如镜相,从本无于往来相。

《中观根本慧论·观如来品》传讲圆满

     以上所剖析的,是所获得的智慧和如来佛果,也即果般若。在空性中,所谓的智慧和如来果位都是超然离戏的空性。

     在有些藏文《心经》“无智亦无得”的后面,加上了“亦无不得”,即“得”和“不得”这两者都没有的内容。

      很多注释中对“亦无不得”的解释是:因为没有得,所以与得相观待的“不得”也

不可能存在;还有一种“亦无不得”的解释是,并不是没有所得,还是有得法的,但这是

指名言中的得法。

     这句话说明,不仅在名言中有所获得的功德,包括前文道般若中所讲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圣谛等所有的法都存在。这是从“亦无不得”中引申出来的含

义。

     但只是在有些藏文中有这句话及其注释,在汉文版的般若《心经》中,除了法成译师所译的《心经》版本以外,其他的汉文版中都没有这句话和注释。这可能是因为印度梵

文的原版蓝本不同,也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具体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六祖坛经》中有一段辩论如下:

     神秀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大师答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至此,“广说般若之本体”科判中的抉择基、道、果般若的内容就全部圆满了。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02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04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