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122


六、(教诫修学般若法门):

    (法成法师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这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案的结语,完整将利根和钝根弟子的修行方式,全面性的做了一个总结。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宣说完密咒之后,继续告诉舍利子尊者:舍利子,大菩萨应该这样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此处,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总结整个《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内容,然后教诫、交付于舍利子尊者(实际上也是教诫后人):凡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菩萨行者,一定要尽己之力好好修学以《心经》为主的般若空性。

     这是很重要的,弥勒菩萨也说过:获得见道的根本因有三种:第一是给别人宣讲般若;第二是让别人现证般若空性的意义;第三是自己入定修习般若,这三种因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大般若经》中也讲:这三种因可以产生见道的功德和境界,其中的每一种因都有无量功德。

     宗喀巴大师的《现观庄严论疏——金鬘论》中也说:如果能让声闻种性的人受持般若空性,使其于此境界中安住哪怕只有一天,这个功德比令整个三界众生都获得声闻果位的功德还要大。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在密宗部分也讲到:安住一刹那空性的功德,也大于为三界众生赐予慧眼的功德等等。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集修福慧二资粮。

     龙树大士在《教王宝鬘论——积菩提资品》中说:

不可思福中,出生佛妙相,大乘圣教说,大王如实听。

能生诸缘觉,有学及无学,无余世间福,如世无有量。

以此十倍福,成就一毛孔,佛陀诸毛孔,皆与彼同成。

能生诸毛孔,所有之福德,以彼之百倍,许成一随好。

尽彼福德数,感得一随好,究竟即如是,直至八十间。

成就八十好,所有福资粮,以此百倍成,大士一妙相。

成卅二相因,乃是大福德,此等千倍成,满月白毫相。

白毫相之福,十万合为一,能生无见顶,怙主之肉髻,

成顶髻相福,广大千万倍,当知能生一,十力者法螺。

此福虽无量,然如说十方,世界皆十倍,略言具限量。

佛陀色身因,亦如世无量,尔时法身因,如何有所量?

一切因微小,尚生广大果,佛因无有量,难思果有量。

诸佛之色身,由福资所成,法身若摄略,由慧资所生。

是故此二资,获得正觉因,如此总言之,恒依此福智。

由正理教说,令得安慰因,成就菩提福,于此勿懈怠。

二、(经佛认可而遣除怀疑):

佛亲口宣说的经文

    (法成法师译):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

     此时,佛从禅定中出定,并开始赞叹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好的好的(善哉善哉),好(善)男子,是这样,是这样的(如是如是),不管是词句还是内容,你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正像你所说的一样,大家应该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不仅是我释迦牟尼佛,包括所有如来,都会对此随喜嘉勉。

    “尔时世尊从彼定起”以前的内容,全部是佛陀意加持的佛经,而这一段才是佛陀亲口所说的佛经,后面‘随喜赞叹’的那部分则是佛陀开许的佛经。可以说《心经》就统摄了加持经、亲口宣说经及开许经三种经。

     为什么此经要由佛陀最后认可呢?有些藏传佛教的讲义认为,这牵涉到几个理由:

     其一,如果佛没有赞叹的话,舍利子尊者会这样想:我提出的问题是不是错了?他心里会有一种疑惑。

     其二,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也会有疑惑:佛陀在场时,我虽然宣讲了般若波罗蜜多空性,但到底我讲得对还是不对?

     其三,其他的天人、罗刹、夜叉、乾达婆等众生也会这样想:刚才舍利子尊者已经提出问题,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也给我们宣说了般若,但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说得对还是不对呢?如果得到佛陀的认可,舍利子尊者会想:我今天提出的问题这么殊胜,连佛都认可了;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心里也想:太好了,我今天的回答让佛陀都高兴了,依靠佛陀的加持,我肯定完全说对了;其他众生也想:今天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所说的这些话,实际上是佛陀所认可的,佛刚才也说“善哉善哉”,那就跟佛陀亲口宣说的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这里也有大德注释说有两点:

     一,佛陀认可观音菩萨摩诃萨所说:‘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这一段,是说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支持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的说法,并且告诉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说:‘如是!如是!’你这样说是对的!菩萨修学五道的方式,就是像善男子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你所说的一样,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你说的很正确!菩萨们也应该像你所说的一样去修学。这里就是对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所说《般若法》的认可,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支持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的说法。

     二,一切如来随喜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所说:‘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意思是,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其他的一切如来,如过去的燃灯佛、迦叶佛;现在的本师释迦文尼佛及未来的弥勒佛等十方三世诸佛也都会支持认同观音菩萨摩诃萨的说法。

三、(随喜赞叹):

佛陀开许的佛经

    (法成法师译):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陀认可之后,负责提问的舍利子尊者,回答问题的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以及在场的世间人、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无量无边的众生(每次佛陀说法的时候,都有无量无边的各种不同形象、不同颜色、不同语言、不同种类的众生聚集在一起)都生起欢喜心,并发愿依教奉行。(虽然这段文字非常短,但加上这段才是一部完整的佛经。)

     我想,这次传讲《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能也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众生在听闻,愿他们也能早日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位!

     诚如《大宝积经》所云: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

     当年世尊宣说一句佛法,各种有情都能以自己的语言了解:天人能以天人的语言来了解,饿鬼能以饿鬼的语言了解,不同的人类也能以各自的语言了解。而凡夫人说法的时候,要让不同的众生以各自的语言了解是很困难的。但佛语谛实力的加持是不会缺少的。

    《普贤行愿品》云: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藏传佛教的很多高僧大德在宣说佛法之前,首先念诵顶礼偈,然后就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这个偈颂,以此缘起,很多肉眼看不见的众生都会来到说法现场,并且能以各自的语言了解所说之法。我们经常在念诵这一偈颂词其所为也是如此,希望所有的有情众生皆能听闻此无上般若空性妙法达真解义。

    《心经》是文字般若,为我们指示了一条永断无明、了脱生死的门路。在这五浊恶世,唯有凭借佛法的大智慧,才能让我们顺利地出离三界。其他任何的世间学问或宗教,都不可能像佛法一样,能使众生沉积已久的迷痴、妄想、无明、执著荡然无存,获得无上的解脱果位。

     般若波罗蜜多是无比弥足珍贵的,值得用全副精力去学习与修持,我们一定要珍惜今生的学佛因缘。唯有放下一切对三界的留恋,才能打开解脱之门;唯有不计较一切风风雨雨、得得失失、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才能迅速回到永远不需要流浪的避风港——涅槃之彼岸。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赐予世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就没有领略到般若的甚深内涵,只是形象上的学佛,而不是真正的学佛。

总结《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们现在讲的这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被称为所有广、中、略《般若经》的心髓,这有很多原因,现在我们回光返照一下本经的中心意趣。从架构上来看,首先是抉择经名即【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然后总体上交代了一般谈经说法的缘起即【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交代了法圆满、结集者圆满、时间圆满、本师圆满、处所圆满、眷属圆满等一切谈经论法的顺缘悉皆圆满具足。

     在顺缘具足的当下,大慈大悲的世尊为了开启开演本经的缘起而等性安住于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来加持在场的所有大小乘法器,诸如舍利子尊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等所有闻法听众。承蒙佛力的加持,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也行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并观察照见了五蕴的体性悉皆是空性。因行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这时也就具备了开演般若波罗蜜多深法的必要条件。即【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

     此时世尊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尊者承佛威力,也起来对大智大悲的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一个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善男信女而言,该当如何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法提出疑问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听到舍利子尊者所提出的问题以后,就做出了相应如理的回答。回答时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首先略说了行持般若的方法也就是谁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都得通过中观自续派及中观应成派共同使用的中观五大因即(观因的金刚屑因1、观果的有无生因2、因果俱观的破六句生因3、观自性的离一多因4、观一切万法的大缘起因5)与中观应成派不共的四大因即(回举相违应成因1、是非相同应成因2、能立等同所立应成因3、他许比量应成因4)来细致入微地观察破析色、受、想、行、识五蕴的体性悉皆为空性即【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

     然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深入广说了般若之本体;般若的本体分别从了知基般若;了知道般若;了知果般若的角度深入修学。在了知基般若的时候分别又是从宣说五蕴空性及宣说八种甚深法的方法入手渐进,在分析宣说五蕴空性时又从广说色蕴空性与以此类推其他蕴而作了破析,广说色蕴空性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介绍了著名的‘空性四门’即【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抉择五蕴中的色蕴为空性,我们在此处引用了《中论——观五阴品》来辅助分析色空无别,乃至受、想、行、识悉皆如是。然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以此破斥色蕴的方法类推其他诸蕴如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亦复皆空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在宣说八种甚深法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是透过三解脱门的解析法,拓展开演了深邃难证的般若空性法门。

     初为:因无相解脱门即【一切法空性,无相,】在这里我们引证了《中论——观因缘品》与《中论——观因果品》来解析说明因法无生无相的真实际。

     中为:本体空性解脱门即【无生无灭,无垢离垢,】在解说有为无为等一切万法的本体为无生无灭的空性时我们引用了《中论——观三相品》来说明这个无生无灭的真如实际,在开演无垢离垢时我们引用了《中论——观缚解品》来抉择万法本体在实相中,并没有染垢离垢的系缚与解脱等般若密意。

     末为:果无愿解脱门即【无减无增。】在这里我们引证了龙树菩萨撰造的整部《法界赞》来说明果——法身无减无增的般若实义。其中还曾引用整部《随念三宝经》随念了佛、法、僧三宝的不共加持及其殊特的功德。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是这样开示了甚深难测的基般若。

     然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引导我们进入了了知道般若的空性世界。虽然前面在了知基般若的时候已经细致入微地抉择过五蕴的实相本体为空性,但众生因为对自己进取五蕴身的深深实执而反复堕入三有轮回之中妄受苦厄,所以怜愍众生的大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又将五蕴从道般若的角度再次抉择五蕴皆为空性离戏相即【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之后大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着手抉择十二门处为空性即【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此处我等引用了《中论——观六情品》来观察照见内六根、外六境等十二门处亦是空性离戏。其次就开始抉择十八界为空性即【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里我们引用了《中论——观六种品》与《入行论——智慧品》观心念住的窍诀来抉择六根界、六境界、六识界悉皆为空性离戏。当认识了十八界为空性之后就进而开始抉择十二缘起为空性即【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在此处我们引证了《中论——观十二因缘品》来抉择三道之轮回如梦如幻并引证了整部《佛说大乘稻秆经》、《缘起经》、《因缘心论》等诸经论对佛家不共的缘起深法作了深入解析。之后就开始抉择四圣谛为空性即【无苦集灭道,】此处我们引用了《中论——观四谛品》对苦、集、灭、道四圣谛也无非是般若空性的义理作出了了义的抉择。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这样深入浅出地把道般若空性法门拓展给了具相法器的般若弟子。

     然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把闻受般若空性法门的弟子带入了了知果般若的离戏世界即【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这里我们引用了《中论——观如来品》来说明究竟圆满的如来报化二身亦为空性离戏相,先前在讲述基般若的果无愿解脱门时曾用《法界赞》抉择了法身无减无增的离戏空性之理。此处则解析了报化二色身亦是空性离戏的般若实相。这样大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把基般若、道般若、果般若都抉择为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寂灭相。

     之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就开始宣说证悟空性之功德即【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在解析心无障碍时我们引证了《中论——观染染者品》来说明空性之中一切众生的心性皆为光明离戏,无有任何染者的人我及染者的心王,更不可能成立染法的贪、嗔、痴、慢、疑、见等诸烦恼。在分析无有恐怖时我们引用了《中论——观苦品》来说明空性之中没有苦苦、坏苦、行苦等三苦来损恼逼迫众生,因为苦法在实相中并无自生、他生、共生等任何生法,所以也没有任何众生,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处所被三苦所逼的恐怖。在分解超过颠倒时我们引证了《中论——观颠倒品》与《中论——观邪见品》。《观颠倒品》抉择了在空性之中常、乐、我、净四颠倒见不成立并且深入了知到无常、苦、无我、不净四非颠倒见也是超然离戏无法成立的道理。在《观邪见品》中进而说明了所谓的人我依靠前际的有生、无生、二俱、二非;世间有情依靠前际的常、无常、二俱、二非等八种邪见;人我依靠后际的有生、无生、二俱、二非;世间有情依靠后际的有边、无边、二俱、二非等八种邪见。共计十六种邪见亦都是无明妄心施然所致。在实相空性之中并没有所述十六种邪见的存在,而令闻者超然离戏悟达真如实相。在陈述究竟涅槃时我们引述了《中论——观涅槃品》来最后抉择能依涅槃的本体为“无弃亦无得,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的妙理而得出涅槃是寂灭一切诸相的般若空性。如同能依涅槃的本体为空性,所依者补特伽罗的如来不管是住世的如来还是灭度后的如来亦是超离有、无、有无二俱还是二者皆非等的离戏相。达到轮回于涅槃无二无别的空性境界。连同外道所提出的十四种无记见即:如来灭度以后是有、无、有无二俱还是二者皆非;世间是有边、无边、有无二俱还是二者皆非;世间是常、无常、常无常二俱还是二者皆非;身体和生命是一体还是异体等的无稽之谈一一予理加以遮破而令达真如。

     过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给般若法器的弟子陈述了证悟般若空性之果位即【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十方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方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位。

     然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对那些利根的具相弟子宣说具有功德之密咒即【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罗峨帝,波罗僧峨帝,菩提萨诃。】这个照明烦恼障及所知障的大明般若咒、无以与之比拟的无上般若咒、能与无等离戏空性实相等同的无等般若咒、能除治一切有情众生身心诸苦惑的般若咒是真实无倒,非般若法器则不能洞察了悟。此般若波罗蜜多秘密心咒既是三世一切诸佛智慧的结晶体。

     其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对那些大乘根器的善男信女们教诫修学般若法门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最后为了遣除后学弟子们对本经真伪的争议经佛认可而遣除怀疑即【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世尊佛陀从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中出定,随许嘉勉了大智大悲的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所说之般若波罗蜜多心要妙法。

     最终,经世尊佛陀认可了这部经典的绝对权威之后,所有与会的有情众生亦悉皆随喜赞叹所闻之无上妙法甘露即【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样一部经典,虽然很短,但是却完整的贯穿了大乘佛教的基、道、果。更将菩萨修行的五道次第,连接得清清楚楚,并且还有完整圆满的前行发心殊胜为先导、出世离俗的正行无缘殊胜为正营、优美隽丽的后行回向殊胜为后卫等丰富的内容去庄严这部无上绝妙的般若法门。真可谓统摄千经万论,芥子纳须,斐亹如云、亘经亘论、非常难得的一部经典旷世名作。

     学完了这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后大家要看淡世事,不要在去对那些梦幻泡影般的红尘俗世斤斤计较,看淡尘世,洒脱自在的去行持菩萨的四摄六度万行,以自己的真心诚意去珍惜善待每一位在自己修学菩提大道上相依为伴的唯母众生,去感恩报德,以大悲菩提心去滋润感化这些遍满浩瀚法界的母众有情!!!

     悲天愍世的大阿阇黎寂天菩萨在《入行论——智慧品》的最后亦云:

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

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

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

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

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

孰生孰当生?谁为亲与友?

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

     复言:

十方三世佛,佛子声闻众,

及余辟支佛,悉从般若生。

般若日明曜,尽除无边暗,

等与诸有情,无漏最胜乐。

勤勉作诠释,般若佛母智,

所得无余善,咸供诸父母。

愿彼不逢难,相续得暇满,

次第常修学,五道十圣地。

毕竟愿成就,无上正等觉,

并以佛三身,圆满自他利。

善哉!善哉!善哉!

愿一切吉祥!!!

          这样我们就将《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略版广释的正行无缘殊胜终止于此!

2020年3月30日于浪漫宁静的花都巴黎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22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后行1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