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19


在荣顿大师的《心经》注释中,是用“水月”来比喻空性的:水中的月亮就是空性,空性即是水月,空性不离水月,水月不离空性。

     古印度扎夏萨生论师在《心经》的广释中说到:色法分三种,一种是遍计色,一种是分别色,还有一种是法性色。凡夫眼前的所见是遍计色法,如眼前所现的瓶子、柱子等,因为这也是凡夫分别念的所见,所以同时也是分别色,这两种色法都是不真实的。真正的色法,是法性色法,而法性色法是我们现在看不见的,属于诸佛菩萨的境界。如同白色的海螺只有没有患黄疸眼翳的人才能看见,眼翳者无论如何也看不出白色海螺,而只能看见黄色海螺一样。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如果通达了这个问题,则《心经》的其他内容,如抉择其他四蕴、十二门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圣谛等等的道理都可以此类推。

     之所以讲“色不异空”,是因为凡夫都执著有,对色法有很强的执著,认为一切境相都是实有的。佛陀在此告知我们:凡夫认为实有的瓶子、柱子等实际上不离空性,不要执著于外境色相。要明白,我们纵然费尽毕生精力,绞尽脑汁去追逐求取,到头来只是一场空,来世反而会随业受报,枉受轮回之苦。这句话是破“有”的边。

     之所以讲“空不异色”,是因为声闻缘觉认为寂灭的人无我空性是实有的,从而对这种空性有一种实有的执著,针对他们,可以用“空不异色”来破:你们所认为的这种人无我空性,实际上不离色法,色法也可以是指清净光明,这种清净光明并不是不存在的,从而破除声闻缘觉所耽执的“无”边。

     说得明确一点,“色不异空”主要是对凡夫讲的,而“空不异色”则主要是对声缘、缘觉行人讲的。

     第三、四两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则是针对有些菩萨而言的,因为某些菩萨还存有一些细微的,对“有无二俱”和“有无非二俱”两种边的执著。他们把色与空看成对立的两个东西,是色便不能是空,是空就不能是色,其实,这一切本来是圆融无碍、色空不二的。色空不是两个本体,而是完全一致的,无有二般的。

     有人认为:既然一切都是空,一切都不要执著,一切都要放下,那就什么也不要做了。其实非然,佛法所说的空,是性空而非相空,这叫做“缘起性空”。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说:

如影像等法本空,观待缘合非不有,于彼本空影像等,亦起具彼行相识。

如是一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生,二谛俱无自性故,彼等非断亦非常。

     爱因斯坦就首先提出了质能转换原理:所有的物质,如瓶子、柱子等等,都可以转换成没有任何阻碍的能量。也就是说,包括我们生存所依赖的地球、我们的这个肉体等等,全都可以转换成通彻无碍的能量。

     学过物理学,或者有一点量子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所有眼睛能看到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所组成的;分子再往下分,就是原子;原子再往下分,就是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又可以分出质子和中子;然后,又可以分成更小的夸克;在夸克的后面,还有亚夸克;目前物理学所研究出来的最新成果表明,在亚夸克的下面,是一种场。

     所谓的“场”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根本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任何物质性质的,像虚空一样的能量。也就是说,在一切物质的表象背后,只是一种场而已,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才会深有感触地说道:“谁不为量子力学感到震惊,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力学!”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物质是由于人类的错觉。”又说,“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场。”

     西方的哲学家也有过这方面的探索。比如,作为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兼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的笛卡尔就认为:“我怎么知道我不是在做梦,而我又凭什么将梦境和现实区分开呢?完全可能有一个魔鬼,一直在欺骗我,让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那什么是真的呢?”

     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的主要代表贝克莱,也从物理学中驱走了实体概念,他认为,事实上并不存在“自我”这种印象,因此也没有“自我”这种观念(第一卷,第四编,第六节)——“当我极密切地体察我称之为我自己的时候,总要碰上一种什么特别的知觉——冷或热、明或暗、爱或憎、苦或乐的知觉。在任何时候我从不曾离了知觉而把握住我自己,除知觉而外,我从不能观察到任何东西。”他含着讥讽的意味承认,也许有些哲学家能感知他们的自我,“但是撇开若干这类的形而上学家不谈,对人类中其余的人我可以大胆断言,自我无非是一簇或一组不同的知觉,以不可思议的快速彼此接替,而且处于不绝的流变和运动中。”

     也许有人会问:科学家们是通过科学仪器将物质一步步进行分解,最终抉择为“场”的,那么,佛教又是如何抉择空性的呢?佛教抉择空性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各有所长。其中比较简单,又与物理学比较一致的推理过程,就是先按照物理学的方法,对瓶子等粗大物质进行细分,当分到物理学目前不能再分的能量之际,再进一步通过中观自续派及中观应承派共同所用的五大因即:1观因的金刚屑因、2观果的有无生因、3因果俱观的破六句生因、4观自性的离一多因、5观一切万法的大缘起因或者是中观应承派常用的四大不共应承因即:1回举相违应承因;2是非相等应承因;3是非相同应承因,4他许比量应承因等方法进行抉择。比如,这些能量是如何产生的?是原来已经存在的能量重新产生,还是产生了一个原来根本不存在的能量?如果是前者,就有不必再生的过失,因为能量已经存在;如果是后者,那我们就可以问:这个能量是因缘而生还是无因而生的,如果是无因而生,就有无穷生的过失;如果是因缘而生,那么,在由因生果的过程中,因与果是否接触,如果接触,则在因法存在的同时果法也存在,既然果法存在,也就不必再生;如果不接触,那因法又怎么对果法的产生起作用呢?通过一系列的推导,最后,这种所谓的能量也彻底消失,而成为只能由我们的意识去想象,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庄周梦蝶

     魏王仍不太明白庄子的‘万物无绝对’的论调,庄子进一步阐明观点,又说了一个故事:“我梦见自己变成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忘了我是庄周,醒后还万分惊喜。”

     他笑着问:“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可见,天下万物的差别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这下子,魏王就更茫然了。

     庄周梦蝶或蝶梦庄周,该怎么解释,当然也没有一定的标准答案。

     茫然的魏王还会仰慕庄子的才学吗?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究竟是人生还是梦,是真实?

     庄周也有过梦蝶的疑问,他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

     其实,每次从梦中醒来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反问自己:我怎么能断定刚才的经历是梦,而现在的经历不是梦呢?我凭什么区别梦和现实呢?

     在庄周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自己,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无数的事实足以证明,我们的感觉是错误的。宇宙中的森罗万象,从日月星辰到草木虫鱼,一切的一切,都仅仅是色相而已,色相背后所蕴含的真理就是空性。

     寂天大阿阇黎在《入行论——安忍品》中说:

梦受百年乐,彼人复苏醒,或受须臾乐,梦已此人觉,

觉已此二人,梦乐皆不还。寿虽有长短,临终唯如是,

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

     以上从物质方面来说明了缘起性空,然而,《心经》所包含的涵义,是佛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彻证的、超逻辑的境界,这是异生凡夫始终无法体悟的。只有通过亲身的修证,方可一窥其间之堂奥。

二、以此类推其他诸蕴。

     (法成法师译):

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玄奘大师译):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我们所看经书的文字,讲经说法的声音,都是色相,这是色蕴;看经、听经后,产生欣悦之情,这是受蕴;经过大脑的思考、分析、研究,明白了佛教的教义教理——什么是空性?什么是缘起?我们为什么要修行?怎样修行?这是想蕴;之后付诸实践,这就是闻、思、修当中的修行,这是行蕴。经过修行、修证,打开了智慧,最后转识成智,又触及了识蕴,所以,修行非但离不开五蕴,而且还要利用五蕴起作用。

     可能还有很多人不是太理解,为什么观自在菩萨在解释空性的时候,会从‘五蕴’开始说呢?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用现代话来说,这五蕴可以被归类在两个分类里面,其中,‘色’,指的是物质,后面四蕴呢,则指的是‘心理’。因此,五蕴,也就是‘物质’和‘心理’两种。

     我们说过,所有的‘有为法’,也就是有生住灭相的法,都是在五蕴的范畴之内、都是五蕴的对境。但是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关注的,还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跟心理状态,所以这边的‘五蕴’,是锁定在我们自己的身体跟心理这两方面,来做解释的。

     修行空性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我们的无明,简单来说,就是解决我们的‘误会’。既然我们的‘误会’是建立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之上,因此观自在菩萨告诉舍利子,也就是告诉我们,修行者应当从观察自己的身体与心理,并观察到‘这两者皆是空性的角度’来下手的。换句话说,就是在告诉我们:修行不是外求,而是向内的观修;不是老看著外面,而是向内观察。

     前面也提到过,舍利子尊者问的‘应如何修学’,是问了五个问题:问五道的菩萨各自该怎么修学,而观自在菩萨的整篇回答,也各自回答了这五个问题:

     一,资粮道与加行道:‘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的这段经文里面,表示了初学菩萨的状态,也就是‘资粮道’与‘加行道’菩萨的状态。

     二,见道:‘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这段的经文,是在强调‘见道’的菩萨会看到一切法的空性,没有任何法性,是其他泛泛之辈无法证悟的,因此称为‘见道’。

     三,修道:‘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之间,是指‘修道’的菩萨,以他们的根本智慧,一步一步地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同时逐渐步向涅槃。

     四,无学道:最后是‘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这是在解释无学道。

     所谓“受”也即苦受、乐受以及不苦不乐的中等舍受;所谓“想”,如《集异门论》云:“何等为六?谓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如是名为诸所有想。”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的思维、想象、概念、观念、分别念等等,甚至包括无色界的禅定等持,以及色界的分别念等等;所谓“行”,乃色、受、想、识四蕴以外的一切有为法,也即除了受、想以外的一切心所相应行与得绳(得绳: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之一,毗婆师——有部论师说为使有情身中得某一事物的一种实法。)等不相应行;所谓“识”,指六种识聚或八种识聚。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有些论师还加上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样一共为八识。

     眼睛能看见色相,是眼识的作用;耳朵能听到声音,是耳识的作用;其他鼻、舌、身、意四根对香、味、触、法四尘所生的识,就是鼻识、舌识、身识、意四识;第七识末那识,意即“我执”,有称“染净依”或“染污意识”的,本来末那识也属于意识的范畴,但因为它是我们流转轮回的主因,所以把它单独列出,以便我们认清这个头号大敌;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即含藏识,是不分是非、不问好坏,专管储藏的心识,也是令我们不断生死轮回的根本。

     前面已经把色蕴与空性的关系交代得十分清楚,色法既然为空,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一破一切破,统统可以用分解色蕴的方法来破除,所以此处就不必浪费口舌,而把受、想、行、识四蕴,以一句“亦复如是”一笔带过,这种繁简得当的方便善巧,也同时揭示出“万法平等,圆融无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真理。佛陀先善巧地引导我们从最近的、最容易执著的色法开始观察,当我们明白了色法的本质是空性之后,就很容易了知其他万事万物的本质也一样是空的道理。佛陀用最浅显的例子来生动形象地启示我们,使我们轻而易举地通达了至深的道理,这也是佛陀所特有的,大彻大悟之智慧的表征。

     综上所述,经文当中所说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果展开来讲就是一下的: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以上内容,属于抉择基、道、果中基法为空的分析方法。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颂——净治弟子品》中说:

说一法见者,即一切见者,

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般若经》中非常明确地谈到:

     “须菩提!若不见色、受、想、行、识,即不见世间,若如是不见世间,是名真见世间。云何真见世间耶?所谓世间空故。”

     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颂——破边执品》中又说:

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

随次应配属,智者达非真。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8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20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