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20


二、(宣说七(八)种甚深法)

     (法成法师译):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

     (玄奘大师译):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

     一,整体性介绍:五蕴与空性四门

     前面谈到了‘空性四门’,是观自在菩萨先概要性地向舍利子解释到,修行的过程中,要以五蕴为基础,先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因此,先宣说了五蕴和空性四门的关系,这样的讲解,是对空性的一种整体性的介绍。

     二,如何在五蕴之上,认识空性

     接下来是说要如何去认识空性呢?或如何在五蕴之上,去认识空性,而去培养、修习出这种般若智慧呢?以及佛陀为何宣说空性?

     色蕴:身体

     受想行识蕴:心灵

     五蕴指的是身体与心灵两种事物。因此提到任何有为法,凡是有生有住有灭的法都是五蕴的对境或五蕴的范围,我们生活中最常关切的还是我们的身体与心灵。

     修行不是外求而是向内观察。

     接下来会出现一个问题:这样的空性要怎么去认识呢?如何去了解,或是说,我们如何能够在五蕴之上,去认识这样的空性,并且要如何修行、培养出这样的般若智慧呢?

     我们要知道,佛陀为何宣说空性?佛陀宣说空性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消除我们的执著,所以我们得先知道,平常我们到底是如何执著诸法的,先了解到自己的执著方式,才能对症下药,一一消除,一旦执著消除了,就是见到空性。

     谈到‘见到空性’,‘看到空性’这样的说法,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就是把空性当成实物,以为见到空性好像是看到某个实有的东西,比如说,好像是看到上师或看到一尊佛像一样。

     其实,所谓的见到空性,是指当我们不再被错误的显相所束缚时,这就是所谓的‘见到空性’。你看到空性时,不会是看到一个实在、硬梆梆的事物,而是你不再被错误的显相所误导,这就是所谓的‘见到空性’。

     因此,《般若经》中非常明确地谈到:‘须菩提!若不见色、受、想、行、识,即不见世间,若如是不见世间,是名真见世间。云何真见世间耶?所谓世间空故。’这就是说,所谓‘不见’就是最好之见。

     因此,我们谈到‘空性’时,曾一再强调‘空性’不代表是‘完全没有’,而是指他并不是以我们所认为的那种样子存在。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没有一种我们认为的样子,但也不是完全不存在。

     意思是,我们现在的‘认知’或‘经验’,基本上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都受到了一种强烈性的染污,这种执著的染污就是‘误以为诸法是真实存在的’。

     既然我们的执著是错误的,那我们因此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象。所谓的‘空’,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些幻象根本不是事实,而是假的,因此佛陀称其为‘空’。

    ‘空’这个字,很多人会理解成‘完全没有’,或者‘完全不存在’这样的意思,但实际上‘空’是指我们所认知的幻象是错误的,所以不存在,而不是指事物本身世俗上不存在,我觉得认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龙树大士在《中观根本慧论——观四谛品》中说:

不能正观空, 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 不善捉毒蛇。

世尊知是法, 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 是故不欲说。

     所以,就像是噶举派祖师帝洛巴,曾经对他的弟子那洛巴尊者说:

     “儿呀!诸法无法捆缚住你,而是你的执著,捆缚了你自己。”

     他的意思就是说,事物本身不会障碍到你,是你对诸法的执著,障碍到你。

     世间的痛苦,都来自于‘想的太多’、‘想的太复杂’或‘看错了事实’。这里有一个重点,就是所谓的‘空性’,并非建立在‘无’、‘空’之上,而是建立在‘存在’上。换句话说,就是因为诸法显相上是存在的,所以才说本质实际是‘空的’,然而由于我们的执著和误解,以至于根本不知道万法实际的样子。如果外在的事物根本就不存在,那也就没有什么‘空性’好讲了。什么都不存在,就没有必要再谈论什么‘空’了。总之,是因为‘有相而性空’,不是因为‘无相而性空’。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说:

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现为谛,

能仁说名世俗谛,所有假法唯世俗。

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

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

     主张只要是凡夫的认知,基本上都是错误的,为什么我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呢?或者说,要怎么得知我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呢?月称菩萨说,如果我们看到事物实际的显现,知道实际的状况,那我们就不再是凡夫,而成为圣者。但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显相是错误的,我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圣者的认知才是正确的。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云:

若许世间是正量,世见真实圣何为,

所修圣道复何用,愚人为量亦非理。

     在人生中,我们往往会遭遇到许多挫折和压力,佛教跟心理学都主张说,人们的心理压力,大部分的起因都是‘对事情的错误认知’所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看错了’,有时候可能是‘想的太多了’,就是因为我们带有许多的误解,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其实我们的认知,基本上都是主观的,既然主观,那就不符合真实,而是错误的,这就是在说,我们的认知都是被染污的,如同垃圾一般的已被染污。

     我们的动念,就是飘荡轮回的因

     之前我们谈到了很多执著,到底‘执著’有几种?

     修行空性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瓦解我们根本上的执著:‘无明’、或称‘无知’。谈到‘无明’时,大家好像觉得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遗传’之类的东西。

     关于无明,有个故事。冈波巴大师有四大继承衣钵的弟子,其中帕莫竹巴大师在还未见到冈波巴大师之前,见过许多大师,他都问他们一个问题:‘请问生死轮回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一直游荡在生死轮回之中?’许多大师给予不同的回答,普遍的答案都是说,是无明导致轮回,但他一直没有受到启发或感触,直到他见到冈波巴大师。

     他第一次见到冈波巴大师时,听说大师当时正在吃糌粑,就是那种青稞粉和成的糌粑,因为故事的后面提到一句话说,冈波巴大师当时正在吃糌粑,他就把糌粑堆成一个团说,现在你的证悟不值钱,我的糌粑团,可能比你现在的证悟还值钱。

     相传帕莫竹巴遇到冈波巴大师,还是问了那个老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流荡在轮回?”冈波巴大师回答说:“你的念头,就是飘荡在轮回的因。”当下让他受到很大启发,之前其他大师说的无明、执著,好像和自己的念头、和自己的这颗心或现状,连结不上,因此帕莫竹巴就没有什么感触。

     如《三摩地王经》云:

动念大无明,令堕轮回海,若住无念定,无垢如虚空。

     古代的禅师说:“未悟之前,山即是山,水即是水。”

     亦有云:“心随境转即为凡夫,境随心转即为圣者。”

     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

     我们也应该知道,‘执著’大概有哪几种。我们执著事物的方式虽然很多,但可归类为‘执著诸法的本体’、‘执著诸法的起因’以及‘执著诸法的结果’这三种方式。

     我们都是因为对于某件事物‘本体’、它的‘起因’和它的‘结果’生起执著,也因此进一步产生了‘好与坏’,‘生与灭’或‘亲与疏’等等更多的烦恼,所以,这里的重点就是,要瓦解这根本性的三种执著:诸法的起因、诸法的本体、诸法的结果,先证明这些执著都是错误的,一旦根本执著瓦解了,烦恼也就会随之彻底消失。听起来很有希望喔。

     所以,佛陀为了帮助我们消除三种根本执著,而开示出‘三解脱门’即:‘因无相解脱门’、‘本体空性解脱门’和‘果无愿解脱门’:

     一,因无相解脱门:用以消除我们对于诸法起因的执著。

     二,本体空解脱门:用以消除我们对于诸法本体的执著。

     三,果无愿解脱门:用以消除我们对于诸法结果的执著。

     《心经》中‘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或‘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段经文,就是在解释这三种解脱门:

     因无相解脱门:‘一切法空性,无相’或‘是诸法空相’是为消除我们对于诸法‘起因’的执著,也就是‘因无相解脱门’。

     本体空解脱门:这里所说的‘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或‘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说,所有的万法,都是无生无灭,无垢离垢的‘空性’本体。其中‘空性’是指我们对诸法‘本体’的执著是错误的,这就是‘本体空解脱门’。

     果无愿解脱门:称为‘果无愿解脱门’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往往会对未来有某种计划,或抱持某种期待,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及憧憬。以佛教术语来说,称为‘愿’、‘期盼’、或‘愿望’的意思,而‘无减无增’或‘不增不减’即‘无愿’无可所愿,就是要消除我们这种对于未来结果的执著,所以称之为‘果无愿解脱门’。

     总之,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讲的是‘空性’和‘五蕴’的关系,此处则是更仔细地指出,我们要讲解空性的原因,其实是为了瓦解我们的执著。而我们的执著,都可以被归类到这三类执著当中,因此,只要瓦解了这三种执著,就能见到空性。所以说,这边是在解释‘如何见到空性’。

     甚深(七)八义,一一破除误会所生执著

     这边的‘甚深(七)八义’,分别是‘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这边的‘离垢’,是与‘无垢’相对应的,也就是‘无垢’也‘无淨’的意思。

     这(七)八义之中,‘空性’、‘无相’是说,事物的起因,其实并非像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样子。

     ‘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是说,我们对于事物本体的执著,也是错误的。其中,‘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是在讲本体。所有的事物,自然是无生、无灭的,这是对所有诸法的分析,因为我们往往对所有的诸法,产生一个‘真实地在生与灭’的主观执著,或是误解,所以此处说‘无生无灭’,是要瓦解这样的误会。而我们会再进一步将这一切的诸法,分成‘清净’与‘烦恼’两大类,我们一般人都有很强烈的‘染’与‘净’的执著,认为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染就是染,净就是净,为了消除这样的误会,因此说‘无垢’、‘离垢’,或者说‘无垢’、‘无净’。

     而‘无减’、‘无增‘则是针对事物的‘结果’,因为我们往往对事物抱持过多的期待,这称为‘增’;或是对它不抱有任何期待,这称为‘减’,这种强烈的主观念头也是错误的,所以要说‘无减’、‘无增’。

     这样来看,甚深(七)八义,就是在一一地破除我们对事物的种种执著:由于我们的执著都是误会、误解,因此要向凡夫阐述空性道理时,只能从反面著手,也就是告诉我们说,哪样的执著是错误的,这样会比较易于理解。因此这边的甚深(七)八义,也都是用反面‘何者为误’的解释方式。

     大家可能会觉得空性听起来很难、很深奥,但其实相较之下,‘了解空性’比‘生起菩提心’简单多了。这样说的话,感觉比较有希望喔。菩提心之所以比空性还难修,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空性道理不变,但菩提心要对复杂的众生

     ‘空性’虽然听起来很难,很深奥,但是它的道理是一致的,只不过因为我们现在的思维和空性实相有一定距离,因此比较难以理解而已,需要改变观念及想法。在经论当中,会用很多不同的观察方法,解释和分析‘何谓空性’,让我们更易于了解。

     然而,我们一旦认识到空性的道理之后,就会非常稳定了,因为空性本来就是一个永恆不变的真理。

     相对于‘认识空性’,‘发菩提心’可就难多了!因为‘发菩提心’针对的是一切的有情众生,我们所要关注的每一位众生,本身都有各自的特色、差异,跟我们之间也有著复杂的因缘关系,例如有人对我好,有人对我不好等种种状况。

     在家人可能比较容易了解这种种情形,其实现在出家人也了解很多耶。一部律典中提到‘出家’,此处的‘家’有两种,一种是‘小家’,一种是‘大家’,当你出了小小的俗家,这是‘小出家’,若你能出离整个世间的贪执或名闻利养,对此生起一种厌烦之心的话,才是出了‘大家’、出了大大的家,因此现在很多‘出家’,也不太算是‘出家’了。

     自身和众生之间,也存在著非常多的变数,因此,‘要对众生生起平等的慈悲’这件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我们往往以为,只要有一丝想要帮助他人的善念,就是具备了菩提心,也常常将那些善良、想要帮助他人的人,称做为‘菩萨’,但这其实是错误的,菩提心并不是那么好修的!这是菩提心难修的第一个关键原因。

     二,空性是理智修行,菩提心是情感修行:

     第二个关键原因,是因为‘理解空性’属于‘理智’上的修行,而‘菩提心’则是‘情感’上的修行,理智上的分析往往能够很果断地进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情感上的关心,则会受到太多事情的影响,很难一直维持著,很难说何谓对错,很复杂。

     因此,我们往往觉得,修菩提心比较容易,赶快去受菩萨戒,而理解空性比较难,只能等上师的加持。但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要发起真正的菩提心,需要很多的训练、累积很多的资粮。

     当然了解空性也需要积累无量的福智资粮,但‘发起菩提心’所需要的资粮,可能是理解空性的十倍百倍之多,这不容易,为能生起菩提心,需要很多的磨练,要像是特种部队一样,不断训练自己,可以说是特、特、特种部队,打的不是一般的仗、向一个国家打仗,而是对著宇宙打,这一仗不好打。

     因此,必须关注大量的有情众生,并且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著想。这样说起来就难了。所以,相对来说,‘认识空性’是要深入地去了解诸法的真相实际,所以古大徳们也说‘理解空性是甚深道,发菩提心是广大道’,就是这个意思。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菩提心利益品》中说: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9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21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