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2


三《心经》经名讲解:

     释迦牟尼佛即将示现圆寂的时候,曾将大、小乘的八万四千法门交付于阿难尊者,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忘掉、全部损坏了,我也不会责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罗蜜多当中的一个偈颂丢失了,我就要怪罪于你!”

     这就说明,除了般若波罗蜜多之外,整个八万四千法门,都不及般若波罗蜜多当中一个偈颂的内容重要。

     佛陀成道以后,在四十多年的时间内三转法轮,为众生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其中的初转法轮时,佛陀阐演了苦、集、灭、道为主的——四谛法轮;二转法轮时,佛陀开示了般若空性法门为主的——无相法轮;三转法轮时,佛陀开演了光明如来藏本体为主的——善辩法轮。在三转法轮的所有佛法当中,最深奥、最重要的,是二转法轮的内容。为什么说它最重要呢?因为二转法轮揭示了一切万法的真相,是三界众生走向解脱的必经之路。所有二转法轮的内容结集起来,就是一系列的《般若经》。

     《般若经》包括广中略三种般若。其中的广般若,有十万颂。藏文的长版《大般若经》都有厚厚的十二函;中般若,有二万五千颂;略般若,则有八千颂。所有《般若经》的精义,都包含在《摄集经》当中,如果将《摄集经》的经义加以浓缩,就是《心经》。由此可知,佛法的精髓、心脏与核心,就是《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换言之,《心经》所说的内容,足可统摄八万四千法门,它是佛教大乘教典中,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实可谓“芥子纳须弥”。

     正因为它是整个佛法的精华,所以会受到历代后学者们的极端重视。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很有限,要想在一生当中学完八万四千法门,把所有的佛法全部精通无碍,实在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能抓住要点,就能起到提纲挈领之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修学《心经》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心经》当中,涉及了很多世俗法相与胜义实相的概念,如果真的想搞懂,不仅要精通广、中、略三种般若的内在含义,还有两部论典是一定要学的,一部是世亲论师所造的《俱舍论》,另一部是龙猛菩萨所著的《中观根本慧论》,如果没有学过这两部论著,不仅你们不能彻底领会其中的内涵,我讲起来也非常吃力,因为其中所涉及的很多概念,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表达清楚的。在《俱舍论》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五蕴、十二门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圣谛等等的概念,但却尚未抉择出这些概念的空性本质;在释迦牟尼佛示现圆寂以后,阐释般若经典的集大乘者,即是佛陀在很多经典当中亲自授记过的龙猛菩萨。

     在《大云经》中描述道:“于无量无边大劫之前,转身为一号称‘大精进龙’之圣主大国王,并面谒龙灯如来。尔时,于龙灯如来座前以无量供品广作供养,且抛洒一撮无价之宝并厉立宏愿:于未来世释迦如来教法没落之时,吾将出家,三次发大法音,为正法而舍己之身寿。”经中的文字,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圣者当初)发心立誓于此刹振兴佛法的经过。

     遵照当初的发心,在本师大能仁释迦佛住世期间,一位被誉为“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童子(离车子——又译离遮毗族,古代印度一氏族名。)”也诞生于世,释迦佛在如海般众多的眷属当中,极力称叹这位童子的广大功德,并预言道:在我涅槃后四百年之时,(他)将转世为圣者龙树且广弘佛法。

     《楞伽经》中云:“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于世弘我教,善说无上乘,证得欢喜地,往生极乐国。”

     《文殊根本续》云:“于吾灭度后,四百年之时,比丘龙出世,于教信且利,证得欢喜地,住世六百年。彼圣者修成,孔雀佛母咒(五部陀罗尼之一),且通诸经论,无实甚深义。弃身离世后,往生极乐刹。最终决定得,正等觉果位。”

     《圣金光明经》中也对“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童子”予以了高度赞叹,并进一步指出,该童子也即后来的大圣者龙树菩萨。

     《入中论注疏》中引用《圣大云经一万二千颂》中的内容说道:“阿难,吾灭度后,满四百年,此‘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童子’转身为比丘,其名曰龙,广弘我教法。后于极净光世界成佛,号智源光。”

     《大法鼓经》云:“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童子,于大师灭度后,人寿八十岁,教法衰微时,转生为名含大师德号之比丘,广弘圣教,满百岁后往生极乐世界。”

     《时轮金刚后续》中,也对该大圣者利益正法及众生的丰功伟绩做过授记。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众多授记中的代表而已。圣地印度的智者们一致公认:有关授记大圣者龙树的经续多达百种。

     龙猛菩萨最重要的论典,就是《中观根本慧论》(《中论》)。将《中论》密意诠释得最精确、最完整的论著,当数龙猛菩萨的得意门生——圣天论师所著的《中观四百颂》;佛护论师所著的《中观根本慧论释——佛护论》;以及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和《中观根本慧论疏——明句论》。通过《中论》等中观论著的学习,我们就可以通达上述所有的概念都是空性。在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学习《心经》内容,便是得心应手之事了。

     但因为本人的智慧和讲解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将《心经》的深广内涵尽述无余,而只能点到为止,简单粗略地讲解一下其中的皮毛之义,一方面为某些初入门者种下一些般若善种;另一方面也让大家能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闻受般若空性弟子的殊胜法相,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说:

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

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

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

当为彼说胜义谛,其胜义相如下说。

彼器随生诸功德,常能正受住净戒,

勤行布施修悲心,并修安忍为度生。

善根回向大菩提,复能恭敬诸菩萨,

善巧深广诸士夫,渐次当得极喜地,

求彼者应闻此道。

     在藏传佛教中盛传着一个故事:印度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智者叫阿底峡尊者,想必很多佛教徒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可不是一般的出名,在整个印度东西南北的各个地方,他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家喻户晓。当时,有两位修学南传佛教的比丘慕名来到阿底峡尊者前请求传法。阿底峡尊者先给他们讲了四谛法门与人无我的见解,两位比丘听后,喜笑颜开、连连称诺;阿底峡尊者接着又给他们讲了法无我与《般若心经》的内涵,谁知两位比丘听后,惶恐至极,连忙制止道:“大尊者!大班智达!求求你不要再讲了,我们觉得很害怕。”尽管他们一再要求,阿底峡尊者仍然不予理睬。最后,两位比丘只得捂着耳朵逃命般地跑开了。

     阿底峡尊者就此感慨道:仅仅受持小乘的清净戒律(声闻别解脱戒)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一定要广闻博学,特别是要通达般若波罗蜜多,否则,就无法精通佛的圆满智慧。

     世尊云: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妙法吾已证,

为谁开示悉皆难测奥, 首当无语安住于幽林。

     龙树大士在《中观根本慧论——观我法品》中说:

自知不随他, 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 是则名实相。

     龙树大士在《中观根本慧论——观四谛品》中也说:

不能正观空, 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 不善捉毒蛇。

世尊知是法, 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 是故不欲说。

     龙树大士在《教王宝鬘论——轮番说因果品》中也说:

无住微妙法,极细非现量,由是甚深故,心中何易悟?

此法甚深故,知众难领悟,故佛成道已,默然不说法。

若误解此法,毁坏诸愚者,如是无见者,沉落不净中,

另外邪执此,愚起智者慢,性情极粗鲁,倒堕无间狱。

犹如误用食,招致诸祸害,善用得长寿,无病力壮乐。

如是颠倒持,导致灾殃至,善知获安乐,及无上菩提。

是故当断除,舍此及无见,为成一切事,策励知真义。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1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3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