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48


七、圆成实之义:

初中亦为善,常恒不欺诳,

彼无五种我,云何我分别?

新译

初中末为善,常恒不欺诳,

是则无我者,岂计我我所?

     颂词中的“初”是指最初的凡夫位,“中”是指中间的学道位,“末”是指最后的成佛位。“初中末”表示不仅是最后佛的果位,连最初的凡夫位、中间的学道位,如来藏的自性也是善。

     这里所说的“善”是指胜义的善法,不是指世俗的有漏善法。为什么这里所说的“善”是指胜义善呢?因为大涅槃的体性毕竟安稳,所以称之为善。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如来藏品》里说:

自性无变异,善妙清净故,

是说此真如,如同纯金像。

     也讲到无变易以及胜义的善法。这里就需要了知这样的观点,所以颂词上说:“初中末为善”。

     颂词中的“常恒”就是说如来藏的自性无有变易,所谓“无欺诳”是说如来藏为究竟的皈依处。

     这样的内容在《弥陀疏钞》上也讲到:“恒者久也,常者恒之极也。大地虽坚,难逃坏劫,是恒而未恒。今此湛寂,推之无始,引之无终,亘古亘今,曾无变易,盖常然之恒,无恒不恒,非对暂说久之恒,云常恒也。”《弥陀疏钞》的内容就说到“恒常”的“恒”是久的意思,再加一个“常”字表示恒到极点。外境的大地虽然坚固,但是逃不过坏劫,三灾到来的时候,大地也会变成灰烬,所以是“恒而未恒”。而这个自性清净的法界如来藏没有前际,也没有后际,亘古亘今没有丝毫的变易,所以是常然的恒,不是观待“不恒”的“恒”,也不是观待“暂时”而说“长久”的恒,所以叫做“常恒”。

     《弥陀疏钞》上又讲到:“真者不妄,以三界虚伪,唯此真实,所谓非幻不灭……不可破坏,故云真也。”三界的有为法都像空中的花一样虚伪不真实,“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会合终别离,有命咸归死。”唯一只有这个法界如来藏才是真实的,他不是虚妄的,不可摧坏,不可破坏的,所以是最究竟、最了义的皈依处。

     《弥陀疏钞》上面又讲:“心体本自觉照……即佛宝;心体本自性离……即法宝;心体本自不二……即僧宝。故曰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但令归自,不说归他。念念还归自心,是名真念三宝。”(心体本自觉照,这就是佛宝;心体本自远离言说相、远离名字相、远离心缘相,这就是法宝;心体本自不二,这就是僧宝,所以说“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只是让人回归自性,了义的佛法僧三宝,唯一是法界如来藏,它才是不欺诳的皈依处。念念回归自心,才是了义的皈依。)所以这里讲“常恒不欺诳”完全说到法界如来藏圆成实它的本性确实是常恒的,又是究竟的皈依处,称之为真正不欺诳的了义法,才是了义的皈依处。

     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云: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颂词后面两句“彼无五种我,云何我分别”,藏文的颂词当中不是“五种我”而是“二种我”。按照藏文的颂词来解释,“彼”是指自性胜善、常恒、不欺诳的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就像水中显现的影像一样,没有人我和法我,为什么要分别“我”和“我所”等呢?就是分别不合理。

八、摄义:

譬如热时水,故名为热水,

是则其冷时,则名为冷水。

覆蔽烦恼网,是则名为心,

若离其烦恼,则名为等觉。

     这两颂当中,其中第一颂是比喻,第二颂是意义。

     第一颂比喻讲:比如,夏天中午的水叫做热水,冬天的水叫做冷水,虽然有热水和冷水的两种名称,但是热水和冷水都是同一种水的体性。同样的道理,虽然在不净位的时候叫做众生,叫做众生的分别心。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云: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又云: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智慧品》中云:

世俗与胜义,许之为二谛。

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云:

尽焚所知如干薪,诸佛法身最寂灭,

尔时不生亦不灭,由心灭故唯身证。

     在极清净位的时候叫做佛,佛的智慧。但是,如来藏都是一种,没有两种不同的存在。所以,如来藏的本性都是唯一、不二的,没有佛和众生的差别。所以从实际究竟实相的本性来讲,众生和佛是无二的,而且在自己心的本性上成了无二无别、一味一体。所以摄义我们就明白,显现上有差别,只是迷乱心识前这样安立的,实际究竟的实相当中,众生和佛没有差别,都是一个法界如来藏所摄的,都在一个如来藏的本性上成了无二一体的观点。

     现在我们讲如来藏在道位安住之相的第二方面:

二、修行之相(分二):一、实修之相;二、助缘三宝显现之理;

一、实修之相(分七):一、依靠前五识修行之相;二、依靠意识与法修行之相;三、证悟自面明空之理;四、宣说不证悟之轮回心与证悟之涅槃心;五、宣说色身之义;六、宣说菩提之义;七、宣说经典之义。

一、依靠前五识修行之相(有五偈颂词,第一偈说):

眼识缘于色,影像极清净,

不生亦不灭,法界无形相。

     第一句说到“眼识缘于色”,就是三摩地串习坚固的瑜伽者,依靠眼根、色法和作意之后,以眼识现量见色法。“缘”是现量见的意思。

     第二句说到“影像极清净”,就是影像本来远离生灭等相,极为清净。所以眼识见色法的无间,见而不见,生起了现空、明空、觉空的境界。

     第三句和第四句说到“不生亦不灭,法界无形相。”就是如是了知无生无灭的实相。“法界无形相”就是现量见无生无灭的实相。而且依靠这种胜观,在出定位显现一切色法,就像乾达婆城一样,了知显而无实有。

     针对三摩地串习坚固的瑜伽士来讲,眼识缘色法的当下他不会去执著色法的形相颜色,或者不会堕落于眼识的心的状态上面,以眼识见色法的无间见而不见的方式,相续当中生起了证悟实相的境界,他的境界是极为清净的。无论是眼识还是色法,本来都是无生无灭的一种实相。无论生起也好,坏灭也罢,只是迷乱的显现上有生灭的法,实相上都是无生无灭的。如是了知无生无灭的实相,现量见到这个无生无灭的实相,而且依靠这种殊胜的胜观智慧,在出定位的时候完全可以了知显现的一切色法都是现而无自性的,显而无实有的本体。

     六祖慧能在回答师兄神秀的诗文: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此时惠能大师显现了自己的内证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下面的耳识乃至身识,都是类似的宣说。

耳识缘于声,清净识三种,

以自分别闻,法界无形相。

     依靠耳根、声音和作意之后,以耳识缘于声音。名言当中需要因缘集聚才能产生耳识,因缘就是需要依靠耳根、声音和作意,依靠耳根、声音和作意之后,以耳识缘于声音。在耳识闻声音的无间,声音自体本来就是远离生住灭三种相的法界。耳识也是远离生住灭的清净相。证悟法界之后,在出定位产生通达声音就像谷响一样显而无实有,没有任何实有形相的存在。所以我们就知道,在出定位三摩地串习坚固的瑜伽士,把耳识和声音同时证悟为无生、无住、无灭的甚深法界,在入定位如是证悟没有二取的存在,所以远离了生住灭的形相,成为极清净的一种境界。而且证悟法界之后,在出定位的时候,也会分别、通达所谓的声音完全是无实有的。虽然声音可以听闻,但听闻的同时没有任何形象的存在,就像谷响的声音一样显而无实有。

鼻依香而嗅,无色亦无形,

鼻识是真如,法界应分别。

     同样依靠鼻根、香境和作意三种缘,以鼻识依靠香境而嗅,这个香的本体如何呢?无生无灭的本性跟上面所说那样,决定是这样的。香的本体就是“无色亦无形”。第一句是从名言的角度讲的,因为依靠鼻根、香境和作意三种因缘集聚才会产生鼻识,以鼻识依于香境而嗅的,香的本体是无色无形相的,香的本体是远离生住灭的一种殊胜法界,嗅香的鼻识就是真如法界,在证悟法界之后,出定位当中能了知所谓的香也是如同幻化一样现而无自性的。“法界应分别”这个分别指在出定位当中能分别、能了知、能通达如同幻化一般,所谓的相也是无实有的一种法。

舌界自性空,味界性远离,

无依亦无识,法界自性故。

     依靠舌根、味境、作意三种缘生起舌识,以舌识受用味境,以舌识受用味境的无间,舌识本无自性,味的本体也是远离生住灭的法界。这样没有所依的味境,也就没有能依的舌识存在,当体唯一就是法界自性的本体。所以,在证悟这样殊胜实相之后,出定位当中能了知所谓的味也是显而无自性的一种法。

清净身自性,所触和合相,

远离于所缘,我说为法界。

     依靠身根、所触、作意的身识,在受用所触的无间,所触是和合的一种假相,实际上触的本体就是远离生住灭的法界,这样远离所缘,我(龙树菩萨)说唯一是法界。在证悟实相之后,出定位能了知所谓的触也是显而无自性。

二、依于意识和法修行之相:

诸法意为最,离能所分别,

法界无自性,法界而分别。

     在一切诸法当中,以意识为首要,因为取舍善恶业主要依靠意识,或者抉择诸法也是依靠意识,或者作任何善法都以意识为前提,或者修行的时候也是主要依靠意识而修行,所以在一切诸法当中,以意识为首要。依靠根识的无间缘、意根的增上缘、法等的所缘缘这三种缘和合时就会产生意识,这是名言当中产生意识的三种缘。

     对于诸法界,远离是此是彼的分别和增益,无间对于无自性的法界应当了知而修行。名言当中诸法意为最,这个意识缘什么呢?缘色声香味触法当中的法。真正对三摩地串习坚固的瑜伽士,产生意识或者依靠根境识三缘集聚产生意识的无间,当下通达一切诸法是无自性的法界,应当了知而修行。颂词第三句说到“法界无自性”,这个法界不能误解为胜义的法界,此处的法界是指十八界当中意识所缘的法,因为他是十八界之一,也是色声香味触法当中的法。也就是十八界当中意识所缘的法叫法界,在名言当中或者凡夫众生面前意识就缘这个法界,那么意识缘这个法界的当下,就了知无自性,而且了知而如是修行的。

     由于法本无自性,远离了所取和能取的分别,本体就是胜义法界,应当如是了知,如是分别,所以颂词上就说“法界而分别”,这个分别是了知的意思。在证悟实相法界之后,出定位和前面所说一样,完全安住一切诸法显而无自性的境界,安住如幻如梦的殊胜境界。

     弥勒菩萨在《辩法与法性论》里面也说:

由境无得故,亦不得唯识,

由此得无故,入二取无别,

二别无所得,即无分别智。

又说:

由现一切法,见如虚空故,

及一切诸行,见如幻等故。

     所以这里也讲到意识和法当下无自性,安住这样、了知这样、修行这样的无生无灭的实相本性,不但入定位安住的时候极为清净,包括出定位也不会执著实有的法,不会以意识执著实有的状态来缘法,而是如幻如梦的境界当中,意识缘这个法了知无自性,如幻如梦的这种显现。

     龙树大士在《中论——观三相品》中云:

如幻亦如梦, 如乾闼婆城。

所说生住灭, 其相亦如是。

三、证悟自面明空之相:

能见闻而嗅,是味及所触,

瑜伽法是知,如是圆成相。

     前二句是讲诸识领受的所缘境,就是能够见色、能够闻声、能够嗅香以及能够尝味和觉触,翻译家用了省略的方法,就是说“能见闻而嗅,是味及所触”。其实前两句就是讲种种的心识领受种种的所缘境即色、声、香、味、触、法,而且都是能够见色、能够闻声等的意义作了省略。后两句就讲:在诸识领受所缘境的无间,大瑜伽士就了悟远离生灭的法界,如是殊胜证悟圆成之相,这就是达到瑜伽士真正获得殊胜的境界功德。这里“圆成”是获得的意思。瑜伽士了悟远离生生灭灭的法界,如是殊胜证悟圆满获得的殊胜境界,获得种种殊胜的功德。

眼耳及与鼻,舌身及末那,

六处皆清净,如是彼之相。

     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内的生门处,名自的体性也是显而无自性的清净法界。就像梦一样,现量了知无实有,现量了知无实有的时候,称之为了知诸法实相的本体。这以上讲的就是瑜伽士证悟极为增胜的现前之相和瑜伽士的殊胜修行之理。一般的初学者和一般的下根者,无论是眼识见色法、耳识闻声音等,当下不会安住无生无灭的实相本性,或者在出定位时安住在显而无自性的境界中见、闻、嗅、觉、触、知等,一般下根者修不了、通达不了,假使有相似的通达,但是没有办法真实修行。但是对殊胜的三摩地串习坚固的瑜伽士来讲,六根的所缘境、能缘六根的本体,完全证悟为无生无灭的本性,在名言当中好像有眼识见色法、耳识闻声音等,但是他在见和闻的无间证悟无生无灭的实相,所以在出定位时无论是见还是听闻种种的万法,都没有任何实有执著,完全安住在非常自在的境界当中。

     龙树大士在《中论——观颠倒品》中说:

色声香味触, 及法为六种,

如是之六种, 是三毒根本。

色声香味触, 及法体六种,

皆空如焰梦, 如乾闼婆城。

犹如幻化人, 亦如镜中像。

如是六种中, 何有净不净?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47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49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