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55


《随念三宝经释——无尽吉祥妙音》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智圆法师 译

南无格日曼扎郭喀雅!

(顶礼上师曼殊师利!)

解脱三有寂手持慧剑,摧伏轮回欺诳四魔军,

驾驭幻轮文殊勇士者,彼之足莲为我顶庄严。

智悲满分佛陀皎月轮,圣众星鬘围绕而严饰,

散发能消三有瘟疫恼,圣法甘露妙光愿吉祥。

     此处,茫茫三有大海之中,自他一切三有有情的希欲,唯一是希求安乐。然而以宿因力所致,从无间地狱乃至有顶之间的苦乐舍受诸显现,犹如多色图画一般,对于彼等善加思惟、斟酌的话,则如一锅沸水中煮着上下翻滚的大米,这尊卑、兴衰、苦乐等一切,必定如瞬间戏剧、闪电一般迁移而不定于一处。 进而言之,以无明一向欺诳的心识,之所以对福善之业,纵以勉强牵引亦不趣入,不善业却自然随转,正是由于宿世积习之力,势如鸭入池塘,鹰赴尸林。因此,以无明之因非但难获幸福安乐,还将转令痛苦加剧。倘离圣道,轮回漂荡,将无休止而流转三有。

     对此善思惟后,试问:感受如此广大漫长之苦、曾经为我慈母的遍满虚空界有情,彼等由皈依谁而能从一切衰败之中彻底获救? 智者们善加观察:于此世间,谁方具有通达灭苦方便之智慧、欲拯群生之慈悲,以及具备救护能力之事业?善加思惟时,对梵天、帝释、淡黄仙人等方,不生嗔恨,对佛薄伽梵亦不起贪执,唯以谁能彻底救拔,即应持彼为皈依处。如是以事势理衡量,如导师释迦王,我们虽不能现见,然而其所说正道——以三种观察清净之轨,真实见为是堪能止息三有的方便,从此处推证,宣说此方便而自已具有现见之智慧、为他宣说之慈悲,以及以如是方便从三有衰败中彻底救拔之能力者,唯一是佛薄伽梵。由此引生胜解。

     法称论师在《释量论——成量品》中云:

此晓昆虫数,我等无所需,

彻知取舍性,及其方法者,

许彼为正量,而非知一切。

见远否皆可,见求真理是。

设见远为量,当来依鹫鹰。

     并且,如果以循着依怙所说教法光辉的无垢智慧作观察,则茫茫三有轮回诸苦,并非无因自然而生,若无因生则决定有恒有恒无的过失。

     法称论师在《释量论——成量品》中说:

乃暂时性故,证实苦具因,

无因不待他,故成恒有无。

     同样,也非常法大自在天等非因产生,因为并非因果以彼有则随有、以彼无则随无的缘故。

     龙树大士在《中论——观因缘品》中云:

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

     一切万法唯是因缘积聚的缘起显现而已,倘若不是从因缘缘起而生,则如石女儿般无有显现可见,如是以具足正量的定解坚固的方式了知确有能断尽痛苦的正道。

     复次,譬如将损害有情执为正法的邪道,以及为净除业障依靠等的非道,彼等并未与三有之因相违,而宣说能断一切三有轮回之根本——无明种子的无我之理,即是正道。

     龙树大士在《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中云:

唯一折磨身,如是无正法,

未断损恼他,利他绝非有。

     法称论师在《释量论——成量品》中说:

慈等痴无违,故非尽除过,

诸过之根本,彼即坏聚见。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云:

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

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

     《胜幢经》云:

诸遭怖畏人,多皈依山林,及皈诸园囿,皈所供树木。

其皈非尊胜,其皈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

若时有皈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

八支圣道乐,当趣般涅槃,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

此皈为尊胜,此皈是第一,由皈此皈处,能解脱众苦。

     如是唯佛薄伽梵是诸求解脱者的唯一怙主,其教法是唯一途径,其僧伽是无比福田,亦是道伴,以对此确认的胜解信作为因后,应需随念皈依处三宝的功德。

     如《赞颂韵文论》云:

安住无边底,生死大海中,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

今当皈依谁。若谁一切过,毕竟皆永无,若是一切种,

一切德依处,设是有心者,即应归依此,赞此恭敬此,

应住其圣教。

     因此,一切正道的根本即是随念三宝功德的信解,故在此简释《随念圣三宝经》。

本经分四:一、名义 二、译礼 三、正文 四、末义

一、名义

梵语云:阿呀那扎呀阿呢莫德斯扎

藏语云:帕巴棍秋胜杰色咱布多

汉语云:随念圣三宝经

“阿呀”对应“帕巴”(圣),“ 那”对应“棍秋”(宝),“扎呀”对应“胜”

(三),“阿呢”对应“杰色”(随),“莫德”对应“咱布”(念),“斯扎”对应“多”(经)。

     所谓“圣”,就某个超胜之境而言,可以从不同侧面解释,此处是对超越世间的一切法,称之为圣。所谓“宝”,即以罕见等六法与宝相似,故名为宝。所谓“三”,即是导师、正法、随学者数目决定为三。“功德”者,即是应赞之差别。所谓“随念”,即对归依境本具的功德,远离增益损减而以无颠倒心随念。“经”者,唯成根本或精华,名之为经。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总说品》中云:

稀有无垢故,具力世庄严,

是最殊胜故,无变故为宝。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利益品》中说:

具义与法系,断三界惑语,

令显寂功德,佛语余反之。

  二、译礼

【顶礼一切智智尊!】

     向对于以如所有法与尽所有法所摄的一切所知法之相无乱无障而遍知的佛陀,译师译前致以敬礼。

三、正文分三:一、随念佛陀功德 二、随念圣法功德 三、随念僧伽功德

一、随念佛陀功德分三:一、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 二、广说差别因与果 三、摄义

一、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即是共称的名号,成立彼为无上导师。此又包括自利圆满与他利圆满,前者如下:

     如来:诸法实相如实彻悟,即是如来,亦有自己无误彻悟真如后令他趣入彻悟之义。

     应供:藏译为“灭敌者”,所谓敌,譬如世间共称掠夺吉祥并给予不悦意,此处则以一切过患根源的烦恼为敌,并称断尽烦恼及其习气者,为“灭敌者”。

     正等觉:梵语“布达”,主要是证德之义,可以理解为觉醒,或如莲花盛开,故此处也以从无明睡眠之中觉醒,并于所知智慧广大,犹如解脱沉溺的莲花盛开一般,是表示证悟之相之义。因此,藏语为了突出声力,将不同诸义集于一处,译为“桑杰”,其前加“养达巴做彼”,成为真正圆满。即是:仅“布达”之义也可以用于缘觉、第十地菩萨,故为有别于此,称为圆满;此音也可具有如魔王幻化佛形或十地智慧各自究竟之义,故为简别,又称真正。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遍智品》中说:

超过九地已,若智住佛地,

应知此即是,菩萨第十地。

     总之,证德智慧并非不清净与不圆满,而是获得无上究竟之义,故称正等觉。

      如是“如来”是成为诸法真如中密意一味的自性,对此从所断无余断除的角度,称为“灭敌者”,从所证无余证悟的角度,称为“正等觉”,这也是从不同反体分析,以一本体故,需要能表示其余。

     明行圆满:对如是佛陀,若就因果而分类,前者因即是经中所说的“明行圆满”,从因而言,虽有无量道相,但可以正摄于戒定慧三学中。在圣者地安立的八圣道中,正见即是明,其余七支称为行。此处“明”与“见”同义,即是如人行路时,目视之处以足履行,故一般对明行圆满,学道位对应为胜观与寂止,无学道位则对应为宿住智证明等三明与四神足、四圆满,如是有诸多对应的解释,然其实际则是同一关要,因为见义与入义二者何时也需要双运的缘故。因此,分析别别位而领取其义,在解释一切教典尤其经典时,不可或缺。是故,正见智慧犹如眼目,即是“明”或“见”,属于慧学范畴,其余正业等七支归摄在前二学中。以遣除对过去、未来、中间分的无明的方式,由必要而安立的无学道三明,亦不出于智慧。

     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说:

言说三智明者,一宿住智证明,

二死生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

     善逝:依于如是安乐之道后,获得无上安乐之果,称之为善逝。其道如何安立,如经云:“乘如虚空无量殿,能得喜乐之胜乘,乘彼有情皆灭度。”如是依靠由空性慧与方便——悲、愿、定、通等无量游戏成办二利的不夺之力后,于殊胜之果妙逝1、不退逝2、无余逝3三者其中前者:

  1. 妙逝——杂染轮回方面的苦集过失障垢,纵然微细分亦永尽而逝者——善逝或妙逝,犹如冠如美玉之士夫。以此简别于轮回,以三有众生皆未超出苦因与苦果的缘故。
  2. 不退逝者,以永断我见种子之故,似薪成灰不可复原,不复退堕轮回之处,犹如传染病痊愈,此处主要指解脱麻疹之人,终生不会复发,以此而作比喻。以此逝相,简别于未断我见种子的外道之道,彼等纵然修至非想非非想天也不能超出三有藩篱。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说:

尽焚所知如干薪,诸佛法身最寂灭,

尔时不生亦不灭,由心灭故唯身证。

  • 无余逝或圆满逝者,断证究竟功德之法,未获得者丝毫亦无,犹如宝瓶以物充满一般。以此简别于声缘,以彼等虽有不退转,然为断证不圆满的少分之故。

龙树大士在《教王宝鬘论——礼赞文》里说:

解脱诸过患,众德庄严者,

众生唯一亲,佛前我顶礼。

     此等之理即是:以心自性光明,障垢为忽尔,并有根断障垢的对治——殊胜证悟无我的智慧,而彼道亦以方便串习究竟之力,堪能圆满断证功德。对以事势理成立之相引生定解极为重要,广于法称论典等中了知。以上自利圆满究竟。

     法称论师在《释量论——成量品》中云:

心性为光明,诸垢客尘性,

故前无能力,转依彼本性,

尔后无能力。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54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56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