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正行61


二、证圆满相分三:一、体相 二、功德 三、作用

一、体相分二:一、广大 二、甚深

一、广大

     【妙智圆满;】

     妙智圆满:二十一聚无漏法所摄一切智慧,佛无余具足,是为妙智圆满。

二十一聚无漏法:

“按照《现观庄严论》的观点来讲,法身就是具有二十一种无漏功德的如来本性身。”

第一聚是三十七顺菩提分法:

(一)四念住、(二)四正断、(三)四神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七)八正道。

(一)四念住:

1.身念住、2.受念住、3.心念住、4.法念住;

1.身念住:四念住之一。以智慧抉择分析身外、身内、其他有情身一切自相皆由微尘所聚可破可灭,一切共相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一心安住。

2.受念住:四念住之一。由缘内身外身和内外身生起苦乐舍受,苦受唯是苦苦所遍,乐受唯是坏苦所遍,舍受唯是行苦所遍,一心安住。

3.心念住:四念住之一。由缘内身生起二十心所,如是缘于外身及内外身三种心相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一心安住。

(二十随眠烦恼:五十一心所之一类,1.忿、2.恨、3.覆、4.恼、5.嫉、6.悭、7.诳、8.谄、9.憍、10.害、11.无惭、12.无愧、13.昏沉、14.掉举、15.不信、16.懈怠、17.放逸、18.忘念、19.散乱、20.不正知。)

4.法念住:四念住之一。通达一切染净诸法为空,为无我,一心安住,长久修习。

(二)四正断:

1.未生恶法令不生;2.已生恶法恒令灭;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长。

(三)四神足:

     四种可以得到神通的定(三摩地):1、欲神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由想得到神通的意欲之力发起近下;2、勤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由不断止恶进善力发起的定;3、心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由心念之力发起的定;4、观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由观想佛理之力发起的定。“断行成就”是要修行者断除一切障碍三摩地的不善等法,从而转进修习三摩地行,即用欲、勤、心、观四法来引发和修证这四种三摩地。欲等四法,求定称心、趣定自在,故又称“四如意足”。佛教认为,修行这些禅定,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的能力。

(四)五根:

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

1.信力,信念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念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念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念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念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支:

1.择法觉支,能拣择诸法之真伪及适宜与否;2.精进觉支,修诸道法,勇猛精勤;3.喜觉支,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轻安觉支,获得身心轻安愉快;5 念觉支,铭记所修定慧法而不忘失;6.定觉支,摄心不散而入定境;7.舍觉支,舍一切法,平心坦怀。

(七)八正道:

1.正见,见四谛之理而明之 ;2.正思维,思维四谛之理而使智慧增长;3.正语,不说任何非理之语;4.正业,去除一切邪恶行为;5.正命,以正当的职业和方式生活;6.正精进,勤勉修习趋向涅槃之道;7.正念,意念正道而无邪念;8.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

     关于三十七菩提分如何配合地道,大小乘的观点有所不同。小乘《俱舍论》认为,资粮道修四念处,加行道修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见道修七觉支,修道修八正道。而大乘的《三休息》等论典则认为,资粮道修四念住、四正断和四神足,加行道修五根、五力,见道修七觉支,修道修八正道。

第二聚是四无量:

(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

  1. 慈无量:缘无量众生为境,愿其具有乐果及乐因,为此心之行相。
  2. 悲无量:缘无量众生为境,愿其永断苦果及苦因,为此心之行相。
  3. 喜无量:缘无量众生为境,愿其永远不离无苦胜乐,为此心之行相。
  4. 舍无量:缘无量众生为境,自思应当住于远离亲、疏、爱、憎、平等性中为其行相之心。

 讲到四无量的经论,在小乘有《增一阿含经》、《毗婆沙论》、《俱舍论》等,在大乘有《大乘经庄严论——供养依师无量心品》等。

第三聚是八解脱:

(内有色观外色解脱1、内无色观外色解脱2、净色解脱3、识无边处解脱4、空无边处解脱5、无所有处解脱6、非想非非想处解脱7、灭尽解脱8)。

这些都是禅定的修法。比如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就是为了断除内心的贪欲,观想外在自己所贪的色身以青瘀等相慢慢腐烂,令贪心不起,所以叫“解脱”;内无色观外色解脱,就是通过前面的观想,内心已经无贪,但为了使境界更加稳固,还要继续观想外色为不清净;净色解脱,是转为观想清净的色法,此时仍不起贪心,就说明定心很超胜了。以上是不净观相关的三种解脱,南传佛教对此涉及较多。剩下的识无边处解脱、空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灭尽解脱五种,则是分别观想心识无边、虚空无边、心无所有、心非有非无、受想灭尽。

在因地时,八解脱中的前三种是为了断除贪欲,后面五种则是四无色定和灭尽定;而在讲果地的二十一无漏法时,佛陀不可能还按这种方式去观,这些已经成为佛陀相续中的究竟智慧,达到了圆满的无漏部分。

第四聚是渐次安住的九等至:

(一禅、二禅、三禅、四禅、识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灭尽定)。

  1. 一禅:四禅定或四静虑之一,觉、观一切受用欲界妙欲为过患,静虑(禅定)为妙乐,以证得上界功德、得有所治已坏之喜及轻安乐者。即具备能断爱恋欲界妙欲之贪及嗔寻思,与苦、忧等之对治支中之➀寻与➁伺,功德支中之➂喜与➃轻安乐,安住支中之➄心一境性定等五支功德之禅定。 
  2. 二禅:四禅定或四静虑之一,观初禅寻、伺二支为过患,修习对治,从殊胜定中生起喜乐者,即具备能断初禅贪、寻、伺、掉等之对治支中➀所有心及心所无有恼乱,出离下地,于自地起清净之信,功德支之➁喜与➂乐,及安住支之➃心一境性定等四支功德之禅定。
  3. 三禅:四禅定或四静虑之一,观二禅喜支为过患而具有轻安之乐者,即具备能断二禅喜等之对治支中➀所有行舍、➁不忘修习之正念及➂念念而住之正知、功德支中之➃轻安乐,安住支中之 ➄心一境性定等五支功德之禅定。
  4. 四禅:四禅定或四静虑之一,观三禅之轻安乐为过患而成不苦不乐之舍者,即具备能断三禅乐、出入息、未圆定等之对治支中,➀所有离八过患之清净念、➁清净行舍,功德支中之➂受舍,安住支中之➃心一境性定等四支功德之禅定。

禅定八过:欲界及下地诸禅所有八种过患(欲界苦、忧、初禅寻、伺、二禅以下所有之喜、三禅以下所有出、入息、及三禅之乐,总为八过)。

寻:心识或智慧于所缘境生起笼统了知其粗略相状的心所。

伺:依于心识及智慧精细分析事物各种差异之心所。

  • 空无边处定:四无色定之一。思维诸法但如虚空,而此虚空是无边际。以空无边处为所缘,一心专注之定。
  • 识无边处定:四无色定之一。思维诸法如同虚空无有边际,缘彼之识亦复无边。以识无边处为所缘,一心专注之定。
  • 无所有处定:四无色定之一。思维一切法及缘彼之识,若皆无有,则除此而外,尚有何法?观察之后,全不见有,从而住于全无所有。以无所有处为所缘,一心专注之定。
  • 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色定之一。已从无所有处定中起后,观察此想如病,如痈疽、如箭(刺痛或剧痛),以灭此想,逐渐微细,乃至入于极微想定,此时即非有粗分想,亦非完全无想,是故名为非想非非想。以非想非非想处为所缘,一心专注之定。
  • 灭定(灭尽定):息灭粗分受想之定。已离无所有处贪者,心从有顶再求上进,欲暂住想作意为先,诸心心所之非恒法及恒法一分,寂灭不转。七识俱灭(阿赖耶识除外)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第五聚是十遍处:

(地大遍处1、水大遍处2、火大遍处3、风大遍处4、青遍处5、黄遍处6、赤遍处7、白遍处8、空无边遍处9、识无边遍处10)。

修八解脱时,只是缘部分的身心相生起禅定,而十遍处定的观想则是要令这些相遍及整个世界,比如地大遍处就要观地大的相由小至大,慢慢覆盖整个世界,水大遍处就要从一滴水观到整个世界都是海洋(比如一个公案中说,一个和尚在禅房里修禅,他的徒弟过来一看,发现整个禅房里全部是水,这就是水大遍处的修法),火大遍处、风大遍处是把全世界观为火焰、狂风,青、黄、赤、白四遍处是观想这四种颜色遍布一切处,空无边遍处和识无边遍处是指一切都变成了虚空、一切都变成了心识的幻现。

相对于一些禅定的所缘只能是部分的法,此处是指将所缘扩大,获得了周遍的禅定的能力。

第六聚是八胜处:

(四种形色胜处: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1、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2、以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3、以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4;四种显色胜处:以内无色观外青胜处5、以内无色观外黄胜处6、以内无色观外赤胜处7、以内无色观外白胜处8)。

通过修持禅定而胜伏外在的色法,这就是八胜处 。四种形色胜处,第一种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由于最初观想并未纯熟,如果观想多色,则难以摄持,因此是通过有色想的禅定而观较少的色法;第二种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是在前面观想纯熟的基础上,能够观想较多色法;剩余两种,以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和外色多胜处,是内心已经没有色想了,以内心无色想的禅定而观外色。

四种显色胜处也是一样的道理,观外面观青、黄、赤、白四种净色。前面是指观想一切都成为一种颜色,而此处则是指心识已经胜过外色。如果内心无色想,则以此无色之境界超胜外色;如果内心有色想,有色的境界也会超胜外色,此时心识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能力。

八解脱、十遍处、八胜处的区别:八解脱是最初为对治贪爱而观想色等法,十遍处是把观想扩大,遍于一切世界,到修八胜处时,心已经获得很大自在,对于色法的多少、好坏,依靠有色想和无色想的禅定力来压伏。

第七聚是无染等持:

以他相续为所缘境,能护持使之不生烦恼的定与慧。佛陀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令 遇到的人产生贪心、嗔心以及非理作意等,而凡夫人在缘别人的相续时,很难做到使之不生烦恼。

第八聚是愿智:

也就是知愿处智,“欲知于诸声闻不现前之义及如何回答他所提问”之宿愿已得成就,故能了知如此如此的定与慧。我们在《百业经》里经常讲到,阿罗汉对于久远的前世等有些问题是无法回答的,而佛陀依靠因地时的发愿,能无误了知一切细微的意义。

第九聚是六通:

(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

由旬:(逾缮那)古印度长度单位名称,按照《俱舍论》的计算法,五尺为弓,五百弓为一俱卢舍,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由旬),约二十六市里许。按照时轮派的计算法,以二十四指节为一肘,四肘为一弓,两千弓为一俱卢舍,四俱卢舍为一由旬。

1.神境通——(神足通,身如意通,神境智证通)示显能知炽燃,飞行,多少,美丑,水行,土行种种神变,自在具足,六神通之一。

2.天眼通——(天眼智证通)能知能见所有远近现有诸色及死后往生何处等一切时地隔离不能现见之色,六神通之一。

3.天耳通——(天耳智证通)能明白聆悉一百由旬以往的一切巨细声音的听觉。

4.宿命通——(宿住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如实能知自他前生生地,姓名,父母,业,命,资财如彼如彼等诸实况的智慧,六神通之一。

5.他心通——(知他心通,他心智证通)能如实了知他有情类一切善恶之心。六神通之一。

6.漏尽通——(漏尽智证通)由了知见,修所断烦恼已断未断次第,证得永尽无生智之自在力。

  • 上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60
  • 下一部: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行62
  •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