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三、摄义:
上述的真义是说,任何人不把色执为色,同样,不执著为受,又不执著为想和行,对于识,同样也不以执著体性成立的方式而行,总之对蕴等任何法,均不行持有无等所缘的相,一无所住而行,他不管行持任何法都不想“我在行持”,因为远离一切执著的无相智慧得以坚固的缘故,具备证悟无生智慧的此菩萨,将得到“勇行”等最胜寂静等持。 《入行论·智慧品》云: 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 修空亦非实,复断空性执。 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 无实离所依,彼岂住心前? 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 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本偈颂词当中所提到的“勇行三摩地”即指“首楞严三昧”下面我等就根据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大师所翻译的《佛说首楞严三昧经》,来约略了解一下所谓的“首楞严三昧”的作用、威力、功德、加持以及度化众生的方式等。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云: [尔时,佛告坚意菩萨:“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萨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何等是首楞严三昧?谓修治心犹如虚空(一);观察现在众生诸心(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三);决定了知众生因果(四);于诸业中知无业报(五);入种种乐欲,入已不忘(六);现知无量种种诸性(七);常能游戏华音三昧,能示众生金刚心三昧,一切禅定自在随意(八);普观一切所至诸道(九);于宿命智得无所碍(十);天眼无障(十一);得漏尽智,非时不证(十二);于色无色得等入智(十三);于一切色示现游戏(十四);知诸音声犹如响相(十五);顺入念慧(十六);能以善言悦可众生(十七);随应说法(十八);知时非时(十九);能转诸根(二十);说法不虚(二十一);顺入真际(二十二);善能摄伏众生之类(二十三);悉能具足诸波罗蜜(二十四);威仪进止未曾有异(二十五);破诸忆想虚妄分别(二十六);不坏法性尽其边际(二十七);一时现身住一切佛所(二十八);能持一切佛所说法(二十九);普于一切诸世间中自在变身犹如影现(三十);善说诸乘度脱众生,常能护持三宝不绝(三十一);发大庄严尽未来际,而心未曾有疲惓想(三十二);普于一切诸所生处,常能现身随时不绝(三十三);于诸生处示有所作(三十四);善能成就一切众生(三十五);善能识知一切众生(三十六);一切二乘不能测量(三十七);善能具知诸音声分(三十八);能使一切诸法炽盛(三十九);能使一劫作阿僧祇劫(四十);阿僧祇劫使作一劫(四十一);能使一国入阿僧祇国(四十二);阿僧祇国使入一国(四十三);无量佛国入一毛孔(四十四);一切众生示入一身(四十五);了诸佛土同如虚空(四十六);身能遍至无余佛土(四十七);使一切身入于法性皆使无身(四十八);一切法性通达无相(四十九);善能了知一切方便(五十);一音所说悉能通达一切法性(五十一);演说一句能至无量阿僧祇劫(五十二);善观一切法门差别(五十三);知善同异略广说法(五十四);善知出过一切魔道(五十五);放大方便智慧光明(五十六);身口意业,智慧为首(五十七);无行神通常现在前(五十八);以四无碍智能令一切众生欢喜(五十九);现神通力通一切法性(六十);能以摄法普摄众生(六十一);解诸世间众生语言(六十二);于如幻法无有所疑(六十三);一切生处遍能自在(六十四);所须之物随意无乏(六十五);自在示现一切众生(六十六);于善恶者皆同福田(六十七);得入一切菩萨密法(六十八);常放光照无余世界(六十九);其智深远无能测者(七十);其心犹如地水火风(七十一);善于诸法章句言辞而转法轮(七十二);于如来地无所障碍(七十三);自然而得无生法忍(七十四);得如实心,诸烦恼垢所不能污(七十五);使一切水入一毛孔不娆水性(七十六);修集无量福德善根(七十七);善知一切方便回向(七十八);善能变化遍行一切诸菩萨行(七十九);佛一切法心得安隐(八十);已得舍离宿业本身(八十一);能入诸佛秘密法藏(八十二);示现自恣游戏诸欲(八十三);闻无量法具足能持(八十四);求一切法心无厌足(八十五);顺诸世法而不染污(八十六);于无量劫为人说法,皆令谓如从旦至食(八十七);示现种种癃残[1]跛蹇[2]、聋盲喑哑以化众生(八十八);百千密迹金刚力士常随护侍(八十九);自然能观知诸佛道(九十);能于一念示受无量无数劫寿(九十一);现行一切二乘仪法,而内不舍诸菩萨行(九十二);其心善寂,空无有相(九十三);于众伎乐现自娱乐,而内不舍念佛三昧(九十四);若见若闻及触共住,皆能成就无量众生(九十五);能于念念示成佛道,随本所化令得解脱(九十六);示现入胎初生(九十七);出家成就佛道(九十八);转于法轮(九十九);入大灭度而不永灭(一百)。 “坚意,首楞严三昧如是无量,悉能示佛一切神力,无量众生皆得饶益。坚意,首楞严三昧,不以一事一缘一义可知。一切禅定解脱三昧,神通如意无碍智慧,皆摄在首楞严中。譬如陂泉江河诸流皆入大海,如是菩萨所有禅定,皆在首楞严三昧。譬如转轮圣王有大勇将,诸四种兵[3]皆悉随从。坚意,如是所有三昧门、禅定门、辩才门、解脱门、陀罗尼门、神通门、明解脱门,是诸法门悉皆摄在首楞严三昧。随有菩萨行首楞严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随从。坚意,譬如转轮圣王行时,七宝[4]皆从。如是,坚意,首楞严三昧,一切助菩提法皆悉随从,是故此三昧名为首楞严。”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不行求财而以布施,大千世界及诸大海、天宫、人间,所有宝物、饮食、衣服、象马车乘,如是等物自在施与。此皆是本功德所致,况以神力随意所作!是名菩萨住首楞严三昧檀波罗蜜本事果报。”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不复受戒于戒不动,为欲化导诸众生故,现受持戒行诸威仪,示有所犯灭除过罪,而内清净常无阙失。为欲教化诸众生故,生于欲界作转轮王,诸婇女众恭敬围绕,现有妻子五欲[5]自恣,而内常在禅定净戒,善能了见三有[6]过患。坚意,是名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尸波罗蜜本事果报。”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修行忍辱毕竟尽故,众生不生而修于忍,诸法不起而修于忍,心无形色而修于忍,不得彼我而修于忍,不念生死而修于忍,以涅槃性而修于忍,不坏法性而修于忍。菩萨如是修行忍辱,而无所修亦无不修,为化众生生于欲界,现有嗔恨而内清净,现行远离而无远近,为净众生坏世威仪而未曾坏诸法之性,现有所忍而无有法,常定不坏可以忍者。菩萨成就如是忍辱,为断众生多嗔恶心,而常称叹忍辱之福,亦复不得嗔恚、忍辱。坚意,是名菩萨住首楞严三昧羼提波罗蜜本事果报。”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发大精进得诸善法,而不发动身口意业。为懈怠者现行精进,欲令众生随效我学,而于诸法无发无受。所以者何?菩萨悉知一切诸法,常住法性不来不去;如是远离身口意行,而能示现发行精进,亦不见法有成就者;现于世间发行精进,而于内外无所作为;常能往来无量佛国,而于身相平等不动;示现发行一切善法,而于诸法不得善恶;现行求法有所咨受,而于佛道不随他教;现行亲近和尚诸师,而为一切诸天人尊;现勤请问,而内自得无障碍辩;现行恭敬,而为一切天人戴仰[7];现入胞胎,而于诸法无所染污;现有出生,而于诸法不见生灭;现为小儿,而身诸根悉皆具足;现行伎艺、医方、咒术、文章、算数、工巧事能,而内先来皆悉通达;现有病苦,而已永离诸烦恼患;示现衰老,而于先来诸根不坏;示现有死,而未曾有生灭退失。坚意,是名菩萨住首楞严三昧精进波罗蜜本事果报。”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虽知诸法常是定相,而示众生诸禅差别;现身住禅化乱心者,而于诸法不见有乱;一切诸法如法性相,以调伏心于禅不动,现诸威仪来去坐卧,而常寂然在于禅定;示同众人有所言说,而常不舍诸禅定相;慈愍众生,入于城邑[8]聚落[9]郡国[10],而常在定;为欲饶益诸众生故,现有所食,而常在定。其身坚牢犹若金刚,内实不虚不可破坏,其内无有生藏熟藏[11]、大小便利、臭秽不净,现有所食而无所入,但为慈愍饶益众生,于一切处无有过患,现行一切凡夫所行,而实无行已过诸行。” “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现在空闲、聚落无异,现在居家、出家无异,现为白衣而不放逸,现为沙门而不自高。于诸外道出家法中,为化众生而无所出家,不为一切邪见所染,亦不于中谓得清净;现行一切外道仪法,而不随顺其所行道。坚意,譬如导师,将诸人众过险道已,还度余人。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随诸众生所发道意,若声闻道、若辟支佛道、若发佛道,随宜示导令得度已,即复来还度余众生,是故大士名为导师。譬如牢船从于此岸,度无量人令至彼岸,至彼岸已还度余人。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见诸众生堕生死水,四流[12]所漂,为欲度脱令得出故,随其所种善根成就,若见可以缘觉度者即为现身示涅槃道,若见可以声闻度者为说寂灭共入涅槃,首楞严三昧力故,还复现生度脱余人,是故大士名为船师。” “坚意,譬如幻师于多众前,自现身死膖胀[13]烂臭,若火所烧、鸟兽所食,于众人前如是现身,得财物已而便还起,以其善能学幻术故。菩萨如是住首楞严三昧,为化众生示现老死,而实无有生老病死。坚意,是名首楞严三昧禅波罗蜜本事果报。”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修行智慧,诸根猛利,未曾见有众生之性,为欲化故说有众生;不见寿者、命者,说有寿者、命者;不得业性及业报性,而示众生有业、业报;不得生死诸烦恼性,而说当知见生死烦恼;不见涅槃,而说至涅槃;不见诸法有差别相,而说诸法有善不善;已能度至无碍智岸,现生欲界而不著欲界,现行色界禅而不著色界,现入无色定而生于色界,现行色界禅而生于欲界,现于欲界而不行欲界行,悉知诸禅及知禅分,自在皆能入禅出禅,为化众生随意所生,一切生处悉能受身;常能成就深妙智慧,除断一切众生诸行,为化众生现有所行,而于诸法实无所行,皆已出过一切诸行;久已灭除我我所心,而示现受诸所须物。菩萨成就如是智慧,有所施作皆随智慧,而未曾为业果所污。为化众生示现喑哑,而内实有微妙梵音。通达语言经书彼岸,不先思量当说何法,随所至众所说皆妙,悉能令喜心得坚固,随其所应而为说法,而是菩萨智慧不减。” “坚意,譬如男女若大若小,随所持器行诣水所,若泉、若池、渠河、大海,随器大小各满而归,而此诸水无所减少。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随所至众,若刹利众、婆罗门众、若居士众、释众、梵众,至是诸众不加心力,能以善言皆令喜悦,随宜所应而为演法,然其智辩无所减少。坚意,是名菩萨住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蜜本事果报。”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众生见者皆得度脱,有闻名字、有见威仪、有闻说法、有见默然,而皆得度。坚意,譬如大药树王名为喜见,有人见者,病皆得愈。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众生见者,贪、恚、痴病皆得除愈。如大药王名曰灭除,若斗战时用以涂鼓,诸被箭射、刀矛所伤,得闻鼓声,箭出毒除。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有闻名者,贪、恚、痴箭自然拔出,诸邪见毒皆悉除灭,一切烦恼不复动发。” “坚意,譬如药树名为具足,有人用根,病得除愈,茎、节、心、皮、枝、叶、花、果皆能除愈,若生、若干、若段段截,悉能除愈众生诸病。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亦复如是,于诸众生无时不益,常能灭除一切众患,谓以说法兼行四摄[14]诸波罗蜜,令得度脱。若人供养若不供养、有益无益,而是菩萨皆以法利令得安隐;乃至身死有食肉者,若诸畜生、二足、四足及诸鸟兽、人与非人,是诸众生皆以菩萨戒愿力故,死得生天,常无病痛衰恼诸患。坚意,住首楞严三昧菩萨,犹如药树。”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六波罗蜜世世自知不从他学,举足下足、入息出息,念念常有六波罗蜜。何以故?坚意,如是菩萨,身皆是法,行皆是法。坚意,譬如有王若诸大臣,百千种香捣以为末;若有人来索中一种,不欲余香共相熏杂。坚意,如是百千众香末中,可得一种不杂余不?” “不也,世尊。” “坚意,是菩萨以一切波罗蜜熏身心故,于念念中常生六波罗蜜。坚意,菩萨云何于念念中生六波罗蜜?坚意,是菩萨一切悉舍,心无贪著,是檀波罗蜜;心善寂灭,毕竟无恶,是尸波罗蜜;知心尽相,于诸尘中而无所伤,是羼提波罗蜜;勤观择心,知心离相,是毗梨耶波罗蜜;毕竟善寂,调伏其心,是禅波罗蜜;观心、知心、通达心相,是般若波罗蜜。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如是法门念念皆有六波罗蜜。”] 有关“勇行三摩地”或又称“首楞严三昧”的所有内容当从《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上下二卷中得知。 [1] 癃残:拼音lóng cán,意思是衰老病弱,肢体残废。 [2] 跛蹇:拼音 bǒ jiǎn,瘸腿。 [3] 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杂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阿修罗王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与三十三天欲共斗战。时,天帝释闻阿修罗王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来欲共战;闻已,即告宿毗梨天子言:‘阿公知不?阿修罗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欲与三十三天共战。阿公可敕三十三天兴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与彼阿修罗共战。’] [4] 七宝:即轮王七宝。分别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主藏宝、典兵宝等。 [5] 五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即财、色、名、食、睡;系指染著色、声、香、味、触五境所引起的五种情欲。 [6] 三有:三有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众生。各随所作善恶之业,即感善恶之报,因果不亡,故名为有。 [7] 戴仰:拼音dài yǎng,意思是拥戴仰望。 [8] 城邑:拼音chéng yì,即城市,是古代城市的统称。 [9] 聚落:拼音 jùluò,人聚居的地方;村落。 [10] 郡国:拼音jùn guó,郡和国的并称。泛指地方行政区划。 [11] 生藏、熟藏:《三藏法数》中说:“生熟二藏者,谓初受饮食为生,饮食变坏为熟也。” [12] 四流:一、见流,三界之见惑也。二、欲流,欲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三、有流,上二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有者生死果报不亡之义,三界虽通,而今别以名上二界。四、无明流,三界之无明也。有情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为流。 [13] 膖脹:拼音 pāng zhàng,肿大;浮肿。 [14] 四摄:《宝行王正论·杂品》云: 约施及爱语,利行与同利, 愿汝摄世间,因此弘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