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ssgs17

第十七课


二(披大盔甲)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宣说披甲之理。

一、真实宣说: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大施大慧及大力,趋入诸佛胜大乘,
披大铠甲降魔幻,是故得名大菩萨。
大施大慧大威德,佛乘最上而得乘,
发菩提心度众生,是故得名摩诃萨。

不仅仅是刚刚所说的,而且由于披大铠甲的缘故,也得名大菩萨。是什么铠甲呢?不贪著所拥有的一切,具足慷慨博施的布施铠甲;具备断除破戒的大心或者大智慧的戒律铠甲;具备安忍、精进、禅定、智度其余四种铠甲而摧毁瞋心、懈怠心、乱心、无明愚痴心等六度各自违品的广大威力;趋入并具足一切佛陀的殊胜大乘从发心到遍智之间的道果。总之,实修六度之道,对于犹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大乘无余道法,披上永不退失的大铠甲,铲除十方一切世界中的见解稠林,救离恶趣等等,精进降伏恶魔的所有幻术。为此,得名大菩萨。

《大乘庄严经论·功德品》云:

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

依此七大义,建立于大乘。

释曰:若具足七种大义说为大乘。一者、缘大,由无量修多罗等广大法为缘故;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三者、智大,由人法二无我一时通达故;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祇劫无间修故;五者、巧大,由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六者、果大,由至得力、无所畏、不共法故;七者、事大,由数数示现大菩提——大涅槃故。

在《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中世尊佛陀讲述了一则,摩诃萨自己曾在因地时,是如何披上布施铠甲的精彩公案。

《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乞食时到,着衣持钵,独将[1]阿难,入城乞食。时有一老母,唯有二男,偷盗无度[2],财主捕得,便将诣[3]王,平事按律,其罪应死,即付旃陀罗[4],将至杀处。遥见世尊!母子三人,俱共向佛,叩头求哀:“唯愿天尊!垂济苦厄,救我子命。”诚心款笃[5],甚可怜愍。如来慈矜[6],即遣阿难,诣王请命。王闻佛教,即便放之,得脱此厄,感戴佛恩,欣踊[7]无量。寻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白言:“蒙佛慈恩,得济[8]余命,唯愿天尊!慈愍我等,听在道次。”佛即可之,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堕,身所着衣,变成袈裟,敬心内发,志信益固。佛为说法,诸垢永尽,得阿罗汉道,其母闻法,得阿那含[9]。尔时阿难,目见此事,叹未曾有,赞说如来若干德行。

又复呰嗟[10]:“母子三人,宿有何庆,值遇世尊,得免重罪,获涅槃安?一身之中,特蒙利益,何其快哉!”

佛告阿难:“此三人者,非但今日蒙我得活,乃往过去,亦蒙我恩而得济活。”

阿难白佛:“不审[11],世尊!过去世中,济活三人,其事云何?”

佛告阿难:“乃往久远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曰摩诃罗檀囊,秦言大宝,典领[12]小国,凡有五千。王有三子,其第一者,名摩诃富那宁,次名摩诃提婆,秦言大天,次名摩诃萨埵,此小子者,少小行慈,矜愍[13]一切,犹如赤子[14]。尔时大王,与诸群臣夫人太子,出外游观,时王疲懈[15],小住休息。其王三子,共游林间,见有一虎适乳[16]二子,饥饿逼切,欲还食之。其王小子,语二兄曰:‘今此虎者,酸苦[17]极理[18],羸瘦[19]垂死[20],加复初乳,我观其志,欲自噉[21]子。’二兄答言:‘如汝所云。’弟复问兄:‘此虎今者,当复何食?’二兄报曰:‘若得新杀热血肉者,乃可[22]其意。’又复问曰:‘今颇[23]有人,能办斯事救此生命,令得存不?’二兄答言:‘是为难事。’时王小子,内自思惟:‘我于久远生死之中,捐[24]身无数,唐[25]舍躯命,或为贪欲,或为瞋恚,或为愚痴,未曾为法。今遭[26]福田,此身何在?’设计[27]已定,复共前行。前行未远,白二兄言:‘兄等且去,我有私缘,比尔随后。’作是语已,疾从本径,至于虎所,投身虎前;饿虎口噤[28],不能得食。尔时太子,自取利木,刺身出血,虎得舐[29]之,其口乃开,即噉身肉。二兄待[30]之经久不还,寻迹推觅[31],忆其先心,必能至彼,喂于饿虎。追到岸边,见摩诃萨埵死在虎前,虎已食之,血肉涂漫,自扑堕地,气绝而死,经于久时,乃还苏活,啼哭宛转[32],迷愦闷绝[33],而复还苏。夫人眠睡梦有三鸽,共戏林野,鹰卒[34]捉得其小者食,觉已惊怖,向王说之:‘我闻谚言:“鸽子孙者也。”今亡小鸽,我所爱儿,必有不祥。’即时遣人,四出求觅。未久之间,二儿已到,父母问言:‘我所爱子,今为所在?’二儿哽噎[35],隔塞[36]断绝,不能出声,经于久时,乃复出言:‘虎已食之。’父母闻此,躃[37]地闷绝而无所觉,良久乃苏,即与二儿、夫人、婇女,驰奔至彼死尸之处。尔时饿虎食肉已尽,唯有骸骨狼藉在地。母扶其头,父捉其手,哀号闷绝,绝而复苏。如是经久时,摩诃萨埵命终之后,生兜率天[38],即自生念:‘我因何行,来受此报?’天眼彻视,遍观五趣[39],见前死尸,故[40]在山间,父母悲悼,缠绵[41]痛毒[42],怜其愚惑,啼泣过甚。‘或能于此丧失身命,我今当往谏喻[43]彼意。’即从天下,住于空中,种种言辞,解谏父母。父母仰问:‘汝是何神?愿见[44]告示。’天寻报曰:‘我是王子摩诃萨埵,我由舍身济虎饿乏,生兜率天。大王当知!有法归无,生必有终;恶堕地狱,为善生天。生死常涂[45],今者何独没于忧愁烦恼之海,不自觉悟勤修众善?’父母报言:‘汝行大慈,矜[46]及一切,舍我取终;吾心念汝,荒塞[47]寸绝[48],我苦难计。汝修大慈,那得如是?’于时天人,复以种种妙善偈句,报谢[49]父母,父母于是小得惺悟[50],作七宝[51][52]盛骨著中,葬埋[53]毕讫,于上起塔,天即化去。王及大众,还自归宫。”

佛告阿难:“尔时大王,摩诃罗檀那者,岂异人乎?今我父王阅头檀[54]是。时王夫人,我母摩诃摩耶[55]是。尔时摩诃富那宁者,今弥勒是。第二太子摩诃提婆者,今婆修蜜多罗是。尔时太子摩诃萨埵,岂异人乎?我身是也。尔时虎母,今此老母是。尔时二子,今二人是。我于久远,济其急厄[56]危顿之命,令得安全。吾今成佛,亦济彼厄,令其永离生死大苦。”

尔时阿难、一切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就是大菩萨曾在因地修行时,以布施铠甲——舍身施虎的因缘。

    世尊在《六度集经》当中也讲述了不少,有关自己曾在因地修行六度万行时,是如何披上精进铠甲等的公案。我等今者,选一则较短的公案,试看世尊在因地时,又是如何披上精进铠甲,度化众生的呢!

《六度集经》云:

[“昔者菩萨,为猕猴王,常从五百猕猴游戏。时世枯旱,众果不丰,其国王城去山不远,隔以小水,猴王将其众入苑食果。苑司[57]以闻。王曰:‘密守,无令得去。’猴王知之,怆然[58]而曰:‘吾为众长,祸福所由,贪果济命而更误众。’敕其众曰:‘布行求虅。’众还虅至,竞各连续,以其一端缚大树枝。猴王自系腰登树投身,攀彼树枝,虅短身垂,敕其众曰:‘疾缘虅度。’众以过毕,两掖[59]俱绝,堕水边岸,绝而复苏。国王晨往案行[60],获大猕猴,能为人语,叩头自陈云:‘野兽贪生恃泽附国,时旱果乏,干犯天苑,咎过在我。原赦其余,虫身朽肉,可供太官一朝之肴也。’王仰叹曰:‘虫兽之长,杀身济众,有古贤之弘仁。吾为人君,岂能如乎?’为之挥涕[61],命解其缚,扶著安土,敕一国中恣[62]猴所食,有犯之者罪与贼同。还向皇后陈其仁泽:‘古贤之行未等于兹[63],吾仁糸[64]发,彼踰昆仑矣。’后曰:‘善哉!奇矣斯虫也。王当恣其所食无令众害。’王曰:‘吾已命矣。’”

佛告诸比丘:“猕猴王者,吾身是也,国王者,阿难是也,五百猕猴者,今五百比丘是。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


[1] 将:拼音jiāng,带领,扶助:将雏。扶将。将军。

[2] 无度:拼音 wú dù,无节制,没有限度。

[3] 诣:拼音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诣阙。诣前请教。

[4] 旃陀罗:拼音zhāntuóluó,又译为旃荼罗,印度族群之一,在古印度教种姓制度中,被认为是最低种姓,被认为是不可接触的贱民。主要工作是处理人类及动物尸体,担任刽子手或屠夫。

[5] 款笃:拼音kuǎn dǔ,意思是真诚忠实。

[6] 慈矜:拼音cíjīn,意思是指怜悯慈爱。

[7] 欣踊:拼音 xīn yǒng,欢跃。

[8] 得济:拼音déjì,解释是得以保全、得以成功和获得救济的意思。

[9] 阿那含:不来果,为沙门四果中的三果。“不来”指不再来欲界,当欲界的九品修所断烦恼全部断尽时获得不来果。

[10] 呰嗟:拼音zījiē,即咨嗟,意思是赞叹、叹息。

[11] 不审:拼音bùshěn,意思为不明白、不知道,不清楚。

[12] 典领:拼音diǎn lǐng,指主持领导、主管。

[13] 矜愍:拼音 jīn mǐn,哀憐、同情。

[14] 赤子:拼音chìzǐ,意思是刚生的婴儿,后比喻热爱祖国,对祖国忠诚的人;也指纯洁善良的百姓。

[15] 疲懈:拼音pí xiè,释义是疲倦松懈。

[16] 适:拼音shì,刚巧:适中。适值(恰好遇到)。适可而止。

[17] 酸苦:拼音suān kǔ,辛酸痛苦。

[18] 理极:拼音lǐjí,意思是理论的最高标准。

[19] 羸瘦:拼音 léi shòu,衰弱消瘦。

[20] 垂死:拼音chuísǐ,意思是临近死亡。

[21] 噉:拼音dàn同“啖”。吃或给人吃:啖饭。啖以肉食。

[22] 可:拼音 kě,〈动〉适合于…(如人意、人心)。如:可人意(使人满意、喜爱)。

[23] 頗:拼音pō,释义:可。表疑问的语气。《洛阳伽蓝记·菩提寺品》云:“上古以来,颇有此事否?”

[24] 捐:拼音juān,舍弃,抛弃:捐弃。捐生。捐躯。

[25] 唐:拼音táng,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

[26] 遭:拼音zāo,遇见,碰到(多指不幸或不利的事)。遭遇。遭难(nàn)。遭受。遭殃。遭灾。遭扰(婉辞,指受招待)。

[27] 设计:拼音 shè jì,谋画算计。

[28] 噤:拼音jìn,〈动〉 闭口。

[29] 舐:拼音shì,舔东西。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老牛舐犊(喻人爱惜儿女)。舐犊情深。

[30] 待:拼音dài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31] 推觅:拼音 tuī mì,寻找;寻求。

[32] 宛转:拼音wǎn zhuǎn,谓缠绵多情,依依动人。

[33] 闷绝:拼音 mèn jué,晕倒。

[34] 卒:拼音 cù,〈副〉突然。

[35] 哽噎:拼音gěng yē,悲痛气塞,泣不成声。

[36] 隔塞:拼音gé sāi,阻塞。

[37] 躃:拼音bì,古同“躄”。仆倒:“迷闷躄地。”

[38] 兜率天:拼音dōu shuài tiān,兜率是欲界六天的第四天。释尊成佛以前,在兜率天,从兜率天降生人间成佛。未来成佛的弥勒,也住在兜率天,将来也从兜率天下降成佛。

[39] 五趣: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就是五趣。

[40] 故:拼音gù,仍旧,还是。

[41] 缠绵:拼音chán mián,牢牢缠住,不能解脱,指久病。

[42] 痛毒:拼音tòng dú,意思为痛苦之甚。

[43] 谏喻:拼音jiàn yù,亦作“ 谏喻 ”。意思是劝谏讽喻;劝谏晓喻。

[44] 见:拼音xiàn,古同“现”,出现,显露。

[45] 常涂:拼音cháng tú,常规。

[46] 矜:拼音 jīn,〈动〉怜悯;同情。

[47] 荒塞:拼音 huāng sāi,昏聩闭塞。

[48] 寸绝:拼音 cùn jué,犹寸断。

[49] 报谢:拼音bào xiè,意思是报答;答谢。

[50] 惺悟:拼音xīng wù,醒悟,领会。

[51] 七宝:在佛经中,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

[52] 函:拼音hán,匣,盒子。

[53] 葬埋:拼音zàng má,意思是葬埋甚厚。

[54] 阅头檀:(人名)Śuddhodana,又作首图驮那。译曰净饭,白净饭王。

《本行集经》曰:“阅檀头王,隋言净饭王。”

《玄应音义》曰:“阅头檀王,此译云白净饭王也,或言净饭王也。”

净饭王是公元前6世纪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国王,为悉达多太子之父王——即本师释迦摩尼佛陀的亲生父亲。

[55] 摩诃摩耶:即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陀的的生母。

[56] 厄急:拼音è jí,艰难急迫。

[57] 司:拼音sī,主管。

[58] 怆然:拼音chuàng rán,意思是悲伤的样子。

[59] 掖:拼音yè,〈名〉胳肢窝。

[60] 案行:拼音àn xíng,常见于文言文,意为按次序排列成行;也指官员巡视。

[61] 挥涕:拼音huītì,挥洒涕泪。

[62] 恣:拼音zì,放纵。

[63] 兹:拼音zī,这,这个,此。

[64] 糸:拼音sī,古同“丝”。像丝的东西。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