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 二(宣说道般若不可得)分二:一、所行;二、所止。 一、所行:
菩萨通晓世俗和证知胜义而行持的时候,通过分析诸法因、果、体,而思维原本无生的意义,这般行持并安住。那是怎样的呢?尽管生起无缘大悲,但也没有众生之想,这就是在行持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云: [佛言:“善现,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当发起如是之心:‘所有诸有情,有情摄所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乃至有情界施设所施设,如是一切,我当皆令于无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虽度如是无量有情令灭度已,而无有情得灭度者。’何以故?善现,若诸菩萨摩诃萨有情想转,不应说名菩萨摩诃萨。所以者何?善现,若诸菩萨摩诃萨,不应说言有情想转,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1]想、作者想、受者想转,当知亦尔。何以故?善现,无有少法名为发趣菩萨乘者[2]。] 《说无垢称经·声闻品》云: [尔时,世尊告大目连:“汝应往诣无垢称所问安其疾。” 时大目连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时间入广严城,在四衢道为诸居士演说法要。时无垢称来到彼所,稽首我足而作是言:‘唯,大目连!为诸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应如尊者所说,夫说法者应如法说。’时我问言:‘云何名为如法说耶?’彼即答言:‘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法无有情,离情尘故;法无命者,离生死故;法无补特伽罗,前后际断故;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贪著,无所缘故;法无文字,言语断故;法无譬说,远离一切波浪思故;法遍一切,如虚空故;法无有显,无相、无形,远离一切行动事故;法无我所,离我所故;法无了别,离心识故;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法不属因,不在缘故;法同法界,等入一切真法界故;法随于如,无所随故;法住实际,毕竟不动故;法无动摇,不依六境故;法无去来,无所住故;法顺空、随无相、应无愿,远离一切增减思故;法无取舍,离生灭故;法无执藏,超过一切眼、耳、鼻、舌、身、意道故;法无高下,常住不动故;法离一切分别所行,一切戏论毕竟断故。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夫说法者,一切皆是增益、损减;其听法者,亦复皆是增益、损减。若于是处无增、无减,即于是处都无可说、亦无可闻、无所了别。尊者目连!譬如幻士为幻化者宣说诸法,住如是心乃可说法。应善了知一切有情根性差别,妙慧观见无所罣碍,大悲现前赞说大乘,念报佛恩,意乐清净,法词善巧,为三宝种永不断绝,乃应说法。’ “世尊!彼大居士说此法时,于彼众中八百居士皆发无上正等觉心。时我,世尊!默无能辩,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二、所止:
假设对众生起实有想,同样生起痛苦想,并且思量: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解除他们的痛苦。以耽著的方式妄执我与众生的菩萨,没有逾越分别念的范畴,这样并不是在行持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因为他处于有缘的境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大庄严论经》中有一则,因为颠倒见,误将他人当成自己的公案。 《大庄严论经》云: [复次,我昔曾闻,有一长者妇[3]为姑[4]所瞋,走入林中自欲刑戮[5],既不能得,寻时[6]上树以自隐身,树下有池影现水中。时有婢使[7]担瓨[8]取水,见水中影谓为是己有,作如是言:“我今面貌端正如此,何故为他持瓨取水?”即打瓨破还至家中,语大家[9]言:“我今面貌端正如是,何故使我担瓨取水?”于时大家作如是言:“此婢或为鬼魅所著,故作是事。”更与一瓨诣池取水,犹见其影,复打瓨破。时长者妇在于树上,见斯事已,即便微笑。婢见影笑,即自觉悟[10],仰而[11]视之,见有妇女在树上微笑,端正女人衣服非己,方生惭耻。 以何因缘而说此喻?为于倒见愚惑之众,譬如薝[12]卜油香用涂顶发,愚惑不解,我顶出是香。 即说偈言: 倒惑心亦尔,谓从己身出, 如彼丑陋婢,见影谓己有。”] 这则公案也充分说明了,在实执无明的催动下,婴愚众生还有什么不执着的呢?作为菩萨想必要通过如理的闻所得智慧、思所得智慧与修所得智慧来尽快断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否则就无法如理行持最上品的般若行。 二、彼之摄义:
菩萨了知犹如自身自性不成立一样,一切有情都与我相同,也了知如同一切有情无有自性那样发心等万法都是如此,对于无生与生均不加分别,安住于二谛无别的实相无戏论之义中,这就是在行持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之处。 《中观四百论·净治弟子品》云: 说一法见者,即一切见者, 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月灯三昧经》云: 诸法但说一,所谓法无相, 是智者所说,如实而了知。 若说如是法,菩萨了知者, 彼得无碍辩,说亿修多罗。 导师所加护,显示于实际, 不分别假名,曾无有所说。 以一知一切,以一切知一, 虽有种种说,而不起于慢。 三、宣说彼果:
如果有人问:无分别智慧所得是什么呢? 世间上能够表达的尽其所有法的名称,从色法到遍智之间的一切,都远离胜义中生和真实性中灭的边,从而安住于无生无灭平等性中,能获得永无退失、唯一无死或微妙的佛陀无分别本智,也就是一切法中微妙、究竟、无上的本性。所以,证悟一切法无所得的此道,名为般若波罗蜜多,是一切道中至高无上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波罗蜜多分》云: [复次,善勇猛,若诸菩萨能学般若波罗蜜多,于诸学中是最胜学,如是学者普为有情净涅槃路。何以故?善勇猛,若学般若波罗蜜多,于诸学中最胜第一,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无等无等等。善勇猛,若诸菩萨能学般若波罗蜜多,令一切学皆至究竟,普能受持一切所学,于一切学皆能开示,摧伏一切他论邪学。善勇猛,若诸菩萨能学般若波罗蜜多,则能修行三世诸佛、诸菩萨行。善勇猛,诸佛世尊于此所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已、正、当学极善安住,为诸有情已、正、当说如是无上清净学法。善勇猛,如是所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超过一切世间所学最尊、最胜。善勇猛,如是所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自然学,一切世间无能及者。] 二、此品摄义:
某位菩萨,对自己的圣地坚定诚信,无有怀疑、顾虑,如此行持所宣说的法理,由此可知,他就被称为具有殊胜妙慧者。他安住于诸法等性中,彻底了达如此基、道、果一切法无有自性平等一味,这就是在行持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云: 著新净衣跏趺坐,摄心正念离诸缘, 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 一切诸罪性皆如,颠倒因缘妄心起, 如是罪相本来空,三世之中无所得。 非内非外非中间,性相如如俱不动, 真如妙理绝名言,唯有圣智能通达。 非有非无非有无,非不有无离名相, 周偏法界无生灭,诸佛本来同一体。 惟愿诸佛垂加护,能灭一切颠倒心, 愿我早悟真性源,速证如来无上道。 《圣般若摄颂广释》之第一品释终 [1] 摩纳婆:一、意译胜我。即毗纽天外道在有情身中所执着的胜妙之我——神我。二、又作摩纳缚迦、摩纳、摩那婆。意译为儒童、少年、仁童子、年少、年少净行、净持。即青年,又特指婆罗门之青年而言。 [2] 只要将《中论·观缚解品》的颂文稍加修改,就可以遮破发趣菩萨乘者,如曰: 诸行发趣者,常不应发趣, 无常亦不应,众生亦复然。 若众生发趣,阴界诸入中, 五种求尽无,谁有发趣者? [3] 妇:拼音fù,妻,与“夫”相对:夫妇。 [4] 姑:拼音gū,旧时妻子称呼丈夫的母亲:翁姑。舅姑。 [5] 刑戮:xíng lù,意思是受刑罚或被处死。 [6] 寻时:xún shí,意思为片刻、不久。 [7] 婢使:拼音bìshǐ,婢妾;使女。 [8] 瓨:拼音xiáng,长颈的瓮坛类容器。 [9] 大家:拼音 dàjiā,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10] 悟【大】,寤【宋】【元】【明】 [11] 而【大】,面【明】 [12] 薝【大】,瞻【明】 [13] 未【大】,末【宋】【元】,粖【明】 [14] 缨【大】,璎【宋】【元】【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