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二(真正经义)分三:一、劝勉听法;二、所说法之自性;三、以如是宣说之必要结尾。 一(劝勉听法)分二:一、真实劝听;二、附注说明说法者佛陀之事业。 一、真实劝听:
心怀对妙法纯净渴求的欢喜之情、带着对讲法者尊重的恭敬之意以及对听闻大乘的功德利益等坚信不移最殊胜的诚挚信心,遣除成为如理作意或受持正法之障碍的贪欲盖等五盖的一切烦恼,进而脱离成为行持或实修正法之违缘也就是—六度的违品——悭吝等垢染,以大悲心身体力行成办一切众生暂时究竟利益、寂静调柔的贤善行者,请听闻依靠证悟空性悲心圆融双运使相续柔和的诸大尊者之道——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它完全超越声闻、辟支佛等的行境,堪为一切勇士菩萨入定、后得的行境。 通常而言,声闻缘觉的果位也是由证悟人无我等不同程度通达空性中得来的,在总说证悟空性的优越功德之际,宣讲了出生四圣的唯一佛母,证悟万法平等性的圆满智慧波罗蜜多,是佛陀的不共因,凭借这一道理也能了达成立究竟一乘等等众多要点。 要想如理修习正法通达般若波罗蜜,就得先断除诸五盖等烦恼与布施度的违品——悭贪心;持戒度的违品——破戒心;安忍度的违品——瞋心;精进度的违品——懈怠心;禅定度的违品——乱心;智慧度的违品——愚痴心等六度各自的违品尘垢。 关于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五盖烦恼,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谈论得较为详细。我们就根据龙树大士的教言来探究一下五盖烦恼的具体内容。 《大智度论·释初品》云: [复次,贪欲盖者,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著贪欲,无由近道。如除欲盖偈所说: “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 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 著铠持刀仗,见敌而退走; 如是怯弱人,举世所轻笑。 比丘为乞士,除发著袈裟; 五情马所制,取笑亦如是。 又如豪贵人,盛服以严身; 而行乞衣食,取笑于众人。 比丘除饰好,毁形以摄心; 而更求欲乐,取笑亦如是! 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 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 如是贪欲人,不知观本愿, 亦不识好丑,狂醉于渴爱。 惭愧尊重法,一切皆以弃, 贤智所不亲,愚騃所爱近。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诸欲患如是,以何当舍之? 得诸禅定乐,则不为所欺。 欲乐著无厌,以何能灭除? 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著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诸欲难放舍,何以能远之? 若能乐善法,此欲自然息。 诸欲难可解,何以能释之? 观身得实相,则不为所缚。 如是诸观法,能灭诸欲火; 譬如大澍雨,野火无不灭!” 如是等种种因缘,灭除欲盖。 瞋恚盖者,失诸善法之本,堕诸恶道之因,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如佛教瞋弟子偈言: “汝当知思惟,受身及处胎, 秽恶之幽苦,既生之艰难! 既思得此意,而复不灭瞋, 则当知此辈,则是无心人! 若无罪果报,亦无诸诃责, 犹当应慈忍,何况苦果剧! 当观老病死,一切无免者; 当起慈悲心,云何恶加物? 众生相怨贼,斫刺受苦毒; 云何修善人,而复加恼害? 常当行慈悲,定心修诸善; 不当怀恶意,侵害于一切! 若勤修道法,恼害则不行, 善恶势不并,如水火相背。 瞋恚来覆心,不知别好丑, 亦不识利害,不知畏恶道, 不计他苦恼,不觉身心疲, 先自受苦因,然后及他人。 若欲灭瞋恚,当思惟慈心, 独处自清闲,息事灭因缘。 当畏老病死,九种瞋恼[1]除, 如是思惟慈,则得灭瞋毒!” 如是等种种因缘,除瞋恚盖。 睡眠盖者,能破今世三事:欲乐、利乐、福德。能破今世、后世究竟乐,与死无异,唯有气息。如一菩萨以偈呵睡眠弟子言: “汝起勿抱臭身卧,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 一切世间死火烧,汝当求出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宿, 亦如临阵白刃间,尔时安可而睡眠?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识,如是大失安可眠?” 如是等种种因缘,诃睡眠盖。 掉、悔盖者,掉之为法,破出家心。如人摄心,犹不能住,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 “汝已剃头著染衣,执持瓦钵行乞食, 云何乐著戏掉法?既无法利失世乐!” 悔者,如犯大罪人,常怀畏怖,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 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 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著! 若有二种悔,不作若已作, 以是悔著心,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 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2]。” 如是等种种因缘,诃掉、悔盖。 疑盖者,以疑覆故,于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得。譬如人入宝山,若无手者,无所能取。 如说疑义偈言: “如人在歧道,疑惑无所趣; 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 是疑从痴生,恶中之弊恶! 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 定实真有法,于中莫生疑! 汝若生疑心,死王狱吏缚。 如师子搏鹿,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当随妙善法, 譬如观歧道,利好者应逐!” 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应舍疑[3]。 弃是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瘥[4],饥饿之地得至丰国,如从狱得出,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安隐无患。行者亦如是,除却五盖,其心安隐,清净快乐。譬如日月,以五事覆曀[5],烟、云、尘、雾、罗睺阿修罗手障,则不能明照。人心亦如是,为五盖所覆,自不能利,亦不能益人。]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云: 嗔掉举恶作,惛睡欲贪疑, 如斯五盖贼,常偷诸善利。 有五最胜法,信勇念定慧, 于此应勤习,能招根力顶。 龙树大士在《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中曰: 日月常无垢,以五种覆蔽, 云雾与烟等,罗睺手及尘。 如是心光明,覆蔽以五垢, 贪爱嗔恚眠,掉举与疑惑。 如火洗其衣,种种垢不净, 若掷于火中,烧垢不烧衣。 如是光明心,为贪等垢染, 智火烧其垢,非彼光明性。 [1] 九种瞋恼:一、《长阿含经·十上经》云:“云何九退法?谓九恼法:有人已侵恼我,今侵恼我,当侵恼我;我所爱者,已侵恼,今侵恼,当侵恼;我所憎者,已爱敬,今爱敬,当爱敬。” 二、《入行论·安忍品》云: 不欲我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相反。 [2] 《入行论·安忍品》云: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 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3] 《精研论》云: [外曰:“若说量即是所量,是事可疑。由有疑故,量、所量二皆成。又疑句义是有,若於不实则无疑故。” 内曰:“于可得、不可得中俱无有疑,即有无故。” “为於已见义疑?为於未见?为於正见义疑耶?於已见义则不应疑,於未见义亦不应疑,第三正见义亦非有,故无疑。” 外曰:“疑应有,不观待差别故。” “远望未知为人、为杌,遂生疑念:人耶?杌耶?若时见有鸟巢或见鹿等摩触其身,见差别已即知是杌,疑念即息。或见摇首、掉臂等差别,则知是人。此等由观待差别乃知,余则生疑,故疑应有。” 内曰:“前已破故,观待差别非有。” “是有是无俱无有疑,前已破故,如见有鸟巢等相,即知是杌,此则非疑,以实知故。如是若见摇首等相,即知是人,此则非疑,以正知故。若俱无正知之相,即是不知,亦非是疑。不定、不解、不取、不知、不见,悉无别体,皆是不知异名,违正知故。此即是说:由观待差别,即生正见。未见差别即是不知,若见摇首、掉臂等即非是疑,若无差别即是不知。简言之,有差别即知,无差别则不知,由无第三差别无差别同时,故疑非有。”] [4] 瘥:拼音 chài,〈动〉病除(病已去体;病有好转) 。患既未瘥,眠也不安。——《续世说·夙慧》 [5] 曀:拼音yì,阴沉而有风;昏暗:“雾雨天昏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