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二、附注说明说法者佛陀之事业: 从比喻、意义、理由三个方面一一加以宣说。
如果有人认为:正如刚刚所讲的那样,我们所闻受的般若波罗蜜多,既然是勇士菩萨们的不共行境,那么须菩提等尊者怎么能够传讲呢? 《大智度论·释梦誓品》云: [问曰:佛及菩萨、六波罗蜜,能成菩萨故,应是善知识;小乘道异,云何能与作善知识? 答曰:有小乘人先世求佛道故利根,虽是小乘,有怜愍心,观应成大乘者为说大乘法,知报佛恩故,令佛种不断。如舍利弗六十劫求佛道,虽退转作阿罗汉[1],亦利根智慧,能为菩萨说大乘。须菩提常行无诤三昧[2],常有慈悲心于众生故,亦能教化菩萨大乘法。如摩诃迦葉以神通力持此身至弥勒出世,于九足山中出,与大众作得道因缘[3]。如是等甚多。] 打个比方来说,这个赡部洲中的恒河等[4]所有江河能够流淌,具有花果的药树林园应有尽有的一切得以生长,这完全来源于住在无热恼大海中成为群龙之首或者众龙之王无有热沙威胁等的诸大龙主夙愿的威神力。 《正法念处经·畜生品》云:[“龙所住城名曰戏乐,其城纵广三千由旬,龙王满中,有二种龙王:一者、法行;二者、非法行。一、护世界;二、坏世间。于其城中法行龙王所住之处,不雨热沙;非法龙王所住之处,常雨热沙。若热沙著顶,热如炽火,焚烧宫殿及其眷属,皆悉磨灭,灭已复生。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龙世界雨热沙苦,以何业因而受斯报?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人中时,愚痴之人以瞋恚心,焚烧僧房、聚落城邑。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受无量苦。从地狱出,生于龙中,以前世时以火烧人村落僧房,以是因缘受畜生身,热沙所烧。 复次,比丘观龙世间,以何业故生于彼处?以何缘故,不为热沙之所烧害?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受诸外道世间邪戒,行于布施而不清净——如上所说七种不净,以瞋恚心,愿生龙中。是人身坏命终之后,堕戏乐城,受龙王身。生彼城已,瞋恚心薄,忆念福德,随顺法行。如是龙王,其身不受热沙之苦。]
正如上述比喻所说的一样,佛陀的所有声闻弟子须菩提等,摄略而说一切法,详细广讲,凭依能抉择的作用理等四种道理[5]方式而诠释,能获得讲经说法的究竟果位——不住之涅槃的至高无上安乐,以及证得讲经说法的暂时果位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及阿罗汉果声闻四果,其实所有这些都是依靠如来的威德力产生的。 《大智度论·释三假品》云: [须菩提知众人心,告舍利弗等言:一切声闻所说所知,皆是佛力。我等当承佛威神,为众人说,譬如传语人。所以者何?佛所说法,法相不相违背。是弟子等学是法作证,敢有所说,皆是佛力;我等所说,即是佛说。所以者何?现在佛前说,我等虽有智慧眼,不值佛法,则无所见;譬如夜行险道,无人执灯,必不得过。佛亦如是,若不以智慧灯照我等者,则无所见。又告舍利弗:一切声闻、辟支佛,实无力能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况我一人?所以者何?菩萨智慧甚深,问答玄远;诸余浅近法,于菩萨边说犹难,何况深法!如人能食一斛[6]饭,从有一斗者索,欲以除饥,是不能除。以是故说声闻、辟支佛,无力能为菩萨说般若。]
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如来所宣说的无我法理,作为佛陀弟子的声闻修学它,现量证悟以后将自己所学修的教义,也原原本本为他众讲说,这一切的一切均是佛陀的威力所致,而并不是依靠声闻自身的力量。 此外,凭借佛陀的加持,从无情法的虚空当中也传出深法的音声,使一切所化众生得以解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佛陀诸如此类的事业是不可思议的。 《三摩地王经》云: 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 诚如《三摩地王经》中所说,我等获得衣被、饮食、卧具、医药等滋生养命之具,皆由佛德隆恩所致。所以我们要学会恒常忆念佛德隆恩,思报佛恩。发大乘心与为众生讲经说法——作法布施是报答我佛深重隆恩的最佳方法。下面我们就讲两则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 《大方便佛报恩经·亲近品》云: [复次,菩萨摩诃萨知恩报恩,修大方便利益众生,应适随宜显示无方。善男子,有佛出世,号无异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灭度之后,于正法中有一婆罗门子,聪明黠慧,受持五戒,护持正法。婆罗门子缘事他行远至余国,到于中路,多诸贼难。有五百人共为徒侣,前至崄路。于顿止[7]处,五百群贼常住其中,前后围绕,欲劫行伴。尔时,贼主密遣一人,历伺诸伴应时欲发。 尔时,贼中复有一人,先与是婆罗门子亲善知识,以亲善故先来告语:“善男子,当知于初夜时,当有贼发。当时愦闹[8],恐相伤损,故相告语。汝密自作方便,远舍而去,勿令伴知。” 尔时,婆罗门子闻此语已,譬如人噎[9],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语伴,惧畏诸伴害此一人。若害此人,惧畏诸伴没三恶道受无量苦。若默然者,贼当害伴。若杀诸伴,贼堕三恶道受无量苦。”作是念已:“我当设大方便,利益众生,不自为己。三恶道苦,是我所宜。”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断此贼命,使诸同伴安隐无为。 尔时,众伴异口同音而作是言:“大婆罗门子,卿是胜人,亦是纯善之人,云何今日作此大恶?” 尔时,婆罗门子胡跪[10]合掌,心生惭愧:“而我今日不应作恶,为利众生及诸同伴。” 尔时,众伴复作是言:“汝自杀人,于我何益?” 答众人言:“此是恶贼,欲谋害众伴。为是伴故,断此人命,令伴安隐还家。而我罪报,甘受地狱苦。” 尔时,五百伴人举声大哭,悲喜交集而作是言:“天下所重无过于命,所畏无过于死。所以然者?一切众生皆舍金银珍宝、国城妻子、衣服饮食为救身命,我等众伴便为更生。”作是语已:“此婆罗门子,为众生故,不辞众苦及三恶报。我等今日,当念重恩。” “报重恩者,今当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语已,即令发心。 尔时,五百群贼复作是言:“卿是胜人、纯善之人,云何乃能作是大恶?” 婆罗门子言:“我诚不应作是大恶,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并护汝等身命故。” 尔时,群贼而作是言:“卿自杀人,于我何益?” 时婆罗门子报诸贼言:“我先知汝等在此,但我默然,不告语国王及我诸伴,以是故令汝等身命安隐。” 尔时,诸贼闻是语已,而作是念:“我等身命便为更生。”即前合掌向是童子:“善哉大士修大悲者!愿敕我等,何所作为?” 答曰:“我所作者,唯当速发无上菩提之心。” 尔时,诸贼为报恩故,寻声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阿难:“菩萨勤求精进,欲庄严菩提,欲报佛恩,常当忆念一切众生如一子想。善男子,当知尔时婆罗门子,岂异人乎?则我身是。以是因缘,超越九劫,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诚如经中所说:“欲报佛恩,常当忆念一切众生如一子想。”而发无上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报佛恩,现在这种五浊恶世之时,作为三宝弟子最好报答佛恩的渠道就是像富楼那来尊者那样发坚心来弘扬佛法,续佛慧命。在《杂阿含经》中有富楼那来尊者如何发心到西方输卢那边地弘扬佛法的公案,很具启发性。望大家都能如是修学尊者的发心来弘法利生。 《杂阿含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富楼那来诣佛所,稽首[11]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富楼那:“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眼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欣悦、赞叹、系著,欣悦、赞叹、系著已欢喜,欢喜已乐著,乐著已贪爱,贪爱已阨[12]碍。欢喜、乐著、贪爱、阨碍故,去涅槃远。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富楼那,若比丘眼见可爱、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不欣悦、不赞叹、不系著,不欣悦、不赞叹、不系著故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贪爱故不阨碍。不欢喜、不深乐、不贪爱、不阨碍故,渐近涅槃。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告富楼那:“我已略说法教,汝欲何所住?”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略说教诫,我欲于西方输卢那人间游行。” 佛告富楼那:“西方输卢那人凶恶、轻躁、弊暴、好骂。富楼那,汝若闻彼凶恶、轻躁、弊暴、好骂、毁辱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彼西方输卢那国人,面前凶恶、诃骂、毁辱者,我作是念:‘彼西方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于我前凶恶、弊暴、好骂、毁辱我,犹尚不以手、石而见打掷。’” 佛告富楼那:“彼西方输卢那人但凶恶、轻躁、弊暴、骂辱,于汝则可脱,复当以手、石打掷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西方输卢那人脱[13]以手、石加于我者,我当念言:‘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以手、石加我,而不用刀杖。’” 佛告富楼那:“若当彼人脱[14]以刀杖而加汝者,复当云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当彼人脱以刀杖而加我者,当作是念:‘彼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以刀杖而加于我,而不见杀。’” 佛告富楼那:“假使彼人脱杀汝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西方输卢那人脱杀我者,当作是念:‘有诸世尊弟子,当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以绳自系,或投深坑;彼西方输卢那人贤善智慧,于我朽败之身,以少作方便,便得解脱。’” 佛言:“善哉!富楼那,汝善学忍辱,汝今堪能于输卢那人间住止。汝今宜去度于未度,安于未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尔时,富楼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富楼那夜过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出,付嘱卧具,持衣钵去,至西方输卢那人间游行。到已,夏安居,为五百优婆塞说法,建立五百僧伽蓝,绳床、卧褥、供养众具悉皆备足。三月过已,具足三明[15],即于彼处入无余涅槃。] 谁人能像富楼那尊者那样纵遇命难亦不忘弘法利生,方可谓是略报佛恩。 [1]《大智度论·序品》云: [问曰:云何名不到彼岸? 答曰:譬如渡河未到而还,名为不到彼岸。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乞人来乞其眼,舍利弗言:“眼无所任,何以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答言:“不须汝身及以财物,唯欲得眼。若汝实行檀者,以眼见与!”尔时,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于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弃地,又以脚蹋。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难可度也!眼实无用而强索之,既得而弃,又以脚蹋,何弊之甚!如此人辈,不可度也。不如自调,早脱生死。”思惟是已,于菩萨道退,回向小乘,是名不到彼岸。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 [2]《大智度论·序品》云:[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须菩提于弟子中得无诤三昧最第一。无诤三昧相,常观众生不令心恼,多行怜愍。诸菩萨者,弘大誓愿以度众生,怜愍相同,是故命说。] [3]《增壹阿含经·十不善品》云:[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年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君屠钵汉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佛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 摩竭国界毘提村中,大迦叶于彼山中住;又,弥勒如来将无数千人众前后围绕,往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诸鬼神当与开门,使得见迦叶禅窟。是时,弥勒伸右手指示迦叶,告诸人民:“过去久远释迦文佛弟子,名曰迦叶,今日现在,头陀苦行最为第一。”是时,诸人民见已,叹未曾有,无数百千众生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4] 恒河等:《大智度论·释放光品》云:“复次,佛出阎浮提,阎浮提四大河,北边出,入四方大海中。北边雪山中,有阿那婆达多池;是池中有金色七宝莲华,大如车盖。阿那婆达多龙王,是七住大菩萨。是池四边有四水流:东方象头,南方牛头,西方马头,北方师子头。东方象头出恒河,底有金沙;南方牛头出辛头河,底亦有金沙;西方马头出婆叉河,底亦有金沙;北方师子头出私陀河,底亦有金沙。是四河皆出北山:恒河出北山入东海,辛头河出北山入南海,婆叉河出北山入西海,私陀河出北山入北海。” [5] 四种道理: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 一、观待道理:依靠原因始生结果的道理。如苗芽观待种子而后生,十二因缘的行支观待无明支而后生起的道理。四种道理之一。 二、作用道理:不同诸法个别作用,青稞种子只生青稞不生其他荞麦豆类。四理之一。 三、证成道理:亦称正量道理。量知实际无有错乱的正理。此分现量、比量和圣言量三者。四理之一。四、法尔道理:如水流隰,如火向上,世间共知的自然法则。四理之一。 [6] 斛:拼音hú,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7] 顿止:拼音dùn zhǐ,意思是停留止息。 [8] 愦闹:拼音kuì nào,意思是混乱喧闹。 [9] 噎:拼音yē,食物塞住了嗓子:因噎废食。噎着了。 [10] 胡跪:拼音 hú guì,古代僧人跪坐致敬的礼节,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倦则两膝姿势互换。又称互跪。 [11] 稽首:拼音qǐ shǒu,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12] 阨:拼音è,同“厄”。阻塞:阻厄。挂碍。 [13] 脱:tuō,〈连〉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脱使(犹倘使。表示假设);脱或(倘或);脱若(倘若)。 [14] 脱:tuō,〈动〉冒出,说出。颖脱而出。——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5] 三明:是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