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课 三(入定智之行境)分二:一、宣说不行之行境;二、以比喻说明如此而行之功德。 一、宣说不行之行境:
行为清净的某位菩萨,不以执著而行持色为色本体及其差别法的无常等,同样,也不行持识、想、受以及行。如此一无所行而行持,能断除实执的一切粗细贪执,并且是在行持解脱所有贪执的诸佛智慧。 《那先比丘经》中将人我与五蕴身类比为车与车的部件来加以观察,从而了知空性。 《那先比丘经》云: [有前世故知识一人在海边,作国王子,名弥兰。弥兰少小好读经学异道,悉知异道经法,异道人无能胜者。弥兰父王寿尽,弥兰立为王。 王问左右边臣言:“国中道人及人民,谁能与我共难经道者?” 边臣白言:“有学佛道者,人呼为沙门。其人智慧妙达,能与王共难经道。” 北方大臣[1],国名沙竭,古王之宫,其国中外安隐、人民皆善。其城四方皆复道行,诸城门皆刻镂[2]。及余小国皆多高明,人民被服五色焜煌[3],国土高燥[4]珍宝众多,四方贾客[5]卖买皆以金钱,五谷丰贱[6]、家有余畜,乐不可言。其王弥兰以正法治国,高才有智谋明于官事,战斗之术无不通达,能知九十六种道,所问不穷,人适发言,便豫知其所趣。王语傍臣言:“是间宁有明经沙门,能与我共难经说道者不?” 王傍臣名沾弥利[7]望群[8],白王言:“然。有沙门字野惒罗[9],明经道,能与王难经道。” 王便敕[10]。沾弥利望群即行往,请野惒罗言:“大王欲见大师!” 野惒罗言:“王欲相见者大善。王当自来耳,我不往。” 沾弥利望群即还白王如是。王即乘车与五百伎[11]共行到寺中,与野惒罗相见。前,相问讯就坐,五百骑从皆坐。 王问野惒罗:“卿用何等故弃家捐妻子,剃头须披[12]袈裟作沙门?卿[13]所求何等道?” 野惒罗言:“我曹[14]学佛道,行中正,于今世得其福,于后世亦得其福,用是故我剃头须被袈裟作沙门。” 王问野惒罗:“若有白衣居家,有妻子,行中正,于今世得其福,于后世亦得其福不?” 野惒罗言:“白衣居家,有妻子,行中正,于今世得其福,于后世亦得其福。” 王言:“卿空弃家、捐[15]妻子,剃头须被袈裟作沙门为?” 野惒罗默然无以报[16]王。王傍臣白言:“是沙门大明达有智者,迫促[17]不及言耳。” 王傍臣皆举手言:“王得胜。” 野惒罗默然受负。王左右顾视[18]优婆塞[19],面亦不惭。王自念:“是诸优婆塞面不惭者,复有明健沙门能与我共相难者耳?” 王语傍臣沾弥利:“宁复有明智沙门能与我共难经道者无?” 那先者诸沙门师,知诸经要难,巧[20]说十二品经[21]种种别异章断句解,知泥洹之道[22],无有能穷者、无能胜者,智如江海,能伏九十六种道,为佛弟子所敬爱,以经道教授。那先来到舍竭国(Sāgala),其所相随弟子皆复高明,那先如猛师子。沾弥利白王:“有沙门字[23]那先,智慧微妙诸经道要,能解人所疑,无所不通。能与王难经说道。” 王问沾弥利:“审[24]能与我共难经道不?” 沾弥利言:“唯。然常与第七梵天[25]共难经说道,何况于人王。” 即敕沾弥利便行请那先来。沾弥利即到那先所白言:“大王欲相见。” 那先言:“大善。”即与弟子[26]相随行到王所。 王虽未尝,见那先在众人中披[27]服行步与人有绝异,王遥见隐知那先。王自说言:“我前后所更见众大多,入大坐中大多,未尝自觉恐怖,如今日见那先。今日那先定胜我,我心惶惶不安。” 沾弥利居前白王言:“那先以[28]发[29]旦[30]到。” 王即问沾弥利:“何所是那先者?” 沾弥利白[31],因指示王。王即大欢喜,“正我所隐意是。”那先即到,王因前相问讯语言,王便大欢喜,因共对坐。 那先语王言:“佛经说言:‘人安隐最大利,人知足最为大富,人有所信最为大厚,泥洹道最为大快。’” 王便问那先:“卿字何等?” 那先言:“父母字我为那先,人呼我为那先。有时父母呼我为首[32]那[33]先、有时父母呼我为维迦先[34],用是故人皆识知我,世间人皆有是耳[35]。” 王问那先:“谁为那先者?” 王复问言:“头为那先耶?” “不为那先。” 王复言:“耳、鼻、口为那先耶?” “不为那先。” 王复言:“颐[36]、项、肩、臂、手、足为那先耶?” “不为那先。” 王复言:“髀[37]、脚为那先耶?” “不为那先。” 王复言:“颜[38]色为那先耶?” “不为那先。” 王复言:“苦、乐为那先耶?” “不为那先。” 王复言:“善、恶为那先耶?” “不为那先。” 王复言:“身为那先耶?” “不为那先。” 王复言:“肝、肺[39]、心、脾、肠、胃为那先耶?” “不为那先。” 王复言:“颜色为那先耶[40]?” “不为那先。” “苦、乐、善、恶,身、心合,是事宁为那先耶?” 言[41]:“不为那先?” 王复言:“无有苦乐、无有颜色、无有善恶、无有身、心,无是五[42]事,宁为那先耶?” 那先言:“不为那先。” 王复言:“声响、喘息宁为那先耶?” 言[43]:“不为那先?” “何等为那先者?” “不为车。” 那先言:“毂[46]为车耶?” 王言:“毂[47]不为车。” 那先言:“辐[48]为车耶?” “不为车。” 那先言:“辋[49]为车耶?” “不为车。” 那先言:“辕[50]为车耶?” “不为车。” “轭[51]为车耶?” “不为车。” 那先言:“舆[52]为车耶?” “不为车。” 那先言:“盖为车耶?” “不为车。” 那先言:“合聚是材木著一面,宁为车耶?” “不为车。” 那先言:“音声为车耶?” “不为车。” 那先言:“何等为车耶?”王默然不语。 那先言:“佛经说:‘合聚是诸材木,用作车因得车。人亦如是,合聚头、面、目、耳、鼻、口、颈[53]、项[54]、肩、臂[55]、骨、肉、手、足、肺、肝、心、脾[56]、肾、肠、胃、颜[57]色、声响、喘息、苦、乐、善、恶合为一人。’” 王言:“善哉!善哉!” 王复问言:“那先能与我难经说道不?” 那先言:“如使[58]王作智者问[59],能相答王;作王者问、愚者问,不能相答。” 王言:“智者问、王者问[60]、愚者问,何等类?” 那先言:“智者语对相,诘相,上语相、下语,语有胜负则自知,是为智者语。王者语,自放恣[61],敢有违戾[62]不如王言者,王即强诛罚[63]之,是为王者语。愚者语,语长不能自知、语短不能自知,𢤱悷[64]自用得胜而已,是为愚者语。” 王言:“愿用智者言,不用王者、愚者言。莫持王者意与我语,当如与诸沙门语、当如与诸[65]弟子语、如与优婆塞语、当如与给使[66]者语,当以相开悟。” 那先言:“大善。” 王言:“我欲有所问。” 那先言:“王便问。” 王言:“我已问。” 那先言:“我已答。” 王言:“答我何等语?” 那先言:“王问我何等语?” 王言:“我无所问。” 那先言:“我亦无所答。” 王即知那先大明慧。 王言:“我甫[67]始当多所问,日反欲冥[68]当云何?明日当请那先于宫中善相难问。” 沾弥[69]利望群即白那先言:“日暮,王当还宫,明日王当请那先。” 那先言:“大善。”王即为那先作礼,骑还归宫,于马上续念那先。 至明日,沾弥利望群及傍臣白王言:“当请那先不?” 王[70]言:“当请。” 沾弥利望群言:“请者,当使与几沙门俱来?” 王言:“自在!那先与几沙门俱来。” 主藏者名悭,悭白王言:“令那先与十沙门共来可。” 如是至三,王瞋恚言:“何故齐令那先与十沙门共来!” 王言:“汝字悭。不妄强惜王物自汝物,当云何汝逆我意?当有诛罚之罪可言。可哀,赦汝过。今我作国王,不堪饭[71]沙门耶?”悭大恐怖,不敢复语。 沾弥利望群到那先所,为作礼,白言:“大王请。” 那先言:“王当令我与几沙门共行?” 沾弥利望群言:“自在!那先与几沙门共行。” 那先便与野惒罗八十沙门共行。沾弥利望群旦欲入城时,于道中,并问那先:“往曰对王言无有那先,何以?” 那先问沾弥利望群:“卿意,何所为那先者?” 沾弥利望群言:“我以为,喘息出入命气为那先。” 那先问言:“人气一出不复还入,其人宁复生不?” 沾弥利望群言:“气出不复还入者定为死。” 那先言:“如人吹笳[72],气出不复还入。如人持锻金䇶[73]吹火[74],气一出时,宁得复还入不?” 沾弥利望群言:“不复还。” 那先言:“同气出不复入,人何故犹[75]不死?” 沾弥利望群言:“喘息之间我不知,愿那先为我曹解之。” 那先言:“喘息之气皆身中事。如人心有所念者舌为之言是为舌事,意有所疑心念之是为心事,各有所主,视之虚空,无有[76]那先。”沾弥利望群心即开解,便作优婆塞,受五戒。 那先便前入宫,到王所上殿,王即前为那先作礼而却。那先即坐,八十沙门皆共坐,王手自持美饭食著那先前。饭食已竟澡手水毕讫,王即赐诸沙门人一张叠[77]、袈裟[78]革屣[79]各一緉[80],赐那先、野惒罗各三领[81]袈裟,各一緉革屣[82]。王语那先、野惒罗言:“留十人共止,遣余人皆令去。”那先即遣余沙门去,与十人共止留[83]。 王敕后宫诸贵人、伎女[84]:“悉出于殿上,帐[85]中听我与那先共难经道。” 时贵人、伎女悉出于殿上,帐中听那先说经。时王持座,坐于那先前,王问那先言:“当道说何等?” 那先言:“王[86]欲听要言者,当说要言。” 王言:“卿曹[87]道何等最为善者[88],用何故作沙门[89]?” 那先言:“我曹辈欲弃世间苦恼[90],不复更后世苦恼,故作沙门。” 王言:“沙门者悉尔不?” 那先言:“不悉用是故作沙门,中有负债[91]作沙门者、中有畏县官作沙门者、中有贫穷作沙门者。” 那先言:“我但说欲脱爱欲、苦恼灭,今世勤苦至心未道作沙门者耳。” 王言:“今卿用是故作沙门耶?” 那先言:“少少作沙门有佛经道,是故欲弃今世、后世苦恼作沙门。” 王言:“善哉!善哉!” 王问言:“宁有人死后复生[92]不?” 那先言:“人有恩爱贪欲者,后世便复生为人。无恩爱贪欲者,后世便不复生。” 王言:“人以一心念正法,后世不复生耶?” 那先言:“人一心念正法,智慧[93]及余善事,后世不复生。” 王言:“人以善心念正法,与黠慧者,是二事其义宁同不?” 那先言:“其义各异不同。” 王言:“牛马六畜[94]各自有智谋,其心不同。” 那先言:“王曾见获麦者不?左手持麦,右手刈[95]之。” 那先言:“黠慧之人断绝爱欲,譬如获麦者。” 王言:“善哉!善哉!”……] 二、以比喻说明如此而行之功德:
如此而行的明智菩萨,断绝一切执著的贪爱,越来越向上趋往无贪执的等性。关于“趋向”,在印度的有些版本中也说是“解脱”,这样一来,颂词就成了“断贪无贪得解脱”[96]。犹如脱离罗睺[97]曜[98]的太阳昭然而住、失火焚烧所有草木森林一样,依靠光芒、烈火般的大智慧能摧毁一切烦恼的黑暗和薪柴。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云: 日月常无垢,以五种覆蔽, 云雾与烟等,罗睺手及尘。 如是心光明,覆蔽以五垢, 贪爱嗔恚眠,掉举与疑惑。 四、宣说入定智之行相为无缘:
如此染污和清净所摄的一切法,以自本体烦恼自性清净,所知所缘普皆清净,诸位菩萨慧观、安住于证悟万法如此自性的殊胜般若波罗蜜多之义中时,既不缘于见者——般若的能修行者,也不缘所观的一切法,也就是安住于止息戏论的法界中,这就是在行持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 《中论·观有无品》云: 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 如是则不见,佛法真实义。 《入行论·智慧品》云: 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 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圣般若摄颂广释》之第三品释终 [1] 臣【大】,秦【圣】 [2] 刻镂:拼音kè lòu,雕刻。 [3] 焜煌:拼音kūn huáng,明亮;辉煌。 [4] 高燥:拼音gāo zào,地势较高而干燥的土地。 [5] 贾客:拼音gǔ kè,商人。 [6] 丰贱:拼音fēng jiàn,谓物多价廉。 [7] 沾弥利【大】,~Devamantiya. [8] 望群【大】,~Maṅkura. [9] 野惒罗【大】,~Āyupāla. [10] 敕:拼音chì,告诫、命令。 [11] 伎【大】,骑【圣】 [12] 披【大】*,被【圣】* [13] 卿【大】,〔-〕【圣】 [14] 我曹:拼音 wǒ cáo,我们。 [15] 捐【大】,损【圣】 [16] 报:拼音bào ,回答:~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 [17] 迫促:拼音pò cù,催促。急迫;紧促。 [18] 顾视:拼音gù shì,向周围看。 [19] 优婆塞:拼音 yōu pó sāi,梵语。指在家中奉佛的男子。即居士。 [20] 巧【大】,工【圣】 [21] 十二品经: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22] 泥洹之道:拼音ní huán zhī dào,就是涅槃的道法。 [23] 字:拼音zì,〈动〉取名;取表字。 [24] 审:拼音 shěn ,〈动〉询问,打听清楚。 [25] 第七梵天:即指梵众天。二十八天:谓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与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即: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七、梵众天,八、梵辅天,九、大梵天,十、少光天,十一、无量光天,十二、光音天,十三、少净天,十四、无量净天,十五、徧净天,十六、无云天,十七、福生天,十八、广果天,十九、无想天,二十、无烦天,二十一、无热天,二十二、善见天,二十三、善现天,二十四、色究竟天;无色界之四天即:二十五、空无边处,二十六、识无边处,二十七、无所有处,二十八、非想非非想处。 [26] 弟子【大】,苐子【圣】 [27] 披【大】,被【圣】 [28] 以【大】,已【圣】 [29] 发:拼音fā,〈动〉出发;上路。 [30] 旦:拼音dàn ,早晨:~暮。通宵达~。枕戈待~。 [31] 白【大】,〔-〕【圣】 [32] 首那先【大】,~Sūrasena. [33] 那【大】,罗【圣】 [34] 维迦先【大】,~Vīrasena. [35] 耳【大】,取【圣】耳:拼音ěr,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36] 颐:拼音yí,面颊,腮:支颐。 [37] 髀:拼音bì,大腿,亦指大腿骨。 [38] 颜【大】,𮨛【圣】 [39] 肺【大】,脯【圣】 [40] 为那先耶不为那先【大】,〔-〕【圣】 [41] 言【大】,〔-〕【圣】 [42] 五【大】,〔-〕【圣】 [43] 言【大】,那先言【圣】 [44] 车【大】,~Ratta. [45] 轴:拼音zhóu,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心。轮~。 [46] 毂【大】,辐【圣】毂:拼音gǔ,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借指车轮或车。 [47] 王言轂【大】,〔-〕【聖】 [48] 辐【大】,辋【圣】辐:拼音fú,连结车辋和车毂的直条:车辐。辐条。 [49] 辐【大】,辋【圣】辋:拼音wǎng,旧式车轮周围的框子。 [50] 辕:拼音yuán,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马。车~。驾~。南~北辙。 [51] 轭:拼音è,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52] 舆【大】,与【圣】舆:拼音yú,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肩~。 [53] 颈:拼音jǐng,脖子的前面部分。 [54] 项:拼音xiàng,颈的后部,泛指脖子:颈项。项链。 [55] 臂:拼音bì,从肩到手腕的部分:臂力。臂腕。臂肘。左膀右臂。助你一臂之力。 [56] 脾:拼音pí,人和动物内脏之一,在胃的左下侧,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脏。 [57] 颜【大】,𮖗【圣】 [58] 如使:拼音 rú shǐ,连词,表示假设,如果,假使。 [59] 智者问【大】,~Paṇḍitavāda. [60] 王者问【大】,~Rājavāda. [61] 恣【大】,次【圣】放恣:拼音 fàng cī,放纵任性。 [62] 违戾:拼音 wéi lì,违背。 [63] 诛罚:拼音 zhū fá,责罚;惩治。 [64] 悷【大】,戾【圣】𢤱戾:拼音láng lì,又作“狼戾”,意思是凶狠,暴戾。 [65] 诸【大】,语【圣】 [66] 给使:拼音jǐ shǐ,供人差遣使唤。 [67] 甫:拼音fǔ,〈副〉开始,起初。如:甫当(始终);甫尔(初始)。 [68] 冥【大】,冝【圣】冥:拼音míng,〈动〉,睡觉,打瞌睡。 [69] 弥【CB】【丽-CB】,祢【大】 [70] 王【大】,至【圣】 [71] 饭:拼音 fàn ,吃饭,或给人饭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 吹笳【大】,〔-〕【圣】笳:拼音jiā,〔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73] 䇶:拼音jué,吹火筒。 [74] 火【大】,大【圣】 [75] 犹【大】,独【圣】 [76] 有【大】,〔-〕【圣】 [77] 叠【大】,㲲【圣】㲲:拼音dié,细棉布。 [78] 袈裟:拼音jiā shā,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79] 革屣:拼音gé xǐ,皮制的鞋。 [80] 緉【大】,量【圣】緉:拼音liǎng,古代计算鞋的单位,相当于“双”:履五緉。 [81] 领:拼音lǐng,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 [82] 屣【大】,履【圣】 [83] 止留:拼音zhǐliú,是指停留。 [84] 伎女:拼音jìnǚ,古代指女歌舞艺人。 [85] 帐:拼音zhàng,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子。~幕。~篷。蚊~。青纱~。 [86] 王【CB】【丽-CB】,五【大】 [87] 卿曹:拼音qīng cáo,意思是君等,你们。 [88] 最为善者【大】,~Paramattha. [89] 作沙门【大】,~Pabbajjā。沙门:拼音shā mén,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 [90] 欲弃世间…苦恼【大】 [91] 债【大】,责【圣】负债:拼音 fù zhài,欠人钱财。 [92] 复生【大】,~Paṭisandahati. [93] 智慧【大】,~Paññā. [94] 六畜:拼音liù chù,马、牛、羊、鸡、犬、猪六种牲畜。 [95] 刈:拼音yì,割(草或谷类):~除。 [96] 大藏经中《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这一句的译文为:“得离诸相脱轮回。” [97] 《佛学大辞典》云:“又作罗护,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蚀,故印度传说谓之阿修罗王。 《大日经疏》曰:‘罗睺是交会蚀神。’ 《希麟音义》曰:‘罗睺或云罗护,此云暗障,能障日月之光明,即暗曜也。’” [98] 曜:拼音yào ,〈名〉日、月、星都叫曜,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