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ssgs47

第四十七课


四、宣说以此为例之其余过患: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是时出现此魔业,彼时扰乱众比丘,
不令受持此般若,余多违缘亦屡现。
复有无数种种魔,娆乱无数苾刍众,
欲求持诵此般若,不能获得无价宝。

在听闻此深法等的当时,会出现令不具足讲闻因缘等对真实的加行制造障碍的这种魔 业,那是什么呢?在听受、书写、读诵、谈说深法般若波罗蜜多的那个时候,心里憎恨正法的魔王波旬如箭入心,扰乱受持经藏的众多比丘的相续,千方百计,百般阻挠,不让如理受持、思维此般若波罗蜜多等障碍方法多之又多,在此没有提到的其他违缘也屡屡出现。总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受持、书写、读诵、谈说此深法的过程中,凡是有害于它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什么,通通属于魔业,因为原本就是把对行善制造障碍取名为魔业的缘故。

《虚空藏请问经》云:“善男子!令行不善法,舍弃善法,皆是魔业。”

《大毗婆沙论》云:“以诸烦恼害善法故,说名为魔。”

《涅槃经》云:“系著者,名为魔缚。”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十大碍行品》云:

[是故我今依经创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人虽不故愿于碍,但于此间,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碍现前之时,俾[1]我身心先居[2]碍中,而众魔诸恶障碍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譬如金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

其十种大碍之行今当说: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求无障,四、立行[3]不求无魔,五、谋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于人不求顺适[4],八、施德不求望报,九、见利不求沾[5]分,十、被抑[6]不求申明[7]。此十种大碍之行摄一切诸碍,惟上智者堪任[8],中、下之人不敢希冀[9]。若有得闻此十句义,于诸碍中,一一皆能照察觉悟,省身体道,持之不失,则能入诸魔界,不为群魔退转其心。]

二、出现魔业之原因: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有人已得无价宝,稀有恒时害亦多,
如是如来胜般若,法宝难得害亦多。
如人虽得无价宝,稀有家珍多怨贼,  
如是如来圣般若,珍宝法中多留难。[10]

比如,有人已经得到了无价之宝,因为并不是随时可以获得,所以稀有罕见,在得到持有的时时刻刻里,遭受有贪婪之心的怨敌等危害的情况也是许许多多。同样,如来的这些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法宝,也极度难得、难遇,福德不圆满者难以享有的缘故,恒常遭受的损害也颇多。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不和合品》云: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多有留难违害事起,令薄福者事不成就。如赡部洲有诸珍宝,谓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石藏、末尼、真珠、帝青、大青、金刚、虎珀、金银等宝,多有盗贼违害留难,诸薄福人求不能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价宝珠亦复如是,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有薄福者多诸障碍,有诸恶魔为作留难。”

具寿善现即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诚如圣教,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赡部洲吠琉璃等种种珍宝多有留难,诸薄福人虽设方便而不能得。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有薄福者多诸留难,虽有欲乐而不能成。所以者何?有愚痴者为魔所使,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为作留难。世尊!彼愚痴者觉慧微昧[11],不能思议广大佛法,自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不能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为他演说,复乐障他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左传·桓公十年》云:

[初,虞叔[12]有玉,虞公[13]求旃[14]。弗[15]献。既而悔之。

曰:“周谚有之[16]:‘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17]也?”乃献。

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

[18][19]虞公,故虞公出奔[20]共池[21]。]

注释: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个地方去了。显而易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的奇珍异宝往往多有怨贼违害,也就是说当菩萨众,拥有如同珍宝般的般若波罗蜜时,就会遭遇如同虞公似的恶魔来作祟。所以,就得更加精进修学般若波罗蜜去遣除那些魔事魔业至共池而一劳永逸。

三(宣说违缘损害与否之因)分二:一、宣说出现违缘与其中受到诸佛护佑;二、以比喻说明。

一、宣说出现违缘与其中受到诸佛护佑: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新入乘之浅慧者,未得稀有此珍宝,
为造违缘恶魔喜,十方佛陀行摄持。
佛母般若实难得,初心菩萨欲乐求,
若十方佛而摄受,一切恶魔不能为。

新入乘的智慧浅薄众生,以往从未得到过极其稀有、甚深、能超越魔境的这种法宝,不曾心领神会,为了给他制造违缘,恶魔也是兴高采烈,伺机得逞。

《大智度论·释初品》云:

《杂藏经》中,佛说偈语魔王:

“欲是汝初军,忧愁军第二,

饥渴军第三,爱军在第四,

第五眠睡军,怖畏军第六,

疑为第七军,含毒军第八,

第九军利养,著虚妄名闻,

第十军自高,轻慢于他人。

汝军等如是,一切世间人,

及诸一切天,无能破之者。

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

摧破汝魔军,如坏瓶没水。

一心修智慧,以度于一切;

我弟子精进,常念修智慧,

随顺如法行,必得至涅槃。

汝虽不欲放,到汝不到处!

是时魔王闻,愁忧即灭去;

 是魔恶部党,亦复没不现!”

如果有人认为:那么,所有一开始行持般若的行人都属于初学者,倘若遭遇魔的违缘,那菩萨修行般若就难以圆满了。

就像有些获得珍宝的软弱者会受到当地国王的保护一样,安住十方世界智慧所见无有遮障的所有佛陀出有坏精进或进行摄受起初行持此法、还没有获得超越魔境之觉受境界的那些人,使其脱离违缘的险地。然而,我们要知道,观待修行者往昔的福德之因和现在的信心等之缘,导致没有成为佛陀加持对境和成为佛陀加持对境,也会出现不被违缘所害、被违缘所害等各种情况。

二、以比喻说明: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如患病母有多子,悉皆伤心服侍彼,
如是十方世界佛,亦念佛母微妙智。
如母爱子子疾病,当令父母心忧恼,
十方诸佛般若生,般若摄受亦复尔。

    佛陀保护的原因是:例如,一位患病母亲有许多儿子,当她患非常严重的疾病时,儿子们都心情不悦伤心难过,也会经常惦记、关心、保护着她。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世间当中母亲恩德最大。同样的道理,十方世界的一切佛陀,也护念生育自己的这位佛母微妙智慧度——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释佛母品》云:

[【经】佛告须菩提:“譬如母人有子若五、若十、若二十、若三十、若四十、若五十、若百、若千。母中得病,诸子各各勤求救疗,作是念:‘我等云何令母得安,无诸患苦不乐之事?风寒、冷热,蚊虻、蛇蚖,侵犯母身,是我等忧。’其诸子等常求乐具,供养其母。所以者何?生育我等,示我世间。如是,须菩提,佛常以佛眼视是深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深般若波罗蜜能示世间相。十方现在诸佛亦以佛眼常视是深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深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与诸佛一切智,能示世间相。以是故,诸佛常以佛眼视是深般若波罗蜜。又以般若波罗蜜能生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能生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能生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能生佛十力乃至一切种智。般若波罗蜜能生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诸佛。须菩提!所有诸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得、当得,皆因深般若波罗蜜因缘故得。须菩提!若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书是深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诸佛常以佛眼视是人。须菩提!是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诸十方佛常守护,令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释曰:上说十方诸佛及大菩萨拥护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令魔得其便。会中听者闻是事已,或作是念: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寂灭相,于诸法及众生无憎无爱,何以故拥护书持般若,乃至正忆念者?是故佛告须菩提,为说譬喻:如子知恩故,守护其母。般若是十方诸佛母故,若有魔等留难,欲破坏般若波罗蜜者,诸佛虽行寂灭相,怜愍众生故,知恩分故,用慈悲心常念,用佛眼常见,守护是行般若者,令得增益,不失佛道。此中佛说因缘;“诸贤圣及贤圣法,皆从般若中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现世间品》云:

[“复次,善现!如有女人生育诸子,或五、或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若千,其母得病,诸子各别勤求医疗,作是念言:‘云何我母当得病愈、长寿安乐、身无众苦、心离忧愁?’诸子尔时竞[22][23]方便,求安乐具覆护[24]母身,勿为蚊、虻[25]、蛇、虿[26]、风、热、饥、渴等触之所侵恼。又以种种上妙乐具,恭敬供养而说是言:‘我母慈悲生育我等,诲示种种世间事业,我等岂得不报母恩?’

“善现!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常以佛眼种种方便,观察护念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我等一切佛法,能示世间诸法实相。十方世界一切如来现说法者,亦以佛眼常观护念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如来一切功德,能示世间诸法实相。由此因缘,我等诸佛常以佛眼观察护念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报彼恩不应暂舍。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有静虑乃至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生故;所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亦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生故;所有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生故;一切预流乃至诸佛,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有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已、正、当得无上菩提,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由此因缘,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诸如来有大恩德,是故诸佛常以佛眼种种方便观察护念。

“善现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听闻、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常以佛眼观察护念,令其身心常得安乐,所修善业皆无留难。善现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于般若波罗蜜多听闻、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为他演说,十方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共护念,令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


[1] 俾:拼音bǐ,〈动〉使,把。

[2] 居:拼音jū,〈动〉处在,处于。

[3] 立行:拼音lì xíng,释义:指行为举动;建德修行。

[4] 顺适:拼音shùn shì,顺随适应。

[5] 沾:拼音zhān,〈动〉受赏。

[6] 抑:拼音yì,压,压制:抑制。抑止。压抑。抑强扶弱。

[7] 申明:拼音shēn míng,辩解、表白。

[8] 任堪:拼音rèn kān,承担;禁受。

[9] 希冀:拼音xī jì,希望得到。

[10]《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如人虽得无价宝,稀有家珍多怨贼,

如是如来圣般若,珍宝法中多留难。

这一偈颂文在法贤三藏翻译的《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汉译版中有缺,今根据藏文版《圣般若摄颂》的内容而作增补,请诸位善知识明鉴。

[11] 微昧:拼音wēi mèi,意思是幽隐;不明;模糊不清。

[12] 虞叔:拼音yú shū,是指春秋时期的姬姓诸侯国——虞国国君,虞公的兄弟。

[13] 虞公:拼音yú gōng,是春秋时代姬姓的公爵诸侯,是周朝皇室的后裔。为周朝的天下付出了一定的心血。

[14] 旃:拼音zhān,〈助〉之、焉二字的合读。

[15] 弗:拼音fú,〈形、副〉,“弗”为“不”的同源字。如:弗献。

[16] 周谚有之:西周时有谚语说。

[17] 贾害:拼音gǔ hài,意思是自招祸害。

[18] 遂:拼音suì,于是,就:服药后头痛遂止。

[19] 伐:拼音fá,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

[20] 出奔:拼音chū bēn,意思是逃走,出走。

[21] 共池:拼音gòng chí,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村城关中学院内。它不是虚无飘渺的神话传说,而是一处上古遗存。

[22] 竞:拼音jìng,比赛,互相争胜:竞争。竞赛。竞技。竞选。

[23] 设:拼音shè,筹划:设计。设法。

[24] 覆护:拼音fù hù,保护;庇佑。

[25] 虻:拼音méng,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身体灰黑色,长椭圆形,头阔,触角短,黑绿色复眼,翅透明。生活在野草丛里,雄的吸植物的汁液,雌的吸人、畜的血。

[26] 虿:拼音chài,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芒(虿的毒刺)。蜂~有毒。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