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ssgs49

第四十九课


二、由证悟真如而得名: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遍知住世或涅槃,无过法性法空住,
菩萨随证此真如,故于佛赐如来名。
过现大智诸菩萨,各各住此法空行,
彼诸菩萨如实已,是故如来名作佛。

洞晓真如的智者——诸佛,不论安住于此娑婆世界,还是为了众生了达无常之理而在众生前示现涅槃,诸法本体的无过空性,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它永远不会改变,而且谁也无法改变它;就像虚空的本体没有未来、现在、过去之分,而常恒不变地存在着一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严净佛土品》云:

[彼音声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无愿故无生,无生故无灭,是故诸法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相常尔。’]

诸位菩萨以智慧随行证悟原本如终安住的这一真如无误实相,一旦证悟达到究竟之时,如实而来或如实证悟真如的缘故,才对诸佛赐予“如来”的名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世尊经常以十种名号称说。诚如《妙法莲华经·授记品》所云: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种名号具足。”]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对如来的这十种名号,悉以偈颂作了说明。

《大智度论·释初品》云:

诸圣所来道,佛亦如是来,

实相及所去,佛亦尔无异;

诸圣如实语,佛亦如实说,

以是故名佛,多陀阿伽度。——如来

忍铠心坚固,精进弓力强,

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

应受天世人,一切诸供养,

以是故名佛,以为阿罗诃。——应供

正知苦实相,亦实知苦集,

知苦灭实相,亦知苦灭道;

真正解四谛,定实不可变,

是故十方中,号三藐三佛。——正遍知

得微妙三明,清净行亦具,

是故号世尊,鞞阇遮罗那。——明行足

解知一切法,自得妙道去,

或时方便说,愍念一切故;

灭除老病死,令到安隐处,

以是故名佛,以为修伽陀。——善逝

知世所从来,亦知世灭道,

以是故名佛,为路迦鞞陀。——世间解

禅戒智等眼,无及况出上,

以是故名佛,为阿耨多罗。——无上士

大悲度众生,软善教调御,

以是故名佛,富楼沙昙藐。——调御丈夫

智慧无烦恼,说最上解脱,

以是故名佛,提婆摩菟舍。——天人师

三世动不动,尽及不尽法,

道树下悉知,是故名为佛。——佛

二(令行遍智果之事业)分二:一、依于般若成办二利;二、尤其为利他说法之理。

一、依于般若成办二利: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依于般若欢喜园,十力导师此行境,
十力诸根等净众,乃至声闻众围绕。  
般若波罗蜜高山,十力诸佛而依止,
[1] 尽除众苦三恶趣,彼等永无众生想。
般若园林华果盛,佛依止故甚适悦,
十力诸根等净众,乃至声闻众围绕。
般若波罗蜜高山,十力诸佛而依止,
三涂众生悉救度,度已不起众生相。

    依于般若能带来无边无际无漏欢喜的缘故,犹如天人乐园一样而安住、具足十力的诸

位导师佛陀的行境即是如此,自在喜悦。这些依止般若波罗蜜园林、尽享其智度妙华盛开,利生事业硕果累累的人天导师佛陀等,恒常被具足菩萨十力、四无所畏等诸根清净的菩萨圣众,乃至声闻阿罗汉圣众所庄严围绕。般若波罗蜜耸如须弥,高不见顶,亦如大海,深不测底,十力圆满的三世诸佛,就是依止此甚深般若波罗蜜来导化世间,这是什么呢?尽管能完全拔除无量众生的种种痛苦和三恶趣,但那些佛陀永远也无有众生想,因为他们是以无缘大悲凭借恒常、周遍、任运的事业进行讲经说法等故。

所谓的菩萨十力及四无所畏,诚如《大智度论·释初品》所云:

[问曰:佛有十力、四无所畏,菩萨有不?

答曰:有。何者是?一者、发一切智心,坚深牢固力;二者、具足大慈故,不舍一切众生力;三者、不须一切供养恭敬利故,具足大悲力;四者、信一切佛法,具足生一切佛法及心不厌故,大精进力;五者、一心慧行威仪不坏故,禅定力;六者、除二边故,随十二因缘行故,断一切邪见故,灭一切忆想分别戏论故,具足智慧力;七者、成就一切众生故,受无量生死故,集诸善根无厌足故,知一切世间如梦故,不厌生死力;八者、观诸法实相故,知无吾我、无众生故,信解诸法不出不生故,无生法忍力;九者、入空、无相、无作解脱门观故,知见声闻、辟支佛解脱故,得解脱力;十者、深法自在故,知一切众生心行所趣故,具足无碍智力。是为菩萨十力。

何等为菩萨四无所畏?一者、一切闻持故,诸陀罗尼得故,忆念不忘故,在众说法无所畏;二者、一切法中得解脱故,一切法药分别知用故,知一切众生根故,在大众中随应说法无所畏;三者、菩萨常离一切众畏,不作是念:“十方有来难我者,我不能答。”不见是相,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四者、恣一切人来问难者,一一皆答,能断疑惑,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是为菩萨四无所畏。]

“三涂众生悉救度,度已不起众生相”者,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云: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关键就是要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检验自己,不是空口说。假如遇到有人来诽谤,我能不生瞋恨心吗?假如遇到了色、声、香、味、触、法,能不起心动念吗?这些都是看我们到底是不是真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要真正做到不容易啊,众生是遍计所执性,遇到什么就执著什么。

我等在此处讲述一则公案,来说明众生执着我相的差别。

话说,赵州从谂禅师[2](778—897)是唐代著名高僧,因晚年长期居住赵州观音院,所以,当时人们多尊称他为“赵州禅师”。赵州禅师在住持观音院期间,曾受到河北燕王、赵王的供养。有一次,赵王去拜访赵州禅师,他躺在床上,不起身迎接,赵王就亲自到他的床前看望他。赵州禅师说:“赵王!我年老力衰,没有力气起来迎接你,请原谅!” 

赵王非但不介意,反而非常欢喜,和赵州禅师谈得很开心。回去后就派遣一位将军,准备了很多礼品供养赵州禅师。赵州禅师听说,立刻下床到门外相迎。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赵州禅师:“前天赵王来时,您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您为什么反而下床相迎呢?”

赵州禅师解释说:“你们有所不知,我接待客人有三等:上等的客人,我睡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的客人,我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的客人,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迎接他。”

赵州禅师的待客之道,看起来分为三等,实际上,赵州禅师是让弟子从接待客人的差别中认识到众生的平等——不因位高权重而恭维,也不因人微言轻而轻慢。

赵州从谂禅师的这段公案,经常被后人拈提。后来,北宋时的大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看到这则公案就认为自己已经深解禅心,深悟禅的妙趣,所以就马上修书一封给他的师父佛印[3]禅师,说要去拜见禅师并且还要请法,还特别强调请禅师效仿赵州禅师迎赵王的那个公案,不必要来迎接。苏东坡自以为,佛印禅师应该以最上乘的礼节来接待他——不接而接。

可是,当苏东坡到达金山寺[4]的时候,佛印禅师已经站在山门外迎接他了。看到佛印禅师站在山门口。苏东坡就嘲笑禅师说:“师父啊,到底您老人家道行还是比不上赵州禅师那么洒脱,您怎么还是免不了这些世间的俗套礼节呢?”

佛印禅师就很淡定地就说了一首偈子:

 赵州当日少谦光[5],不出山门迎赵王。

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苏东坡是着了一个迎接的法相。他有种种的法相,认为坐在禅床上不动,是上等的礼节,到客堂是中等,到山门是下等。他着了法相,而佛印禅师是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以大千世界做禅床,哪里有起卧之相呢?是真正开悟的人。

于般若空性义理生起定解后,乃至一念生净信,它不可思议的妙用就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样解脱的境界。


[1]《圣般若摄颂》云:

十力诸根等净众,乃至声闻众围绕。

般若波罗蜜高山,十力诸佛而依止,

这一偈颂文在藏文版《圣般若摄颂》中有缺,今根据法贤三藏翻译的《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汉译版,将其作了增补,请诸位明慧中庸的善知识们明鉴。

[2] 赵州从谂禅师:拼音zhào zhōu cóng shěn chán shī,(公元778-公元897),法号从谂,祖籍山东临淄,出生地曹州(今山东菏泽牡丹区曹州牡丹园一带),禅宗大师,幼年出家于扈通院(今禅香寺),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后的第四代传人。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

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享誉南北禅林并称“南有雪峰,北有赵州”,“赵州眼光烁破天下”。

赵州禅师住世120年,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

雪峰义存禅师:(公元822年-公元908年),号雪峰。俗姓曾,唐僖宗赐谥号真觉大师,生于福建泉州南安县,唐末五代著名禅师,为石头宗门下,其后人创立云门宗与法眼宗。因在福建的雪峰山弘法,福建人尊之为“雪峰圣者”或“雪山圣者”。

[3] 佛印:拼音fó yìn,宋代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西元1032~1098)​名了元,字觉老,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居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哲宗元符元年圆寂,享寿六十七岁。

[4] 金山寺:拼音 jīn shān sì,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金山上。东晋时创建。为国内佛教禅宗名寺。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金山寺即指此。

[5] 谦光:拼音qiān guāng,释义:谓尊者谦虚而显示其光明美德。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