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ssgs50

第五十课


二(尤其为利他说法之理)分二:一、折服非道之理;二、指示正道之理。

一、折服非道之理: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如狮栖山无畏惧,震慑群兽发吼声,
人中狮子依般若,慑众外道发吼声。
师子依山而大吼,诸兽闻已皆恐惧,
人师子依般若吼,外道邪魔悉惊怖。

如同兽中之王的狮子栖身于雪山间对谁也无所畏惧而安住,能震慑群兽并发出狮吼声一样,人中狮子——佛陀也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空性之义,而震慑持有我见的众多外道,在世间中也发出妙法的巨吼声。

萨绕哈巴尊者说:

譬如林中狮吼声,群兽闻之悉丧胆,

狮儿闻此皆欢腾;宣说本来无生乐,

邪执愚夫皆畏惧,有缘弟子乐而颤。

《方广大庄严经·兜率天宫品》云:

当以三脱门,为药除众病,

令彼诸含识,得至于涅槃。

如来大法音,外道悉摧伏,

譬如师子吼,百兽咸惊怖。

智慧以为手,从于精进生,

无量诸魔军,自在能摧伏。

《大方广佛八十华严·离世间品》云: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师子吼。何等为十?所谓:唱言:

(1)‘我当必定成正等觉。’是菩提心大师子吼。

(2)‘我当令一切众生,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安者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是大悲大师子吼。

(3)‘我当令佛、法、僧种无有断绝。’是报如来恩大师子吼。

(4)‘我当严净一切佛刹。’是究竟坚誓大师子吼。

(5)‘我当除灭一切恶道及诸难处。’是自持净戒大师子吼。

(6)‘我当满足一切诸佛身、语及意相好庄严。’是求福无厌大师子吼。

(7)‘我当成满一切诸佛所有智慧。’是求智无厌大师子吼。

(8)‘我当除灭一切众魔及诸魔业。’是修正行断诸烦恼大师子吼。

(9)‘我当了知一切诸法无我,无众生、无寿命、无补伽罗,空、无相、无愿,净如虚空。’是无生法忍大师子吼。

(10)最后生菩萨震动一切诸佛国土悉令严净,是时,一切释、梵、四王咸来赞请:‘唯愿菩萨以无生法而现受生!’菩萨则以无碍慧眼普观世间:‘一切众生无如我者。’即于王宫示现诞生,自行七步大师子吼:‘我于世间最胜第一,我当永尽生死边际。’是如说而作大师子吼。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师子吼。]

《大智度论·释初品》云:

[众中师子吼者,众名八众:沙门众,婆罗门众,刹利众,天众,四天王众,三十三天众,魔众,梵众。众生于此八众,希望智慧,是故经中但说是八众;此中佛师子吼,亦在一切众中。以是故,此经中言若复余众。何以故?闻佛声音者,尽皆是众。

复次,有人言:“佛独屏处[1]说法,以是故说在众中作是至诚言,我有十力、四无所畏。”是名众中师子吼。

复次,佛示我是至诚言:“我为一切世间师子,一切智人;诸有疑不信者悉来,我当解释。”以是故,言众中师子吼。师子吼者,如师子王,清净种中生,深山大谷中住,方颊大骨,身肉肥满,头大眼长,光泽明净,眉高而广,牙利白净,口鼻方大,厚实坚满,齿密齐利,吐赤白舌,双耳高上,髦发[2]光润,上身广大,肤肉坚著,修脊细腰,其腹不现,长尾利爪,其足安立,巨身大力。从住处出,偃脊颦呻[3],以口扣[4]地,现大威势;食不过时,显晨朝相;表师子王力,以威獐[5]、鹿、熊、罴[6]、虎、豹,野猪之属。觉诸久睡,降伏高强有力势者,自开行路而大哮吼。如是吼时,其有闻者,或喜或怖;穴处者隐缩,水居者深入,山藏者潜伏,厩[7]象振锁狂逸而去,鸟飞空中高翔远逝。佛师子亦如是,从六波罗蜜,古四圣种[8]大姓中生,寂灭大山深浚[9]禅定谷中住,得一切种智头,集诸善根颊,无漏正见修目光泽,定慧等行高广眉,四无所畏牙白利,无碍解脱具足口,四正勤坚满颐[10],三十七品齿密齐利,修不净观吐赤白舌,念慧耳高上,十八不共法髦发光润鲜白,三解脱门上身肉坚著,三示现[11]修脊,明行具足腹不现,忍辱腰纤细,远离行尾长,四如意足安立,无学五根爪利,十种力势无量,无漏法众具足身,诸佛三昧王等住处出,四无碍智颦呻诸法地中,著无碍解脱口。依是十力广大力,度众生时不过,示一切世间天及人晨朝相;显诸法王德,威诸外道论议师党邪见之属;觉诸众生四谛中睡,降伏吾我著五众者憍慢力,开异学论议诸邪见道。行邪者怖畏,信正者欢喜,钝者令利;安慰弟子,破坏外道;长寿诸天久受天乐,则知无常。如是众生闻四谛师子吼,皆生厌心,厌心故得离,得离故入涅槃,是名众中如师子吼。

复次,佛师子吼及师子吼有差别:师子吼者,众兽惊怖,若死若近死;若佛师子吼,得免死畏。师子吼怖,世世死苦;佛师子吼但今世死,更无后苦。师子吼者其声粗恶,物不喜闻,生死怖畏;佛师子吼其声柔软,闻者无厌,心皆深乐,普遍远闻,能与二种乐,生天乐、涅槃乐。是为差别。

问曰:佛师子吼亦令闻者生怖,与师子吼有何等异?

答曰:闻佛师子吼,当时小怖,后大利益。著吾我心者,渴爱世间乐人,常颠倒所缚,邪见心者生怖畏。如《经》中言:佛说四谛,乃至上诸天悉皆怖畏作是念:“我等无常相、苦相、无我相、空相。何以故?为颠倒心故,著常乐相。”是为差别。

复次,闻师子吼者,除离欲人,余者皆怖畏;佛师子吼,求涅槃离欲人、不离欲人皆怖。师子吼者,善人、不善人皆怖;佛师子吼者,但善人怖。

复次,师子吼一切时怖;佛师子吼虽小怖畏众生,示世间恶罪,令不乐世间生,观涅槃功德利益,能除世间种种怖畏,闭恶趣,开善道,能令人到涅槃城。

复次,二十事故,佛语名师子吼,(1)所谓依止十力故,(2)不缩故,(3)不畏故,(4)梵音故,(5)未曾有故,(6)能引大众故,(7)恶魔惊怖故,(8)扰乱魔民故,(9)诸天欢喜故,(10)得出魔网故,(11)断魔缚故,(12)破魔钩故,(13)过魔界故,(14)自法增长故,(15)减损他法故,(16)果报不诳故,(17)说法不空故,(18)凡夫人入圣道故,(19)入圣道者得具足漏尽故,(20)随所应得三乘故。以是故,佛语名师子吼。是名师子吼总相、别相义。]

在此我等就讲述一则‘我当令一切众生,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安者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之“大悲大师子吼”公案。

《大庄严论经》云:

[复次,依邪道者得众苦患,修正道者增长信心及以名称,有智之人应观邪正。

我昔曾闻,有一人于行路侧作小苦行,若有人时卧棘刺[12]上,若无人时别居余处。有人见已而语之言:“汝今亦可徐[13]卧刺上,何必纵体伤毁甚多?”此人闻已深生瞋忿,放身纵体投棘刺上,转剧于前。时有一优婆塞[14]在其傍立,是苦行者见已自摆[15],转复增剧。优婆塞即语之言:“汝于前者但以小刺,今复乃用瞋恚之棘而以自刺。先所刺者伤毁甚浅,贪瞋之刺乃为深利。卧棘刺者苦止一世,贪瞋刺苦及无量身,以刺刺身此疮易灭,贪瞋刺疮历劫不差[16],是故宜速除深毒刺。”即说偈言:

“汝今应勤拔,心中深毒刺,

宜以利智刀,割断贪瞋棘。

贪瞋深著人,世世不可祛[17]

愚小诸邪见,不识正真道。

苦身卧棘刺,以苦欲离苦,

人见卧棘刺,无不远逃避。

唯汝于斯苦,抱持不放舍,

我见如此事,乃知有邪正。

是故重自归,十力之世尊,

大悲拔众苦,开示正道者,

 涉彼邪径众,导以八正道[18]

外道邪见等,为苦所欺诳,

极为信着苦,流转无穷已。

诸有智慧者,见此倍增信,

外道甚愚惑,苦尽得解脱。

出世大仙说,众具悉备足,

得修八正道,修道故解脱。

以是故当知,安乐获解脱,

非如汝外道,受苦得涅槃。

依心故造作,善恶等诸业,

 汝当伏心意,何故横[19]苦身?

身为众结使,妄修种种苦,

是苦修道者,地狱应是道。

然此地狱中,斩截及粪屎,

炽然烧炙等,具受众苦毒。

彼虽受诸苦,不得名苦行,

智慧祛三业,垢秽皆消除。

释迦文佛教,教诸一切人,

应求天甘露,又宣说止观,

 亦庄餝[20]智慧,是名真苦行。

何用徒劳身?造作无益苦,

此苦甚长远,深广无崖限。

譬如有恶子,不得其孝养,

  但作诸罪累,由彼受众苦。”

是时彼外道,而作如是言:

“诸仙修苦行,亦复得生天。”

优婆塞说偈,而答于彼言:

“诸仙生天上,非因卧棘刺,

由施戒实语,而得生天上,

汝虽作苦行,都无有利益。

犹如春农夫,不下于种子,

至秋无果实,而可得收获。

汝等亦如是,不种善根子,

但修诸苦行,毕竟无所获。

夫欲修道者,当资于此身,

以美味饮食,充足于躯命。

气力既充溢[21],能修戒定慧,

断食甚饥渴,身心俱扰恼。

不令心专定,云何获圣果?

虽复食肴膳[22],不贪著美味,

但为戒实语,施忍及禅定,

斯等为种子,能获善果报。

身虽受饥渴,而心望美味,

因时尚不甘,况当获美果?

若有残害心,使他生畏怖;

若除残害心,能施无畏者,

是则名行法。若复生残害,

称之为非法。美味充足者,

终无害他意,以无害心故,

无有损于彼,设起大慈心,

然得大善果。汝虽行自饿,

  饥渴而睡眠,亦复无益事。”

  外道作是言:“如汝起慈心,

不必能利益,而得大果报。

自饿而睡眠,其事亦如是,

虽无益于彼,亦得善果报。”

优婆塞答言:“慈心除瞋害,

以除瞋害故,能获善果报。

汝法作苦行,增长于瞋故,

便起身口恶,云何得善果?

慈心则不尔,若起慈心时,

能除灭瞋害;以无瞋害故,

则起身口善。无益而苦行,

云何同慈善?譬如师子吼,

诸兽无在前;如来无碍辩,

其事亦如是,一切诸外道,

无敢抗对者。说法摧外道,

默然无酬答。”]


[1] 屏处:拼音píng chǔ,隐蔽之处。

[2] 髦发:拼音máo fā,头发。髦,通“毛”。

[3] 颦呻:拼音pín shēn,频伸=嚬呻【元】【明】频伸:亦作“频呻”。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4] 扣:拼音kòu,〈动〉扣扉(敲门);扣户(敲门);扣门(敲门);扣扃(叩门,敲门);扣阍(叩击宫门)

[5] 獐:拼音zhāng,哺乳动物,形状像鹿,毛较粗,头上无角,雄的有长牙露出嘴外。

[6] 罴:拼音pí,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7] 厩:拼音jiù,泛指牲口棚。马棚,象厩等。

[8] 四圣种:《中阿含经·长寿王品说处经》云:[“阿难,我本为汝说四圣种。比丘、比丘尼者,得粗素衣而知止足,非为衣故求满其意。若未得衣,不忧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痴惑;若得衣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贪,不触不计,见灾患知出要而用衣。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谓比丘、比丘尼正住旧圣种。如是食、住处,欲断乐断,欲修乐修,彼因欲断乐断、欲修乐修故,不自贵、不贱他。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谓比丘、比丘尼正住旧圣种。阿难,此四圣种,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四圣种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注:四圣种:随所得衣服喜足;随所得饮食喜足;随所得房舍喜足;欲断乐断,欲修乐修。

[9] 浚:拼音jùn,疏通,挖深:疏~。~河。~泥船。

[10] 颐:拼音yí,面颊,腮:支~。解(jiě)~。~指气使。

[11] 三示现:《集异门足论》云:“三示导者:一、神变示导,二、记心示导,三、教诫示导。”

[12] 棘刺:拼音jí cì,泛指动植物体表的针状物。

[13] 徐:拼音xú,缓,慢慢地:徐步。徐缓。徐图。徐徐。

[14] 优婆塞:拼音 yōu pó sāi,梵语音译。指受五戒的在家男性佛教徒。《大智度论》:“若从上数,应先菩萨,次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次佛故。”也作“伊蒲塞”、“邬波索迦”。

[15] 摆:拼音bǎi,炫耀;显示。

[16] 差:拼音chài,〈动〉病愈。后作“瘥”。

[17] 祛:拼音qū,除去,驱逐:祛暑。祛瘀。祛风。

[18] 八正道:《劝发诸王要偈》云: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命,

正念正方便,及正三摩提,

八分圣贤道,寂灭当修习。

[19] 横:拼音hèng,意外的,不寻常的。

[20] 餝:拼音shì,古同“饰”。 装点得好看:装饰。修饰。

[21] 充溢:拼音chōng yì,充满洋溢。

[22] 肴膳:拼音yáo shàn,饭菜。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