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课 二、意义:
与上述比喻相同,具备追求圆满菩提的信心并得到希求的欢喜清净心的某位行者,不依信心而随行成为正等菩提之道的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就不会证得善逝的菩提果。如此一来,将在生老死亡和种种忧恼的波涛汹涌的轮回大海中恒常流转。 如果任何行者以证悟无自性的殊胜智慧波罗蜜多摄持,那么就将毫不颠倒通达万法的自性并且能够宣说胜义。倘若他们追求圆满菩提的信心、大悲心、菩提心等方便,能以般若波罗蜜多的无缘智慧摄持那些功德,将迅速证得最殊胜绝妙的善逝菩提,如同某人抓住木头、器物、浮囊、板片、死尸为所依附,当知是类终不没死,得至安隐大海彼岸,无损无害受诸快乐一样。 因此,大家要对甚深般若波罗蜜即第一义谛,具足清净不共的胜解信是极其重要的。 诚如《究竟一乘宝性论·无量烦恼所缠品》所云: [唯依如来信,信于第一义, 如无眼目者,不能见日轮。[1] 此偈明何义?略说一切众生界中有四种众生,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何等为四?一者、凡夫,二者、声闻,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发菩提心菩萨。 如《圣者胜鬘经》中说言:“世尊!如来藏者,于身见众生非其境界;世尊!如来藏者,于取四颠倒众生非其境界;世尊!如来藏者,于散乱心失空众生非其境界故。” 此明何义?身见众生者,谓诸凡夫,以彼凡夫实无色等五阴诸法而取以为有我、我所,虚妄执著我、我所慢,于离身见等灭[2]谛无漏性甘露之法信亦不能[3],何况出世间一切智境界如来藏能证、能解!无有是处。 又,取四颠倒诸众生者,所谓声闻、辟支佛人,以彼声闻、辟支佛等,应修行如来藏常,而不修行如来藏以为常,以[4]颠倒取一切法无常[5],修行如来藏无常,乐无常修行,以[6]不知、不觉故。应修行如来藏乐,而不修行如来藏以为乐,以颠倒取一切法皆苦[7],修行如来藏苦,乐苦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应修行如来藏我,而不修行如来藏以为我,以[8]颠倒取一切法无我[9],修行如来藏无我,乐无我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应修行如来藏净,而不修行如来藏以为净,以颠倒取一切法不净[10],修行如来藏不净,乐不净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如是声闻、辟支佛等,一切不能如实随顺法身修行。以是义故,第一彼岸常、乐、我、净法,非彼声闻、辟支佛等所知境界。如是乐颠倒无常、苦、无我、不净相[11]等,彼如来藏非其境界。如是之义,《大般涅槃修多罗》中池水譬喻广明,此义应知。 彼《经》中言:“迦叶!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12]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13]入水[14]即便得珠。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集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以为真实,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15]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复应当知!先所修集四法相貌悉是颠倒,欲得真实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16]、常、乐、净想故。”[17] 又,散乱心失空众生者,谓初发心菩萨,离空如来藏义,以失变坏物修行,名为空解脱门。此以[18]何义?初发心菩萨起如是心:“实有法断灭后时得涅槃。”如[19]是[20]菩萨失空如来藏修行。 又复,有人以空为有物,我应得空。 又,生如是心:“离色等法别更有空,我应修行令得彼空。”彼人不知空以何等法是如来藏。] 《般若五百颂》云: 寻尽不得法,心不现有实, 法性善知故,具慧得菩提。 二、以新罐之喻说明:
比如,有人如果在没有入窑焙烧[21]的新瓦罐里装水,那么可想而知,那个瓦瓶由于不够坚硬的缘故很快就会毁坏,如果往入窑焙烧过的瓶子里装水,那么在行途当中不会有瓶子毁坏的顾虑恐惧,安然返回自己的家园。 同样,任何菩萨,如果不具备希求圆满菩提的信心,或者,虽然信心十足,但如果退失了能修的道——智慧波罗蜜多,显然很快就会从大乘道中退失,堕入劣道等中。如果信心加上智慧,也就是说,以有信心的智慧度摄持那位行者的相续,那么就会完全超越声闻、缘觉二地,而获得大菩提。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譬喻品》云: [“复次,善现!如有男子或诸女人,执持坏瓶[22]诣[23]河取水,若池、若井、若泉、若渠,当知此瓶不久烂坏。何以故?是瓶未熟,不堪盛水,终归地故。如是,善现!有住大乘善男子等,设于无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净心、有胜意乐、有欲、有胜解、有舍、有精进,若不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广说乃至一切相智,当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中道衰败不证无上正等菩提,退入声闻或独觉地。 善现当知!如有男子或诸女人,持烧熟瓶诣河取水,若池、若井、若泉、若渠,当知此瓶终不烂坏。何以故?是瓶善熟,堪任盛水,极坚牢故。如是,善现!有住大乘善男子等,若于无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净心、有胜意乐、有欲、有胜解、有舍、有精进,复能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广说乃至一切相智,当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常为诸佛及诸菩萨摄受护念,终不中道衰耗退败,超诸声闻及独觉地,成熟有情、严净佛土,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对佛、法、僧三宝充满信心的同时,还要信解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至关重要的。 《菩萨璎珞本业经·大众受学品》云: “佛子!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大方广佛八十华严·贤首品》云: 深信于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 及信无上大菩提,菩萨以是初发心。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憍慢恭敬本, 亦为法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 信能惠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 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 信令诸根净明利,信力坚固无能坏, 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 信于境界无所着,远离诸难得无难, 信能超出众魔路,示现无上解脱道。 信为功德不坏种,信能生长菩提树, 信能增益最胜智,信能示现一切佛。 《教王宝鬘论·别说因果品》云: 增上生许乐,定胜许解脱, 彼因若略摄,信心与智慧。 《法句譬喻经·笃信品》云: [昔者舍卫国东南有大江,水既深而广,有五百余家居在岸边,未闻道德度世之行,习于刚强欺诈为务,贪利自恣快心极意。世尊常念其应度者当往度之,知此诸家福应当度,于是世尊往至水边坐一树下。村人见佛光相奇异,莫不惊肃[24],皆往礼敬,或拜或揖[25]问讯起居。佛命令坐为说经法,众人闻之而心不信,习于欺怠[26]不信真言。佛便化作一人从江南来,足行水上正没其踝[27],来至佛前稽首[28]礼佛。众人见之莫不惊怪[29],问化人曰:“吾等先人以来居此江边,未曾闻人行水上者,卿是何人?有何道术履[30]水不没?愿闻其意。”化人答曰:“吾是江南愚直[31]之人,闻佛在此贪乐道德,至南岸边不时得度。问彼岸人水为深浅?彼人见语:‘水可齐踝,何不涉渡?’吾信其言,便尔来过,无他异术。” 佛时赞言:“善哉善哉!夫执信诚谛可度生死之渊,数里之江何足为奇?” 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信能渡渊,摄为船师, 精进除苦,慧到彼岸。 士有信行,为圣所誉, 乐无为者,一切缚解。 信乃得道,法致灭度, 从闻得智,所到有明。 信之与戒,慧意能行, 健夫度慧,从是脱渊。” 于是村人闻佛所说、见信之证,心开信坚,皆受五戒[32]为清信士,明信日修法教普闻。] [1] 藏文版《大乘宝性论·如来藏品》云: 自然之胜义,是以信所证, 日轮璀璨光,无目不得见。 [2] 灭【大】,减【宫】 [3] 信亦不能【大】,尚不能信【宋】【元】【明】【宫】 [4] 以【大】,而【宋】【元】【明】【宫】 [5] 常【大】,常想【宋】【元】【明】【宫】 [6] 以【大】,如【宫】 [7] 皆苦【大】,苦想【宋】【元】【明】【宫】 [8] 以【大】,而【宋】【元】【明】【宫】 [9] 我【大】,我想【宋】【元】【明】【宫】 [10] 净【大】,净想【宋】【元】【明】【宫】 [11] 相【大】,想【宋】【元】【明】【宫】 [12] 故:拼音gù,〈副〉仍,还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 安徐:拼音ān xú,安详从容。 [14] 水【大】,水中【宋】【元】【明】【宫】 [15] 在在处处:(杂语)各处各方也。《涅槃经》曰:‘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彼月。’ [16] 想【大】,〔-〕【宋】【元】【明】【宫】 [17]《大般涅槃经·寿命品》云:[“汝等当知,先所修习无常苦想非是真实。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习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以为实义,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复应当知先所修习四法相貌悉是颠倒。欲得真实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 [18] 以【大】,明【宋】【元】【明】【宫】 [19] 如【大】,〔-〕【宋】【元】【明】【宫】 [20] 是【大】,以【宫】 [21] 焙烧:拼音bèi shāo,把物料(如矿石)加热而又不使熔化,以改变其化学组成或物理性质。 [22] 坏瓶:拼音pī píng,没有烧过的陶器。 [23] 诣:拼音yì, 〈动〉指前往,去到。 [24] 惊肃:拼音jīng sù,因震惊而肃静。 [25] 揖:拼音yī,古代的拱手礼:作(zuō)~。~让(宾主相见的礼节)。~客。~别。 [26] 欺殆:拼音qī dài,意思是欺诈。 [27] 踝:拼音huái,〈名〉 (形声。从足,果声。本义: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突起部分) [28] 稽首:拼音qǐshǒu,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29] 惊怪:拼音jīng guài,惊奇讶异。 [30] 履:拼音lǚ,践踏。 [31] 愚直:拼音yú zhí,鲁直急切,昧于事理。为自谦之词。 [32] 五戒:拼音wǔ jiè,佛教戒律之一。为佛教徒应持守的五项戒律。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长阿含经》卷二云:“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