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ssgs60

第六十课


二(广说)分二:一、若离此道终不成就果之理;二、如是了知而入此道之理。

一(若离此道终不成就果之理)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一、比喻: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鸟身一百五由旬,羽翼折断无本领,
彼由忉利天自坠,至此赡洲必遭损。
如鸟能飞百由旬,折翅翼故飞无半,
忉利天及阎浮人,忘失般若故自坠。

打个假设的比喻,有一只鸟,身体庞大量达一百五十由旬,它的翅膀折断而不具备腾飞的技能,如果那只鸟从三十三天自行跳到此赡部洲,那么当时它一定是遭受损伤,也就是说,身体不能不受伤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真如品》云:

[“舍利子!譬如有鸟,其身长大百踰缮那[1],或复一百乃至五百踰缮那量,而无有翅。是鸟从于三十三天投身而下,趣赡部洲,于其中道便作是念:‘我欲还上三十三天。’舍利子!于汝意云何?是鸟能还三十三天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

佛言:“舍利子!是鸟中道或作是愿:‘至赡部洲,当令我身无损无恼。’舍利子!于汝意云何?是鸟所愿可得遂[2]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是鸟至此赡部洲时,其身决定有损有恼,或致命终,或近死苦。何以故?世尊,是鸟身大,从远而堕,无有翅故。”]

二、意义: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俱胝那由他劫行,诸佛此五波罗蜜,
无边大愿世恒依,无方便慧堕声闻。
虽修前五波罗蜜,经多俱胝那由劫,
复以广大愿资持,离方便堕声闻位。

    与所说之譬喻相同的喻义究竟如何呢?

纵然在许多俱胝那由他劫中兢兢业业行持成为诸佛之道的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这五种波罗蜜多,并且在此世间恒常依于屡屡趋入广大道果的无边大愿,可是仅此一点并非具全获得大菩提的因,因为大菩提的无误之正因,是将一切善根回向遍知佛果等大乘的无量善巧方便以及证悟诸法为等性的智慧,如同鸟行空中的双翅一般的方便智慧不相脱离。换句话说,不具备这样的方便,或者离开了证悟真如的智慧,就会堕入声闻的果位中,如同飞禽即使身躯庞大但如果没有翅膀而跳跃,就会一落到底。倘若具备究竟实相的般若,那么这种智慧的本体就是方便智慧无合无离,二谛无二无别的有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真如品》云:

[佛言:“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舍利子!有诸菩萨亦复如是,虽经殑伽沙数大劫勤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亦修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作广大事,发广大心,欲证无量无所摄受微妙无上正等菩提,而无般若波罗蜜多,远离方便善巧力故,便堕声闻或独觉地。何以故?舍利子!是诸菩萨远离一切智智心,虽经多劫勤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亦修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而无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方便善巧力故,遂堕声闻或独觉地。

舍利子!是诸菩萨虽念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恭敬供养,随顺修行,而于其中执取相故,不能正解是诸如来、应、正等觉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真实功德。舍利子!是诸菩萨不能正解佛功德故,虽闻菩萨道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声,而依此声执取其相,执取相已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此诸菩萨如是回向,不得无上正等菩提,住于声闻或独觉地。何以故?舍利子!是诸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多,及无方便善巧力故,虽以种种所修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而住声闻或独觉地。”]

《大智度论·释大如品》云:

[【经】是时,诸欲天子、诸色天子,以天末栴檀香散佛上,及散须菩提上。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须菩提以如来如,随佛生。”

须菩提复为诸天子说言:“诸天子,须菩提不从色中随佛生,亦不从色如中随佛生,不离色随佛生,亦不离色如随佛生。须菩提不从受、想、行、识中随佛生,亦不从受、想、行、识如中随佛生,不离受、想、行、识随佛生,亦不离受、想、行、识如随佛生;乃至不从一切种智中随佛生,亦不从一切种智如中随佛生,不离一切种智随佛生,亦不离一切种智如随佛生。须菩提不从无为中随佛生,亦不从无为如中随佛生,不离无为随佛生,亦不离无为如随佛生。何以故?是一切法皆无所有,不可得,无随生者,亦无随生法。”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如实不虚,法相、法住、法位甚深;是中色不可得,色如不可得。何以故?色尚不可得,何况色如当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受、想、行、识如不可得。何以故?受、想、行、识尚不可得,何况受、想、行、识如当可得?乃至一切种智不可得,一切种智如不可得。何以故?一切种智尚不可得,何况一切种智如当可得?”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是如实不虚,法相、法住、法位甚深,是中色不可得,色如不可得。何以故?色尚不可得,何况色如当可得?乃至一切种智不可得,一切种智如不可得。何以故?一切种智尚不可得,何况一切种智如当可得?”

舍利弗说是如相时,二百比丘不受一切法故,漏尽得阿罗汉;五百比丘尼,远尘离垢,诸法中得法眼,生天人中;五千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六千菩萨诸法不受故,漏尽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舍利弗!是六千菩萨先世值五百佛,亲近供养,于五百佛法中,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无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故,行别异相,作是念:‘是布施、是持戒、是忍辱、是精进、是禅定。’无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行异别相;行异别相故,不得无异相;不得无异相故,不得入菩萨位;不得入菩萨位故,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虽有道,若空、若无相、若无作法,远离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故,便于实际作证,取声闻乘。”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俱行空、无相、无作法,远离方便力故,于实际作证取声闻乘?菩萨摩诃萨亦修空、无相、无作法,有方便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弗:“有菩萨远离萨婆若心,修空、无相、无作法,无方便力故,取声闻乘。舍利弗!复有菩萨摩诃萨,不远离萨婆若心,修空、无相、无作法,有方便力故,入菩萨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譬如有鸟,身长百由旬,若二百、三百由旬,而无有翅;从三十三天,自投阎浮提。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鸟中道作是念:‘欲还上三十三天。’能得还不?”

“不得也!世尊。”

“舍利弗!是鸟复作是愿:‘到阎浮提,欲使身不痛、不恼。’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鸟得不痛、不恼不?”

舍利弗言:“不得也!世尊,是鸟到地,若痛、若恼,若死、若死等苦。何以故?世尊,是鸟身大而无翅故。”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虽如恒河沙等劫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发大事,生大心,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受无量愿。是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故,若堕阿罗汉,若堕辟支佛道。何以故?是菩萨远离萨婆若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无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故,堕声闻地,若辟支佛道中。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虽念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持戒、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取相受持。是人不知不解诸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但闻空、无相、无作名字声,而取名字声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若如是回向,住声闻、辟支佛地中,不能得过。何以故?远离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持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已来,不远离萨婆若心,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远离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故,不取相。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不取空解脱门相,不取无相、无作解脱门相。舍利弗!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堕声闻、辟支佛道,直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已来,行布施不取相,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取相;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不取相。舍利弗!是名菩萨方便力,以离相心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乃至离相心行一切种智。”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若菩萨摩诃萨,不远离般若波罗蜜、方便力,当知是菩萨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已来,无法可知,若色,若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世尊!有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远离般若波罗蜜、方便力,当知是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得、或不得。何以故?世尊!是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布施皆取相,所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皆取相。以是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定。世尊!以是因缘故,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远离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是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方便力中,以无得无相心,应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乃至以无得无相心,应修一切种智。”

【论】释曰:“诸天子欢喜,以末栴檀香,散佛及须菩提上。叹言:‘希有!世尊!须菩提以如来如随佛生’”者,诸天子意谓:须菩提智慧力故,令一切法皆如佛法,是故说“随佛生”。须菩提知诸天子心,少贵尚是诸法如,是故须菩提欲断诸天子心故说:“是如毕竟空相。”以四种破著如心。所谓:“须菩提——(1)不在色中,(2)不在色如中;(3)不以色等,不以色等如;(4)不离色等,不离色等如——随佛生。”佛此中自说因缘:“此法皆空、不可得。”舍利弗言:“世尊!是如甚深!是如中但色等法不可得,何况色等法如当可得!”

问曰:何者是“色等法”?何者是“色等法如”?

答曰:色等法——眼所见等诸法;“如”名色等法实相不虚诳。人于色等如法中错谬故,或起不善业堕恶道中,或起善业生于人天中,终归磨灭,还生诸苦;或起无漏业,应求大利而取小乘,不得毕竟清净如相故。色等法皆是作法,有为虚妄,从颠倒生,凡夫所忆想分别行处,是故色等法虚妄,不即是“如”。知色等法如实故即是“如”,因色等法得“如”名,是故言:“不离色等法得如。”色等法入如中,皆一相无异,是故须菩提谦言:“非但我随佛生,一切法亦如是相。”舍利弗赞叹须菩提所说:“色等法亦毕竟空,何况如!”因若空,何况果!闻如是甚深如相,众生各得道利益。

问曰:是般若波罗蜜为菩萨说,何故六千人成阿罗汉道?

答曰:佛知必有难者,自为舍利弗说因缘:“是人无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过去作功德,无方便故,邪行不正。是人离般若波罗蜜故,深著善法,今从佛闻般若波罗蜜,深厌世间,慈悲心薄故求自利,不受一切法,即得阿罗汉,于般若无咎。如人持器诣海随器大小,各自取足。

问曰:如《经》说:“六千菩萨,无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故,行五波罗蜜,不得是无分别法,作阿罗汉。”若一切圣人,皆得无为法,无为法即是无分别,何以此中说不得无分别法作阿罗汉?

答曰:非说今世听法时,乃是过去五百世时,不得般若、方便,修集五波罗蜜功德,以是故言:“不得无分别。”失菩萨信等五根,失菩萨信等五根故,虽闻般若,不得如菩萨所闻,即于实际作证。

问曰:俱行空、无相、无作,何以一人得作佛?一人作阿罗汉?

答曰:虽有种种因缘,得阿罗汉大因缘,所谓离萨婆若心,行空等故。“大鸟”者,金翅鸟于诸天上,如此间人鸟雀等无异。是鸟所以不来者,此鸟食龙,翅出毒风,扇一切眼失明故。是鸟初出㲉[3],羽翼未成,意欲飞去,即时堕落。中道心悔:“我未应飞。”欲还住本天,上舍摩梨[4]树上。是鸟身大,羽翼未成,不能举身。

“鸟身”,是菩萨身。

“大”者,世世广集五波罗蜜功德。

“无两翅”者,是无般若波罗蜜、无方便。

“须弥山”者,是三界。

“虚空”,是无量佛法。

“未应飞而飞”者,是菩萨功德未成满,欲行菩萨三解脱门,欲游无量佛法虚空中,而自退没,是心虽欲愿作佛而不能得。

“若死”者,是阿罗汉道。

“死等”者,辟支佛道。

“若痛、若恼”者,失菩萨本愿功德。

佛自结句:“乃至住是无得无相心中应布施等。”

此经中合喻,义自明了,故不说。]

《维摩诘所说大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云:

[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勤修相好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二、如是了知而入此道之理: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乐此佛乘定生者,众生平等父母想,
利心慈意勇精进,无嗔正直说柔语。
乐行佛智心平等,犹如父母观一切,
当行利益及慈悲,常宣善软妙言教。

    乐求依于究竟的大菩提之因、唯一经行之道——这一无上佛乘般若波罗蜜多,而决定获得趋至大菩提果位者,要具足什么条件而趋入呢?

大乘的根本就是缘他利的悲心,它的俱有缘是方便,果位就是乃至虚空际利益有情,因此实际行持大乘的方式、趋入大乘的行者,就是要对于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有平等心,无有偏袒,一视同仁,怀有父母想、兄弟姐妹想等,希望他们永久有利之心和暂时快乐的慈意,勇猛精进行持众生利益,无有忿恨、损恼的嗔心,无谄无诳,秉性正直,口里讲经说法及随同讲说等,说柔和之语。身体也要行持仁慈之事,对一切众生真心实意萌生饶益之心,不怀有与之相违的谄诳和害心等。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云:

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

我无贪著,亦无限碍,恒为一切,平等说法。

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常演说法,曾无他事,

去来坐立,终不疲厌,充足世间,如雨普润。

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及不具足,

正见邪见,利根钝根,等雨法雨,而无懈倦。

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

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

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

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

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

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

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

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大树。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所禀各异。佛以此喻,方便开示,

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渧。

我雨法雨,充满世间,一味之法,随力修行,

如彼丛林,药草诸树,随其大小,渐增茂好。

诸佛之法,常以一味,令诸世间,普得具足,

渐次修行,皆得道果。


[1] 逾缮那:拼音 yú shàn nà,梵语yojana。古印度计程单位名。一般含义为“套一次牛所行的路程”,并无确定的长度。

[2] 遂:拼音suì,顺,如意:~心。~愿。

[3] 㲉:拼音què,鸟卵;蛋壳。

[4] 舍摩梨:《大智度论·序品》云:[譬如空地有树,名舍摩梨,柧枝广大,众鸟集宿。一鸽后至,住一枝上,其枝及柧,即时压折。泽神问树神:“大鸟雕鹫,皆能任持,何至小鸟,便不自胜?”树神答言:“此鸟从我怨家尼俱卢树上来,食彼树果,来栖我上,必当放粪;子堕地者,恶树复生,为害必大。以是故,于此一鸽,大怀忧畏;宁舍一枝,所全者大。”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于诸外道、魔众,及诸结使、恶业,无如是畏如阿罗汉、辟支佛。何以故?声闻、辟支佛于菩萨边,亦如彼鸽,坏败大乘心,永灭佛业。以是故,但说过声闻、辟支佛地。]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